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韵】嫩江冬韵(散文)
悠悠奔流的亘古嫩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大的湾,像一位母亲,弯腰把鹤城揽在怀中。一城春色与江交融,成为松嫩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有人说鹤城有三韵:“江雪”、“古寺”、“丹顶鹤”。古寺是古韵,丹顶鹤有仙韵,嫩江之雪可以说是自然之韵。大江的冬雪不但美,美得自然、美得狂野、美得有趣,有北方特有的粗犷和豪迈。
北方多冬雪,有雪的冬天才算的上是北方之冬,才显示出北方的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覆原野,雪覆黑土地,雪覆大山和森林。茫茫大东北,大地银铺,堆琼砌玉,江天白云成一色,玉柳松风三清魂。万野缟素,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国疆土广大辽阔,南北的大江大河有所不同。在南方,即使天气骤变下场大雪,江河依然清水碧流,舟楫往返。北方就不同了,寒冷到了一定的时候,巨龙大江也被冰雪封锁,流动的诗变成凝固的韵。如遇大雪,江河归隐,很难再寻见江龙的踪迹。因为江面再也不是水平如镜,水涨水落冰面隆頽,再加上风雪的堆积,茫茫像一片原野,变得起起伏伏。往日的天险成通途,车马行人可以任意从江上通过,舟船则被闭锁于港湾,寸步难行。
身为北方人,我对雪有着浓厚的情愫和感怀。我爱北国之春,更爱嫩江冬雪。寒锁嫩江冬有梦,冰覆雪裹玉美人,嫩江的冬雪有非常的美,万般洁净,至清至纯,无处不展现诗的韵味,人的豪情。
大雪过后,艳阳高照,江野一片银光灿灿,昔日奔腾的大江隐形藏踪屈服于雪下。白云和江雪融为一色,极目天边分不出哪是白云,哪是江雪。猜不出是云落九天覆在江上,还是江龙腾空融入云中。
江堤岸岛上,落尽繁叶的树枝条,此刻挂满厚厚的冰雪凝霜,阳光照射下晶莹洁净,如玉枝琼花,似梦幻仙境。树千姿百态,妖娆风流,引得许多穿红着绿的青年男女,醉心于这天赐美景,纷纷拍照留影,发往朋友圈。这样的景致,唐代韩愈有诗句发问:“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我说是奇妙的自然创造了仙境,制造了梦幻。任谁见了雪凇、树挂,都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会惊喜大自然的瑰丽壮美,更会喜欢美丽的北方大自然。
但这还不是嫩江的全韵,如果漫步江野,茫茫江天,万籁俱寂,天连雪野,素裹银装,世界洁纯清净,天地纤尘不染,一切污秽杂陈尽被埋覆。若信步远走,天地间,人变得越来越渺小,小到如一粒尘埃,融入大自然的雪原之中。世界则显得无比空旷,空旷到四周无物,身体仿佛飘在云天里,如踏云驾风。灵魂好像也脱离了肉体,任意荡漾,放逐天涯,入梦成仙。这时,深感身心无拘无束,深感魂灵清爽通透,深感神情飘游空宇,暂时摆脱了俗世红尘。
突然,一队雪地摩托飞驰开来,这是年轻人的现代游戏,随着“突突”的爆响,身着艳丽服装的骑手,一路雪花飞溅,如乘风破浪,犁开条条雪痕,风驰电逝,惊空疾驶。直到很远、很远,在云雪相接处画个优美的大弧,悄然消失于港湾,显得特别潇洒,充满狂野豪气。据说,飞骑雪地摩托,有回归蛮野之感,比滑雪或陆地飞车更刺激,更畅快淋漓,只是太冷和危险,没有一定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一般人不敢尝试。
回过神来,听脚下“嘎吱、嘎吱”的踏雪声,看身后留下曲曲直直的踏痕,想地下奔腾不息的江水,倍感心清致远,暂忘了红尘纷扰,暂忘了生活压力,心归天地,魂依自然,一身轻松,十分畅快和透爽。
别有情趣的事情是冬钓,我不谙此道,但喜欢,常自暗想,待退休以后,有了大把的时间,也执一根钓竿,回归旷野,钓趣寒江雪。可惜住处离江稍远,鱼也越来越少,近处可钓的地方虽多,但人满为患,而且必须花银子,多了些俗气,少了些闲雅,心情大打折扣。
见过几次寒江冬钓,交谈中了解到,里面有不少的学问,往往他们事先选择好地点,凿开厚冰,等于给大江开一个天窗,封在江底的鱼儿,因黑暗少氧,这一处天窗对它们有着吸引力,他们也想一睹蓝天白云,也喜欢阳光空气。然后,再用细绳挂上饵料,专业术语叫“打窝子”,之所以用绳挂,为的是江不同于湖,流动的江水,若直接撒下饵料,即刻就被冲走,意义不大。窝子打好后,支一顶简易小帐,以挡风避寒,即可垂丝江心里,金钩钓鱼龙了。
电视上看过东北查干湖冬捕,场面非常壮观和震撼,一两千米的大网,被几十人送入冰下,远远起网处,用马拉动绞盘,拖出一网大鱼,最多时,一次能捕十几万斤,像农民收获田野,收获希望,丰收凯歌喜唱,感恩天地自然,非常激动人心。每年都吸引来很多人围观和争相购买,成为一季盛事,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当然,嫩江的独钓,比不得查干湖冬捕,但运气好时,亦有不小的收获和快乐。
钓鱼必须有耐性和毅力,其次才是技巧和工具。寂寞过后有惊喜,是钓鱼活动的魅力;凝神静气,磨砺浮躁,是钓鱼活动的精髓;心归旷野,魂依自然,是钓鱼人的向往。有很多钓鱼人并不见的怎么爱吃鱼,有时投资加辛苦,看来得不偿失,但总是乐此不疲。这也许是原始先人遗传下的渔猎基因,深深地流淌在血液中,融入到骨子里,根深蒂固,伴随永远。
宋代词人向子諲有词云:“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样是雪漫漫,嫩江可比易水寒多了,零下二十几度,甚至三十多度的大东北,的确滴水成冰。北方人都知道,三九天的湿手千万不能触摸室外的冷铁器,不然会粘在上面,弄掉你一层皮。这样的气候下,偏偏北方人不怕冷。每年嫩江冰封之后,就有人铲除积雪破开厚冰,开出一条泳道,再用冰块做墙,围成江心游泳场地。每天有一些男女换好泳装,穿拖鞋,带手套(冰泳必须),从帐篷里出来,经过短暂活动后,一跃跳入江水中,到中流击水,畅快地游个来回。
天冷人不冷,北方人就这么勇敢,有胆量,有气魄,不怕冷不畏天,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挑战自然,敢于挑战寒江,敢于藐视冰雪。英勇之举书写出壮美诗篇,谱写下冰与火的赞歌。
寒江冬泳,南方人看到心惊胆战,感到不可思议,惊的目瞪口呆,也佩服的连翘大拇指。天寒冰封雪压江,豪气热肠满冬情。英雄的嫩江哺育了勇敢的儿女,严酷的自然锻炼了彪悍的北方人。打豺狼不惧马革裹尸,拒强盗勇开抗日第一枪响,他们的性情像嫩江一样坚毅豪迈,他们的精神如骏马一样勇敢无畏。黑土养儿女,嫩江铸雄魂。寒天冰与火,江雪流诗韵。
嫩江的诗韵在迷幻的岸柳上,在钓者的恬静中,在雪地摩托的旋风下,在冰雪冬泳人的气魄里。大气嫩江,大韵冰雪,大画黑土地,大美北方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