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星月】海海人生 字字珠玑(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星月】海海人生 字字珠玑(作品赏析) ——浅析《人生海海》的语言美


作者:赵亚亚 秀才,25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36发表时间:2020-09-02 10:11:34
摘要:品读《人生海海》,我们是饿兽,闷着头,把文字当盛宴,在暴食,在暴饮,在饕餮,无法自拔。

麦家的最新力作《人生海海》,选择从一个少年偷听的角度,断断续续讲述了一位英雄的人生故事。主人公上校历经民国、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活了九十六岁,他传奇的一生,谜一般的遭遇,作者不疾不徐,如剥洋葱,似扒笋壳,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我们民族对待英雄的态度,也在老式江南山村这个舞台上,在各色人的言行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一次次不幸的遭遇,是侵入上校躯体的砂砾,最终让人性的光芒如珍珠般熠熠生辉。
   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西晋杜预评价《左传》“文采若云月”;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剔除出文章“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可见文采对于文学著作的重要性。而《人生海海》这部小说,字字珠玑,文采斐然,堪为语言表达的典范之作。
   “他闯过世界、跑过码头,谈起天来天很大,讲起地来地很广,北京上海,天南海北,火车坦克,飞机大炮,有的是稀奇古怪、奇花异草。”开篇介绍上校的这段文字,具有骈文之美,骈对多样,四言句与七言句交错。你似乎在读《赤壁赋》《阿房宫赋》,“体物写志,铺采摛文”,却不是有意为之,如抡杆打枣,噼里啪啦,干脆利落,捡一颗,吃一口,酥甜爽。
   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小说中无处不在、信手拈来的比喻句。作者把“我”的母亲比作“洞里猫”,走路没声响;把父亲比作“雌老虎”,话少人凶;把爷爷比作“半只喜鹊半只乌鸦”,报喜报丧一肩挑。三个比喻都用乡人熟谙的动物,一气呵成,形成博喻,黑眼珠白眼仁一样分明。上校的母亲去世了,林阿姨的“哭声像鸽子的哨音一样,泣着血,盘在空中,照亮夜空,把村里所有女人的泪腺激活”。上校疯后,林阿姨出现了,她孑然一身,待人温柔,为历经浩劫的上校母子带来了平安,所以把林阿姨为上校母亲送葬的哭声比作鸽子的哨音,让人性的善良在苍穹之下回荡,悲悯的人性纯净如蓝天。但鸽子的哨音又“泣着血”,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会立即联想到“杜宇啼血”,林阿姨童年家庭遭遇灭顶之灾,自己被人诬陷,身败名裂,身陷囹圄,一呆五年,百口莫辩,她的哭声是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带着血,和着泪。
   作者善用比喻,却避免流俗,更不滑入“套板反应”。小说里少年的“我”和矮脚虎不摇落生柿子,因为“祖宗定下的道德是长在我们身上的,像胎记,抹不掉的”。传统文化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者将之比作“胎记”,或鲜明,或隐秘,但抹不掉,那是每个中国人独一无二的精神标志。
   我们在欣赏诗词的时候,经常提到“炼字”,麦家在遣词造句方面,达到了朱光潜先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要求。“我数着他脸上一条条狂野、黝黑的皱纹”,岁月张牙舞爪,只有用“狂野”,才尽显父亲老去时“我”的无奈。写人如此,写景作者亦着力不浅。“半夜三更,最热闹的市弄也见不到人影,静得深厚”,“深厚”运用通感,以视觉写听觉,让安静变得可触可感。这样的写法,在文中俯拾皆是,难的是作者行文如静水深流,不见雕琢之痕迹。我吃过上校家的猪蹄,“蹄膀肉已长在我身上,消不掉”,一个“长”字,写尽了饥荒年代农村少年对吃肉刻骨铭心的记忆。
   《人生海海》沿袭了传统小说对人物刻画的要求,人物个性鲜明。鲜活的话语,如清晨的露珠,摇曳的星光,为读者照亮生之路。“我”爷爷人称老巫头,教过私塾,讲道理是一套一套的,好用俗语,比兴自然,如“事各有理,人各有命”“马瘦毛长,人瘦话多”“百草不如一木,百闻不如一见”,那是一个乡间老头最智慧最朴素的表达。而老保长,一生爱喝酒爱女色,他的话句句带色,风流不下流。他说“小伙子的力气越用越多,像小姑娘的奶子越摸越大”,有着生命原始的张力。“我”的前妻——教授女儿,沦落海外,经常用罗曼罗兰的话语鼓励偷渡马德里后一无所有的“我”,“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人家眼的”,出自《黄帝内经》;“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兴高采烈地活着”,似乎来自于《米格尔街》,有好像跟余华《活着》表达一个意思。这些话富有哲理,给万千读者以启迪。更可贵的是,这些话并非镶嵌进去的,作者强塞进去的,是小说情节发展到这里,在那个语境中,主人公所受的教养,决定了她(他)嘴里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了这些话。
   《人生海海》的结尾,作者写到:“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我哭着,想着,不知道我的哭声能穿多远,能换来多少阴阳两界的灵和人为他们送行?”寥寥数笔,勾勒了我为上校夫妻送葬的的所作所想,虚实结合,反问结束,耐人深思。
   这部小说的语言,随着叙事节奏,起起落落,如一江春水,湍急时飞珠溅玉,缓慢时潺潺流淌,紧张时暗流涌动。一口气读完,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英国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我想说,语言本身是思想,是作者思想的结晶。品读《人生海海》,我们是饿兽,闷着头,把文字当盛宴,在暴食,在暴饮,在饕餮,无法自拔。
  
  

共 19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洋洋洒洒的赏析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海海》精神内涵的理解和狂热的喜爱,以及用情之真。这部书构思巧妙,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尤其是书中的语言之美,遣词造句精到自然,字字珠玑,却没有做作和俗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书中的上校、母亲、林阿姨、爷爷等人物刻画,形象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衬托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凸显出人性的弱点和闪光。《人生海海》之所以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就是因为语言与思想的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给人内心深深触动。本文作者用智慧的语言告诉读者,《人生海海》是一席精美的大餐,食之便欲罢不能。一篇洒脱大气的赏析作品,推荐更多读者欣赏。【编辑:柏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20-09-02 10:17:55
  编辑亚亚的文字,不光是得到美的享受,还学到很多的知识,也从亚亚深厚的文学功底看到自身的不足。编辑过程其实就是我的阅读学习过程。感谢亚亚博学多才,不知不觉成了我的老师。奉茶,遥祝秋安!
回复1 楼        文友:赵亚亚        2020-09-02 11:36:42
  《人生海海》真的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小说,感谢你的编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