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北京,北京(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北京,北京(散文)


作者:烟雨遥 秀才,2290.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50发表时间:2020-12-25 22:26:56
摘要: 第一次来北京,总想留下只字片言作为纪念,也不枉对于文字的热爱。或许帝都从来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繁华、威严、高高在上,甚至神秘,所以对于我等平民来说,总是有些难以抑制的期待。

【丁香】北京,北京(散文)   第一次来北京,总想留下只字片言作为纪念,也不枉对于文字的热爱。或许帝都从来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繁华、威严、高高在上,甚至神秘,所以对于我等平民来说,总是有些难以抑制的期待。天安门、故宫、颐和园,萦绕于心的多多少少还只是局限于宫廷剧的认知,诸多想象也无从谈起。历史的沧桑变换带给人的时空感越强烈,就越有一种想剥开的冲动。那么,这一次,是不是可以如愿以偿?
  
   一、走进天安门
   来北京不先看看天安门,心里不只是遗憾吧。它已经是北京一个精神坐标,灵魂所在,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色各样人的心驰神往。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还是偌大的北京城,对我这个标准的路痴来说真够头疼的。可为了心中的天安门,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去朝圣。好在有手机导航,儿子事先就一遍遍教我怎么用,可真的上了路,还是免不了战战兢兢,一路压抑着惊喜和忐忑,就那样跌跌撞撞寻了过去。
   远远望见天安门,雄伟庄严自不必说,心中满溢的是另一种成就和自豪感,将近两个小时,找站点,倒了两趟公交,从来没有方向感的我竟然没走丢,真的是破天荒第一次,真的有几分佩服自己了。于是先迫不及待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到天安门了!真的,没丢,你说气人不。
   关于天安门的印象,最经典最深入人心的恐怕就是影片《开国大典》里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所以天安门一直像小时候书本图画上的一样,闪烁着金色光芒,将全中国都能照亮。可真正仰望它时,才知道,那种神圣光芒的存在,不是天安门本身,而是人们心底的崇敬,关于景仰,关于独立,关于富强,是一种当家做主的荣光。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往南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边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许是年纪的原因,许是见惯了岁月静好,庄严的国徽,飘扬的五星红旗,没有激起小时候老师讲课时产生的涟漪和震撼。平常心,平常的岁月,千千万万平常的人,在这里享受太平盛世,心里不是没有感恩,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吧。对于美好中国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就像这天安门,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液里。
  
   二、故宫
   经过天安门城楼往里走,远远的看见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也叫五凤楼。电视剧里经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桥段,想来一定是这里了。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而归,要在这里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因为曾打死过人,所以有了“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流传出来。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走进故宫,才知道宫廷剧都是骗人的。虽然一重重宫门,一座座大殿,彰显君临天下的大气和豪情,可远没有电视剧里的金碧辉煌,美仑美奂。或许帝后的生活也如民间夫妻一样,并不是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勾心斗角,机关算尽。但一入宫门深似海,高高的宫墙,幽深、神秘、凄清,埋藏了多少女子的万千心事,寸断柔肠。锦衣玉食的表象下,多半是一颗颗寂寞冰冷的灵魂。权势、欲望、政治需要,总之各有无奈的酸酸楚楚吧。特意跟风想去看看延禧宫,兜兜转转才找到,没想到竟是一座烂尾楼,破败不堪,关于电视剧的所有想象戛然而止。大概与它相伴的除了风霜,就是雨雪,在饱受岁月的侵袭后满目沧桑,留给后人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传说,一辈又一辈的人,写了又写,传了又传,演了又演。
   行走在故宫的青砖上,看展馆里精致的服饰和用品,看那斗拱、额枋、梁柱上青蓝点金的金彩画,在朱漆雕木上栩栩如生宛若活着一般,美则美矣,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想象着那个年代有几人能见识皇家的气派和威严,所以这高墙厚院便是多少女子的梦之所衷吧。也许皇家的普通用具便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许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所以所见所闻都觉得惊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也。
   平民有贫民的悲哀,帝王有帝王的无奈。极致荣华的背后,埋葬了多少女子和宦官的花样青春和爱情幻想,还有骨肉分离的锥心之痛。
   数百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事事休,关于那个年代的想象也仅仅停留在这精美的雕梁画栋里了。不禁想起一首歌——《帝都》:
   空荡的宫殿,冰冷的庄严,上弦月弹奏清歌奄奄,
   谁看到悲的烟,金杯玉盏,却无人叹息生锈的剑,
   往日故友寻难见,只剩思念。
   拂尘掠过空间,有谁来读孤独感
   散不尽留恋,生死注定烟消云散……
   历史的风烟紧锁在高高的宫墙里,紧闭的朱红色大门不诉沧桑,那些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已飘散在岁月深处……
  
