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八一】张思德(小说)

精品 【八一】张思德(小说) ——永远的张思德! 永远的二十九岁!


作者:陈惠方 布衣,215.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44发表时间:2020-10-19 11:51:26
摘要:毛主席把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压缩整理成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第一次发表于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上。从此,“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战场。不久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进党章,第一次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一种全新世界观的纪念碑;张思德,作为“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已经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永远的张思德! 永远的二十九岁!

【八一】张思德(小说)
   这时,陈团长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娃娃也哭喊着要一块突围。紧急关头,哪容细说啊,陈团长呼啦一下拔出一枚手榴弹,“嚓”一声,把导火线往外一拉,对着他的妻儿大声说:“你们再不走,我就自杀!”
   陈团长的妻子和两个娃儿,在陈团长的逼迫下,只得含着泪离开了战场。
   陈团长见妻儿走远后,面对着黑压压围上来的敌人,“哈哈”大笑起来:“龟孙子们,老子现在是赤条条光身一人,我同你们拼了!”
   说着,带领身边仅剩下的百余人,随时作好同敌人拼死一战的准备。
   在队伍中,张思德也是极力主张团长带着妻儿先于部队突围的。他看到团长两眼通红,双唇紧闭,这一切都告诉他,团长和部队同生死共存亡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张思德望着陈团长那坚实挺拔、大义凛然的身影,更是热血奔涌,热泪盈眶!情况越来越紧急了,陈团长大喊一声:“共产党员们,跟我上!”说完猛地向敌扑去。
   “共产党员!”张思德猛地感到这四个字眼的分量。呵,共产党员,这是世界上最动听、最悲壮、最高尚、最美好的字眼呀!那一刻,他真希望自己马上就是一个共产党员!陈团长、聂营长……这些共产党员的形象,在他眼前闪动着,召唤着,激励着,指引着,他感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仿佛一下子变得那样地明亮,那样地宽广!
   在这次突围中,陈明保团长牺牲了。川军把牺牲的陈团长遗体,抬到小山包的茅屋边,割下他的头颅,挂在屋檐前示众。
   至此,仪陇县参加红军的5800多名子弟,已有4700多人血染川陕苏区。其中有123名红军女战士。
  
   第四章、长征中的勇士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向西转移,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此迈出了千难万险的第一步。
   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及军委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通报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方针,要求红四方面军积极策应。根据中央的电报要求,红四方面军迅速调整了战略战役部署,暂时停止与胡宗南部的角逐,适当收缩实力,退出城口、万源一带的的作战区域,集中全力西渡嘉陵江,策应一方面军渡江北进。
   1935年仲春,江水解冻,水清波绿,沿江两岸,山花烂漫,绿草如茵。张思德所在部队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行军到苍溪县时,却遇到了困难。白军得知红军要从这里经过,就妄想利用嘉陵江天险,将红军封锁在阆中、苍溪一带,企图将其就地矸灭。白军烧毁渡江的船只,炸断沿途桥梁,并在沿江严密布防,声称让“赤匪插翅难飞。”
   张思德和他的战友,强渡嘉陵江后,于8月中旬随右路军进入从毛儿盖到班佑地区的百里草地。
   这是军事史上一次罕见艰苦的“草地行军”。这里的草地,实际上是高原地处低洼部的沼泽地。黑色的泥沼,被半人高的深草覆盖着,一不小心,人踩进沼泥,就会被烂泥吞没。草地上还有不少水塘,但塘里的水,黑黢黢的,大都含有毒汁。草地上根本没有路。到处是坑坑洼洼的,顺着地势,弯曲蜿蜒的河汊,时隐时现,不明深浅。人们在草地中行走时,走路的姿势,就像扭秧歌一样。当战士们踩着那些盘根错节的草墩,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时,稍有不慎,一脚踩空,就会陷到软乎乎的草泥地里。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整个身体淹没!那些突出于地面的,看起来比较结实干燥的“草疙瘩”,人要是在上面稍稍站久了,“草疙瘩”也会像一只漏了底的破船,迅速地下沉,如果不及时跑开,陷进泥潭,就不能自拔。茫茫草地,无边无际,陷阱四布,险象环生!
