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徽州馃(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徽州馃(散文)


作者:鸿雁南飞 秀才,117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2发表时间:2021-03-07 10:37:59

【东篱】徽州馃(散文) 人间烟火,是持久的多情物,不经意间就会触碰心底最柔软的记忆。走在徽州古城,随便坐于一个馄饨摊前的板凳上,尝一块毛豆腐,来一碗灵山酒酿,就会把人带入儿时的味尖记忆,一下子就唤醒那故土的眷恋情结。太多的难忘,给了徽州的烟火饮食,而我最难忘的还是徽州馃,写着时光的故事,附着母亲的气息。
   烟火熏蒸了沉厚的味道,徽州馃,嗅一下,烟火顿起;咬一口,生活的味道直入心田;细嚼慢咽,盈香的烟火气就会氤氲于周围,包裹住我怀乡的情愫。
  
   一
   “咚咚咚”,轻轻拍击案板的声响,划破清晨的寂静。紧接着,公鸡一声长鸣,回荡于村庄,于是此起彼伏,清晨醒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母亲一大早就忙上了,这才敢发出一点摩挲的动静。不大的屋子,不宽的院落,装满了母亲的声音,吆喝着鸡仔,唤着被窝里的我们。母亲的勤劳唤醒了每一个清晨,我还以为晨雨也是母亲唤来的,大山和村子被打扮得清新起来,在一抹春风里着。
   茶树竞相吐芽,茶季的到来。母亲说,这茶啊早摘三天是块宝,迟摘三天是根草,日子总是争分夺秒地抢着收获。“双抢”季,采茶的人们就整天和茶树守着,午餐也在山上吃,省得来回跑浪费时间,容不得多想和懈怠。每天,母亲赶在鸡叫之前就起床了,为了一家人的早餐,再筹备着上山的午饭。这个季节,母亲每天做馃,只要母亲的锅和勺子一响,我们的胃口就闹了。馃和茶,成了我们家的两样宝贝,吃着馃,采着茶,每天都是好时光。我们没有什么奢望,现在日子好了,想着过去,觉得那时的日子很丰满,一点没有感觉无聊单调。
   我们吃的馃,是用包芦粉和面粉混合面做的,先用水拌粉,再佝偻着身子双手“手面”,直到面劲道了,再擀成皮,里面包裹着时令疏菜,做成圆型饼状,看上去圆圆的似满月,然后放在锅里反正面地翻弄,上了火色就是烙成了。当地人叫徽州馃,在绩溪又叫跶馃。馃,读音如“果”,我总以为是母亲从锅里摘下的果子,甜蜜饱满。母亲曾问我们用不用换着馅儿包馃,我们摇头,不求馅儿多变,唯愿母亲不嫌麻烦给我们做馃就好。
   我们的清晨,是被这馃的香气搅醒的,一大早就如饿鬼一般围着灶边,盯着那香喷喷的馃,感觉这一锅的馃,全部到了肚子里才能解谗,“饿鬼”是母亲嘲弄我们的话,说得特别有味,包含着爱意,一个词儿就让我们安耐不住了,笑盈盈地,扮作小鬼的样子,也给母亲一个回应,吐吐舌头,生怕母亲不高兴,再也不给我们做馃了。母亲说,这馃是带上山的,中午才能吃。见我们实在想吃,就说早上先吃上一个小点的吧,得留着肚子,在山上就着风吃更香。我们知道这是母亲跟我们开玩笑,但到了山里,闲不住,就拿着馃迎风跑着吃,母亲没有办法,也不再管我们怎么吃了。春夏的风,和煦温润,呛不着我们的喉和胃,在山野里释放快乐,正是我们一群长不大的毛孩子的游乐场。
   茶季逢春,母亲做的馃就是这季节的时令美味,让肌肠翻腾。母亲拿手的是做包裹着春笋咸菜馅的馃,也有粉丝菲菜馅的。没有新鲜菜蔬的时候,母亲就做青菜萝卜馅的馃。这都是我们的最爱,把豆腐乳涂沫在馃上,立刻变味了,那鲜美无比的馃的味道盈齿饶舌,吃得满脸、鼻子都粘着腐乳,母亲见了总是会心一笑。这是我们儿时记忆里最为幸福的时光。母亲看到我们的这番吃相也高兴,也舒心,还追一句:我们家的孩子好养,几个馃就够了,用不着大鱼大肉。母亲说“大鱼大肉”是胆怯的,她觉得也亏欠我们,我们心中也知道,不敢跟母亲提起吃肉的要求。
   我们的学校建在小山上,冬天,我们身着单薄的衣裤,提着火熥去学校,可以暖身。到了上午最后一节课,这馃在火熥上烤上了,“哧哧”地响着,教室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挑逗着饥肠和味蕾。老师一如既往地讲着课,只是等提问时,同学们一时答不上来,这可把老师急得都快哭了,老师一直很耐心地讲解课本,孩了们听进去的却很少。他哪里知道,此时孩子们,早己沉醉在馃香里,拉不回来,一心想着吃馃的美味,哪里听得进老师的课?
