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玉】虎林啸风(散文)

精品 【书香·玉】虎林啸风(散文)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72发表时间:2021-03-24 15:01:33
摘要:虎林市是中苏边境的一个小城,之所以名为“虎林”,历史上这里有真虎、恶虎,也有猛虎。虎林啸风威旷野,绿水青山神圣地。

【书香·玉】虎林啸风(散文)
   俗话说盛夏如火,北方的盛夏也非常热。我们清早从鹤城出发,一路高速向东南方向驶去。广袤的田野急速流过车窗,不住地变换着风景,时而是高大的玉米,时而是齐刷刷的黄豆,时而是一片片的稻田。遍野的绿色像海洋,绵延不断,时高时低。偶而出现一片向日葵地,绿叶黄花,金色灿灿,朵朵花儿向阳,十分的入目养眼。
   车内开着空调,感不到外面的燥热,但只要打开车窗,滚滚热浪立刻就挤身涌进,车内的温度立马随着升高,使身上沁出一层细汗,黏糊糊的不舒服。
   中午以后,道路钻进了大山里,天也阴沉起来,似云似雾的水汽,缥缈于山顶,弥漫在林间,远看似轻纱罩体,如薄雾覆面,显得朦朦胧胧。这时,感到气温明显有些凉爽,我们索性摇下车窗,尽情地呼吸着松林里特有的芳香,享受大自然恩赐的清爽。越走山越多,并且越来越高大、险峻。两边山体上,参天的树木挡住了视线,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依赖导航,在弯弯曲曲,高坡大谷的路上行驶。
   此去的目的地是边塞小城虎林市。我路上寻思,小城既取名“虎林”,又隐藏在大山之中,可能必然具备两点:山高林密,说不定有虎。
   大山中的原始森林,里面充满着神秘与乐趣。走进森林里能生出探险般的激情,喜欢山野的我,对此情有独钟。至于虎,地处这样的深山腹地,即使现在没有,早些年肯定是虎狼成群,要不怎么取名为“虎林”呢?
   狼嚎月野,虎啸雄风,是大东北曾经的狂野写照。严酷的自然练出彪悍的民族,广袤富饶的白山黑水,滋养出的东北人特别豪爽热情,大碗酒肉就风雪,粗犷豪爽浑身都是胆。黑土地养大的红脸汉子有最热的心肠,林海雪原炼成的泼辣东北姑娘,敢爱敢恨心直口快,同男人一样血气方刚。
   到达虎林市看到的情景,打破了我路上设想的梦,地域环境完全出乎了路上的想象。
   县城不大,楼房林立,与大多数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地理上坐落于乌苏里江左岸,一条穆棱河擦城而过,地势大部分算是平原,为兴凯湖盆地延伸的边缘区域。目光所及,东北部有些山,但很低矮,看不出险峻,想必其中的森林也不会十分深远或是接近原始状态,更怀疑大老虎的存在。
  
   二
   虎林市与虎沾边的多是地名,城东北角紧靠一处小山,名叫“五虎山”,早已被开劈为山林公园,我得暇前去游览。
   沿石阶登高,漫步于蜿蜒的水泥板路上,周围的松林倒是遮天蔽日,但明显是近年人工所种植。树木稀少的地方,芳草萋萋,野花烂漫,成群的蝴蝶飞舞,环境十分幽静,空气也非常清新。盘旋而上,山阴处有一道深谷连着一个巨大深坑,断崖峭壁,怪石峥嵘,不知道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采石所留下的痕迹。峡谷上小桥栈道,拐弯处有廊道凉亭,也不失是个游山的好景点。荒草小树已掩盖了久远的历史,岁月往复造成了这处奇观。
   不远的缓台上有一组大型雕塑,五只猛虎,神态各异,或向天昂首,张口咆啸;或仆伏欲扑,蓄势待发;或扭颈观望,虎视耽耽。最后的大虎双目炯炯有神,逼视四方,虎尾半悬,昂首挺胸,凌凌生威,虎威四射,俨然是五虎之首。站在这群虎之前,似闻有虎啸松涛之声,不由被百兽之王的雄风所征服,深深地感到虎威的震感。
   陪同的朋友讲,老辈人传说在很久以前,这座山上树林浓密,大树参天,时有老虎出没,那时人们把这座山叫作“卧虎山”。后来逐渐发现有两只大老虎,三只小虎共五只,显然是一家虎族,因此人们管它叫作“五虎山”。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小队日本鬼子窜进五虎山勘察地形,他们不知道山中有老虎,结果被五虎吃掉,一个都没回来。解放后,人们为纪念老虎抗战有功,政府在山上修建了五虎雕像,供人们观赏。
   这当然是个美丽的传说,但也证明了以前这里确实有虎。
   历史上虎林不仅有真虎,而且有恶虎,当年日寇就是一群恶虎。在距此不远的深山里,他们修筑了著名的“虎头要塞”。
