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神舟】民国百年祭之人物篇(随笔)

编辑推荐 【神舟】民国百年祭之人物篇(随笔)


作者:红山林蛙 白丁,4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6发表时间:2020-12-18 17:21:07

【神舟】民国百年祭之人物篇(随笔) 前言:林蛙之文,皆是井中窥天之论,或有谬误,诸贤可一笑置之。
  
   (一)王国维
  
   王国维先生所著《人间词话》第26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二境语出自柳永《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公子本是花间人,所作艳词亦是为女了所作,王国维先生却从中得人生大意境,着实出人意料。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居京都田中村,侨居日本达五年之久。
   王国维本身即是大学问者,其所述人生三境,恰为其人生写照。《人间词话》于1908、1909二年成书,冥冥中似有天定,当逢其时,举世巨变。儒家思想指导下的皇朝,伴随清庭走进历史的尘埃。民主共和的时代已经到来,王先生却不愿与时俱进,怀揣着被世人遗弃的社会理想,远走避难。
   1923年,王国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在颐和园昆明湖沉湖而死。
   王国维后半生何止不悔人憔悴,甚至以身殉其所忠,有人说王国维忠于清室。辛亥革命前后,举国沸腾之时,王国维却无片言涉及政治。对孙中山、袁世凯等巨人,亦无文章评说,只是埋头治学。愚见王国维有救国之心,只是心无定论,乏善策可陈,故对外界变化持观望太度。此后十余年军阀混战,国事日糜,民不聊生,王国维想必对所谓民主、共和之类学说,大失所望。作为国学大师,王国维出自海宁书香世家,理想的社会环境,想必不离儒家范囿,所以应溥仪召。
   即称大师,必有其执见所在。少年时望尽天涯路,尚思山长水阔知何处。弃科举而就新学,以图不负此生,将以有为也。转至暮年,除学问日增,其余皆不符合理想。寻他千百度,回首灯花阑珊处何在?斯人憔悴,身心日损,内心满是痛苦。正统的读书人不怕死,一死以报国恩,以死警醒世人。虽身死而流芳百世,胜于苟全妻子性命于乱世,这是他们的终极理想之一。王国维最终走上了,无数读书人得以激烈长存的道路。
   我更赞成王国维是忠于一个文化之说,执见至深入骨髓。在自己青年时设想的人生三境,身体力行,以证其说。百年回首,王国维其人生,可敬、可悲,甚至可笑,君子可欺以其方,自欺若此,真是作茧自缚。
  
   (二)徐树铮
  
   1901年的冬天,济南城万木凋枯,寒鸦哭号。在山东巡抚衙门外不远的一个小巷头,武备学堂总办段祺瑞。遇到虽然衣单体寒,却不失轩昂气宇的徐树铮。一段老套的汤武喜相逢的故事上演了,二人经过深谈,段大喜过望,从此二人的命运纠缠在一起。
   1905年,徐树铮被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学。1910年学成回国后,在段祺瑞的部队,任清朝第六镇军事参议,1911年任第一军总参谋。此时的徐树铮,在当时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还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他的恩主段祺瑞,还在唯袁世凯马首是瞻。
   辛亥革命所带来的大时代变革,造就了许多英雄人物。段祺瑞更是成了民国最初十五年,北京北洋政府的主角。徐树铮作为段身后的影子,怂恿段发动武力统一的祸首。也在他翻云覆雨之间,进入到全体国民的视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北洋42名将领联名电请清廷,请立共和的电文,即为徐树铮所写。徐有儒将之风,其文及诗词,颇有功候,不乏斐然之作。康南海为其撰写的挽联亦作此品评:“其雄略足以横一世,其霸气足以隘九州;其才兼乎文武,其识通於新旧。”
   1911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在沙俄的极力怂恿之下,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驱逐了清朝政府驻库伦办事大臣,此后又派使赴俄,请俄国派兵保护。此事件发展成就了,徐树铮在历史上的盛名。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同年10月,徐树铮率领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使外蒙短暂回到祖国怀抱。
   徐树铮确实不负康有为之赞,出将入相远胜同期衮衮诸公。其传世之作《建国铨真》、《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皆有可取之处。以少量兵力闪电奇袭库仑,并巧施疑兵在短时间内稳定住外蒙局势,可谓用兵奇才。可是上天并不眷顾他,皖系在多次战争中失败,徐树铮没有在国内建立傲人的武勋。1925年在廊坊的火车站上,徐树铮被冯玉祥派人杀害了,时年45岁。不幸中的巧合,徐与孙中山先生在同一年,离开这个世界。
   英雄辈出的年代里,光环只能属于一个人。同样是秀才带兵,吴佩孚有如神助般,席卷中国北方。1924年9月8日,吴佩孚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是时,吴佩孚掌握直系最多的兵力,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吴佩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最关键的是,吴佩孚领导的直系,击败了徐树铮所在的皖系。是吴佩孚让徐树铮,在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被边缘化。
   辛亥革命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彻底改变徐树铮的命运。如果袁士凯不搞帝制复辟,以段祺瑞在当时政坛中的强势地位。徐树铮必能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可是徐树铮在历史上的最后背影,是英雄末路的凄凉和无助。
  