   我真想告诉我们的老师,制订一条纪律,课间不许在教室里烤馃。馃还是比老师的讲课更有吸引力,现在想来,我们这些孩子是多么没有出息啊。馃的香,老师的好,如今都在我们的脑海里,一样值得回味。
  
   二
   数百年来,徽州人上山干活或出远门,包裹中总会带着馃,如同新疆人的馕饼,是四季的伴儿,一刻也不能离。想当年,徽州人只身创天下,下苏杭,翻山越岭,日晒雨淋,夜宿路亭,渴了就着溪水,饿了烤个面馃以果腹。馃,记录着徽州人创业走天下的艰辛,徽州馃啊,暖了徽州人打天下的旅程。
   徽州馃是徽州女人为离开家门的男人所准备的最美口味,在给男人装馃时,叮嘱男人看着晌午了别不停下吃馃,男人会说,晚上呢?这不是遭白眼么?出门前的叮嘱与爱,都写进了男人的行囊里。为了让这馃保存时间再长点,也让心上的男人记住家乡的味,不忘回家的路,徽州女人可是用心良苦,这馃的馅都是用尽了心思的,最好的是梅干菜拌肥肉,也有的做成咸菜配豆黄,好存放。这家乡美食的滋味里有着女人的情怀和奉献。离家的男人咬一口馃,心中唤着自己女人的名字,夫妻连心,一张馃最是有情物。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徽杭古道上迎来一个疾步如飞的少年,身背一包行囊一把雨伞的少年,此人叫胡光墉,和大多徽州出门的男人一样,他们站在号称江南第一关的徽杭锁钥关口上,回望家在山崇山峻岭间,发出“故乡你好!我还要风光地回来!”的誓言。此时,他们明白,跨过这一步,可能也就没有回头路了。多么矛盾!他们手中攥着最有温度的馃,这是唯一的温度。后来,多少离乡的人写作他们的思乡之作,都无法回避这张温暖的馃。
   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行囊中的绩溪跶馃,很多人说,因为好吃,所以就可以在他乡劳作的时候忘记家,一心一意地干活,张嘴吃饭就是馃的香,还有什么可想的。其实,越是如此,那香就形影不离地牵着游子的魂。家境贫困,日子苦难,都不是难过的坎,一张馃,可以让心富有,让日子由苦转甜。哪个游子背井离乡迈过锁月关口时,不是望着包裹中的跶馃,潸然泪下,其中的情感无法言说啊。
   近代的徽州走出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化人胡适,对徽州馃更是喜爱成痴。胡博士曾留洋美国,尝尽大江南北的名菜,吃过中外的佳肴,而唯独钟爱家乡的跶馃,并赐名为“国馃”,这是胡适心中的国粹,因为家乡的情愫是这馃的菜馅。馃真的好吃,即使不用故乡的情结来调节口味,也是爱不释口的。有一句徽州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可以形象地感受这徽州馃的美味:“手捧徽州馃,急急咬一口,问我好不好吃?哈哈,除了皇帝便是我。”皇帝老儿算什么,一口美味满足的是一颗心,功名利禄都退到了馃香之后。
   有了这馃的美味,农民感觉着日子特别写意和满足,馃就是这样占据着人们心田,仿佛有了馃就拥有了全部的幸福。其实,这馃是包裹着徽州农人对土地的感情的,手中拿着馃,就像捧着故土。
  
   三
   长大以后离开家乡,总还是牵挂着母亲做的馃,希望能找到儿时的味道,影剧院一侧有一家卖馃的,叫“石头馃”,听名字,与石头有关,烙馃时用石头压着,这样烙出来的馃,不仅馨香,且馃皮脆可口。这家的馃做得特别精致,支起平底铁锅,下面用木碳烧着。锅底涂沫上猪油,远远地飘着烙馃的猪油香。馃上面压着几块圆圆的石头,馃底下油腥发出“滋滋”的声响。就这样看着,都是很有意思的事,做馃可以这样精彩,不亚于那些沿街的杂耍。
   徽州馃是最能表达乡愁的美食,方便还可口,游子回归故里时,在大街上吃一口馃,先找找家的味道,将亲切的感情铺垫好,这样做,都是那些嘴馋耐不住馃香的人的“小意思”。据说,这些离家的人,走得都不是很远,回家怕给母亲或妻子添麻烦,就在街上用馃填满肚子。有时,我们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怀念故乡,而当一道最喜欢吃儿时美味,酣畅地吃着,仿佛眼前是儿时的渴望,和母亲忙碌的身影,又拉回到身边,似乎已能融入血脉中,只要一张口,就觉得故乡、母亲、儿时的亲情从未离开。这可能就是怀念的意义吧,馃是最能引起怀念的东西。小时候,衣兜里装一块馃,沿街狂奔游戏,饿了来一口,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每次我走进那馃摊边,闻着扑鼻而来的馨香,看着碳火里烤里来的烟火气,我仿佛从未离开村,而我也突然领悟了,为什么本地人总是偏爱买馃,原来一生的口味,谁也不能改变。习惯了这种烟火味,让小城总是很亲切,它让人不再陌生,也拉近了人们距离,买馃时总喜欢闲聊一些家常,心灵找到归宿。甚至在徽州生活的外地人也掺和进来,跟当地人说吃馃的体会,他们也爱上了馃。