   “虎头要塞”位于虎林县的虎头镇,隐蔽于完达山余脉的丘陵之中,它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军事重镇达里涅钦列斯克市,及远东大铁路隔江相望,地处伯力--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着远东铁路的咽喉,同时它又是苏军进入我国东北腹地的捷径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要塞中心区域正面宽十二公里,纵深达六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修有大小要塞十余处,以地下暗道相连。有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大阵地群,暗堡密布,配套设施齐全,曾驻扎了大批的日本关东军,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和最具威力的重型武器。
   日本帝国为了长期霸占我国大东北,也为了防备前苏联,沿国境线修筑了很多军事要塞,仅仅“虎头要塞”一处,就强迫征用了中国十多万劳工。为修要塞,这些劳工基本上全部累死,病死或被秘密处决。历时六年,耗资数亿元,筑成的号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虎头要塞,其庞大工事的每一条巷道,每一处堡垒,都是由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所筑成,数十万的冤魂被封锁在大山中,不得还乡无家可归。后来陆续发现几处埋满白骨的“万人坑”,每到入夜,那弥漫在林中的浓雾,也许是劳工们不散的冤魂,那阵阵松涛也许是劳工悲惨的哭泣声,那滴滴晨露,也许正是劳工们思乡的清泪。
   据说,当年日军修筑要塞时,是在极度保密的措施下进行的。作为虎头要塞修筑地的后方和物资中转站虎林,那时还只是一个小镇,人口不多,但全部在日军的监视管控之中,不少本地或外来人,经常无辜地神秘消失,死不见尸活不见影,老百姓们私下猜测,这群日军恶虎吃人不吐骨。
  
   三
   虎林市地处中苏边界,为祖国的最东方,日落较之内地早了近一个小时,当然日出也早,中国的第一缕阳光,就是从这里升起。近年来中苏关系见好,大街上常见三三两两的俄罗斯游人,他们或旅游,或购物,待日落后,趁着夏夜的清凉,聚集到城中心广场,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城中心广场是虎林小城的亮点,广场中有假山灵石,长廊华亭,修树繁花,健身设施,周围有小吃童玩,店铺饭庄。广场中心是大型音乐喷泉,很多少年儿童身穿雨衣,淋浴戏水。正对的是一个硕大舞台,上面有时尚的舞台灯光,两边分别挂着一流的硕大音箱,舞台正面为大LED屏幕背景,后面有男女更衣化妆小房。周围有连椅排座,花池树林。每到日落后,有专人开启管理舞台音响设备,各单位或民间团体,可以自由地免费组织上台表演,或舞蹈、或清唱、或乐器、或民族曲艺,节目一个接一个,俨然是露天音乐艺术广场,吸引来很多民众观看。
   走过不少城市,这么健全的音乐广场公用设施不多见,这么多有文艺细胞的民间组织也不多见,我一边享受夏夜爽风,一边欣赏节目,并有幸看的俄罗斯旅游团带来的异域风情。舞台上一位俄罗斯少女怀抱手风琴,拉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另一少女随声用俄语演唱,几位俄罗斯大妈大爷们在后面翩跹起舞,虽不十分专业,却有滋有味,不少人拿出手机纷纷录像。
   虎林的艺术风尚,据说得益与军垦农场。当年由王震将军带领的“三五九旅”,曾在南泥湾开过荒,组织军民大生产,解放后部分变为铁道兵,后铁道兵建制取消,又部分军人及家属,来到北方边境的乌苏里江畔,继续屯垦开荒。虎林周边有名的八五零、八五一、八五四、八五六、八五八(已成为地名)几个大农场,就是军人们的功劳,他们带来的文艺风尚滋养了这片热土,中国的南北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日夜奔流的乌苏里江,见证了共和国的军魂,土著赫哲族世代传唱的船工号子,给军旅文化输进民族的血液,几十年来,军人的后代们,像史诗般回游到乌苏里江中的大马哈鱼一样,在这里扎了根,变成了他们永久的故乡,
  
   四
   与虎林有关的还有一只英勇的猛虎队伍,那就是英雄边防军,当年著名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发生在虎林境内。
   自虎林北去135公里,有虎林县属的珍宝岛乡,这里乌苏里江主航道西面的中国一侧有一些岛屿,丰水时为岛,枯水期与江岸相连,其中一个就是珍宝岛。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边防军的猛虎战士,在这弹丸之地打出雄风,打出国威,打退了苏军一次又一次的武装挑衅,战斗最激烈时候,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撼动中国的领土,只得丢下当时被他们视为珍宝的最新一代T-62主战坦克,狼狈回国。
