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嫁妆(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心灵】嫁妆(中篇小说)


作者:胡昌海 童生,8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40发表时间:2021-03-22 13:52:41
摘要:嫁妆,原本是女人出嫁的陪伴,标志着女人的尊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嫁妆开始,演绎了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嫁妆从奶奶开始,体现的是在旧社会封建家庭女子的婚姻。及至爷爷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奶奶一共生了六个女儿,却受到世俗的偏见。奶奶在矛盾中挣扎着,给自己确定了底线。到后来的大姑、二姑出嫁,因为形势的局限,将自己的嫁妆改装后作为女儿的嫁妆。三姑结婚后,因家庭的变故,几经周折导致三姑死后将自己舍不得治病的九百六十元块钱委托八叔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作为给女儿的嫁妆交给女儿。后来八叔努力奋斗,在外打拼发迹后回馈乡邻,却遭到非议。回想起奶奶生前的日子,八叔决定从事公益。爱好音乐的八叔,在思恋之余创作了一首《妈妈的嫁妆》作为对逝去母亲的缅怀。嫁妆贯穿于小说的全线,展示的是新旧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维的转变。


   奶奶去世后,姊妹们还是违背奶奶的遗愿,给八叔打了电话,八叔接到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哽咽,八叔一再乞求:奶奶的葬期一定要等他回来。
   按照土家族的丧葬习俗,奶奶在家里放了三天,收拾奶奶遗物的时候,唯一像样的是那一口装着奶奶出嫁到张家的一套嫁妆,和八姊妹有些发黄的照片……
   奶奶的丧事办得很隆重,丧鼓队闹了两晚。大舅爷邀约了一帮人前来送葬。按照奶奶的遗嘱,八叔还给大舅爷一万块钱。
   大舅爷莫名其妙,八叔说:“这是妈生前的遗嘱,妈说当初三姐出嫁时的嫁妆钱没还,委托我帮忙偿还。”
   听了八叔的话,大舅爷径直走到奶奶的灵前,跪在地上,刻满皱纹的脸上挂满泪水,大舅爷叩了三个响头:“以前是我们对不起大姐,让大姐受那么多委屈……”
   望着六十多岁的大舅爷下跪,八叔连忙上前扶起了老人。
   那一年,是一九九七年夏天。
   那一年,奶奶刚好七十三岁。
  
   十四
   八叔回乡创业,是奶奶过世后的第二年。
   八叔回乡的那年,正值家乡大力引进外商前来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集镇的基础设施和集镇的建设如火如荼。可集镇的交通却几乎成了瘫痪状态。原因是集镇唯一的进出人流极多的车站正位于集镇的繁华地段。那时候,集镇对外的通道仅仅就这么一条。所以原本只需几分钟时间的车程没有几小时半天完全行不通。集镇的交通成了当地政府及外来客商还有当地往来的人们的心病。
   八叔看在眼里,着急在心。将这情况写了个报告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当这份报告摆在领导们面前的时候,领导们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建议。
   集镇车站的迁址立马纳入了政府议政的重要日程。
   关于选址,根据集镇的状况,拟定在离那所高中不远的一块平地上建筑,理由有两个:一是基础建设简单,投资少;二是这里是拟建新集镇相对集中的地方。
