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摆渡】电影《鹅毛笔》(影评)

编辑推荐 【摆渡】电影《鹅毛笔》(影评)


作者:刘艾玲 布衣,33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56发表时间:2020-08-25 05:22:36

【摆渡】电影《鹅毛笔》(影评) 一、非凡的执著
   若成事,除了走狗屎运的,必有非凡的执著。比如梵高,比如许许多多的这样家那样家们。
   电影《鹅毛笔》用层层递进的方法,给我们讲述了色情作家马奎斯,用尽一切办法,执拗地要把脑子里的故事写给人看的狂热。
   电影开篇,是描写他的真实史实,损毁了上层贵族与宗教老教士的名誉。惹恼了皇帝,皇帝说烧书杀人。被人劝下。
   一个被誉为思想陈旧像原始人。喜欢用驯服野狗、野马的手法,来医治被天主离弃的人的洛高医生,推荐去医治关在疯人院的马奎斯。疯人院的创建者兼经营者艾比神父,向医生保证让马奎斯写,只是一种治疗方式,绝不出版。
   洗衣女工美黛莲从神父那儿学会了认字,迷上了马奎斯的色情小说。不但自己看,还读给人听,而且不顾戒令,把马奎斯的作品偷偷拿出去给人出版。市面上偷偷热销的马奎斯作品,让医生扬言关了疯人院。
   神父来到马奎斯的房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要说服马奎斯为了整个疯人院,再不出版作品。好吧,不出版。马奎斯就借疯人院的剧院,以医生为原型,自编自导,公演了一出揭露医生高贵外衣下的伪善与可耻的戏剧。医生忍无可忍,关掉了剧院。
   艾比神父气急败坏地搜走了马奎斯所有的纸笔。马奎斯却说,我没有出版书啊,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没有了纸笔的马奎斯以鸡骨头为笔,红酒为墨,把故事写在床单上。换来了更严格的管控,床、桌椅、地毯、酒,所有可以当纸做笔的都撤走了。就连吃的肉里也给扒干净骨头。
   执拗的马奎斯划破手指,敲碎窗玻璃,用碎玻璃蘸着自己的血,写满全身里里外外的衣服。神父只好把他剥得一丝不挂。美黛莲也被医生绑起来鞭打。马奎斯再也无法写了。他听隔壁房间传来的声音,灵光乍现,一个一个的房间被他软硬兼施地说服,通过房间里的空洞把故事一句一句讲给隔壁的,隔壁再讲给隔壁的,传到最后由美黛莲记录下来。
   不想,中途一个病人因故事里的情节,失了神。引发了火灾。另一个病人沉溺故事中,无法自拔,趁乱暴力溺死了美黛莲。深爱美黛莲的神父把美黛莲的死归罪于马奎斯,亲自行刑,割了马奎斯的舌头。
   马奎斯最后的文字是用自己的便溺,写满房间四壁……
   电影结束了,我为马奎斯的执着陷入久久的沉思。想起《霸王别姬》里的“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想起经过五万余次试验,研制成功蓄电池的爱迪生;想起两耳失聪写下世界名曲的贝多芬。以及许许多多的这样家那样家们,但凡成事者,想必有马奎斯至死方休的执著。
   二、欲望与克制的抗争
   年轻的艾比神父宽厚正直,善良仁慈。他以博大的爱与耐心去了解,去引导这群人,尽管是一群精神病人。他费心了解他们的喜好,他们的病因。投其所好,喜欢音乐就给予乐器;喜欢画画就给予画布。马奎斯满脑子的故事,就给他纸笔。他对马奎斯说:写吧,将你的邪恶思想倾倒在纸上,也许可使你脑子没那么多坏思想。一群精神病人在他的管理下,顺服而开心地活着。
   电影开头,艾比快乐地陪几个病人玩着投球游戏。忽然看见布壮挡住洗衣女工美黛莲的去路。威严又不失亲切地喊道:“布壮,记得要有礼貌!”高大肥硕的布壮望了望神父,转身憨笑着冲美黛莲手一挥让开路。艾比微微一笑,又玩球去了。
   这时的艾比是满足的,快乐的,是有成就感的。可有时,也是迷惑的。
   他利用休息时间教美黛莲读书写字。“别太用力,别硬来,让笔引导你。”
   轻柔迷幻的声音,还以为是什么缠绵暧昧的场景。电影镜头,是以蒙太奇手法,从教堂大门外的场景开始。艾比温柔如水的声音做背景,镜头慢慢前移,教堂大厅门口执着火烛的守卫像、高大宽阔的大厅,大厅灯烛通明。我想导演在用教堂神圣不可亵渎的庄严宏伟与屋内温情脉脉的场景对比。
   镜头继续缓慢前移,出现大厅左边一间大开着门的房间,美黛莲挺直地坐在椅子上,艾比在她身后,九十度弯腰,一手扶着椅背,一手握着美黛莲捉笔的手。显然在手把手教美写字。
   温柔的声音还在继续:“不要只抄写,还得要知道字意。”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肢体接触,再加上这样轻柔缓慢得让人迷幻的声音。我不知道当事人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看到了诱惑在弥漫。
   编剧刚好把契合这场景的文字放在了这儿。镜头里艾比的头几乎放在了美黛莲的肩上,手握着美黛莲的手,轻声释义:“圣奥格斯丁说,地上有天使和魔鬼,有时还一起住在一个人的灵魂里。”
