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我的女儿(散文)
女儿穿上新衣服,就不愿脱下,挽着爸爸的胳膊,雀跃着回到家里。
“妈妈,快看我的新衣服。”女儿满脸欢喜,在妈妈的面前旋转了两圈。
“呦——,怎么买了件黑衣服?什么人穿黑衣服?老年人。快去换。”奶奶慢悠悠地从卧室来到客厅,瞅了一眼,不悦地说。
“要去你去,我不去,我觉得好着呢。”爸爸说。
奶奶带着孙女,一摇三晃地走进“太平洋”。还好,人家仍然同意换,但绝不退。
奶奶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终于给孙女选择了一件红色上衣。
孙女穿上新衣服,就不愿脱下,挽着奶奶的胳膊,迈着轻盈的碎步回到家里。
“爸爸、妈妈,快看我的新衣服。”女儿满脸欢喜,在爸爸、妈妈的面前旋转了三圈。
“哇噻——,怎么买了件红衣服?什么人穿红衣服?乡里人。快去换。”爸爸、妈妈大呼小叫。
于是奶奶、爸爸、妈妈三人争吵起来。
“别吵了,行不行?其实这些颜色、样式,我都不满意。要换,我说了算。”
争吵平息了,全家人一致同意。
于是,在奶奶、爸爸、妈妈地簇拥下,小婉跳进了“太平洋”。
其实小婉心中早已有数,一钻进“太平洋”,就手指东墙,快乐地亮起银铃般的童音:“我要那件,就是那件,那件天蓝色的时尚冬裙。”
小婉穿上天蓝色的时尚冬裙,仿佛一只报春的小燕子,欢快地跳起拉丁舞。
“哇——,冬天怎么能穿天蓝色的裙子?”奶奶、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噼哩啪啦……”过年了。小婉穿着天蓝色的冬裙,弯腰鞠躬,甜甜地向爷爷奶奶祝寿,向爸爸妈妈谢恩,换来了张张压岁钱。然后,仿佛小蝴蝶一样飞呀飞呀,飞向“群蝶”,翩翩起舞。
六、为了孩子
女儿小学毕业,顺利升入初中,考试成绩在东城初中近千名考生中排名第120名。作为父母,我和妻子基本满意。
初一第一学期结束,女儿拿回成绩单,面对我们,羞答答地说:“爸爸、妈妈,我没考好,真不好意思。”
“全校级部排名第几?”妻子问。
“185名。”女儿答。
妻子很恼火,阴沉着脸,狂吼一通。很明显女儿落后了,我也很不满意,但什么也没说。女儿除了沉默就是无语,迈着沉重地小步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别恼火,在国外并不一味地看成绩,人家国家不是照样很发达。”我说。
“你生活在中国还是外国,以后不要再说外国。”妻子依然怒火中烧。
过完春节,初中报名前一周,妻子作出重大决策。
“小婉,再过几天报名?”吃午餐时,妻子问。
“再一个礼拜。”女儿答。
“我问了好几个同事,大家都说西城初中教学质量不错,这学期把你转过去,你看行不?”妻子与女儿商量,其实那就是决定。
“可要七八里路,那么远,怎么办?”
“咱们小区就有几个学生在那儿上学,来回骑自行车,别人能行,你也能行。”妻子说,“虽然有公交车,但没有骑自行车随心。”
我家在东城,女儿去西城上学,确实有些远。但面对成绩,我和女儿什么也不能说。
“老公,你同学不是在那儿工作吗,现在打电话联系一下。”妻子看着我说。
“好吧。目前只能这样了,转学是唯一出路。”
我与同学联系了一下,他答应马上与校长联系,10分钟后回复我。不到10分钟,同学的电话就到了。
“老同学,联系好了,校长答应了。”
“谢谢你啊,老同学。”
一周后的早上,我和妻子陪女儿去西城中学报到,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家长很多。我们拿着校长的手御走进教导处,意外却发生了,教导处让额外缴1000元转学费。当然,我们不愿意缴,因为有手御啊。可教导处说这是学校规定,有校长签字也不行;如果没校长签字,根本就不接收。
我立即向同学打手机说明了这一情况,同学也感到很意外,迅速来到学校找校长,可校长不见人影;打校长手机,打了又打,打了半天,校长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算了,你尽心了,不就1000元钱吗,我们缴。”妻子对我同学说,“今天校长肯定有意躲起来了,就是为了避开熟人、关系户。”