   选址协调会八叔作为特别邀请的嘉宾一起参与。当主持人把初步设想公布以后,交大家讨论,八叔第一个发言:“各位领导好,按照领导们的设想固然不错,但如果从成员考虑,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以来呢,这个地方目前是适合建设车站,但车站是流动车辆和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假如集镇发展起来,居住的人口增多,这样又会造成将来的交通拥堵,那就是重蹈覆辙了;二来呢,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同学们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处所,如果把车站建在这个离学校只有几百米的地方,嘈杂的环境势必会耽误学生,那样我们就会成为贻误教育的千古罪人。当然,在这个地方建设确实会节约不少资金。”
   八叔的发言,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八叔的说法有道理,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可也有的说八叔不了解当地的社情,野三镇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如果一口想吃个胖子,没有这个肚腹是咽不下这口饭的。
   会议围绕集镇车站的选址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最终的结症还是没有钱。领导给参加会议的所有人算了一笔账:车站计划的捆绑资金只有五百万,如果迁移地址至少要增加两到上千万元,缺口资金从哪里来?再说,如果引进资金,前来投资的投资商如果没有利润谁都不会来。何况,这是明摆的账目,任何人都会算。
   大家都在为集镇车站选址一筹莫展的时候,八叔紧皱眉头作沉思状。八叔想,自己回乡创业的理念就是为家乡人民造福。既然这事一件千载好事,那就要将好事做好。妈妈生他养他,辛苦一辈子没有享到儿子的福,他要把报答母亲的爱献给所有的家乡人。既使算账明显的是亏本生意,为了自己的诺言他也必须做。这样想着的时候,八叔果断地做出决定:集镇车站迁址建设的项目八叔决定来做。
   一切按照合法的程序,八叔取得了项目建设营运的合法权,可就在八叔开始修建过程中,原野三集镇靠长期垄断长、短途客运的“老大”刘三服刑出狱,听说八叔在搞客运站的迁址建设,刘三恼羞成怒。隔三差五地找八叔的麻烦,让八叔没有了宁日。
   从小受奶奶教导宽厚待人的八叔,为了一方平安,他找到刘三,说:“大家都是家乡人,我回家为集镇建修客运站不是为了赚钱,主要目的一是解决集镇的交通拥堵;二是方便老百姓出行。”为了不引起更大的矛盾,八叔又苦口婆心的劝导刘三:“咋们都是本地人,地方搞好了,让父老乡亲们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那我们都祖上有德。只要你改掉以往的脾性,不坑不骗,合法经营,新的客运车站建成了还是可以承包给你经营。”刘三听到这句话,生怕八叔反悔,要求当场签订合同。合同由刘三拟稿,所有的条款八叔都满足了,唯独“合理合法经营”这一条八叔半点儿都不让步。每年的租金仅仅才收取三十五万元,承租期限是二十年。
   八叔和刘三的合同签下来,八叔要好的朋友就埋怨他,说这比“马关条约”还要不平等。八叔知道,按照规划要求,这个车站建下来需要两千多万,除去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补助的政府捆绑资金五百万元,他还要自筹资金近两千万元,按银行利率计算一年仅利息就得一百多万元,这样算下来每年净亏六十多万。虽然每年的直接亏损这么多,八叔没有考虑的不是利益,而是想挽救一个破碎的灵魂,还社会一片祥和。
   车站经营的开始几年,刘三还安分守己的合理经营。可到了第四年,刘三为了逃避规费,改装了一辆报废警车进载客跑长途赚取更大的利润被八叔制止。从此刘三和八叔结下了梁子。
   八叔的正义让刘三原形毕露。过后,刘三有预谋的带着他的团伙,气势汹汹的找八叔叫嚣:“老八,给老子出来,今天不收拾你,你就不知道老子刘三的厉害。”那天八叔刚好出差不在公司,这个团伙就气势汹汹冲到七叔值班的地方,刘三揪着七叔的衣领骂道:“你哪只手拍照举报的我今天就将你哪只手打断。”说完另一打手抓住七叔的手指,七叔一声惨叫便晕倒在地,幸亏警察及时赶到,让这场残暴终止。
   八叔回家,听说了发生事故,就跑到医院,看着躺在病床上疼痛呻吟的七叔,八叔愧疚地说:“大哥,对不起,是弟弟害了你。”八叔的话还没说完就忍不住眼泪牵线似的往下流......