   美黛莲一边蘸墨水,一边微微转头看艾比:“怎知谁是真正的好人谁是坏人?”
   “没有办法。”艾比说这句话时,也把专注在纸上的脸,回神轻轻转向美黛莲。脸和脸,几乎就碰在了一起。艾比正了正神,假做镇静地继续看向笔端。镜头却打在他手上,他的手似乎不敢再握向美黛莲的手,但他还在继续说:“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洁身自爱。”说到这里,艾比即刻松开手,立起身。此时,导演刻意拉远镜头,镜头里那身黑色教士服异常显眼,那个严肃的神父又出来了。
   美黛莲偷偷将马奎斯的作品拿去出版的事被揭发,艾比决定送美黛莲离开。也许,也有想远离诱惑。美黛莲趁夜敲开艾比的房门,求艾比不要让她走,说她心系这里。艾比明明知道美说的是什么意思,却故意问:“你心系马奎斯?”
   其实,无非要美黛莲亲口说出她内心所念,来验证自己的感受。
   美气恼地说:“你比我妈的眼睛还瞎。”
   艾比胆怯了,说:“有些感觉不能用言语说出来。”
   “为什么不能?”
   望着美黛莲幽怨的眼睛,神父语无伦次:“会诱发……会诱发我们……做出……不应该做的事情。”
   话没说完,两人已情不自禁拥吻在一起。忘情那么一刹那,天主虔诚的信徒艾比神父,奋力推开诱惑天使美黛莲,颤抖着说:“快回你的房间去!”
   “你恨我?”
   “我爱你,因你是天主的孩子。”
   好厉害的回答,既说出心里切实的感受,也拉天主做了个完美的挡箭牌。
   美黛莲走了,艾比冷静片刻,出门想要叫住她。不知道美若走得慢些,会是怎样?他到晒衣服的地方找到美,希望她能听他解释,美冷冷地抛下一句:“天主在看着我们呢。”不知道神父是要解释什么?还是只为自己忘情的热吻道歉而已?电影没给出答案。
   美黛莲死了。向来宽厚温和的艾比,亲自带人割下马奎斯的舌头。似乎这样,才可以对得起,为他魅惑人心的作品枉死的美黛莲。停尸间里,伤心哭泣的艾比亲吻着美黛莲惨白的面庞,抚摸着美黛莲冰冷的尸体,出现了幻觉,竟然忘情玷污美黛莲的尸体,抬头,却隐约看见圣象的眼里流下血泪。
   他跪在圣经面前,抽打着自己。无法消解戒律与欲望的抗争,身体的责罚,是在为心灵的重压找个出口吧!
   三、高贵与污秽
   洛高医生,实打实的绅士。有身份,有地位,有派头。受皇帝派遣,坐着四匹马的马车,带着仆人,来监管疯人院。既然神父一再保证不会再有马奎斯的书出版,那就给他个面子,给他时间去验证。
   刚好这里的修道院里养着他的未婚妻,趁有闲就娶了她吧。修女们议论医生假正人君子,假仁慈。孤女西蒙娜,虽然早就许配给祖父年龄的洛高医生,但她还在读书年龄,怎么着也得等成年呀。不想,这个多事的马奎斯,竟然以此事为蓝本,添油加醋写成剧本,公然以色情剧在剧院公开演出。除了中途让年轻的妻子立即离开,医生极有风度,不动声色地看完整出戏。但是,为此,恼羞成怒的医生关闭了剧院。
   皇帝送给医生一大栋房子,装修是要他自己掏钱。他给装修商说一切都听夫人的。装修商正给医生汇报,他建议用花岗石的,夫人却要进口的秘鲁水晶,这价格与预算相差甚远。恰此时,马奎斯太太闯了进来,说希望他丈夫永远被关禁起来,要是医生医不好她的丈夫,就是死了,也要把他的灵魂锁在里头。
   医生说要将你的丈夫关在里头花费很大。马奎斯太太说他在里头的开支都是我支付的呀。医生说你给的钱只够付房租。
   “我不是有钱人。”马奎斯太太说。
   医生提醒她:“你有津贴,从你丈夫的书赚到的。”
   羞愧已极的马奎斯太太激动地说:“医生,我不用那些脏钱。”
   医生说,“你丈夫堕落思想赚到的钱也许可以救他。”
   不管怎样,好说歹说,医生总算把马奎斯写书赚的钱,通过马奎斯太太,捞进了自己的腰包。送马马奎斯太太出门时,转身对装修工说:
   “买秘鲁水晶,没问题。”
   镜头里是装修工吃惊的表情,看着医生送马奎斯太太上马车。可能在想,原来医生赚钱这么容易,当然,也这么无耻。
   医生对装修商说,夫人要什么都满足。有一样,卧室得装锁,阳台得有铁栏杆;说夫人生长在修道院,纯洁无瑕。他要把夫人当鸟儿一样,关在笼子里,不受外界的污染。
   医生哪里料到,自己纯洁无瑕的夫人,偷偷溜到污浊的跳蚤市场,买来马奎斯的书装进圣经的封面里。每晚在他们的枕边津津有味地浸淫在马奎斯编造的色情世界里。
   医生精美牢固的笼子还没完工,小鸟已经跟造笼子的装修商私奔了。夫人和装修商远走时,不忘留下一封告别信:
   “尊贵的洛高医生,你的豪宅终于建成了,一切都已装设妥当,棉窗帘、英式门钟,连象牙门栏都已设好。只有一样东西不见了,就是你妻子。”西蒙娜还说:“我不是傻瓜,即使金碧辉煌,监狱仍是监狱。”
   此时的医生,才发现妻子夜夜在他枕边卒读的,是马奎斯的色情书。除了去把马奎斯抓起来折磨,还有什么可以消解他的羞愤与痛楚呢?
   电影的最后,绅士赢了。马奎斯自杀;美黛莲溺死;神父也被他当做疯子关进疯人院。他成了这里的经营管理者。最讽刺的,是疯人院的经济来源,竟是靠出版马奎斯的书赚来的钱。
  
