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八一】张思德(小说)

精品 【八一】张思德(小说) ——永远的张思德! 永远的二十九岁!


作者:陈惠方 布衣,215.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58发表时间:2020-10-19 11:51:26
摘要:毛主席把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压缩整理成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第一次发表于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上。从此,“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战场。不久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进党章,第一次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一种全新世界观的纪念碑;张思德,作为“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已经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永远的张思德! 永远的二十九岁!

【八一】张思德(小说)
   小李、小朱等几个战士,见张思德送来了“雨具”,都很感动。
   小朱对全身湿漉漉的张思德说:“你看,你都成落汤鸡了,你也披上一条吧。”
   张思德说:“我等会儿就钻窑洞里了,那里面暖和。你们在外面干活,又是风又是雨的,那才冷呢。”说着,就把两条麻袋扔了过去。
   张思德回到窑前,见小白已经钻进里头挖起来了,他冲着里头大声喊道:“小白,你出来吧,越往里越难挖,还是让我来吧。”
   “你太累了,先歇会儿,还是让我干一会儿吧!”
   “不累,听我的!”张思德不由分说地钻了进去,把小白拽了出来,却将自己换到里头。他在手掌上吐了一口唾沬,操起小镢头,弯着腰,蹲到只有半人高的小窑里,在窑壁上使劲刨了起来。小白则在洞口清土,用铁锨一锨一锨地将土扔到洞口外边。
   山风,秋雨,落叶,林涛,给这些深山烧炭的战士平添了一番情趣。张思德和小白,一个在窑内,一个在洞口,紧张而有秩序地干着活,不时地交谈着。
   窑外,雨还在下个不停。雨珠滴滴答答地在窑顶上敲打着。
   “小白,你听过毛主席的报告吗?”
   “听过。”
   “我们收完庄稼,烧好炭,回枣园,又要回到毛主席身边啦!”
   此时,小白虽然看不到张思德的脸庞,但从他的语声中可以感觉得到,张思德沉浸在幸福中。
   “是啊!”小白回答。
   “要是见到毛主席烤上了我们烧的木炭,那该多好!”
   两个人边干边说着,革命工作的幸福感充溢在心间。
   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眼看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在炭窑里的小窑洞里,盘着腿,弯着腰,用小镢头细细地修整窑壁。见那儿凸出,那儿凹进,就一点一点地刨平修光,一丝不苟。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啪”地掉下几片碎土。
   “不好,有危险!”张思德发现情况异常,随即大喊一声,小白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刚要转身,张思德眼疾手快,一把将小白推向洞口。就在这时,只听见“轰隆”一声,由于顶坡经雨水久淋,土质泛潮,发软松散,两米多厚的窑顶塌了下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在窑口的小白,被塌下来的泥土压住半截身子;而在洞里边的张思德,整个身子被塌下来的窑土全部掩埋。
   “救命啊,救命啊!窑塌啦!”被土埋住半截子身子的小白,撕肝裂胆地大声呼喊起来。
   “救命啊,窑塌啦!”朱旭明正要放倒一棵青冈树,突然听到窑洞方向传来带着哭声的喊叫!
   “不好,出事了!”朱旭明扔下柴刀飞跑下去,到了洞口,只见小白已被土埋到脖子,他一边竭力把自己从土里往外挣脱,一边大声地呼喊着。当朱旭明来到跟前时,只见小白张着嘴,焦急地喘着粗气,脸已变成紫色。便同随后闻声赶来的小李,一边使劲用手挖开埋在小白身上塌下来的窑土,一边拼命地把他往外拽。
   “快,快,里头的,张—思—德—!”小白在后来赶来战友的帮助下,刚从土里脱身,就大声地呼喊起来。
   “窑塌啦,张思德被埋进去啦!”大家边用双手扒土,一边一齐扯着嗓子呼喊起来。
   喊声穿过深山,越过丛林,在家里干活的同志们闻声赶来了,附近庙河沟的老乡们也闻讯赶来了……
   快点刨啊,小心镢头,别碰伤了战友!