共 23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山林蛙老师博学多识,精通民国历史,运用朴实沉稳的笔调,向大家叙述了民国时期的两个重要人物:国学大师王国维出自海宁书香世家,《人间词话》于1908、1909二年成书,其所述人生三境,恰为其人生写照。1911年辛亥革命后,侨居日本达五年之久。1923年,王国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遗书,在颐和园昆明湖沉湖而死。百年回首,王国维其人生,可敬、可悲,甚至可笑,君子可欺以其方,自欺若此,真是作茧自缚。徐树铮有儒将之风,其文及诗词,颇有功候,不乏斐然之作。“其雄略足以横一世,其霸气足以隘九州;其才兼乎文武,其识通於新旧。”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同年10月,徐树铮率领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使外蒙短暂回到祖国怀抱,此事件成就了徐树铮在历史上的盛名。此篇随笔立意厚重,主题鲜明,文笔流畅,议论中肯,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国学大师王国维和儒将徐树铮的客观评价与同情,鲜活地刻画了两位民国人物的典型形象。佳作,荐阅。【神舟编辑:孙巨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2-18 17:25:03
  感谢红山林蛙老师投稿神舟文学社团,您的赐稿使我们感到特别荣幸,能够编辑您的文章是我很好的学习机会。神舟文学社团期盼红山林蛙老师更多的精彩!祝红山林蛙老师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佳作连篇,创作丰收!
回复1 楼        文友:红山林蛙        2020-12-18 19:18:28
  谢谢老师的评语,感谢神舟这个平台,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奉茶。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12-18 17:28:58
  我对徐树铮将军深有好感,1919年,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同年10月,徐树铮率领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以少量兵力闪电奇袭库仑,并巧施疑兵在短时间内稳定住外蒙局势,可谓用兵奇才,使外蒙回到了祖国怀抱,此事件成就了徐树铮在历史上的盛名。我非常敬仰徐树铮将军这位民族英雄!
回复2 楼        文友:红山林蛙        2020-12-18 19:22:47
  非常高兴与老师有了共同点,我为徐将军的结局感到伤心,敬佩其收复国土的壮举。我很早以前就对小徐将军有了浓厚的兴趣,此文作于2012年,恰值民国百年,就动了论于笔端的念头。王国维只是胡乱评论,真心写作的还是徐树铮。问好老师,冬安。
3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12-18 20:53:53
  感谢红山林蛙老师投稿神舟分享神舟,您笔耕不辍创作丰厚积极投稿神舟令人敬佩,向老师学习了!期待老师再创佳作继续投稿分享神舟!问候老师!精彩继续!热茶敬上!
峥嵘岁月
回复3 楼        文友:红山林蛙        2020-12-18 21:23:49
  谢谢老师的评论,感谢神舟这个平台,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奉茶,愿文字的美丽与你我同在
4 楼        文友:美蓉        2020-12-20 09:06:27
  红山林蛙老师的作品总是那么深刻,评价历史人物全面准确,老师的学识特别丰富,文笔朴实,文采斐然,总是喜欢读你的文章,有一种深刻的内涵,让人醍醐灌顶,我倒觉得王国维可悲,但不可笑,因为他忠于儒学是儒家子弟。倒是觉得中国命运可悲,每到关键时刻就出一个大贼大寇,民国本来要取得胜利了,结果出来一个袁世凯,后来消灭了军阀,要统一全国了,又跑来了日本人,把中国人的目标全部打烂,成为一盘散沙。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回复4 楼        文友:红山林蛙        2020-12-20 09:54:57
  谢谢老师的评论,我是井底之蛙妄议高天,浅见不值得老师这么高评价。我对王国维不是太感兴趣,我更对徐树铮将军感到悲凉,特别是外蒙的得而复失,成了百年憾事,不免心中耿耿。问好老师,祝写作愉快,奉茶,愿文字的美丽与你我同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