   此T-62坦克被我军缴获,资料显示,现在仍然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而它的先进性能为中国军队坦克装备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珍宝岛战役中,中国一个营战胜了拥有当时最先进武器,并有飞机、重炮支援的苏军一个加强团,创造了边防军战史上的神话。正是这些英勇的最可爱的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神圣的国土。他们是猛虎,保家卫国猛虎部队。
   半个世纪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历史再一次把中苏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如同兄弟间的矛盾摩擦,事后依然是兄弟。当地朋友讲,现在的珍宝岛,成为了旅游胜地,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营房,珍宝岛大门,还有珍宝岛历史事件的见证“英雄树”,是一处名传中外的战争遗址。每年都有大批的国人及俄罗斯朋友,登岛游览,寻迹过去的历史。
   听说虎林县所属大山里的东方红林区,2000年电视台记者与东北虎遭遇,拍摄到野生东北虎图像、2010年林场一居民柴垛中发现东北虎幼虎被困、2011年远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珍贵的野生东北虎照片,央视、省台等各级媒体、《走遍中国》《寻找东北虎》等栏目组多次到东方红林区采访、报道东北虎。也有人猜测,有可能是俄罗斯境内来的虎,这些都源于虎林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生态,青山绿水,让“山大王”得以在此修身养性。不管怎样,人们希望虎林成为名副其实的“虎林”,希望在虎林看到野生的东北虎。

共 38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虎林”因其由来已久的自然环境而得名,信步而来,满眼皆美景,林木茂盛,水雾缥缈,山体叠嶂,曲径通幽。虎林也因此而显得神秘了许多,在此之上再加上还有虎出没于此,则更让人产生许多对此地的莫名好奇。文字带着读者走进虎林,对景色的立体化描写,让读者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对下文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此为第一成功之处。行文继续,假如说一处美景,只有景色,必然单薄了许多,美景之所以美,更在其内在的厚重。当一处景致与历史、与文化有了关联,这处美景便有了灵魂。虎林也是如此,虎林因密林和猛虎而得名,但真正让人们记住它的,是它曾经的历史。五虎克倭寇的故事纵然有些传奇,但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里,这一坐有着猛虎的密林,必然给倭寇的进一步内侵形成了很大的阻碍,犹如一个巨人立在倭寇之前,阻挡其前行,仅此一点,虎林不假也。虎林更见证,抑或目睹,抑或“参与”了珍宝岛大捷,说参与也许牵强,但说是大捷的屏障,则一点不过分。犹如一面盾,立在阵地前沿,保护着英勇的猛虎队伍。虎林有虎,有猛虎,有恶虎,还有真正的东北虎。虎林不仅是一方美景,更是一处值得让人敬畏的土地。作品语言精美,文风厚实,佳作,极力推荐共赏。【编辑:雪凌文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32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3-24 15:02:41
  有机会要去看看虎林,东北是个神秘的地方,值得去体验和感受一下,问候老师@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3-24 19:19:31
  编辑辛苦,百忙中挤时间写出这么精彩的编按,辛苦了。大东北有很多神秘而有趣的地方,欢迎有机会来此一游,地矿人豪爽,物丰天气寒,最不缺的是土地,茫茫大原野,黑山沃土,这里的农田,地垄以里计量,长垄三里三,甚至更长,论垄计亩,从没有争地界之说。夏天是避暑美地,最热也就没几天,基本用不上空调和电风扇。当然冬天取暖是一笔开支,每年十月十五号至明年四月十五号,为供暖期,室内必须达二十度以上,费用每平米二十三元\取暖期。虎林归属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紧靠边境,山地平原湖泊都有,是个不错的地方,距我地千里之遥。