   人生也好,小城也罢,只有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记忆,才是最有味道的,温暖的烟火永远都在,无论离开多久,走得多远,一个徽州馃,足以让人身心为之震颤。因为馃出锅时,氤氲着烟火气,始终会萦绕在游子的心头。
  

共 35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方水土一方人。家乡的泥土味,人间的烟火味,不经意间就碰触了游子心底最弱软的记忆。作者是地地道道的徽州人,徽州的美味小吃漫溢着故土的芬芳,早已成为难忘的舌尖上的记忆。馃,其实就是饼,南方人称之为馃,北方人称之为饼。茶季逢春,作者的母亲制作的馃,通常都是这个季节的时令美味。割稻要抢,抢收抢种。采茶也要抢,抢采抢制。为了节省时间,午餐就在山上吃。母亲赶在鸡叫之前就起床了,用水伴着苞芦粉和面粉搅拌,擀成皮,再包裹时令的疏菜,圆圆的,似满月,有春笋咸菜馅,有粉丝菲菜馅,还有青菜萝卜馅。再涂沫一层豆腐乳,鲜美无比。作者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被馃的香气搅醒的,这是作者儿时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永远镌刻在他的记忆里。古徽州,包括今日的黄山全市、宣城的绩溪县和江西上饶的婺源县。馃的种类很多,从制作方法到外观和口感,一府六县的形质都是不同的,统称作徽州馃。想当年,徽州人只身创天下,翻山越岭,日晒雨淋,那家乡的美食美味,就氤氲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家乡菜里;那乡愁乡情,就裹藏在凝聚着浓厚徽韵的徽州馃里。这徽州馃,就是徽州女人为出家男人准备的美味。支起平底锅,下面木碳烧。锅底沫猪油,上压圆石头,馃底“滋滋”响,远飘烙馃香。手捧苞芦馃,叫踩一炉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手捧徽州馃,急急咬一口,问我好不好吃?哈哈,除了皇帝便是我。据说徽州馃保存的时间长,可以保持十天半月不馊,就是徽州女人为了让心上的男人记住家乡的味,不忘回家的路。无论是走在江南第一关,回望家山崇山峻岭的少年胡光墉,还是近代文化巨匠胡适之,都对徽州馃念念不忘。胡适更是喜爱成痴,并赐名为“国馃”。漫步在徽州城乡街巷,在林林总总的风味小吃里,总是飘荡着徽州馃的清香,有绩溪的跶馃,还有诱人的石头馃,当然更少不了母亲的苞芦馃。这种乡土气息的小吃,不仅丰富了徽州的饮食文化,而且凝聚着深沉而古朴的乡情和亲情。人生也好,小城也罢,只有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记忆,那份传承才是历久弥新,更加郁香,这些烟火永远都在,无论离得多久,走得多远,一块徽州馃,足以让你的身心,触摸到家乡的泥土味和烟火味。这让作者最难忘的家乡美食,飘荡着母亲的味道,从未远离。这篇散文,是作者徽州系列的又一篇力作,主题鲜明,描写细腻,画面感强烈,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浓浓的乡情,深深的乡愁,尽在看似寻常,实则厚重的徽州馃里。推荐赏读,品味徽州的徽韵徽香。【东篱编辑:雪胎梅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1:12:26
  感谢雪胎梅骨老师精心编按,精彩解读,倾情雅评与荐读。向老师致敬!
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3-07 11:15:45
  漫步在徽州的城乡街巷,到处飘荡着诱人的味道,最诱人的不是女人的香水味,而是散发着家乡的泥土味和妈妈味道的徽州馃。浓浓的乡情,深深的乡愁,尽在一块块看似寻常,实则厚重的徽州馃里。在三八女神节即将到来之际,鸿雁老师的徽州系列又一力作出锅了,快来品尝哟!
