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神采飞扬】断肠路(微小说)
在狗岭村,张立一家是最不待人见的。尽管他这些年在外闯荡,发了财,成了村里的名人,但因为父辈的自私,他一家在乡亲们心目中就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典型。现在他带着一家离开故土多年,这印象还一直固执地留在当地人的头脑里没有改变。
今年夏天,一场暴雨,造成了一次巨大的泥石流,省道狗岭段被滚滚而落的山石淹没了,一夜之间,这条联通两个县城的省道成了断肠路,车不能过,人要绕道走,出现了交通梗塞。泥石流塞住的这二十米公路正好是两县分界处,两个县的公路管理部门都来人到现场察看了,初步估算了下,修复这段路,需要运走几百卡车的土石,全部修复预算要投入15万元左右。
乡亲等了半个月,却迟迟不见施工队来。平时通畅的路突然阻断了,当地群众生活节奏被打乱了,一直盼望着早日修通。又是半个月过去了,还是不见施工人员影子。后来听说,因为这路两县共辖,两个县的公路管理部门正在扯皮,都不肯全部负责,所以一直在争吵,就这样拖了下来。
一拖又是两个月过去了……
狗岭这座山不高,但山势非常险峻,是一个交通梗塞处。狗岭是两个县的分界点,早些年时,根据省里的统一规划,修了一条六米宽的公路。张立家的房子正好处在狗岭公路交通咽喉之处。当年修路的时候,要征用他家的一块菜地。那时征地拆迁,可没有现在这么高的补偿,当时的条件是另给一块菜地作为补偿。他那时还在厂校读高中,家里主事的是他父亲。他父亲嫌那块补偿菜地离家里太远,死活不同意置换,搬个凳子坐在自家那块菜地上阻止施工。结果,公路全线基本拉通了,最后只剩下他家菜地这十几米缺口。县里乡里村里干部轮番来做工作,他父亲就是不同意。当地穷,就穷在没有一条路,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好路呀,他当时也劝过他父亲,可他父亲一根筋,谁也劝不转。最后没办法,只好改变规划,绕过了那块菜地,绕了几百米,扭了个半弧形大弯,劈山开石,大大地增加了施工成本,才将路修通。这条路绕过了他的菜地,却没有绕过他们家的屋子,挨着他家屋后墙过了。
现在,这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张立那执拗的父亲也已经老了,没有当年勇了。因为有了这条路,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多了起来,当地的土特产通过这条路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外面,乡亲们的腰包渐渐鼓胀起来,但乡亲们对他家的怨言从没有消匿。这几年张立在省外面开工厂,在那边的城里买了房子,一家老小早已搬到城里去住了,只因为一份乡愁,那栋老房子虽然不住人了,但还是留着,他经常回来看看,看看故乡的云,呼吸一下故乡的空气,体味一下乡愁。这次泥石流后,他是在立秋那天回老家时才知道家后面这路断了的事,而此时已距那次泥石流已有两个月多的时间。村主任见他回来了,找到他把情况介绍了下,有些忧郁地说:“乡亲们现在出行很不方便呀,我们已多次去找上面,但就是这么个情况,两边都不愿出钱。大侄子,你是走南闯北的人,虽然老乡们一直说你老爹的不是,但叔知道你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你有法子去说动上面早日来修不?”
张立去现场看了看,对村主任道:“叔,我估算了下,修复工程量不是很大,我来想办法解决。”告别村主任,他开车直奔县城而去。看他的车一阵烟消失在视野,村主任心里暗暗祈祷:但愿他能说服两县的公路管理部门,早点施工。
第二天,狗岭村的乡亲们刚刚吃完早饭,就见两辆大卡车拖来了两台挖掘机,还有施工队伍也来到了断肠路处,轰轰隆隆地开始施工了。
“还是张立有能力,一夜之间说服了两个县的公路管理部门!”村主任心里高兴极了,还特意来到施工现场,便于时刻掌握工程进展。
只一个星期,这条因泥石流阻断了两个多月的路就修通了,狗岭回到了车畅人欢的生活常态里。
大约半个月后,村主任在家看电视,被一条新闻吸引了。
省巡视组已对不作为的两个县的公路管理部门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令追责——两县交界处一个叫狗岭的地方,公路被泥石阻断,可两县公路管理部门竟然扯皮不办实事,最后还是当地一个个体老板出资请了施工队进场,才将断肠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