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体检与体悟(随笔)
已有三年不参加体检了,但最近半个多月,我却处在“间隙性”的被体检之中。
曾有许多年,我也跟形势,随大流,把单位安排的体检,作为一种福利、一种待遇。每次体检,都是早早起床,空着肚子,来到医院,排着长队,按“标准方案”,一项一项检查。每次结果,自然如同一位老同事调侃的那样:忙了大半天,什呢名堂也没有,哈哈!
为什么最近三年不参加体检?主要是自己心里不想参检,总觉得这种全靠“先进”机器代言的“西式”体检,真的不比“自我感觉”好到哪,更谈不上传统意义的望闻问切了!我的这种新认识,可能与一些媒体传说的“体检无用论”、“体检商业化”的专家暗示不无关系!
那么,最近为何参加体检呢?主要是我的身体又出现了“警示”:7月9号下午,在操办家父九十冥诞家庭祭礼结束时,我再发眩晕症,如同去年下半年两次所发一样:天旋地转五分钟,动弹不得半小时。加上之前多年,这个毛病也时不时地来袭我,一共快有七八次了。每次发作,我都不医不药,因为一两个小时后,身体基本恢复如初!所以,我也一直没当多大事,只是于今春顺访了一次好友,也是一位知名医家。他说:此症常见,不必紧张,注意保养,并无大碍。
这次再现眩晕,是在老少四代同堂的现场,所以就“容不得”我再淡定无忧了:
年迈九十的老母亲一直在唠叨;已当祖辈的兄弟姐妹们再三叮嘱;仍在医院工作的那口子马上联系陪检;工作繁忙的儿子儿媳多次来电垂情……
浓浓的亲情,是最好的良药!在深深的感恩中,我一项项很顺溜地接受了体检!
这次体检安排,我们一改“打包式”的常规查,为“专找病因”的选择性检。体检从7月10号正式开始。
先查心、脑,常规心电图。机器显示:窦性心动过缓。
然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又像1996年那样,再次背起“盒子枪”,做起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器又说:子时心率最慢,只有36次,比23年前那回下降了6次,还说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偶发室性早搏等,但心肌缺血的毛病这次没发现。
接着做了头颅CT平扫检查。影像学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我有“腔梗”,这是个新说法,倒是出乎我的预料,怪不得最近年把时间,早上起来头脑老是昏沉沉的。
再做血检。从报告单上看,我的“血浆”检查15项指标,除甘油三酯略高,其余指标都很正常;在我的“全血”检查22项指标中,只是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数和血小板分布宽度三项指标略低,其他指标都很好。
还做了尿检。谢天谢地,27项指标都没问题。
以上检查,时间跨度正好是一个礼拜。
我的那口子还专请了一位内科专家帮诊断。他瞄了一眼上述“报告单”后说:“这些不一定要检,但颈动脉彩超和颈椎、头颅核磁共振一定要查!”
信者信矣,随即照办。还好,颈动脉彩超结果很正常!
核磁共振,需要预约,时间很快确定为7月25日中午。
此报告单的关键词是:少有椎间盘略显突出、膨隆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几位专家意见一致:暂不需要治疗,但要力除烟酒!
这次体检,说来平常平淡,但我却有不同以往的体悟,在此不妨再言语一番。
先哲有云:“病者,过也!”是说人若生病,一定是他生活有所不当或过错所致。
为何会多次发生眩晕症?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我拟用“剥洋葱法”,层层加以剖析,力求找到关键痛点。
此次体检明示,眩晕缘于“腔梗”等症状。那“腔梗”又是什么导致的呢?我首先想到的答案,是夜间睡眠长期一直不太好!
可概括为:入睡时,难入眠,七事八事常来袭;睡眠浅,起夜多,一有动静就醒来;丑卯时,睡意弱,想再睡会真不易!
我也一直在想办法。以前主要靠定时“听”电视新闻来催眠;这几年则依赖听手机慢慢入睡。这些办法,表面上确有催眠效果,但对心脑不可能没有伤害。
再深入一些剖析,我的睡眠难、睡眠少、睡眠浅,可谓一果多因,可分客观、主观两说。
——客观上,我找到了三个原因:
第一,传母未传父。我的老父亲,一辈子都有一个大福气,就是只要想睡,定是倒头就睡着;老母亲则不然,夜里常常是一会儿睡,一会儿醒;如果家里有个事情,那一定辗转反侧,甚至是一夜难眠。我的睡觉秉性,真是传母不传父,一有大点的事,半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考学落病根。我的小学中学正处“文革”,恢复高考第二年高中毕业。受叔父、家兄影响较深,少立志向,要“跳农门”。几年复读“填腹空”,数载寒夏半夜起;倔强虽有天酬道,却留难眠落病根!