同学说等第二天校长上班了再说,妻子拒绝了:“不了,报到就一天,明天就开课了,会耽搁女儿一天。”
女儿也觉得额外缴钱不划算,说她回东城报到。可妻子主意已定,我们只能服从。
经过我们多方探问得知1年级4班师资实力不错,班主任责任心很强,我们便决定女儿去这班。还好,在同学的协调下,教导处满足了我们的要求。
缴了1000元的转学费,200多元的杂费,女儿很快在1年级4班班主任办公室报了到,领取了书本。现在没有学费,只缴杂费。至于转学费,这是学校自行规定的,我们很无奈。
这学期历经春季和夏季,女儿早上出发时,天已大亮,天气也不冷,下午回来时,太阳还在西边,来回骑自行车也无大碍。女儿一天骑车跑两趟,早上去,中午回;吃过午饭,下午去,傍晚回。骑自行车,单面需要半小时,一天两个来回,需要两小时。
“腕儿,累不?”妻子问。
“不累。”女儿说。“花了那么多钱,我要努力学习。”
“到底是生长期,有使不完的劲。”我说,“钱的事,你别在意,别有压力,好好学就是了。”
这学期女儿学习很自觉,成绩大有进步,期末考试成绩表明,与东城中学同分数的学生相比,她的名次已向前推进了五六十名,我们皆大欢喜。
二月开学后,女儿在西城上学快一月了,自然是很辛苦。在东城中学上学,骑自行车单程只需要七八分钟,一天总计也就半小时,一周休两天;可在西城,一天总计需要两小时,一周休一天。周日,女儿总是要美美睡一次懒觉,太阳老高才会起床。她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妈——,睡懒觉真香啊!星期天太幸福了。”
周日,看着女儿睡懒觉,我门真不忍心打扰她,说话也柔声细语,走起路来蹑手蹑脚。我们轻轻地合上门,去菜市场买菜,为女儿改善生活。
“老公,下学期是冬季,天寒地冻,早上女儿天不亮就得走,下午回家天也就黑了,一路骑车多让人操心。”
“是呀,这就是弃近求远的缺点。”
“那咱们能不能在西城中学附近买套房?咱们现在住的房也该换了,都住十几年了。金城1号景观小区有地热,在西城,离女儿的中学又近,又靠近航空广场,你看行不?”
航空广场是我市最大的广场,当时投资几千万,是国家级体育健身示范点。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150米。
“那儿的房子最贵,咱卖得起吗?”
“没关系,按揭贷款。”
妻子和我的性格有相似之处,好激动,说干就干。吃过午饭,下午我们就直奔金城1号售楼部,不到20分钟,我们就缴了定金,登记了一套两室两厅。据售楼小姐介绍,房子4月底就交工,不到两个月。我们也能看到房子快盖好了。
房子4月底按期交工。办理了交房手续,我们立即联系装修公司。装修并不顺利,也不像装修公司说得那么天花乱坠,说好的45天完工,可是拖拖拉拉,100多天才完工。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许多细节还得我们提醒,双方吵吵闹闹,装修公司返修了几次,最终于8月中旬才交工。
在装修公司装修期间,在妻子的带领下,我们东奔西跑,南来北往,订好了洁具、门、地板、家具和窗帘,看好了家电。
装修公司完工后,我们立即投入配套设施的催货、交付和安装,又忙碌了快1月,才基本到位。
前前后后,我们花费了近30万元。对于大款,这是毛毛小雨,可对于我们工薪阶层,这是滂沱大雨。
房子透风1月后,于国庆节最后一天10月8日,我们兴高彩烈地乔迁新居。
我们的新房平时供应热水,可以随时洗澡;冬季供应地热,温暖如春。
“爸爸,有钱真好,有钱就可以住新房,享受美好生活。”一天女儿感叹道。
“金钱要靠劳动来挣取,所以是劳动创造了新生活。”我随口说道。
冬天到了,女儿不用奔波了,可以步行上学,可我们夫妻俩却要奔波了,骑车行进在寒风大雪中。
西北风呼呼作响,女儿傍晚步行回到了家里。
“妈妈,路上可冷了,家里真暖和。”一进家门,女儿便说。
“那当然了,室外零下六七度,室内十八九度。”妻子说,“你看温度表,就在茶几上放。”
吃晚餐的时候,妻子问女儿:“你在你班第几排坐?”
“第二排。”
“你个子好像长得太慢了。”
“那能怪我吗?你看我爸,他就那么一点高。——妈妈,你一个市级运动员,怎么看上我爸这个小矮人了?”
“我是搞体育的,就喜欢你爸这个小书生,本科啊。没有你爸,哪来的你?”