   三、颐和园
   与故宫的深宅大院相比,颐和园的视野要开阔许多,少了一些威严,多了一些柔美和婉约。
   颐和园修建于乾隆年间,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昆明湖仿杭州西湖长堤,镶嵌东海神仙岛。据史料记载昆明湖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修建的,昆明湖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因此有乾隆献给太后的寿桃之说。
   颐和园里的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当封建王朝曲终人散时,它们默默地伫立在这里,见证兴衰更替,历史变迁。 
   728米的长廊,曲折幽深,五光十色,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包含山水花鸟,古典名著。其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闻名遐迩的佛香阁,巧夺天工,如天上的凌霄殿,是颐和园的点睛之笔,灵魂所在。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的古代,真不知道我们的先人是凭着怎样的智慧将它建成。爬上佛香阁,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拂堤垂柳醉秋烟,拱桥写意,诗意徜徉。
   十七孔桥,像一道长虹卧于昆明湖上,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桥上神态各异的五百四十四只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还要多,且没有哪两只是一模一样的。
   一入侯门深似海,在故宫幽深的宫墙里住久了,慈禧太后想必是烦了闷了,所以不惜动用建海军的钱来修建颐和园。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而颐和园的巧夺天工,确实让人流连忘返。万寿山上郁郁葱葱,殿宇辉煌;昆明湖温婉澄澈,画舫凌波;亭台楼榭古色古香,百花竟放姹紫嫣红。真个是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仿若天上人间 。
   奇妙的故事,渊源的文化赋予了颐和园与众不同的神韵。难怪一文友说,去了颐和园,中国的公园都不用看了。
   对于颐和园的心心念念,我还有另外一个情结。曾写下《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将最后一抹背影留给了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关于王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有效仿屈子投江“殉清”一说,还有罗振玉“逼债”一说,也有对军阀兵临城下“惊惧”之说,更有劝溥仪东渡日本“尸谏”之说。我不知道,他毅然跳下昆明湖的那一刻,心里究竟有怎样的遗恨,但我想还是陈寅恪先生的见解一针见血,他之所以选择慈禧钟爱的颐和园,其实是“文化殉节”。
   繁华成一梦,倾世的容颜,生杀予夺的权势,奢侈的享乐,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
  
   四、长城长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真正登上长城的那一刻,你会知道什么是雄关万里,固若金汤,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之所以举世闻名是有足够底气和修为的。
   北京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和天安门故宫一样,是北京的标志,参观的人摩肩接踵,据说游览八达岭看到的都是人,连城墙和地面都看不到。所以,为了更好的对话长城,选择了游人相对少一点的慕田峪。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史料记载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历史长达2000多年。现在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而慕田峪长城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沿着石阶上山,一千二百多个台阶,一口气登上去,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选择了缆车。但是登长城体验的是过程,考验的是虔诚,所以毅然决然用脚步丈量,也唯有一步步的丈量才能好好感受它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灿烂,更是对它的敬重。
   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像一条巨龙雄踞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见首尾。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城墙两边均有垛口,敌楼也密集,险要之处还有炮台,还设置了滚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为长城罕见。
   站在长城之巅,捡拾起历史一层层的册页,涉过时光的漫漫长河,抚摸着一寸寸古老的城墙,如同抚摸着历史的经纬。远离了金戈铁马,鼓角铮铮,这层峦叠嶂中连绵不断的孤城绝塞,给予人太多的想象和震撼。沿着长长的古城墙,斑驳的青砖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变幻,烽火台上,望长城内外,似乎穿越回那个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的年代。
   秦始皇为了修长城保他的江山永固,不惜倾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当时没有任何机械,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力完成,面对的又是峭壁深壑,其艰难可想而知,说是血肉铸就的万里长城一点也不为过。铸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那些关于长城的传说几千年来传唱不衰。
   两千年来,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唯有康熙不修长城,他认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打破了炎黄子孙沉淀千年的长城情结。
   雄关漫道,往事钩沉,放眼云天,苍苍茫茫,这亘古不变的不是神话和传说,不是这雄伟磅礴、气贯长虹、吞吐天地的万里长城,而是亿万人心中共同抵制外辱、坚不可摧的意志铸就的长城长……
  
