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同题】摆渡寄语(随笔)

精品 【摆渡·同题】摆渡寄语(随笔)


作者:赵淑敏 举人,347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33发表时间:2020-08-03 21:12:24

八月,一株稚嫩的绿叶悄然出现在江山文学这片馥郁的文苑中,带着羞赧,也带着忐忑。
   成立“摆渡物语”纯属偶然。这份偶然要从我和网络文学的缘分说起。记得那是2015年的5月份,甘于平凡但不想平庸的我,心中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对文学的向往和憧憬,所以我不愿意把时间荒废掉,总想着去学点和文字有关的东西。
   由于工作限制,平日里虽然不是很忙,也不可能把业余的全部时间放在学习上,但是零碎时间肯定无法达到学习的要求、满足学习的愿望。于是,我就想到能不能在网上找一个函授的课程。五月的一天夜里,我在手机上搜出一个“江山文学夜校”,就欣喜地加了进去。当时的我对文学很懵懂,压根不知道小说和散文要怎样区分,更甚者,也不知道文学到底代表着什么。
   在夜校学习期间,被拉入社团。进社团的好处就是有人教你投稿,教你分清各种体裁的作品。这样的经历确实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了解文学,堪堪了解文学。后来很幸运,被欣雨文萃老师收做学生。如果说,今天的我在文学工作上有什么可以显摆的,恰然与欣雨文萃老师对我的指点密不可分。他让我懂得怎样才能把作品写好,怎样通过文字来呈现情感。在边写作边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江山文学网是一个纯文学网站,当时我辗转几个社团,看到一群喜欢文字的人秉持初心,在这片土壤上默默耕耘,无怨无悔,我感受到一种结缘文字的亲切,这期间一直做编辑。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对文学的拓展了解,我渐渐感觉到自己的浅薄,读书少、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书写上更不用说,欠很多火候。于是,我离开江山文学,拼命地在书堆里汲取知识,通过大量阅读,体验文字深层次的魅力。这也让我更加崇拜文学、敬仰文学。在我,文字就是燃烧的另一条生命,我愿在它里面粉身碎骨。文字于我就是崇高的宗教。
   虽然离开江山文学和社团,但我心里,始终怀念曾经在一起的岁月,以及前进中的欢声笑语;虽然离开江山这块我曾经成长的土地,但我的身影却融入进青岛本土的文学氛围中,结识文人和参加文学艺术活动。我阅读大量中外文学名著,拓宽文学视野,提高文学鉴赏力,培育审美情趣。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曾经是多么无知。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今年又回到江山,回到原来的社团,那份亲切还在,那份温暖也依然在。但是我发现,自己变了,变得不仅对文字愈加痴迷,也对文字越来越挑剔和苛刻。这就好比走路,一条路上有许多人走,快也好、慢也好,走在一条路上就好。可是走着走着就散了,因为前面出现岔路,在选择的时候,方向不一致,追求不尽相同,无法再挤在一起去寻找文字之旅。所以,我离开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是一叶扁舟,漂泊在文学的河面上,我不能再随波逐流,孤独完成文学之梦想。而我的梦想需要一个码头,亦或是一片野渡。于是,选择成立摆渡物语。之所以取名“摆渡”,就是因为我想做一个真正的文字摆渡者,既渡人也渡己。
   “摆一叶文彼岸,渡一片心远方”。同时,创立“摆渡”,也是看到当前文学的乱像和窘境,想尽自己的努力唤醒更多的人回归纯文学的道路上来,让纯文学能继续繁荣下去。其实,对于文字,我更喜欢阅读,如同品味一杯醇香的美酒,总是让人咀嚼不尽,回味无穷;也如一杯清茶,总有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即使将来我做不了一个优秀的文字叙事者,但起码我会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像本哈德·施林克著名长篇小说《朗读者》中的汉娜一样,倾听文学的力量。
   记得作家高伟曾在她的新书上给我留言:“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是的,文学之路崎岖坎坷,如同古人秉烛夜游,需要一种笃执,也需要一种信念。尽管摆渡这支蜡烛还很微弱,但对于我和摆渡人来说,就是一盏渔灯,照引我们扬棹击水划向文学的远方。
   当年走进江山文学是偶然,如今建立“摆渡”却非偶然,必然是由偶然性构成的。或许,文字,就是我的宿命吧。其实人生真的不需要有很多纠结,既然喜欢文字,就好好去爱它,让它在心里生根发芽,让它开出心里最美丽的花,滋养思想,抚慰灵魂。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只蜻蜓立上头。摆渡物语还只是一株嫩芽,渴望得到呵护,滋润和茁壮。我们期待广大文学爱好者关注和爱护摆渡,更愿意让江山文学花苑万木葱茏,繁花似锦,摆渡物语能成为其中最俏丽的一朵。
   (原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共 17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懵懂而又憧憬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确然,在笔者的视角,这些所经历过的事或是相识的人都曾是作者的情语。于写文一途,没有门第、贫富和高低之分,只要愿意去写,那便是成功的文人。该篇文章,作者通过回忆往事来抒发情感,五年的相逢,五年的风雨,始终未曾被消磨的是作者对待文字的真诚和执着;五年蜕变,五年成长,始终坚信的是对文字的初心。七堇年在《尘曲》中写到:“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是我认为用来形容摆渡文学成立最好的诠释。偶然的相逢成就摆渡偶然的异军突起,这是作者想摆渡那些迷途的文字爱好者,也是作者内心所憧憬的摆渡风华。深切而沉重的感情是这篇文章的亮点,通过作者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作者所坚持和憧憬的文字世界,再多的抒情也不能写就摆渡,它的出现是文字爱好者的辛劳与努力,感谢作者讲述这些年的经历和摆渡出现的原因,愿我们都能在摆渡文学的扁舟中航向心的远方。于万千深情里独去取摆渡一瓢饮,我们见证的是作者始终如一的信念。感谢赐稿,推荐阅读!【摆渡文学编辑:梅楚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80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1-08-04 15:20:42
  因文字共情,因文字结缘,来到摆渡物语这片净土--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大海航行靠舵手,姐姐就是那位舵手,渡己渡人,承载着文学爱好者的梦驶向彼岸。向姐姐学习对文学的笃定。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21 楼        文友:赵淑敏        2021-08-05 15:04:30
  谢谢妹妹
22 楼        文友:孙丽红        2021-08-04 18:41:27
  诚如赵社所言,文学的力量是信仰的力量,为此,笃信者粉身碎骨浑不怕,上下求索,虽九死而无悔。来吧同仁,在摆渡麾下高擎纯文学火炬,照亮人生,燃烧价值,芬芳世界。
回复22 楼        文友:赵淑敏        2021-08-05 15:05:05
  谢谢丽红老师
共 22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