   拼命挖呀,多少双手扒出了鲜血!
   朱旭明等争分夺秒地扒呀,刨呀,扒到里头的小窑洞时,终于找到了张思德。朱旭明和小李等见到他时,他是盘腿坐着的姿势,一把小镢头柄,死死地顶住他的胸口,从窑顶塌下来的一层厚厚的硬土,严严实实地掩埋了他的全身。大家把张思德扒出来时,只见他两眼紧闭,脸色乌紫,嘴角渗出了血丝,已经停止了呼吸。大约是骤然解除了他身上的压力的缘故吧,当朱旭明等战友,把压在他胸口的厚厚的一层黄土扒开时,他胸内被挤压的淤血,一下子从他的嘴里和鼻子里喷射了出来,喷了大家一脸一身!
   “老班长,张思德!张思德,我的好战友啊—!”顿时,大家扑在张思德冰冷的身体上,一齐失声地痛哭起来!
   马蹄踏踏,一个战士骑马回枣园急报噩耗。
   松涛阵阵,石峡峪的沟沟壑壑,齐奏哀歌。
   同志们揩干张思德身上的血迹,擦净他身上的泥土,把他的遗体平放在窑洞前面的青石板上,然后大家一齐摘下军帽,肃立默哀。
   战友们站在张思德遗体前,沉痛地呜咽着,大颗大颗的泪水,打湿张思德的衣裳。
   战友们怀着无限的怀念,记下了这个永远叫人难忘的日子:1944年9月5日。
   在延安,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得悉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心情既沉痛又很生气。他把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叫到窑洞里,详细问了情况后,严肃地对古远兴说:“前线打仗,是免不了要死人的;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是不应该的。”
   古远兴看着主席一脸沉痛,又火气未退,就不声不响地告辞出来了。
   第二天,古远兴又去主席那里请示,说石峡峪到延安有七八十里地,天热路又不好走,张思德的遗体运回来不方便,是不是就在山里就地安葬。
   毛主席看了古远兴一眼,深情地说:“小古呀小古,古人说,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张思德是四川人,他牺牲了,虽然回不了老家了,我们也不能把他埋到荒山野地里哟!”
   毛主席当即作了三条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中央社会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为张思德买了一副棺材,派车把他的遗体运回延安,并做好了开追悼会的一切准备。
   所有这些,都是在毛主席作出指示后的两天之内完成的。
   两天之后,即9月8日下午两点,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在延安枣园后沟西山脚下的操场上举行。
   追悼会的会场布置得简朴而肃穆。所谓的“会场”,实际上就是在干河沟靠山根下的一片荒滩上,临时垒了一个20多平方米大小、30多厘米高的土台子。土台子两边竖了两根松木柱子,台子上面搭起了棚布;台前正上方挂着“沉痛追悼张思德同志”的黑布横幅。中悬毛主席亲笔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主席台的四周摆放着花圈。所有的花圈,都是战士们从山上采来的野花扎成的。大小不一的花圈,呈现出一种美丽的哀伤,一种冷艳的肃穆。
   这天,一向秋高气爽的陕北,阴沉着脸,好像老天也在为张思德同志默哀。下午两点,中央机关和警备团共1000多人,整整齐齐地在操场上列队。会场上一片肃静。不大一会儿,毛主席在中央机要科长叶子龙和警卫队长古远兴的陪同下,从他的住处“延园”后院走出来,迈着沉重的步子下了坡,一步一步地来到了会场前,然后站在队列中间的最前排。战士们注意到,毛主席穿一身褪色的青粗布衣服,领口、袖口和膝盖上的补丁清晰可见。
   追悼大会在哀乐声中开始了,首先由中央警备团团长吴烈宣布向张思德同志默哀三分钟。毛泽东,这位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世纪巨人,也同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人一样,为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战士,脱帽弯腰,垂首默哀。
   接着,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张廷祯致悼词,详细介绍了张思德的生平事迹。之后,毛主席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哀悼和敬意,并作了约半个钟头的讲话。
   毛主席讲话时,手里没拿讲话稿。虽然是即席讲话,但显然是有备而来,打有腹稿的。他的表情严肃,目光如炬,炯炯有神,讲话声音洪亮,穿透力很强,悲壮而富有哲理,哀痛而具有火一样的激情:“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毛主席讲话时,边讲边打着手势,当他讲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时,他就把两手往下用力一压;讲到“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时,就把手掌卷成一个喇叭筒状,放在嘴边一吹……
   一石激起千层浪。毛主席出席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并讲话,无论是在当时的中央机关,或是在延安的部队,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开完了追悼会,战士们在回部队的路上,都说:“够份了,够份了!”一位炊事员回家后一气儿挑了十几担水。有人问他,今天为啥特别卖劲儿,他说:“张思德也是个普通战士,他烧炭是为人民,死了,连毛主席都给他送葬,还讲话悼念他,我挑水也是为人民,也是有功的,为啥不好好干呢?”一个原来不大安心工作的干部,参加了追悼会回来,就连夜订了一个争取当选模范工作者的计划。
   毛主席把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压缩整理成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第一次发表于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上。从此,“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战场。不久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进党章,第一次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一种全新世界观的纪念碑;张思德,作为“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已经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永远的张思德!
