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幽兰(散文)
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而我唯独爱兰。
我之所以喜欢兰,是因它美好洁净,亦因它“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高贵品格,它的盛开与凋零都是安静的。
古人云:养兰于室,馨香满堂。我的居室养着几盆兰,是我的堂弟从老家带来的。我小心翼翼地将它种植在花盆里,精心养护着。养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随着季节的变幻更换位置,浇水也非常讲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终于开出了几朵小小的白色花朵。
我常在没事的时候用心地观察它,研究它。它的叶形修长飘逸,花姿秀丽,洁白的花朵在细长的绿叶映衬下,显得高洁静雅。每逢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隐隐约约飘散着兰的幽香,时浓时淡,时近时远,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古时有许多文人墨客爱兰,于庭院养兰,毫不吝啬地挥笔泼墨写兰、画兰,并以兰花自喻。
我以为,唯品德高尚之人,方可称之为“幽兰”。
我国有许多伟大的诗人,而最令我敬仰的莫过于爱国诗人屈原了,他是当之无愧的“幽兰”。他的一生极爱兰花,恰如他兰花般坚贞、高洁的品格。他在著名诗篇《离骚》《九歌》里多次写到兰花,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浴兰汤兮沐芳,纫秋兰以为佩”、“兰节幽而独芳”等。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这是唐代韩愈的词《幽兰操》中的开篇第一句,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借用了这首词,王菲用她那独具特色、空灵飘渺的声音唱得犹为惊艳,那极尽婉转古典的韵味,瞬间能将我带入韩愈之词的美好意境中,仿若兰花的淡淡幽香自远古的诗词中向我缓缓飘来。
生活中有些女子似幽兰,言语不多,含蓄内敛,却自有一种风骨。
曾经结交过一女子,甚是投缘。她喜欢披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尤爱穿颜色素净、棉麻宽松的衣裳,看上去文雅端庄。她有种植兰花的爱好,每回踏进她的家门,我会被她的雅室和小院内的兰花深深吸引着。
她多年前开始养花,小院内可谓是种类纷繁,有绿萝、吊兰、薰衣草、紫罗兰、蔷薇、玉兰花等等,许多送给了朋友,但唯独这兰花是她最爱,一株也舍不得送人。
她说:“养兰可养心。我们处在繁华的红尘太久,心中常觉浮躁,但每次在这馨香的兰花面前,我却莫名其妙地能安静下来。或许,我前世与这兰有着难解的情缘。”
这世间,有许多事是无法解释的。
比如,有的人与佛有缘,有的人与字有缘,有的人与画有缘,而有的人与花有缘。像我,也是一个爱兰的女子,没有缘由。每次逛街若是看到兰花,便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静静地看一会儿。在千娇百媚的花丛中,或许兰是最不起眼的那一株,但她外在的素雅与骨子里的清幽却总能莫名地吸引我。
时值深秋之夜,我倚着窗台,静静观赏夜间的幽兰花儿,心中瞬间涌出无限感慨。兰是香中之王,只有懂兰的人才明白该如何与之相处。其实,兰的品性并不期待有人认识并去采摘她,她始终保持着“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品格。兰始终保持着淡然清高,在百花丛中特立独行,永葆一颗初心。兰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从容、淡泊、冷静、自持。
对于身处红尘中的我们,恰恰需要拥有如幽兰般的心境,不被各种私欲所牵引,不为难自己,不苛求他人。识进退、少欲求、存善念。不被情感和名利的绳索束缚,在俗世的染缸中不断地修炼和净化自己的心灵。
人生本是苦旅,许多事冥冥中早已注定。与其强求,不如给自己一个潇洒的微笑,宁静淡定,荣辱皆忘。这原本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拥有再多幸福也不会快乐。一切事物取决于我们的看法与心态,要学会改变思维方式,用平常心对待世事,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就如这幽静独处的兰花儿,盈盈玉骨,静立如瓷,清冷坚韧,深沉凝练,淡然幽独。成为这深秋夜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浅浅淡淡的清香溢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