   此时,张思德在四方面军总部通信营一连六班当战士。
   进草地时,一个很大的困难是缺粮。开始,战士随身带的干粮袋,大部分装的是炒米、炒面,要过百里草地,每人只能带一袋干粮,再怎么节约也不够吃的。行军途中所谓的“开饭”,就是每人吃一点泡涨的炒米、炒面。在平常看来,“开饭”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草地上“开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等待指挥员下了命令,才能“开饭”。下了命令,可以吃干粮了,大家才迫不及待地解开干粮袋,吃几把炒米、炒面充饥。六班战士发现,每当“开饭”时,张思德却悄悄躲开,或到一旁捡起了柴火。当他走回来时,战友们问他吃了没有,他故意抹抹嘴说吃了。有一次,连长下了开饭命令后,班长杜泽洲就盯住了张思德,这次张思德又没吃,杜泽洲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张思德故意抹了抹嘴,笑笑说:“谁说我没吃呢?”
   他给班长看了看捡来的野菜说:“班长,有的野菜煮熟了,照样能吃呢。我想把干粮省出来给病号吃,我们带的干粮太少了。”
   杜泽洲听了,很心疼地对张思德说:“小张,就是要吃野菜,也要大家一起吃,总不能让你一个人挨饿吃野菜啊!”
   部队首长从张思德“吃野菜”得到启示,为了节约粮食,向战士们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
   张思德深知,在这神秘莫测的大草地上,野菜丛生,但有的是有毒的,要识别这种野菜叶,有没有毒性,能不能吃,就必须亲口尝一尝。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宁可自己被毒倒,也不能让战友们因误食有毒的野草发生危险。因此,每次采摘野菜时,他总是抢着第一个亲口尝尝。
   一天中午,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茂的沼泽地上。刚刚传来休息号声,张思德就和一位小战士寻野菜去了。当他俩来到一个死水洼时,那个小战士惊喜地叫起来:“瞧,水萝卜!”
   “水萝卜能吃啊!”张思德顿时喜出望外,细细一看,长在水洼边的一丛丛绿茸茸的野菜,果然长得极像水萝卜。一个小战士跑过去就要动手采摘,张思德用手一拦说:“且慢!”
   那小战士缩回手问:“怎么,这不是水萝卜?”
   张思德凭经验知道,有些样子很好看的野菜,往往有毒。眼前这东西虽然像水萝卜,到底能吃不能吃,还不敢肯定,要先辨别一下。于是他抢上前去,摘下一片叶子,放到嘴里嚼了嚼,味道甜甜的,不苦不涩,尝了几口,觉得还可以,便采了起来。
   谁知没过一会儿,张思德突然感到恶心,肚子一阵疼痛,直想呕吐,接着就吐出一口口清水来。回来的路上,他四肢无力,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倒在路旁。小战士一见,吓得目瞪口呆。
   张思德知道自己因尝野菜中毒,便立即对那位小战士说:“这种水萝卜有毒性,千万不要吃,赶快挑出来扔掉,马上告诉大家别采它。”话刚说完,就昏了过去。
   小战士抱住张思德急得大喊:“张思德!张思德!”
   战友们听到喊声,急忙赶来一问,才知道张思德尝野菜出了问题。只见他脸色发青,神智昏迷,看情况中毒不浅。他们急忙跑到队伍前头的卫生队,取来解毒药,给张思德服下,过了好一阵,张思德才苏醒过来。大家终于松了口气,齐声说:“好险呀!”
   张思德一醒过来,便迫不及待地说:“水萝卜有毒,千万别吃,采来的赶快扔掉!”
   大家都说:“已经全部清除干净了,张思德同志啊,要不是你率先为我们尝野菜,那今天的事可就闹大了!”