   永远的二十九岁!

共 38998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
转到
【编者按】任何编按都无法抵上那一篇光耀千秋的《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一个里程碑,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独立自由解放斗争的过程中一个里程碑,正是他的普通却又不提到张思德,大家都很熟悉,毛泽东同志曾为张思德作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也有不少人看过《张思德》的电影,也都为平凡的英雄交口称赞。张思德是一位平凡的战士,也是一位平凡的英雄。任何英雄的成长,都有其成长的土地和轨迹,本部小说系统讲述了英雄成长的历史轨迹和战斗足迹。张思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乡的一个穷苦人家,儿时家人给他取名,就是告诉他要时刻思念众乡亲们的恩德。小思德从小就在苦水里泡大,这也磨练了他不怕艰苦、不畏强霸的性格。当他得知红军来了,穷人就有了翻身的日子,便决定参加红军去……故事就此展开。平凡的一生,开创了我党在革命过程中寻求自己真正的革命目的和目标!为什么为人民服务能成为我党的宗旨?因为,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像张思德同志那样无私地想到更多劳苦大众的苦难,心中永远树立起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决心。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个党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党,真正带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小说从张思德出生开始叙述,让读者了解了一个真正的张思德,了解了张思德的成长历程,了解了张思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标杆的真正原因,每一个阶段的故事都真实,感人,令人感动,令读者不仅对张思德同志肃然起敬,也令读者在张思德身上学到了很多高尚的品德,无私的行动,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己的不足,下定努力改变自己的决心。好文共赏,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八一文学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01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0-10-11 09:22:20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拜读了这篇小说,张思德同志那带着微笑的面容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么迫近,那么亲切,那么熟悉。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提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个评价已经不只是一个评价,它已然成为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遵循的标准!张思德同志能够成为这个标准的创造者,首先是因为他苦难的出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让他心怀翻身改变自己命运的理想,而共产党让他认识到了不仅应该然自己翻身,还应该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都是自己的同类,都是和自己一样,迫切需要改变自己得命运的人。张思德从改变一个人命运上升到把自己化为众多为了改变人民命运的革命者的一员,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说什么都无法抵上那一篇光耀千秋的《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就是一个里程碑,是我党我军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独立自由解放的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正是他的普通造就了他的伟大,正是他的平凡成就了他的光辉。他用自己的短暂一生,开创了我党我军在革命过程中寻求的自己真正的革命目的和目标!为什么“为人民服务”能成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为,每一个共产党人的骨子里都应该像张思德同志那样无私地想到更多劳苦大众的苦难,想到他们摆脱自己悲惨命运的迫切希望,心中永远树立起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个党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党,真正带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篇值得认真阅读的小说,它就像一篇报告文学,把一个真实人物的真实的一生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张思德,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悟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蕴涵。不禁心潮澎湃,泪流满面。向作者致敬!欢迎来到八一文学,祝您在八一文学创作愉快!