第三,择业苦拼争。考上后,先读农学二年,谁知之后又考了个秘书专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毕业后近十年县府大院的文秘工作,前几年所遭的罪,一点不比复读考学轻松。自己原来的一头乌丝,就这样稀里哗啦,活脱脱找不到原形了!黑发——掉发——花发——秃发——假发,我差点就跑了个遍,好在没了虚荣心,不然一定又要受半辈子套假发的洋罪!
——主观上,我已认清了两个过错。
一方面,习性久已有过。自认为,我的生活习惯总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十八大之后。比如:饭菜不过饱,素多荤腥少;每天吃水果,喝茶忘不了;早起午小憩,每日万步跑!等等。近8年来,我的体重,已从历史峰值168斤降至145斤左右,“三高”也一直没有沾边。但是,我确有特别的过错!
罪魁祸首是抽烟。明知自己心脏不好(以前查有心动过缓,心肌缺血),但就是没下大决心,把香烟彻底戒除。近二三年,虽然也有抽烟不可任性的意识,自己给自己采取了“双减半”措施:每盒份量减半——改抽细烟、用量减半——正常每天半包,但一有“活动”还是常常超量,还是忘记了吸烟对我特别有害健康的警训!
爱恨交加是饮酒。十八大前,长期的“江湖式”官场,“酒精”考验自然经常发生。为了你我他的面子,为了谁谁谁的一句话,酒量只有一杯(二两五)上限的我,还是多次忘了自己酒量小的天性,还是多次硬着头皮超喝半杯,其结果还是人家不满意、自己活受罪!退居二线后,虽然很少超量,但每次有“场子”都没空杯过,一个人在家,也会来半杯,似乎喝酒也有“瘾”了。
难脱干系是“夜听”。几乎无一天不起夜,几乎无一夜不“夜听”,有时夜起夜听两三次,就是有再好的精气神,恐怕也要被耗完!
另一方面,修身意志不坚。5年前,我有幸接触并喜欢上了中华优秀圣贤文化,深知“克己修身”,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读经典、听讲座、行善道、写心得,可谓念兹在兹,不敢有忘,人生启迪,与日俱增。但是,回头一望,知行比照,顿感汗颜!知有几何?行又几分?意志不坚,谈何修身?
眩晕来袭,天已垂象;体检体悟,岂能漠视?
人各有命,福报各异。烟酒久瘾,伤身夺志;大荤重腥,非我所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恶欲再旺,必当革除。格物懈怠,何谈修齐?致知迷糊,哪有治平?求之意诚!得乎心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乐看生老,笑谈病死;寿命在天,顺于自然;有生之年,当致善德!
体检体悟至此,忽想起老叔德科公。
在我茆氏大家庭里,老叔是我十分钦佩的长辈之一。
佩服老叔者一,静心痴迷练好字。老叔虽打小就写一手“忽”字,如“螃蟹”爬;然老叔少立鸿猷,不甘平庸,不写好字誓不休。几十寒暑如一日,真所谓“夜以继日,孤灯只影”,独乐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亦应了“有志者,事竟成”之古训——终获得“中国书画院教授、院士”殊荣,尤以隶书、篆体见长!晚生我等,只能久望其项背而不及!老叔大器晚成,得益于“专致”!
佩服老叔者二,仿古圣日食不过午。老叔不吃晚饭,已十年有余,对我等“好食者”,又是何等不易!
佩服老叔者三,捐献器官立遗嘱。吾家老叔,长发飘髯,年逾古稀,乐山乐水。笑谈生死,早立遗嘱:百年往生之时,不留灰骨于后人,可用器官捐社稷!
德科老叔,仙风道骨,大修大行,大成大德!侄之明镜,日月同辉,照吾前行,光驱暗黑!
问候先生,希望常来敏思交流。
问好茆屋先生!希望常能读到先生不一样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