   张思德率先尝野菜中毒差点出了人命这一件险事,很快就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对小老乡这种“宁可自己冒险,也要大家安全”的做法,既感动,又欣慰,同时也得到启发:野菜可采,但须试吃。于是朱总司令一手操办的“野菜博览会”在草地上了隆重开幕了。野韭菜、野蒜、野芹菜、臭蒿子、牛耳大黄等60多种奇形怪状的野菜,排列在“草地课堂”上,红军战士们把各种各样的野菜,通过各种土办法试验证明无毒的能吃的,和有毒的不能吃的野菜样本,分别摆在两边,让大家辨认、现场测试。一位红军战士指着牛耳大黄,瞪大眼睛惊讶地叫道:“这不是中药材吗?”正在一旁的朱总司令笑着说:“认得的百草都是药,不认得的百药都是草。你说的这种野菜,既能充饥,还能治病,它也算是‘革命菜’了!”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吃一堑,长一智。”从此以后,张思德就向连首长建议,采到野菜后,先放到小缸里煮一煮,经检验后再采来吃。
   过草地时,连队没有配备炊事员,行军前,把干粮都分到每个人。每人都带一个搪瓷小缸,既可用来烧水,也可用来泡炒米。采摘来的野菜,先用小缸煮一煮,待水煮开后,把水倒掉,换水再煮。经过清水的煮泡后,即使有些可以吃但又有些毒性的野菜,也可减少毒性;没有毒的野菜,也可以减少苦涩味,然后把干粮和野菜一起煮。大家伙就是吃着这种半是干粮半野菜的“饭”来充饥的。
   茫茫草地,前不见村,后不见店,寥廓空旷,一片荒凉!草原的天气,时阴时雨,时冷时热,变化无常。常常是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夜间气温达零度以下,冻得人们瑟瑟发抖。张思德和他的战友们就这样在冷热夹击、饥寒交迫的袭击下,艰难地行进着。五天之后,张思德所在的部队终于走出了茫茫草地,也走出了饿死冻死的阴影。
   其时,徐向前总指挥率兵歼灭了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一个师,打通了通向甘肃南部的通道,全军上下,为之振奋,但严重的党内斗争又爆发了。
   张国焘本来就对中央北进方针心存疑虑,态度犹豫。左路军出阿坝不远,他就以地理、天候、粮食困难为由,返回阿坝。1935年9月3日,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央,声称部队遭遇暴雨,玛楚河上游的一条小河陡然涨水,“无法过河”。
   张思德所在的右路军,仍然按照张国焘南下的命令,部队于9月14日,开始向南折返,不得不第二次穿越茫茫草地。
   那是怎样的一种惨烈情景呀!其艰难困苦之状,比起第一次过草地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连队的给养已经粒米全无,战士身上的破衣烂衫,难以抵御草地的严寒。红军将士们大都全身浮肿,脚被草地污水泡肿了,有的已经发炎溃烂,每迈一步,都万分艰难。不时有人一声不响地倒在草地的水洼里。每次夜晚宿营,都有许多士兵躺在草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张思德瘦弱得每走一步都要喘口大气。他以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忍耐力,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他暗暗告诫自己:“决不能掉队,决不能给朱老总家乡人丢脸!”他走着走着,看到了徐向前总指挥,拄着一根木棍,步伐坚定地走在队伍的前边。他威严而慈祥的脸庞,整整瘦了一圈,脸色凝重,浓眉紧锁。
   一会儿,前面传来了“休息”的口令,张思德趁部队停止前进的工夫,跑到队伍后面,看看还有没有掉队的战士。这时,他看到徐总指挥坐在一个略高于草滩的土坵上,手指上夹着一根烟,慢慢地吸着,默默地沉思。张思德看到自己十分崇敬、十分仰慕的徐总指挥,真想走近他,向他问个好,道个安。当时,他和连队别的战士一样,虽然不了解在红军高层领导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从部队在这险象环生的草地里,来回转圈的异常行动中,从徐总指挥不寻常的表情中,以及从团营首长片言只语的议论中,他觉得在军事行动上,出了点什么问题。但自己是个普通士兵,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自己知道的不打听,这是部队的规矩。因此,他也仅只是在心里琢磨:“不论怎么样,咱当兵的,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怎样做能打胜仗,能打败敌人,就怎样做。”
   草原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部队刚进入草地的时候,太阳还是红灿灿的,照得人们眼睛都睁不开,战士们在毒日的暴晒下,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脸上晒破了皮,嘴唇起了泡;而当太阳稍一偏西,气温即骤然下降,一团黑云也会平地而起;接着便有一阵“冰雹雨”,劈头盖脸地从半空中浇下来。像碎石一样坚硬的冰雹,打得战士们无处藏身,遮挡不及,不少人被打得鼻青脸肿。入夜,气温一下子降到零度以下,战士们冻得牙齿打颤,浑身发抖。
   就在这样冷热夹击、饥寒交迫的袭击下,红军指战员们在草地上艰难地行进着。他们的脚下,那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致人死命的“陷阱”,更是让指战员提心吊胆、防不胜防。
   9月下旬的一天。这天的行军序列是二营在前,一营断后,而一连六班,则为全连的后卫。张思德像往常行军一样,总是跑前跑后,看到那些个子小、身体弱的战友,走起路来,气喘吁吁,难以坚持的样子,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他就会跑上去,把他肩上的枪,一把抢过来,扛在自己的肩上。有时,他一个人就背了三四支枪。战友们看到张思德就像班长一样关照着全班每个人,都亲切地称他是咱班的“小班长”,他听了总是憨厚地咧嘴笑笑:“啥子小班长嘛,咱能使多少力气就使多少力气呗!”