2 楼        文友:清雅若水        2021-03-24 16:13:43
  北方天马的散文一气呵成,提笔落笔围绕“虎”字,写得虎虎有生气:五虎雕像描写生动,犹如亲见;与虎有关的传说,日本侵略者这只“恶虎“入虎口,令人振奋,解恨;修筑虎头要塞十万中国劳工的森森白骨,激起民族恨;可歌可泣的珍宝岛事件等,详实的资料,流畅的描述,把人带入此情此景,穿越时空走入那时那地。笔锋一转,写到人民安居乐业,但虎威依旧贯穿全文始终,寓意深远。好文拜读。问安作者。
3 楼        文友:清雅若水        2021-03-24 16:14:39
  北方天马的散文一气呵成,提笔落笔围绕“虎”字,写得虎虎有生气:五虎雕像描写生动,犹如亲见;与虎有关的传说,日本侵略者这只“恶虎“入虎口,令人振奋,解恨;修筑虎头要塞十万中国劳工的森森白骨,激起民族恨;可歌可泣的珍宝岛事件等,详实的资料,流畅的描述,把人带入此情此景,穿越时空走入那时那地。笔锋一转,写到人民安居乐业,但虎威依旧贯穿全文始终,寓意深远。好文拜读。问安作者。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3-24 19:30:19
  前年也是因为工作,去了虎林,住有两月余,五虎山森林公园,中心广场,虎头要塞都游览过,只是没登珍宝岛。文中都是真实,我捉摸好久,考虑怎样串联,提炼,变成文学的东西,也难,写不好,就是资料的说明介绍,失去文学意义。感谢文友赏读,给于认可,就是最大的鼓励。祝安。遥握。
4 楼        文友:梦姑        2021-03-24 23:17:16
  天马老师的文字总是细腻又明朗。跟着你的镜头回到了故事当中,游览了风景名胜,体验了处境多变。
   多少年了没听过珍宝岛,那是小时候的一首歌,感觉很遥远很遥远。后来课本上学了珍宝岛。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3-25 12:20:48
  珍宝岛之战看起来是局部边境小战争,但从现在解密的历史看,此后差点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及核战争,“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语录风行的年代,就是战争最危险的时期。谢谢阅读,现在步入老龄的人都能了解一些历史。
5 楼        文友:新芳        2021-03-25 07:59:05
  拜读老师的佳作,敬仰!大东北美丽富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老师把虎林市的美丽精致与相关故事交融一起,呈现给读者的是身临其境的一幅幅精彩画面。文词华美,文风雄厚,令人羡慕。我身为一个东北人,为您自豪!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3-25 12:31:54
  虎林是边境之地,属于完达山之地,离兴凯湖不远,紧靠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对望,山清水秀,岭高林密,再早只有赫哲等少数民族,有虎是肯定的,后来了日寇恶虎,解放后有了解放军猛虎。松涛啸风,江上雪野,湖光山色,鱼米之乡,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感谢赏读,祝安。
6 楼        文友:海心        2021-03-25 09:59:27
  天马老师的文章总能让人读后身临其境,文字功底之深厚,着实让人钦佩!
回复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3-25 12:35:04
  谢谢赏赞,老师的文亦可圈可点,共同努力,装点书香。祝春安。
7 楼        文友:白玄        2021-04-08 16:12:44
  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人文景物,有机融合,学习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4-08 17:27:45
  谢谢老师到访留玉,祝春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