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王顾左右而言他(赏析) ——读《踏歌长安诗里行》的联想
“王顾左右而言他”,我相信这是参加过多次文学作品研讨会之后大家对一些名家发言的共同感受。甚至还有云山雾罩的发言,不是子曰诗云就是希腊罗马,抑或莎士比亚狄更斯文艺复兴,书袋掉了三个时辰,好话说了几箩筐,他们有意“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与其这样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精力,还不如直接提起斧头往肉上斫,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枣核扯板两句来得实在。
我读现代诗集《踏歌长安诗里行》,觉得其作者孙香芹“多才兼备里仁为美”以外,其诗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率直之人真诚之诗。正如三代养不出一个贵族,率直之人是装不出来的,它是浸润在骨子里的洛阳血性、龙门神韵。它是发乎心动乎情的诗歌,她能向落叶伤怀,更能被文字里的激情感动得涕泪滂沱。率直诗人当然更具仁爱之心,每当蓝田山区小学生的拥抱到来,率直诗人的关爱一定会幻化为一首或者一组真诚之诗,直戳读者心脉,更会感动自己。《母亲的爱》是大爱,是对社会的担承,更是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更是诗人的眼泪一滴一滴滴在蓝田山区小学生笑脸的酒窝中央,映射着秦岭的朝阳,折射出小小的彩虹。
童趣之心烂漫之诗。诗人最难得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颗童趣天真之心不会在浊泥的世界泯灭。童心童趣随时随地会在《红尘彼岸花开》,会在《废墟上的村庄》燃放。而诗歌灵感常常与童趣相伴而生。那些孩童眼中的七彩世界,绝不是元青花那样简单,而是充满了莫名的欢愉、微雨的清晨、幼时的玩伴、现在的人情……最终将通感、拟人、描摹、比兴、形容、叠韵……幻化于太极图中,达到各种艺术形态的通融之境,从而升华完善于一首首具象的现代诗中,求索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歌艺术境界。
灵魂之问人性之诗。古人云“赋实而兴虚,比有凭而兴无据,不离字句而有神存乎其间,神之在兴者什九,在赋者半之。”若深究“兴”何以能“不离字句而有神存乎其间?”盖因“兴”体诗歌创造的隽永意象,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亦能加深观众的领悟,能够“立象以尽意”,可产生言此意彼的神奇效应。《踏歌长安诗里行》“赋”“比”“兴”之作随处可见。由于作者孙香芹大爱维度的灵魂之问,对人世美好爱之深、痛之切,人性之诗与她一起酒醉,一起梦醒,一起长歌长安道中,一起叩问太白山中”,《当秋天老了》一起《仰望星空》,当《姑娘走过的地方》成为现代诗歌“神之在兴”的《绝唱》,她的诗歌离大火的“走遍大半个中国和你去睡”的流行曲也就越来越远了。
天地之奇自然之诗。“以天地为师,吾终生之道也。”孙香芹涉猎河山,徜徉天地之间,尊重传统,取人之长为己之长,从自然人文方面学到大量东西,打下扎实的传统功底。那些峻拔雄阔、那些壮丽浩莽、那些浑厚清逸、那些朴拙苍润,无不滋润着她沉着稳重的诗风。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长安、洛阳,洛阳、长安,她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来回,观察、体验、感悟、独吟……她近观远望,仰视俯瞰,与高铁站牌为伴,与邙山华山交友,用女子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天地之美,读懂自然之诗。她是真正读懂天地,体察自然之魂的诗人。在师法自然基础上,她的诗歌融入了时代气息和自己的审美情趣。《远山竹影》《云的祝福》《走进高山》《四月芬芳》《月照清泉》《孤雁》都是对真实景物进行艺术的提炼和概括,赋予自己的胸襟和理解,形神兼备,韵趣天成,具有很强的诗歌感染力。让人们在领略《那山那水》的同时,感受到崇高、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她的诗歌立意高远,布局开阔,如佳人烈酒,淋漓酣畅。她把洛阳梦呓和时代长安统统纳入笔下,挥写成一系列杰作,让我们看到了绵延起伏,看到了逶迤盘旋,看到了气势磅礴,看到了浩气恢弘。每一首都呈现出大气雄浑的自然诗风。
正大气象文化之诗。先贤曾言“不疾言”“步从容”。我想给现代诗人思想上也会有所启示。它要求诗歌语言既要坦荡从容,又要入木三分,忌讳思路不清,行笔无方,不中标的。所谓“风正四方谓之雅”,所以“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怕有差错,所以问,这就是礼呀!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当代诗人当然要尊重传统诗歌语言切不可俗雅不分。
所以我以为诗歌一定要用历史人文来引领,只要我们学到源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加之“胸存浩然之气”,循理找规律,向名家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以致用,一切皆回到家顺流而下。就诗人孙香芹近年来的创作实践而言,打开《踏歌长安诗里行》,《我爱你中国》《血染的丰碑》《长安颂》《仰望星空》《点一盏心灯》诸篇逶迤而来,我仿佛步入了缤纷的至美天地。那一石、一山、一枝、一树中无不体现出诗人的正大气象文化之诗。那磊落用词、清奇风韵、古朴韵味……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正大气象,让我从中领略到她的襟怀。那些灵动在纸上的文化之诗,鲜活灵动,气度非凡,浑厚清雅,清新明快。这些凝聚着诗人甘苦的心血之作,是她正大气象的哲学观和文化之诗的文学生命,你不难窥见到一位优秀诗人的文字功力和正大气象。以及用“情”万物的博爱。《踏歌长安诗里行》既重传统又着意创新,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清雅、古朴、凝重,不哗众取宠,使人感到自然亲切,雅俗共赏。她的诗歌艺术张力呼之欲出,充满着简洁与深刻、热情与张力,体味着生命的诗情与意蕴。让读者从柴米油盐的繁杂中跳脱升起,眼前是一个新奇而无限广阔的世界,你可以在一呼一吸间蓄积正大气象的力量。
好的诗歌作品难寻,一针见血的诗歌评论更难看到。一部诗集的好坏,有时能凭藉名家手中的笔和文坛大佬的大嘴从天堂到地狱,也能从地狱到天堂。好的诗歌评论不仅在于评家精准的专业眼光,精心的文思、精道的文笔,最重要的是评论家的良知。我觉得良知才最具人文精神,以公平、公正的眼光,不带强烈个人喜好去评论诗人、评论诗歌,才最能体味生命的诗情与意蕴。所以我不顾自己浅陋,使劲抡起大斧,直接斫向案板上的一大块排骨。不管斫了小排还是大排,抑或没有斫断,只是留下了一两道血印印,我总是出了力,轮了斧头斫了排骨的。
2020.11.10午休时于大秦帝都好古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