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最后的柿子(散文)

精品 【酒家】最后的柿子(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2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16发表时间:2020-12-04 11:03:57

【酒家】最后的柿子(散文)
   一
   小雪过后,是江南最宜出行的时光。
   往年,我大多去爬红枫古道。效外有寒山,枫林石径斜。每每,待到满山红叶时,便携三五好友,头顶丹伞,脚踏古道,一路沿阶而上,直达白云深处,误入老树农家,醉沽一壶浊酒。快意人生中,回味古今多少事,笑谈秋月和春风,惬意极了。
   今年,老李有了新的创意,舍近求远——去柿树坪。他说那里的米仁酒很地道,不仅至浓至醇,而且祛湿补肾。他是画家,嗜美酒,好逸境,深谐游山玩水之道,我遂欣然应之。
   柿树坪我去过,距离县城三十多里路。乃黛青深处一山村,群峰怀里一谷地,因舍南舍北多柿树,故名柿树坪。村子不大,百余户人家,五六百人丁,经年白云生,日日水流西,偏居一隅,甚是孤寂。
   最早一次去柿树坪,是在三十年前,彼时我以一个工作队队员的身份,去搞计划生育。那时的柿树坪,异常的贫困。两爿用石头、泥巴、木头和茅草合成的矮房子,很不起眼地趴在柿溪两岸,宛若亘古的原始部落。秋天的日子,几个着单衣、赤着脚、拖鼻涕的娒娒吊在老柿树上摘柿子。见外人来了,他们便像猴子般从柿树上蹿下,用怯怯的眼神,抖抖索索地递柿子给我们吃。看着他们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我都不忍心拽着他们的母亲去结扎。
   十几年前,一个爱好摄影的发小非拉着我去拍柿子不可,我又去了一趟柿树坪。时隔多年,面貌有所改观,村里凭空冒出了许多很现代的小洋房,但泥墙茅屋仍占半余。水南水北转了一圈,惟见十几个皓首仙翁和白发老妪,坐在柿树下的矮凳上,灵魂出窍般地望着西边的夕阳发呆,竟没遇上一个年轻的,一派萧条景象,令人戚戚然。
   哼哼,现在的柿树坪!路上,老李像一个卖狗皮膏药的江湖术士,滔滔不绝而又地闪烁其词道,现在的柿树坪,不一般呀不一般,不再是旧模样,是人间的世外桃源。
   真的吗?我那遥远的小山村?我心底充满期待。
  
   二
   仅用了四十多分钟,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就把我们拉到了远山之上的柿树坪。惊喜了,与过去那条犹如长虫似的机耕路相比,不仅无颠簸和灰尘,耗时还缩少了近一半。
   我们在村口的停车场下车。用灰砖铺成的停车场中央,有一棵数人方能合抱的大古枫。这个季节,枫叶红了,像一团硕大的火烧云,把村庄的第一印象渲染得红彤彤、紫艳艳的。山风习习,彩叶纷飞,地下成了锦绣的地毯。有一个清瘦的老人在清扫落叶,近旁的村民说,他是离任的村支书,打扫卫生没有报酬,纯属义务清洁工。
   我和老李走出停车场,来到柿溪畔。柿溪不大,河道八九米阔。两岸砌了坎,谢天谢地,不是整齐划一的黄色花岗岩,是柿溪上土生土长的鹅卵石,嵌砌得很自然,看上去很生态。流水深清浅澈,像一泓动态的翡翠,缓缓流向西。水边沙滩逐浪,水草萋葁,水里花鸭浮波,鱼翔浅底。往水之南,有两座桥可达。近在咫尺的,是一座公路桥,混泥土的墩,混泥土的梁,混泥土的路面。上游不远,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桥,青石桩,青石板,三孔,犹如青龙卧波。
   我们选择从石板桥上过。立于桥中央,我张目四顾,仿佛身置梦境。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柿树坪犹如一个整过容的女子,颜值爆棚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秋风茅屋,再也找不到简陋的赤膊房,原来的村庄似乎凭空消失了。映入眼帘的一幢幢红砖碧瓦的别墅,一户户小桥流水人家。我不敢相信,有没有搞错?这真的是我曾经来过的柿树坪吗?我朝溪边观望,没错,这里就是柿树坪。两岸的路边,几乎是每户人家的院子里,都长着柿树。柿子早就下树了,一棵又一棵的柿树,没有残留一个柿子,只有几片顽强的叶子,在寒风中摇曳着不悔的生命。
   走过石板桥,我们直接拐入一条石板路。左侧是水沟,清流淙淙。沟坎上爬满墙络藤,长着几丛凤凰尾似的“乌脚鸡”,还有一些黄花紫卉。我欲求助手机的形色软件,识别一下那些究竟是何植物,但想想还是作罢。我又不是李时珍,没有编著《本草纲目》的雄心壮志,不认识就不认识吧。右侧是岩头墙,墙上也攀着紫色的枝,撑着碧绿的叶,开着殷红的花。这花我认识,是三角梅。三角梅的生命力似乎格外旺盛,一年之中它好像要芬芳吐艳三个季节,我怀疑它是一个热衷于三角恋的主,否则,它不可能永远在激情燃烧。
   老李听了我的想法后,嗤地一声冷笑道,就你想象力丰富,知道吗,这叫梅花三弄,什么三角恋呀?试问,古代的皇帝拥有后宫粉黛三千,这又算几角恋呢?
   谈笑间,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老柿树酒家。
   不曾想,当我踏进老柿树酒家大院的那一刻,我惊呆了。
  