   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可挖掘的意蕴,比如美黛莲瞎眼的妈妈;美黛莲工友夏洛特等等。
   演员演技绝佳,一遍遍看,也不厌倦。
   时不时蹦出些意蕴绵长的台词,比如:
   “若不是代入书中做坏女人,就不能在现实中做乖姑娘。”
   “要过正直生活,也要付出代价……”
  
  

共 39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评价这篇文字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相关背景。历史上恰有马奎斯其人,它的原型是十八世纪最有争议的法国作家萨德。萨德一生有27年在监狱中度过,西班牙语的虐待狂(sadism)一词,就是由他的名字(sade)衍生而来的。人称为魔鬼和罪犯。“下流的卢梭”、“女仆的伏尔泰”等。由于描写过于极端和残忍,被视为男权主义者。作品中充满对女性的蔑视和侮辱,被看成是心理上的恐怖主义者,也被称誉为“恶之花”,福楼拜称他为“伟大的萨德”。萨德认为在性行为方式中,一切都是应当被允许的,他的作品就是一场性的狂欢,作品有《淑女的眼泪》等。1814年萨德终老于夏朗东收容所,但他不是精神病人。 这篇文字,通过细腻分析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使评论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确实,让人们对于这部电影有了一种审视的角度。这篇文字细致入微地阅读,以及简洁而含蓄地解读,还是给读者留下一种不错的印象。感谢作者赐稿摆渡,以影评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希望再出佳作。【摆渡物语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0-08-25 05:28:18
  艾玲文友好!这篇影评不错,只是个人色彩相对浓郁,正是这种过于个人情感化的阅读,恰恰使影评局限于个人视角,仅仅从人物言行去体味浮于表层的爱憎,而影响了对于作品深刻内涵的挖掘和追索。“萨德问题”:好人作恶,恶人向善。一个人进入历史有多种可能,萨德发挥了反面角色,萨德问题是制度问题,非个人问题。而且,萨德现象,从文学创作角度、美学角度等方面都有可以引起我们思考的东西。所以建议作者继续深入外觉,给读者带来更多欣赏愉悦和理性思考。一定别忘了继续投稿呦!
回复1 楼        文友:刘艾玲        2020-08-25 06:32:50
  沙漠老师好!
   老师说得有道理,我纯粹从电影本身去解读。一部作品,是应该从他的创作背景,特别传记,应该去深入了解人物原型。更全面,更完整地去解读!
   谢谢老师的建议!
2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0-08-25 05:29:30
  更正:外觉=阅读
3 楼        文友:刘艾玲        2020-08-25 06:28:29
  嘻嘻,就想看沙漠老师的编按!老师,辛苦了!
   谢谢沙漠老师!
天行健,小女子也当自强不息!
4 楼        文友:你好样的        2020-08-25 07:17:03
  作者从观众情感层面的评论精准到位,编者从社会层面的理性编按,让读者有了更高的领悟。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给观众以感官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激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与反省。学习了,奉茶问好作者与编辑!
回复4 楼        文友:刘艾玲        2020-08-25 10:49:46
  文友好!
   你对鄙文和沙漠老师的编按点评精准到位。
   谢谢了!
   遥握!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