   面对穷凶极恶的“黑社会”,八叔没有屈服,他找到时任政府“一把手”的领导反映这个团伙的情况,没想到这个领导竟然是该团伙的保护伞,反映的问题不但不查还不说,当场还把他恶狠狠的训诉了一顿,第三天,公安、税务、国土、规划等部门纷纷接到举报,说他违法、违规等等。
   之后的两年间,八叔自己都记不清接受了多少个部门的调查。有一天同时来了三个调查组在他的办公室门外排队。更有甚者,还有该团伙的大保护伞亲自找到八叔威胁:一是不要不识抬举的继续告状;二是七叔的事也不要追究了。
   在极度委屈和黑势力的压迫下,八叔抑郁了,他觉得自己失败,没有人理解他。可他有底:因为他没有做过对国家、对父老乡亲、对社会伤天害理的事情!
   两年的时间,八叔一直想不通,本来是受了乡亲们的恩宠自己除外创业发迹后报答家乡人民才又回家的。可回到家,为家乡人办点实事怎么就这么难?八叔的心又在滴血,离彻底崩溃仅一线之隔,一幕幕的往事让他不堪回首:
   原来多么贫穷的家乡:吃不饱,穿不暖。他就是经过这样的煎熬过来的。母亲带着八个孩子不知挨了多少饿,受了多少冻。
   还有那次放牛,八叔连人带牛掉进天坑,是奶奶求着全组的人找了一天一夜才从天坑里找到他的,将他打捞起来的时候,牛死了,八叔也奄奄一息,奶奶一匙一匙给他喂药,才让生命垂危的八叔重获生命。按要求,公家的牛死了是要赔的,可乡亲们说孩子都摔成这样,只要是孩子没事就万幸了,还陪什么牛?
   ……
   所有的画面重现八叔脑海的时候,八叔又激动。家乡有他永远怀念的亲情。这样想着的时候,八叔沉重的心豁然开朗。
   历经了复杂的过程,八叔终于得到解脱:刘三团伙和他的保护伞一个一个被摧毁。这大块人心的消息确让八叔高兴不起来。
   八叔静心细想:这个社会原本需要爱,钱是身外之物,在八叔的心中又呈现了奶奶的教诲。他需要付诸社会的是一种大爱。因为这个社会需要爱!
  
   十五
   三姑的女儿晓君结婚,是2018年4月,婚礼在江城武汉举行。
   八叔作为亲属发言人,在晓君的婚礼上将三姑遗留给女儿的九百六十元嫁妆钱亲手交给侄女,并细致讲述了这嫁妆的来历。
   听了八叔的讲述,晓君泪如泉涌。在场所有人参加婚礼的人都被八叔讲述真实“嫁妆”的故事感动着,流下了热泪。
   后来,八叔主要从事社会公益,虽然不是专业的,但依然是一份爱的奉献。
   关于八叔的公益行经,我是在一篇关于八叔的报告文学中得知的,只能照搬做以纪念。
   《因为有爱》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妈妈的嫁妆》,是张祖举亲自为逝去多年的母亲所作的一首歌,因为他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姊妹拉扯大,有太多不易。
   “那一只陈旧的木箱,是妈妈当年的嫁妆,多少次搬进了新家,都把它好好的珍藏,它装满童年的记忆,封存着儿时的梦想,每当看见它的模样,往事就像电影回放,如今妈妈已离去多年,她的嫁妆还在眼前在心上,空空的木箱,装满怀念,轻轻触碰就热泪两行,我多想时光哦能够倒流,退色的木箱在记忆里闪闪发光,年轻的妈妈还在身旁,我多么想啊!多么想!
   曾经是妈妈的憧憬,承载着幸福和希望,木箱在时光中沉淀,照片在岁月里泛黄,儿女们一天天长大,它寄托我们的念想,装满四季的美味,让我们挂;牵肠,如今妈妈已离去多年她的嫁妆还在眼前在心上,空空的木箱装满怀念,轻轻触碰就热泪两行,我多想时光哦能够倒流,褪色的木箱在记忆里闪闪发光,年轻的妈妈还在身旁,我多么想啊,多么想!”
