
【看点•探幽】遇上跑步,遇上了你(散文)
一项运动,如果能坚持两年,八成这项运动习惯基本养成,可以保持下来了。于我,每日的晨跑,大抵如此。
并非我天生爱跑步,说实话,并不喜欢,只是从小到大有意无意地被迫使然。最初,可能在于年少时过早的寄宿生活,周末急着奔向十几里外家的撒欢儿;可能在于青春期某一年不愉快的插班经历,在敏感和自卑中意外被同学一次调侃似地肯定;也可能在于人到中年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恰被同事鼓励带动后体质的改变。才知道,原来,遇上跑步,就遇上了你,遇上你,就有了跑步的动力……
一
11岁那年,我升初一,到离家15里的苏古淖尔公社上学。那时的公社中学很简陋,除了几排半旧平房和通铺大炕宿舍,就剩下支愣着几个单双杠和一副没有球网只有篮筐的破篮球架子,以及常常尘土飞扬的操场。那年月,学校的体育课单调不说,且常常被老师要求先热身,于是乎,把一群孩子撵出校门跑上几里地便成了常态。
记得那时学校的大门,斜对着一条笔直的乡村公路,听说那条路一直通往中蒙边境的一个口岸,只不过中途有分岔可以到周边的三两个生产队。令我忿忿不平的是,那条铺满碎石子的简易公路,虽定期由公路段的刮路车来将路面刮平,好方便农用车行走,但也会让我们的脚丫子在跑步时,一不留神被某个“漏网之鱼”的石头硌得生疼。
当然,那是七十年代末,路上行走的多数是牛车、骆驼车和驴车,机动车则非常少见。
初冬的一个下午,体育课我们照例被老师命令去跑步,言明“谁先跑回,谁先跳(木)马”。于是,那天跳马心切的我,跑得格外起劲,撒丫子往前冲。以往在路上,若偶遇部队的军车,公路段的刮路车,或者乡下的农机车,天真活泼且孤陋寡闻的我们,定会雀跃欢呼,拼命向司机招小手呼喊引人关注。但那天,大概跑得过于专注,我竟未注意到一辆拖拉机从身边突突而过,直到那辆车超过我一段距离又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清瘦挺拔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个军用水壶,径直向我走来……
那一刻,才发现原来是你。
我飞也似地奔过去,你用大手理了理我那被冷风吹松散的羊角辫,一边替我擦去额头的细汗,一边关切疼爱地说:“傻着呢,跑这么快!可别把自己累坏了。”顺手递过水壶让我喝水。原来,在旗农机厂工作的你,彼时正和师傅二人将修好的拖拉机送还前方的生产队。
一年半后,我进城读书,就住在你家。
某天闲聊,姐姐说,那天你开车去往生产队的路上,远远看见二十几个学生沿路奔跑。由远及近,才发现最前头那个扎着红头绳羊角辫的女孩,竟是自己的小姨子。
你对姐姐说:“看小妹跑步不服输的劲儿,就知道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到城里读书会有出息的。”
在你的家里,我一住五年。平生第一次品尝到香蕉;第一次坐着敞篷汽车去建国营看火车,并且忐忑不安地坐上了火车;第一次穿上了拉链运动球衣;第一次见识了录音机和单缸洗衣机。五年了,勤快的你和姨娘(你的妈妈)除了必要的家务,从不舍得让我干生煤炉这类的脏活。以至于直到现在,冬季去乡下婆婆家,偶尔自告奋勇生一次煤炉,却被老公嫌弃让靠边站,生怕我把家里弄得烟气满屋,呛人流泪。
五十年代出生的你是独生子,大概家里人丁不旺,全家人都希望把我过继过来做你的妹妹,所以,对我格外偏爱,这些,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那时年少,不谙世事,感觉离开自己的父母,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情感上难以接受,便没有答应。
那几年,常常下学回来,看见你饭前伏在炕头说胃不舒服,以为是小毛病。谁想,和姐姐结婚才三年,你竟查出罹患胃癌,此后,一直在酒泉、呼市辗转住院治疗。1987年,在我考入卫校的次年,你甚至没有等到第一个寒假来临,就在那年元旦刚过,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一年,你37岁,而你的女儿只有6岁。
二
13岁,我进城插班上初三,班里有号称“八大金刚”的一帮坏小子,一天到晚变着花样欺负女生,领头之首就坐在我后头,真是深受其害。作为“插班生”,我成绩本就一般,还严重偏科,数学、物理考试动辄不及格。所以,无人关注实属正常。偏偏我个性执拗,以为班里的同学欺生,再加上进入青春期,叛逆的我,每每带着不羁的眼神和恨恨的表情,一副“你不理我,我才不稀罕理你”的架势,绝不主动和周边同学交流,自然也不会有交好的朋友。直到现在,初中同学中来往的凤毛麟角之人,多是再次复读补习或者一同升入高中的同学。
尽管如此,那一年的插班经历,还是留下了零星的青涩回忆,令我言犹在耳。记得一次学校开运动会,班主任要求大家踊跃参赛,因为心虚自己没有长项,所以没敢报名。谁知,竟被一名不待见我的班委奚落,言外之意我数理不行,体育也没情况。被他一激将,二话不说,我立马报了长跑。如今,早已记不清当时是几公里的跑步,却记得在操场尽头的嘈杂喧嚣声中,那张涨得通红小脸的我,憋着劲满头大汗地跑完了全程。人群中,我听到有人呐喊助威,也瞥见你意料之外的鼓励眼神,在返回教室的路上,平日不胜言辞的你主动搭茬:“丫头片子,还挺能跑的!”那一句看似戏谑的肯定,让我在窃喜中愉悦加身。原来,所谓欺生,是自己过于敏感所致。然,却如常态般地梗着脖子回敬:“咋地?不服气么!”