   因为这是红军部队第二次进草地,前面的部队已从同一处通过,草地上形成了一条四尺宽的泥道。泥道上的杂草,年深月久,叶粗茎老,盘根错节。队伍刚开始从上面走过时,还挺牢固的,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踩踏,草根被踩断了,那盘根错节的草团子底下,就是糨糊一样稀软的烂泥,是深不可测的泥潭!红军部队明明知道,走这样的“路道”有危险,可又不得不从这样的“路道”上经过,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有不少红军战士,硬是眼巴巴地掉进这样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再也没有爬上来。潜藏着神秘杀机的茫茫草地,凶狠地吞噬了多少年轻红军战士的生命啊!

共 38998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8
转到
【编者按】任何编按都无法抵上那一篇光耀千秋的《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一个里程碑,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独立自由解放斗争的过程中一个里程碑,正是他的普通却又不提到张思德,大家都很熟悉,毛泽东同志曾为张思德作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也有不少人看过《张思德》的电影,也都为平凡的英雄交口称赞。张思德是一位平凡的战士,也是一位平凡的英雄。任何英雄的成长,都有其成长的土地和轨迹,本部小说系统讲述了英雄成长的历史轨迹和战斗足迹。张思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乡的一个穷苦人家,儿时家人给他取名,就是告诉他要时刻思念众乡亲们的恩德。小思德从小就在苦水里泡大,这也磨练了他不怕艰苦、不畏强霸的性格。当他得知红军来了,穷人就有了翻身的日子,便决定参加红军去……故事就此展开。平凡的一生,开创了我党在革命过程中寻求自己真正的革命目的和目标!为什么为人民服务能成为我党的宗旨?因为,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像张思德同志那样无私地想到更多劳苦大众的苦难,心中永远树立起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决心。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个党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党,真正带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小说从张思德出生开始叙述,让读者了解了一个真正的张思德,了解了张思德的成长历程,了解了张思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标杆的真正原因,每一个阶段的故事都真实,感人,令人感动,令读者不仅对张思德同志肃然起敬,也令读者在张思德身上学到了很多高尚的品德,无私的行动,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不足,下定努力改变自己的决心。好文共赏,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八一文学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0-10-11 09:22:20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拜读了这篇小说,张思德同志那带着微笑的面容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么迫近,那么亲切,那么熟悉。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提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个评价已经不只是一个评价,它已然成为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遵循的标准!张思德同志能够成为这个标准的创造者,首先是因为他苦难的出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让他心怀翻身改变自己命运的理想,而共产党让他认识到了不仅应该然自己翻身,还应该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都是自己的同类,都是和自己一样,迫切需要改变自己得命运的人。张思德从改变一个人命运上升到把自己化为众多为了改变人民命运的革命者的一员,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说什么都无法抵上那一篇光耀千秋的《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就是一个里程碑,是我党我军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独立自由解放的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正是他的普通造就了他的伟大,正是他的平凡成就了他的光辉。他用自己的短暂一生,开创了我党我军在革命过程中寻求的自己真正的革命目的和目标!为什么“为人民服务”能成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为,每一个共产党人的骨子里都应该像张思德同志那样无私地想到更多劳苦大众的苦难,想到他们摆脱自己悲惨命运的迫切希望,心中永远树立起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个党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党,真正带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篇值得认真阅读的小说,它就像一篇报告文学,把一个真实人物的真实的一生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张思德,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悟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蕴涵。不禁心潮澎湃,泪流满面。向作者致敬!欢迎来到八一文学,祝您在八一文学创作愉快!