   三
   “嘉木移俱活,村醪酿辄醇。”
   一跨入院子,我的眼眶就被一棵嘉木染得一片姹紫嫣红。那是一棵大柿树,灰色的树杆,暗紫的枝条,挂满一树红彤彤的柿子,像一簇簇小灯笼,含丹透紫,熟得欲滴,炫人目,耀我眼。
   无疑,这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柿子。
   很奇怪,季节早就老了,这柿子昨不下树?是为了营造一方风景?还是酒家有意为之?还是……
   酒家的老板见来客了,便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请我们在院廊上的茶几边坐下。
   老板精明帅气,四十未到,剃平头,身着一袭黑色西装,项链戴着,皮鞋亮着,香烟衔着,言行举止,煞是大气,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人。一打听,果然,他是个华侨,以前在意大利米兰开餐馆,三年前,回乡创业了。我问他酒家生意咋样?他说还行,每年赚个百把万没问题。他向我介绍,他是以立体式、多元型的思维来经营企业的,老柿树酒家既是民宿,又是“侨家乐”,既酿酒,又卖酒,属于多种经营。
   那树上的柿子,长得那么诱人,干嘛不摘掉呢?能让我摘个尝尝吗?我老是挂念着那一棵柿子。
   他朝我耸耸肩,咧嘴说,你想吃柿子还不简单,我给你拿去,0K!说完,他就到里间去,顷后拿来几个发紫的柿子和一碟柿饼。
   我想吃那树上的柿子。我说。
   他听了,一愣,又朝我耸耸肩,双手一摊说,不好意思,这棵树上的柿子,不能摘,因为我做不了主。
   哦,还这么邪门,我的好奇心顿起,问,谁能做主呀?
   我做主!我的话音刚落,院外走进了一个人,接腔道。
   我一看,此人竟是刚才在停车场打扫卫生的老支书。
   于是,握手,寒暄。
   当老支书得知我想摘那棵柿树上的柿子时,他长叹一声,给我讲述了一个令我动容的故事。
  