   正是因为母亲从小的灌输,让张祖举内心中充满了爱,充满了对像母亲一样善良的弱势群体的爱。
   1997年正是张祖举艰难创业的那年,还在进货路上的张祖举接到妈妈突然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我那含辛茹苦的妈妈,我努力的拼搏就是想有一天能让您享享儿子的福,您这样匆忙的就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回想起这段经历,张祖举显出无尽的悲伤。妈妈的去世给他留下无尽的伤痛和遗憾,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前面老人的身影他就会产生幻觉,以为是妈妈还没有离去......,多少次开车在乡村路上遇到年迈的大娘他总是要停下车将老人捎一程。他还说老人坐在车上他心里就有一种幸福感。从此他对老人特别关爱,时常给福利院的老人们送钱送物,2014年他被全国爱老助老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荣誉称号。他喜欢音乐,他想通过平台传递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他在快手平台上注册了一个巴东哥的快手号,玩起了直播,在直播间里他把妈妈含辛茹苦抚养他们8姐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每次给粉丝们唱与妈妈有关的歌曲都会热泪盈眶,粉丝们也被感染着,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的粉丝量就达到了8万多“铁粉”。
   更让张祖举不能忘怀的是在他14岁的时候,最疼他爱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三姐因为肿瘤没有钱治疗,张祖举坐在姐姐的病床前,眼睁睁地看着姐姐被病魔夺走了年轻的生命。姐姐去世的时候眼角还挂着泪珠,在给姐姐试擦泪珠的时候,张祖举嚎啕大哭。从此励志自己有钱以后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也就是母亲对于爱的灌输以及三姐的去逝让张祖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善人。”
   ——水布垭“3.10”车祸事件后,张祖举了解到该镇纱帽山村的谭秋华、谭志华姐弟俩,母亲早年去逝,父亲在这次车祸中丧生,两兄弟靠65岁的奶奶抚养,加上奶奶常年多病,眼看着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快要毁灭。听说以后,他踏着冰凌、冒着大雪来到这个残缺的家,用一颗火热的心、用一份炙热的爱温暖着这两个岁不满十的孩子;用一份做儿女的孝心呵护65岁老奶奶。并当场承诺两个孩子的教育包在了他的身上。从此,张祖举的心永远和这个素昧平生的家庭连在了一起。每到过年,是张祖举最忙的时节,也是他最烦恼的时候:年底的结算、工资的发放、外欠款的收缴、重大事务的处理等等,搅得他头晕脑胀。可是再烦再忙,他都不会忘记要去看看年迈的奶奶和正在成长的两个孩子。
   在张祖举帮扶的时间记录里清楚的记载着:从2007年到谭秋华大学毕业、谭志华高职高专毕业外出打工的十几年间,9个年节的春节都去到了这个家庭。特别是谭志华6岁那年老奶奶说志华这个孩子内向不爱说话,很担心孩子心理有问题,张祖举就约了水布垭广播站的刘修爱,带着谭志华来到野三关,陪他逛超市给他买玩具,买可口的零食,这个从来没有上过街的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当张祖举带谭志华去参观世界第一高桥——四渡河特大桥,站在风景如画的桥上,小志华突然嚎啕大哭。张祖举抱紧他,问他是怎么啦?孩子边哭边说:“我好想有爸爸妈妈”。小志华的举动让张祖举突然觉得这个小男孩就是当年那个年幼丧父的自己。于是悲从心来,控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从此,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了张祖举后来“大爱”的心结。

共 37044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
转到
【编者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篇优秀的作品。小说《嫁妆》以朴实灵动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家族延续了四代的故事,让有幸读到它的人沉浸在了深深的感动之中。关于小说的梗概,作者在摘要中已经讲得很细了,本按就不再赘述。小编只想倾情地推荐这篇凝聚着作者心血的作品。作品语言核实、流畅,以时间前后为序,围绕着作品中女主角“奶奶”的婚姻(嫁妆)展开,把一个家庭在长达数十年的兴衰和发生的故事讲述了出来。作品情节生动,构思细致,充满了生活气息,方言的加入让作品充满了地方色彩,可读性很强。感谢作者带来的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1-03-22 13:53:04
  拜读大作,为你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1-03-22 13:53:32
  很好的作品,感谢你的付出和分享。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1-03-22 13:53:46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