今生何求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10-11 09:47:58
  因为张思德,这才有了《为人民服务》这个传世名篇,只是现在有很多共产党人忘记了《为人民服务》。因而,张思德才更加令我们怀念。欣赏佳作,问候陈惠芳先生。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10-11 12:40:08
  小说饱含深情,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后让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张思德从小受尽苦难,但他思想觉悟高,加入红军后,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先人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学习。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激情,选取典型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活灵活现。让人感动得泪奔的小说,学习了!祝老师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佳作呈现八一!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0-10-11 16:36:50
  终于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阅读了一遍。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在最后,在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时候滚滚而下。感谢陈惠方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深度好文,谢谢!
上官欢儿
5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0-10-11 16:59:54
  张思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还在襁褓中母亲就病逝了,父亲将他过继给自己的亲弟弟。养母抱着张思德走东家进西家,张思德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养母从小就教育他长大了不要忘了乡亲们的情义,要时刻思念乡亲们的恩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思德从小跟在养父母身后,学会了各种农活,当红军来了的消息传来时,张思德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处在何种岗位,张思德都牢牢记着那是革命的需要,他从不挑剔,从不抱怨。他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善于思考,大胆创新,想方设法地改变工作方法,改善工作环境;他积极团结同志,无私的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他用他年仅二十九岁的生命铸造了自己的不平凡!毛主席亲笔为他写了挽词,慷慨激昂地为他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专题报告。为人民服务,从此写入党章,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铿锵誓言!
   张思德同志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为人民服务,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上官欢儿
6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0-11 23:25:05
  今天上午在看到这篇作品时就很惊讶,因为他打动了我,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荣耀,如果没有这一代人的崇高,没有他们伟大的付出,我不敢想象什么,真的。由此,想起我的父亲。看到这篇作品我止不住眼泪,可以说眼泪能把地面砸出窝窝,没有这一代人的付出,就没有现代的生活。有些过去该忘记,有些历史该铭记!这部作品为啥让我泪流满面,想到了我的父亲,想到他们的信仰必须传承。是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必须传承!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的恶行,就否认整体,要客观对待,反正,这篇作品让我泪流满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7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10-12 18:07:26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忘初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感谢老师辛苦笔耕,赋予我们深刻的教诲与心灵洗礼。敬茶。
小小莲儿
8 楼        文友:极冰        2020-10-12 23:30:31
  拜读了陈老师的这篇小说。了解了张思德的成长历程。也了解了张思德的聪明才智和勤奋机灵。“张思德眼明手快,来个‘先发制人’,举枪一个点射,就把那重机枪手击毙了。”不管在哪个时代,张思德这样的战士在部队都会被领导喜欢;他的谦虚慎行,也会受到战士的爱戴;他吃苦在先,任劳任怨;为人民利益奋斗不息。在危急时刻,首先救护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的舍己救人精神永远闪现革命的光芒!一篇正气凛凛的小说。一个伟大思想武装的张思德,站立了起来。向您致敬!向您学习!(=_=)
  
   这样的小说,容易流于形式。但这篇小说中,张思德这个人物是写活了。从他贫苦的出生,过继给叔叔家的无奈;还有少年时,和吴姓地主在水田坝的斗争,展示出“硬骨头”的人格构成,非常个性鲜明,鲜活;您的小说,我记住了张思德!为您点赞!向您学习!(=_=)
极冰
9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10-17 15:45:02
  恭喜老师小说摘精,先来点个赞,留个言,找时间好好读一读,欣赏一下。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秋安,并祝老师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10 楼        文友:老匪        2020-10-22 18:02:04
  张思德英雄的三个哥哥以子孙们情况如何?
文章本天成,笨手偶得之。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