初中毕业,成绩不错的你上了高中,而我去复读。此后我们虽在一个学校读书,却再无交集。听说高中毕业后,你上了大学,而晚你一年参加高考的我,去了一所卫校。中专毕业后我去了异地,从此,更无交集。前几年,闻听一个同学说你在遥远的他乡工作,想来已近40年没有音讯。人生短暂,不经意间,会想起远方的你,还有你曾经戏谑般的赞许,看似平常,却在我不快乐的插班求学中,温暖如春。
也许,时间已悄然将彼此分离的岁月日渐拉长,但在心底,仍会在某一刻,祝福那个在我跑步时恍惚出现的少年;那个脸上泛着青春痘却矫健身姿的男孩;那个顽皮中报以微笑,“丫头片子,还挺能跑的!”的人。
三
46岁,一场手术,让昔日元气不错的我,身体陡然走了下坡路。身为同事的你,不时劝我锻炼身体。我知道,你从年轻即热爱运动,各种拳术,剑术奖牌不断。后来,又爱上了游泳,如今,你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从最初的半程21公里到全程42公里;从本市拓展到周边省市参赛;从腾格里沙漠跑到高山雪地越野跑。最令我吃惊的一次,是你在青海克服海拔3700米的高原反应,以9小时的成绩完赛60公里。在你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催促鼓动下,两年前,我去当时还在苏州工作的女儿处休假前,被迫下载了Keep运动软件。我想,在烟雨蒙蒙的苏州桥下开启我的晨跑记录,或许,既能达成你无比期待的美意,也能给晚睡晚起的女儿做个榜样,大约可行。
没想到,这一次,我竟不间断地坚持了下来。一开始,各种不适和难受,总想找借口打退堂鼓。但之前专门在Keep上制定了周运动计划,每天30分钟,6000步,每周5天,所以,只得咬着牙激励自己。好在,只要跑步3公里按时打卡,并在自家人微信群里晒成绩,均会得到亲人们的点赞加油,让我有理由继续跑下去。时间久了,运动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激素的愉悦作用,使得晨跑不再那么痛苦纠结。
跑了大半年,本市一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赛报名,你又动员我,被你几番怂恿,头脑一热便应承了下来。为了顺利完赛,开赛前一个月,你让我每隔一周加量,以适应比赛,从10公里到15公里。没想到,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竟也跑出了2小时20分38秒的成绩。说实话,那天,跑到19公里时,真有不想再跑的念头。是你,完赛后又折返回去迎我,带着我以能够耐受的速度向终点冲刺……
转眼两年过去了,跑步,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从100公里到2000公里,终于体会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每日闹铃一响,自然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晨起。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红蓝相间的彩色跑道上,不求速度的率性慢跑,会在4公里之后,令身体筋骨皆开,充满活力。
也许,年少时的跑步,尚有好胜和较劲冲动的成分在其中,但人到中年,坚持锻炼,其实更多基于责任的考量。那是希望自己每天晨跑的记录刷新,能对熬夜不愿早起的孩子们有一点启发和改变;能对家族中或瘦或胖的晚辈有一些警示和引领;而于自己,做到将来不至于拖累独生女儿的初衷,或者实现退休后还能到处走走的愿望。于是,渐渐习惯于日复一日听着音乐节拍,快慢随性的步伐更新;习惯于环湖慢跑时水天一色,人景合一的心情爽悦;更习惯于跑步后汗水透过脊柱颈椎渗出的惬意释放。
村上春树曾说:“跑步,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满怀尊重。”我以为,果真如此。每每看到持之以恒的跑步,回馈给自己的健康改变时,便由衷地感谢你的引领。当那些有关于气色不佳,有关于赘肉增多的烦恼,在运动数据的持续累加中渐行渐远时,方知道,这一切,才是一个人对身体的真正尊重。
回眸凝望,我仿佛看见你眼中那个扎着红头绳羊角辫的女孩向我跑来;看见你眼中那个倔强个性身穿白条海军蓝球衣的少女向我跑来;看见你眼中那个人到中年不负岁月努力活出自我的女人向我跑来。
我知道,去了天堂的你,在看我跑步;走了远方的你,在看我跑步;留在身边的你,也在看我跑步。
因为遇见你,就遇见了跑步,遇见了跑步,会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