我尽管乐呵呵地笑。妻子身高1.70米,我才1.65米。
吃过晚餐,女儿把碗一推:“妈妈,我去做作业。”
“别急,让我量量你的身高。”
妻子拿来钢卷尺,让女儿靠墙站,量了几次,确定了最终尺寸:1.52米。女儿今年13岁了,这样的身高确实令人失望,比大多数同龄人矮。我无话可说。要怪只能怪我的父母,这是祖传。
第二天中午,女儿一回家,看见地面的鞋盒就叫了起来:“妈妈,給谁买的新鞋。”
“给你。”
“多钱?”
“465,增高鞋。”
“呀——!这么贵。”
“没关系,只要你能长个,贵也不怕。”
这双鞋目前是我家最贵的。我的鞋,最贵的200多元;妻子的鞋,最贵的300多元。
当天下午女儿就穿上了这双增高鞋。
我真诚地希望这双鞋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我雪耻。
女儿穿着这双增高鞋,很快迎来了三九寒冬。
这天早晨,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气温零下10多度,这是我们这儿少有的寒冷天气。吃过早餐,妻子对我说:“我去奶牛场打奶,听说喝鲜奶有助于长个。”
妻子一语道出,我大吃一惊。这个奶牛场在路北,不上门送奶,价钱也比上门奶贵,可被抢购一空。
虽然我家在路南,与其相距200多米,不算远,可是大冬天呀。以前我们家也没上门打过奶,嫌麻烦,主要是在超市买袋装奶,偶尔也定上门奶。
“算了吧,大冬天的,打什么牛奶,开春后再说。”我劝阻到。
“不行,女儿长个头的时间没几年了,要抓紧;再一个,早上的奶好,奶牛休息了一晚上,你想。”
妻子说完,勇敢地跨出门,消失在黎明的黑暗中,行走在冷冽的寒风中。不到半小时,妻子回家了,大声叫道:“嗨——,老公,一点都不冷,我走了一圈,发汗了,身上冒热气。”
我缩在被窝里,懒洋洋地说:“是吗?没那么夸张吧!”
女儿上学早,我上班迟,所以吃过早餐,我又躺进了被窝里。妻子去打奶的时候,女儿也去上学,天还没亮。
我坚信妻子是一时冲动,坚持不了几天,就会和我同归被窝。可是,这个傻女人,至今坚持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回到我的怀抱。不知她还要坚持多久?
作为丈夫,望着自己可爱的妻子,我深感自己作为父亲为女儿做得太少了。
这就是女人,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为了孩子,她们的力量大过天,大过地,大过茫茫宇宙,无与伦比,坚而不催,战无不胜。
七、女儿的秘密
我在军工单位工作,这里是有保密要求的,为此我们每个人还享受了保密津贴。拿了国家津贴,为国家保密,天经地义。民间也有保密要求,但常常泄密,让当事人生气,让朋友疏远。
一天忽然发现女儿也有秘密,至今两年了,从不泄密,让我和妻子既无奈又赞许。
那时,我们单元楼道的大门常出故障,使磁卡失效,人们只好使用金属钥匙,颇感麻烦。
一个周日,女儿在家做作业,我和妻子上街去买菜。走过楼门时,我们看见两个年青人正在拆卸视频对讲门铃,妻子感叹道:“唉——,又坏了,整天修。”两个年青人看看我们,微微一笑,又低头工作。一修就是两天,方才归好,磁卡又派上用场。有时修几天不见好,年青人也不见踪影了,进出楼门却更方便,什么钥匙都不用,推拉便可出入。然而我们心里反而觉得不踏实,多么希望早日能回到“鸟笼子”的日子里。还好,这次算快,只修了两天。
两天后,一天夜里,我们一家三口从广场回到小区,来到楼门前,妻子大喊一声,女儿也喊了一声,都说忘带钥匙了。我自豪地说:“没有什么,我几乎年年月月、分分秒秒钥匙随身带。”
我还没说完,女儿忽然跑向门前,噼里啪啦按着门铃上的数字,然后一拉楼门,楼门开了。我和妻子很惊奇,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她神秘地说:“我有密码。”我们很惊讶,认为不可能。因为我们只领回了磁卡和金属钥匙,从没有收到过什么密码。更何况这是大人的事,与小孩子何干?
女儿解释到,那天我俩去买菜,她在家做作业,忽然门铃响了,她以为我俩回家了,接了对讲门铃电话才知道是修门师傅按的。修门师傅说要麻烦她反复试门铃,让她配合一下。此后,修门师傅按了多次门铃,确实影响了她的学习。最后,虽然门当时未修好,但修门师傅为了补偿对她的影响,告诉了她开门密码,要求她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这个密码,整个小区上千人,只有她知道。
老师提醒了我,忽然间想起,我也曾为孩子写过近百篇的成长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