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方家河头(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方家河头(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9发表时间:2021-02-07 12:02:50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和妻接连去了几次达蓬山,主要是去泡温泉。
   达蓬山温泉在达蓬山旅游度假区,附近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看看走走,除了“80天环游地球”世界自然人文主题乐园、徐福文化园、三北新寺等人文气氛很浓的场所,还有仙佛谷景区、方家河头古村、鸣鹤古镇等自然形成的景点。
   方家河头村在宁波慈溪龙山镇。明代嘉靖年间,方氏始祖章云从河南迁徙迁于此后,子孙繁衍,方姓乃成了河头大族,此地也就被称为方家河头了。这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其实,河头村的历史更加久远。早在商周时期,村中沿山高地一带已有人类居住的痕迹。
   迁入村里的方姓也不只方祖章一支,另外还有三支方姓来得更早。
   第一批迁居于此的是方腊的义军。方腊是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起义失败遇害,剩下的起义军转战浙东各地。有一支人马转移到达蓬山,在一位高僧的劝诫下,放下武器,落地生根。其中有一小部分迁入河头村,成为最早的河头方氏。如今村中龙潭的上方,还有一个“方腊洞”,就是当年方氏先人居住过的村落遗址。
   第二支来自六桂堂方氏。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安徽歙(今安徽歙县)人方廷范登进士,受赠金紫光禄大夫。方廷范后定居福建莆田城厢方巷,他生有七子,其中六子荣登进士,皆出仕闽国,此支方姓乃称“金紫六桂方氏”,其部分外迁后裔皆以“六桂堂”为堂号。六桂堂后裔方轸因劾蔡京被放岭南,后终老鄞县。其子孙迁居河头村。方家河头曾建有“六桂堂”宗祠,在上世纪70年代初被拆除。
   第三支迁入的是方孝孺后裔。方孝孺是明代大臣和著名学者。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方孝孺写了不少讨伐檄文。朱棣夺得皇位后,下令对方孝孺诛九族,还加上方孝孺的学生朋友也被算作“一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诛十族”。方孝孺的老家在现在的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清潭村,当时村中及附近的方姓人家,辗转偷偷迁至河头岙,并融入到六桂堂方氏之中。村口公路旁立有方孝孺像。
   一个方姓村落竟然云集了这么多支来源不一的方氏望族子孙,真是令人赞叹。
   河头村三面环山,北面为岙口,秋冬季西北风就会灌入村中,而村里的溪水又在向外流。这样的布局与藏风纳水的好风水也是大相径庭的。
   1368年,明朝开国大将汤和到浙东设立卫所,对河头村的布局和脉络进行了梳理。
   村落所依的青龙山、黄龙山,作为龙脉山虽将古村环抱,但缺少精气神。汤和派人在青龙山的头部凿了两口井,作为青龙的双眼。又在北面岙口的黄龙头部凿了两口井,作为黄龙双眼。汤和命人在岙口的长廊种上一排柏树,抵御西北风来袭。后来,河头村果然旱年不涸,洪年不涝,成了风调雨顺的风水宝地。
   河头村旧时是南北商贸往来的必经之地,经几百年的发展,融合了农耕文明的含蓄和商业文明的通达,文化遗产呈现出形态多样的特色。既有清代官员大宅的典范刺史第,参照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天一门头,还有中西合璧的民国洋房,更有建在黛瓦白墙里的耶稣堂。
   古村有一条溪流,名叫香溪。因为山上多是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潺潺的溪水带着花瓣的香气,顺水而下,似乎溪水也沾染上花香。香溪之名,由此而来。从一条沿溪的小天井盘桓上山,在村落的南端,有一个竹风松影、流水曲觞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兰屿。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里曾是秦始皇的临时行宫。当年秦始皇到浙东后,登上达蓬山,巡至灵绪山,见此地风景如画,便以身边的妃子兰屿之名命名。兰屿的最顶端,有一个兰屿书院,是村里的进士方启焜、乡绅方发雄等人创办的,曾是文人雅集、吟诗作乐的地方。
   我们去时,兰屿书院正在装修,只能在墙外张望。
   中国古村落几乎都与山水自然相依而存,无不有各自的故事。方家河头村既有自然遗产又有人文遗产,是一个典型的“双遗产”古村。古村落不仅保存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化风貌,古迹、古民居、古道、古井、古事、古生态丰富多彩,又对于保护下来的生态景观和文化遗产给予合理修缮和利用。
   我只是希望修缮不要过度,更不要搞人造古迹,否则,古村落就会失去历史汤汁的原味,也就失去了作为“古村”的价值了。
  

共 16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云:行千里路,故万卷书。作者在达蓬山旅游,了解了北宋方腊起义的经过,增长了见识。这篇文章主要详细的介绍达蓬山人文地理,让读者一目了然。推荐阅读。【编辑:湘西古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湘西古痴        2021-02-07 12:04:12
  文章十分优美,拜读了,问好老师。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21-02-07 14:12:47
  感谢湘西古痴老师的提携和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