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冬】伏牛沟(微小说)
我与嫣然是相亲认识的。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咖啡厅,我们相谈甚欢,于是就一起去旁边的餐馆吃饭。在点菜的时候我点了一份西红柿炖牛腩,嫣然把头揺成了拨浪鼓,坚决拒绝。她解释说,她们伏牛沟的人从来不吃牛肉。
我问嫣然为什么?她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想她们村的人该不会是印度人的后裔吧?我的印象里好像只有印度人才不吃牛肉,在我的记忆里,少数民族有不吃猪肉、马肉、狗肉的,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他们是汉族,怎么会不吃牛肉?嫣然只是告诉我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村里的男女老少,不管居家还是在外,都不吃牛肉,也没有哪个会偷吃。
我和嫣然确定关系后,和她回了一趟老家,才搞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伏牛沟坐落在一片大山中,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全村只有一条土路与外界相连。村里的建筑都是老式的房子,一看就知道有年头了。一条绿色的小河从村旁流过,河沟里时不时见几头水牛露出头来,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嫣然告诉我,这条小溪就是伏牛沟,这里的水牛都是野生的,野生水牛在我国已经很少见了,何况还是这么大一群。
看到我们过来,这些野生水牛一点儿不害怕。嫣然从包里拿出一块面包撕成几片,吹了一声口哨,几头小牛犊就跑了过来,它们仔细地舔舐着嫣然手里的面包,别看它们是野生的,但是它们却一点不怕人,反而亲密地围在我们的身边。野牛竟然会吃面包,这让人难以置信。我也学着嫣然,从包里拿出一块面包撕成几片,几只小牛犊也围在我的身边,它们时不时地动动尾巴,显得格外高兴,仿佛在告诉我们面包很好吃一样。
这时,不远处迎面走来一群人。他们抬着一头牛,那头牛应该是死掉了吧,瘦瘦的,一动不动地躺着。整群人表情严肃,像是送葬的队伍。前面的老人端着一盘贡品,后面几个壮劳力抬着牛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远远地跟着,只见老人带着队伍走到村后的小桥上,他将贡品倒入河中,后面的壮劳力也将死去的老牛倒入河里。做完这些,他们一行人跪在桥头,嘴里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原来,他们是在给死去的老牛举行葬礼。
回家的路上,嫣然告诉我,从她记事起,伏牛沟的野牛死后,都会举行这样的葬礼,这么多年,他们早已把那些野牛当成了伏牛沟的村民啦。
我问她村民为什么这么重视这群野牛,难道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嫣然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问:“难道这些野牛就不会跑到别的地方或者是被人偷猎吗?”嫣然笑了笑说:“也不知道为啥,这些野牛从不乱跑,一直在村子附近生活,至于偷猎野牛,在村里是严令禁止的,这会受到全村里的谴责,并被逐出村子。”
第二天中午,我和嫣然的家人正在吃饭。外面传来了救命的声音,我和嫣然的家人放下筷子就冲了出去。
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小孩因为天热跑进了伏牛沟洗澡,谁知道河沟里水道有浅有深,就出现了小孩子溺水的情况。闻声赶来的人乱做一团,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嫣然问了我一句:“你不是会游泳吗?”我才缓过神来,来不及脱衣服就下了河。我刚跳进河里,就见溺水小孩子从水里冒了出来。原来是一头水牛将他驼了出来。我愣住了,直到嫣然喊了一声我才反应过来,我上前略带胆怯地抱过那个小孩子,那头水牛纹丝不动,反而用舌头轻轻地舔了一下我的手。
那个溺水的小孩子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无大碍,很快就醒了过来。村民欢呼起来,我也跟着欢呼起来,嫣然满意地看着我笑了。周围的野牛也仿佛被人们的气氛鼓动起来,一个个摇头晃脑地咀嚼着食物,尾巴时不时地拍打一下水面。
在伏牛沟经历了那件事后,我和嫣然定了婚,她的父母对我那天的表现非常满意,说美德是千金不换的。而我,虽然还没成为伏牛沟的女婿,但我回来后就不再吃牛肉。不吃牛肉的原因是当我看到野牛救小孩子的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人类和动物应该和平相处,因为它们也是有灵性的。
现在我会时不时地幻想,等我老了就和嫣然一起,在那养养花,种种菜,守着那方山水,还有那群可爱的野牛,那将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