   四
   “养囡莫嫁柿树坪,红柿不能当点心;一年三百六十日,餐餐饿得头晕晕。”
   这首从古流传至今的悲怆民谣,道尽了柿树坪往昔的艰难。柿树坪多山地少,仅一垅冷浸田,种不出好收成,加之地处高山一隅,交通不便,多少年来,村民的生活极为贫困,穷得叮当响,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村里唯一的特产,就是柿子。但那些长在屋角田边的柿树,都是野生的,岁月久了,产量有限,熟了挑到城里兑几块钱,还不够买盐巴的。
   长期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的柿树坪,后来随着一个大恩人的到来,才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个人,就是镇政府下派到柿树坪的驻村干部老林。
   老林是镇里农技员。他是个老三农,尤擅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号称农民的“财神爷”。老林来到柿树坪后,便以村为家,以村庄发展为己任。他一年到头,扎根在柿树坪,与村民们同甘苦,共患难,为当地的脱贫致富殚精竭虑,寻找门路。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之后,他给村里献上了三个脱贫攻坚的“锦囊妙计”:一是立足优势,发展红柿产业,让荒山变成花果山;二是扬长避短,开发米仁生产基地,搞多种经营;三是改造村庄面貌,发展乡村旅游。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柿树坪的面貌终于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而且还被上级评为了美丽村庄。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三年前的冬天,老林在给村里的老柿嫁接新品种时,由于过度劳累,从树梢上跌了下来,头触石尖光荣殉职了。老支书与老林风雨同舟,一起奋斗多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林走后,他悲痛万分,十分怀念。他认为老林对柿树坪恩重如山,而村民们无以为报。因此每年,他都要把院中那一棵品质最好的柿子,留给在天堂上奔波的老林。他立下规矩:这一棵柿子,任何人都不能摘,是专门供奉老林的,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例外。
   我这棵柿子,是留给老林的,你说能摘吗?老支书红着眼,对我说。
   不不不,不能摘,决不能摘!我大声道。
   我再糊涂,好歹也知晓,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分明是乡亲们献给老林的一份份沉甸甸的心意哦,他人岂能染指?
   听罢老林的故事,我和老李皆不禁热泪盈眶。
   老李说,他要画一幅画,画名就叫《老林的柿树》。
   我仰望天空,但见日正中天,天地一片灿烂。湛蓝的天空上,一朵洁白的透着亮光的云,无声无息地落到远山的那一边去了。
  
  

共 34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原生态般的游记,加入催人泪下的经典扶贫故事,仿佛画龙点睛,文章就鲜活了起来,这是作者的高妙之处!柴米油盐,我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总想去找寻一片沉浸和纯洁灵魂的世外桃源,那遥远的山村就成为时尚。柿树坪,不仅仅是隐含了诗意的田园山村,还有不尽的乡愁和相思,文章由近及远,饱蘸浓情,在情景交融中,去体味以柿子树为主的山村的变迁,去追忆逝去的岁月和时光。文章硬核在于,把致力于扶贫攻坚干部老林的故事插入,以点带面,讴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千千万万扶贫工作者,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付出的精力甚至生命。很经典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读。【编辑:山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20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0-12-06 08:30:59
  酒家自开张来,山泉和故事老师都在往里扔V币,不曾从江山拿走一分钱。这份爱,为文,为文友,为江山,如明月当空。
云烟深处懒读书
12 楼        文友:岚亮        2020-12-06 15:59:57
  不朽的文学,多变的世道,一切尽在不言中。谢谢高原兄弟。
13 楼        文友:山泉        2020-12-08 14:43:16
  借岚亮老弟平台,回复施云南老友:
   你是心中永远的才子,博学,善思,在文学路上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人生,毕竟有很多爱好、选择和目标,矢志不渝去追求,收货的是满满的精神愉悦,很多年以后回首,不负年华,无憾此生。
   思念一直在心,即便时间老去……
   期待拜读你的故事,亦或精彩人生。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4 楼        文友:山泉        2020-12-08 14:44:43
  问好高原老弟,好久不见,有空整篇佳作来……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5 楼        文友:山泉        2020-12-08 14:46:05
  问好航总及系统的老师们,慧眼识珠,辛苦了。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6 楼        文友:山泉        2020-12-08 14:53:21
  2个多月后,酒家的唯一精品,打榜首页,好文共赏!
   (高原老师说,酒家打榜的文章,其实,我和故事社长,以及酒家的老友青草绿茶、施云南等,一直用自己写稿的V币打榜(没有钱的时候,故事社长辛苦打游戏挣v币),惟愿酒家的好文能够与朋友们分享)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7 楼        文友:山泉        2020-12-11 15:03:21
  (真是,这世间什么人都有,我打榜的游戏积分,不知道被谁清零了,真厉害!也许把这功夫用到写文章上,就是世界著名作家,超级大师……如果仇视我个人或者欢喜酒家,请不要针对文章,在QQ里或其他平台针对我来……)
  
   对不起岚亮老弟,我发在这里是为了让小丑看见。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18 楼        文友:岚亮        2020-12-11 17:42:16
  大哥,我刚从外地出差回家,没有及时回复,见谅了。咱们只管写文,其他的随他由他吧,千万不可影响心情哦。谢谢大哥了!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