回复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2:12:28
  感谢雪胎梅骨老师,编案精致,解读到位,让文章得以出彩。老师辛苦了,按徽州人的礼数,给老师敬茶。问候老师春日安好!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3-07 11:37:26
  描写的够细,感觉到了那馃子的香气,钻进了鼻孔中。中国的地方美食就如同一个记号,把这一方的地域特色都浓缩其中,每一个从那里走出来的人,都被这个记号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走出去千里万里,都不会忘记。乡愁有时也是肠胃的思念,让人不能割舍。好文,为鸿雁老师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2:15:39
  孤独老师好,读老师的森林系例,吃大席,还有东北的小鸡炖磨姑,让我难忘那浓浓的乡愁,是人间最让人亲切的烟火。问候老师,春日愉快!
4 楼        文友:鸿鲲        2021-03-07 11:53:11
  是小时的美味。滋养了富商,也滋生出文豪。徽州人引以为荣的人、物数不胜数。最难忘的就是充满母亲气息的美味馃了。生活向文化延伸,用一个个鲜活的意象组文。深度好文。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21:35:30
  感谢鸿鲲老师驻足赐墨,老师的解读很有深度,一个馃养了富商,也滋生大文化人,只因他们炽热地爱着故土,爱这儿的人间烟火。向老师问候,祝春安!
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3-07 11:57:06
  安徽省中的“安”是指旧时的省会安庆,“徽”就是徽州。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虽然也是安徽人,但远在皖北的宿州。去年春节期间,曾与皖南的徽州古城插肩而过,深为遗憾。期盼在适当的时候,能再次踏上那片热土,亲口尝一尝闻名遐迩的徽州馃,领略那迷人的徽韵徽香。希望身边有个“深解其中味”的鸿雁老师哟。
回复5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2:19:44
  老师若来徽州,我定带您去尝影剧院旁那碳火烙的徽州馃,每次远在江苏的亲戚来,我都特地去买一大堆,让他们尝个够。
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3-07 12:08:15
  宿州也有一种类似的面食小吃,叫“菜盒”,品种比较单一,大多是韭菜馅的,和徽州馃不可同日而语。
回复6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2:23:09
  各地都有不同风味,让人牵肠挂肚,徽州商人小少离家,这女人就设法让男人记住美味,久而久之,女人们都有绝活,这馃就是其中之一吧。谢老师光临赐墨。
7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3-07 12:15:11
  看了鸿雁老师的徽州馃,太诱惑人,迷死人。春笋梅菜馅,梅菜肥肉馅,粉丝韭菜馅,涂上豆腐乳,让我垂诞欲滴,隔着手机屏幕,我闻到香气了。优美流畅的文笔,活灵活现的描述,温暖馨香的文字,让徽州馃魅力四射,恨不得现在跑到徽州去大快朵颐!祝鸿雁老师春好!
回复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2:27:20
  明月老师驻足雅评,让我深感荣幸,读老师数篇好文,让人叹服,爱不释手,多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春日安好,佳作连连,给东篱奉献大餐。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3-07 12:39:27
  一篇散发着浓郁亲情乡愁的散文,文笔流畅,情感真挚,读来感人!可见老师对亲情的怀念之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浓!不知老师笔下的徽州馃是不是我们这的糍粑?老师,快递不?给我来一沓。哈哈,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8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4:20:01
  感谢湘莉老师驻足留墨,这馃在我们这儿类似北方的煎饼,只是女人们用心,加入各各种馅,再用石头压,使其味道更加馨香可口,我带到外地送过人,那家生意特好的摊位,应是订购了快递的包装,可以邮遍天下了。问候老师,春日安好
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3-07 13:40:44
  饭美食,必有风情于其中。徽州馃,藏着母亲的味道,有着思乡的情愫,所以好吃。馅儿是什么样,在其次。携带几个馃,走天下闯世界,难忘家乡的味道,这是一种力量,人生可以没有大鱼大肉,在徽州人心中,就不能没有这个馃!文章写得有味,比馃好。馃,在我们胶东半岛叫“火烧”,火烧可以夹着馅儿,也可以不夹馅儿,我吃我们村南五里地的“盛家火烧”才够味,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鸿雁南飞老师的美文让我想去了老家的火烧,够煽情的啊,我一般不会感动,这下,你弄得我胃口开了。
怀才抱器
回复9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4:25:02
  怀才老师乃大师,文经润笔,瞬间鲜活了,有了灵魂,江山人幸遇怀才,作品蓬荜生辉,文章其实是人生对生活的再打磨,老师总是引领我去思考,受教了,向老师致敬!
10 楼        文友:岚亮        2021-03-07 14:31:13
  童年的回忆,儿时的味道,母亲的身影,历史的韵味,一篇乡愁四溢的佳作。问好老师,为隹作点赞!
回复10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3-07 14:50:59
  谢谢岚亮老师驻足雅评,徽州馃,平常百姓家普通烙饼,因为有着烟火气使它充满了乡愁!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