   五、恭王府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所以如此著名,皆因几易其主,且它的主人皆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恭王府原为清代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贪污罪被嘉庆抄家赐死后,将它赐给了同胞弟弟庆王。同治时期,恭亲王奕忻协助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所以叫恭亲王府。
   我们对于和珅的了解多半是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其实历史上的和珅与王刚所演的大相径庭。真实的和珅聪明勤奋,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骑射、兵器均是优秀,而且长相还相当俊美。
   恭王府府前的石狮子高大威严,吸引着游客纷纷留影。相传,狮子在佛教当中地位很高,释迦牟尼就被称为“人中之狮”,所以狮子常被用来比喻最有威望的人。
   走进这座可以和故宫媲美的王府,感受一下曾经富可敌国的和珅生前是怎样的奢华,想必一定不虚此行。银安殿、多福轩、嘉乐堂、西洋门、大戏楼、蝠池、福字碑、佛楼、萃锦园,一道道宫门里,一座座大殿都有与众不同的景象,大气豪华中自有一份灵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旖旎,翠竹依依,将那如烟往事一一述说。据说比御花园还要大的王府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精致绝美的器具,富丽堂皇的摆设,也有人说《红楼梦》里大观园就是以恭王府为原型。
   和珅仗着乾隆的宠爱,疯狂聚敛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真金白银,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绝非妄言 。
   他之所以得宠,据说是因为他长得特别像乾隆的一个妃子,也有人说乾隆与和珅是同性恋,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除了当事人,别人无从得知。考证历史是史学家的事,而我们平头百姓只要想象就够了。
   当然说起那段历史,有个人不得不说,她就是固伦和孝公主。这个清朝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公主,性情、外貌全都酷似乾隆,是乾隆六十五岁高龄才得来的女儿。据说这位十公主天生神力,能开十个劲的硬弓,时常陪着父亲骑马打猎,深得乾隆宠爱,甚至不止一次惋惜,如果公主是个阿哥,一定会将王位传给她。这位公主品性纯良谦和,被赐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却从不恃宠而骄,也深得嘉庆的喜爱。即使在和珅被赐死后,仍然让她和驸马居住府中。
   这时的王府被嘉庆赐给了他的弟弟,不爱江山爱豪宅的庆王永璘。在众多皇子中,他读书不多,资质平平,无心皇位。在兄弟们商议登上王位除掉和珅时,他言说不管你们谁当了皇帝,我只要这座和珅府第。果然,嘉庆登基,不负前言。
   民国初,恭亲王的孙子溥伟把这座王府卖给了教会,换来40万块大洋。后来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这座恭王府历经二百多年风吹雨打,见证了半个大清国的荣辱兴衰,也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民主共和的峥嵘岁月。

共 71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感谢烟雨遥老师分享佳作。散文《北京,北京》写意深厚,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帝都的繁华、威严、高大上、神秘感。作者浏览了多处景点:天安门、故宫、 颐和园、长城、恭王府、大观园、圆明园,还有各个公园。国珍瑰宝,令人陶醉。作者眼光独到,不是停留在风光美景,而是透过风景探讨其中深邃文化,过往历史,人物分析。结合朝朝代代的历史变迁,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流传千万年的文学巨著,深入探讨认识国珍瑰宝。北京是历代国都,要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作者笔力不凡,驾驭自如,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分段清楚。语言优美,字字如珠玑,引用典故,随手拈来,体现了作者知识渊博。耐看耐读,引人入胜。行文流畅,结构紧促。一篇不可多得的于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散文,突出了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力荐佳作共赏。创作辛苦,问好作者老师。【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0-12-25 22:31:03
  谢谢雨遥老师赐稿丁香!老师一如既往地爱护丁香,支持丁香,难能可贵。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耐读耐看,美文共赏。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娇娇        2020-12-26 06:02:48
  北京、北京!这个题目本身就吸引读者眼球!点开文章一副北京全景图映入眼帘……从天安门、故宫到长城,每一处圣景润泽鹏辉!在读者面前打开了繁华晨宇豪横的皇家花园!北京在飞速发展,皇城相府更是京城文化传媒中心。北京,是中国最具备盛世美颜秘笈之圣地,文中景语,是娇娇相逢秘境,再次相逢给我惊喜!一篇佳作,感谢分享!敬茶雨遥姐姐!
娇娇
3 楼        文友:绝地虾米        2021-01-21 15:42:13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北京欢迎你!哈哈
虾米公众号:来个翅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