今生何求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10-11 09:47:58
  因为张思德,这才有了《为人民服务》这个传世名篇,只是现在有很多共产党人忘记了《为人民服务》。因而,张思德才更加令我们怀念。欣赏佳作,问候陈惠芳先生。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10-11 12:40:08
  小说饱含深情,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后让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张思德从小受尽苦难,但他思想觉悟高,加入红军后,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先人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学习。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激情,选取典型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活灵活现。让人感动得泪奔的小说,学习了!祝老师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佳作呈现八一!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0-10-11 16:36:50
  终于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阅读了一遍。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在最后,在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时候滚滚而下。感谢陈惠方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深度好文,谢谢!
上官欢儿
5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0-10-11 16:59:54
  张思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还在襁褓中母亲就病逝了,父亲将他过继给自己的亲弟弟。养母抱着张思德走东家进西家,张思德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养母从小就教育他长大了不要忘了乡亲们的情义,要时刻思念乡亲们的恩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思德从小跟在养父母身后,学会了各种农活,当红军来了的消息传来时,张思德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处在何种岗位,张思德都牢牢记着那是革命的需要,他从不挑剔,从不抱怨。他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善于思考,大胆创新,想方设法地改变工作方法,改善工作环境;他积极团结同志,无私的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然而他用他年仅二十九岁的生命铸造了自己的不平凡!毛主席亲笔为他写了挽词,慷慨激昂地为他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专题报告。为人民服务,从此写入党章,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铿锵誓言!
   张思德同志虽然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为人民服务,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上官欢儿
6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0-11 23:25:05
  今天上午在看到这篇作品时就很惊讶,因为他打动了我,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荣耀,如果没有这一代人的崇高,没有他们伟大的付出,我不敢想象什么,真的。由此,想起我的父亲。看到这篇作品我止不住眼泪,可以说眼泪能把地面砸出窝窝,没有这一代人的付出,就没有现代的生活。有些过去该忘记,有些历史该铭记!这部作品为啥让我泪流满面,想到了我的父亲,想到他们的信仰必须传承。是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必须传承!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的恶行,就否认整体,要客观对待,反正,这篇作品让我泪流满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7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10-12 18:07:26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忘初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感谢老师辛苦笔耕,赋予我们深刻的教诲与心灵洗礼。敬茶。
小小莲儿
8 楼        文友:极冰        2020-10-12 23:30:31
  拜读了陈老师的这篇小说。了解了张思德的成长历程。也了解了张思德的聪明才智和勤奋机灵。“张思德眼明手快,来个‘先发制人’,举枪一个点射,就把那重机枪手击毙了。”不管在哪个时代,张思德这样的战士在部队都会被领导喜欢;他的谦虚慎行,也会受到战士的爱戴;他吃苦在先,任劳任怨;为人民利益奋斗不息。在危急时刻,首先救护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的舍己救人精神永远闪现革命的光芒!一篇正气凛凛的小说。一个伟大思想武装的张思德,站立了起来。向您致敬!向您学习!(=_=)
  
   这样的小说,容易流于形式。但这篇小说中,张思德这个人物是写活了。从他贫苦的出生,过继给叔叔家的无奈;还有少年时,和吴姓地主在水田坝的斗争,展示出“硬骨头”的人格构成,非常个性鲜明,鲜活;您的小说,我记住了张思德!为您点赞!向您学习!(=_=)
极冰
9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10-17 15:45:02
  恭喜老师小说摘精,先来点个赞,留个言,找时间好好读一读,欣赏一下。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秋安,并祝老师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10 楼        文友:老匪        2020-10-22 18:02:04
  张思德英雄的三个哥哥以子孙们情况如何?
文章本天成,笨手偶得之。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