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探幽】人情刍议(随笔)
人在世上混,哪能无人情?不为父母和儿女,也要为自身。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都是感情动物,都是需要一份人情的。
那么人情又从哪里来的呢?人情是靠自己平时存储和积攒的。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赶人情的人几乎很少,即使不怎么赶别人的人情,在他那个小得可怜的亲戚圈中,也得时常赶赶人情走动走动。
我也见过赶人情赶得广的,同样也见过赶人情赶得少的。那赶人情赶得广的人,左邻右社(舍)无论沾不沾亲带不带故,只要听到人家有一点点事,他都会挺身而出伸出援手赶个人情,从而积攒下很广的人脉人缘。那赶人情赶得窄的人,除了他那个很小的亲戚圈儿,即使居住得很近的邻居家中有什么红白事或急难事,他都能做到心如止水无动于衷,可以说是心硬如铁。
这种心硬如铁的人的确省去了很多麻烦,也省去了很多时间和钱财,但是临到他们家里有事时也会立竿见影,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他们家的冷落。因此,他们也很羡慕别人家的热闹,同样也羡慕别人家的人情怎么那么多?!可是他们就是不明白“不行春风哪得春雨”的道理,只是在家中哀叹人情的冷漠。
俱不知人都是很现实的,平时你敬人家一尺人家便会敬你一丈,你不敬重他人,也莫指望他人来敬重你。因为敬重都是相互的,爱护也是相互的。你敬重他人,他人也会敬重你;你爱护他人,他人自然也会爱护你。你整日对别人心硬如铁冷若冰霜,别人即使不像你那样冷若冰霜,至少也可以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很多人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只想着省去眼前的麻烦和累赘,少赶一份人情便会省去一份开支,却没想到自己也有需要别人帮衬的时候,更没有想到自己也有需要人间温暖的时候。人间温暖他当然时时都需要,只是他不知道积攒一份人间温暖。就像无偿献血,那些无偿献血的人在献血的时候没有想得太多太复杂,因为他们心里都装着一份善良,当时只想着把自己身上健康的鲜血奉献给最需要的人。到了他自己需要的时候,医院的献血制度就会自动给他启动一份人间温暖,他和他的家人可以免费用血。他和他的家人免费使用的鲜血,其实正是他平时积攒的温暖。到了他需要人间温暖的时候,这份温暖便及时地温暖着他,从而把他和他的家人从危险的境地挽救回来。
一个经常奉献熊猫血的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个笑话:其实赶人情也和献血一样,都是为自己积攒一份温暖,当你需要人间温暖的时候,你自己平时积攒起来的温暖便会发出光和热,及时地温暖你自身,甚至惠及到你的家人。
存储人情跟存钱一样,只要你平时多多存储,到你特别需要的时候,那份人情便会发挥救急的作用。即使你存储的人情不像存钱一样有利息,但是到你需要他人关心和温暖你的时候,那份来自家人亲戚之外的关心和帮助,是比利息还要贵重的温暖。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篇关于人情的随笔有着同中央《八项规定》对着干的嫌疑。这个你不用为我担心,中央《八项规定》是反对庸俗的人情往来,并不反对我们存储人情存储人间温暖。更不会反对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往来。纪律监察机关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八项规定》主要是针对庸俗的人情礼往,针对愈演愈烈的人情歪风,而不是针对互帮互助的友好往来。我们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将刹“三风”和互帮互助混为一谈。例如当前正在禁止的“升学宴”、“谢师宴”,那是为了禁止某些人借“升学宴”、“谢师宴”敛财或搞歪风邪气,如果我们是为贫困学生举办“升学宴”、“谢师宴”,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上大学的费用呢?那就得区别对待了。某村支书因为自掏腰包为一个贫困学生举办了一个“升学宴”,那些前来“赴宴”的亲朋好友,为了赶某村支书一个人情,纷纷慷慨解囊,因而帮贫困学生筹集到一万多元上学费用,某村支书不仅没有受到党纪处分,还被作为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因此可以说,凡事都要看动机,存储人情同样也要看动机,不能一棒子敲了一船人,更不能对歪风邪气不管不禁不闻不问。
如果我们存储人情是出于一份善良之心,当时只是不图回报地帮助他人,从而存储了一份人情和人间温暖。到他确实需要他人帮助和人间温暖的时候,只要不是恶意地讨要回报,而是他人自愿回报,那就得另当别论了。如果我们在存储人情的时候,原本就指望着他人到时候连本带利地回报自己,那就亵渎了“人情”的善良本意,败坏了清纯的社会风气,那就在禁止之列。因为他在存储人情时原本动机就不纯,就应该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所以说,我们存储人情首先必须建立在无私帮助他人的基础上,不能掺杂任何的私心杂念,要本着一颗善良初心,本着一颗不求回报之心。就像无偿献血那样,当时只想着将自身充盈的健康的热血奉献给那些需要的人们,当他需要输血的时候,那是由医疗制度确定他是否可以无偿用血。
我们平时存储的人情,则是由公序良俗来确认你是否符合享用人间温暖的资格,一旦你符合享用人间温暖和他人帮助的资格,自然会有人给你温暖给你帮助的。这和存款是不一样的,存款可以自由取用,存储人情是不可以强行取用的。
我们提倡存储人情,但是必须反对恶习陋俗,恶习陋俗一旦形成,再想禁止和修正,就不是一日之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