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追】在水乡听评弹(散文)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怀才老师写在周庄听评弹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产生并流行于苏州以及江、浙、沪一带。“评”在先,穿插于弹。弹词采用两人说唱,一人持三弦,一人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是中国民俗音乐的精粹。怀才老师在周庄听了《珍珠塔》和《望庐山瀑布》,前者是一个亲情故事,后者是李白的诗。老师用优美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弹奏人的外表、衣着、表情,以及弹词的内容、音质的特点和评弹的韵味,对评弹这种艺术做了精妙的概括:曲美词暖的意境,从容的妙趣,弹奏人的娴静,故事情节的缠绵和沉静的氛围。同时老师对三弦这种乐器的音质、文化内涵和在时代变迁中的功能变化做了细致的铺墨。对三弦中的三做了深刻的解读,联想到中国水墨画中的墨,它们有相似的哲学意味和文化气息;把三弦的音质形容为涓涓溪流、春鸟鸣涧;听三弦的感觉是“清歌妙手坐说床”“午夜高楼对明月”,表达了对三弦的喜爱,体现了老师超凡脱俗的情趣。老师把评弹的韵味形容为“山东吕剧音色,高亢若钢丝腾空;浑厚似滚雷袭来;圆润如珠,轻妙若飞……”生动传神的刻画,丰富敏锐的感觉让人拍案叫绝,由此可见老师深厚的音乐修养。本文笔调从容,辞采飞扬,笔势纵横,有感性的领悟,更有知性的抒写。文章流淌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意蕴,深刻的表达了对评弹的喜爱之情。力荐品读,感受评弹的美妙和水乡的韵味。【东篱编辑:明月梅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040006】
1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4-03 06:42:48
怀才老师此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如此韶味的文章不多见呀。把评弹写得如此美妙,让人真想去水乡听一曲。您说您不懂音乐,我说您懂的。感谢老师赐稿。问候老师。创作辛苦,春安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08:38:05
谢谢梅花老师精美编辑和按语。水乡声韵,也是游览的要素,我不大懂得音乐,于苏州评弹,更是门外汉,但正如我强词夺理所言的,在于氛围吧,那一幕,那个三弦,那个琵琶,那盏差,都是令我难以忘记的,足够了,一场听曲,曲传至今,10块钱花得值了啊。问候梅花老师辛苦了,谨祝笔健,期待佳作。
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4-03 08:03:44
文笔有神韵,对音乐之解读、描写之深厚,展现了老师极高的音乐素养,文章笔力让人望尘莫及!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08:39:51
音乐素养啊,我可没有啊,只是喜欢,就怕明白人看了说其中的描写是不对,我惶恐啊。但有一点我自负,我享受过,无论对错,给我的濡染都是美的。谢谢鸿雁老师美评,遥握,期待佳作。
3 楼 文友:篱边小筑 2021-04-03 08:23:36
新鲜!评弹这艺术享受,我第一次听怀才老师娓娓道来。看怀才老师写评弹写得引人入胜,我也遐想连篇。周庄的三弦啊,总有一天,我会去带一把回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08:41:14
我想小筑老师的音乐天赋应该是最好的,一定去感受一下这门艺术,一般的剧种在电视上出现很多,而评弹则难得一见的。谢谢小筑老师美评,遥握,祝你周庄一行收获甚丰。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4-03 09:02:56
写得好,写得妙!生动具体,富有韵味,读罢,如临其境,如闻其音!老师还说自己不懂音乐,谁信呢?谁有这么高的音乐素养,包括你写的文章,谁有这么高的艺术造诣?太棒了,点赞,遥握问好!谨祝愉快,一切安好!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09:12:26
只是喜欢那种氛围,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是看热闹的人,并非懂得,更不内行。谢谢湘莉老师美评,总是将军,惶恐极了。遥握,问安,请安。
5 楼 文友:篱边小筑 2021-04-03 09:03:11
我是非常热爱音乐,但也很狭隘,只懂广东音乐和港台流行音乐。对于古典的音乐,我正如老师说,喜欢听,喜欢氛围,喜欢高山流水的关妙。但不懂演奏,遗憾呢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09:11:06
读你的大石的夜,那就是一支夜曲啊,写得摇曳多姿,音乐感满满的。谢谢小筑老师再度留评。遥握。
6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4-03 14:58:50
一篇普通的文,不普通,是因为细。“细”作文,在于心。我在耳边听铿锵之声的来源,其实是心底有声。写不细,是心未入静,没有把要听的放的心中。一曲音入我心,我自灿然,有声于耳边流过,永远不懂其韵。我们的耳与眼,听到了看到了,未必就真的领会到了。世间万物,其实就在于领悟。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15:42:39
孤独老师好,你说得很对,很多声音行走于耳畔,未必我们领会,未必我们懂得。世界上很多我们熟悉的,却又是陌生的,文学,或者说散文,就是揭示这些真相,渗透进骨子里,体会其韵味与妙处。谢谢孤独老师点评,遥握,期待你的佳作。
7 楼 文友:东辰 2021-04-03 16:23:49
好文!怀才老师文起东西南北,横扫四面八方。字句学问深深,评弹我也爱听,多于对唱,字韵别类,登得上大雅之堂。此文对一切考究颇深,使我们眼前开矿,如音音评弹穿过周庄向江山美苑发来。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17:13:54
初次接触评弹这种文学样式,只是粗浅的理解,见笑了啊。谢谢东辰老师点评鼓励,问候东辰老师春好。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04-03 18:13:57
怀才老师集文学、美术、音乐之大成。一次周庄行,于水乡情韵里静听评弹,那琵琶、那三弦琴合奏出的旋律,演绎着那么绵长的故事,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婉转缠绵,时而澎湃激昂,时而如诉如泣。那演奏者的神态、气质、目光融入故事的情境,再传达给听众,是那么富有感染力、穿透力。如此炉火纯青的评弹艺术,如此深入人心的表演,让怀才老师听得如痴如醉,遐思翩然。懂了,爱了,醉了,是懂艺术之人达到的一种曼妙的臻境。厉害了,赞怀才老师对音乐如此通透的领悟力,并用如此有情致的文字抒写出,进而浸润我们读者的心灵,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妙哉!大赞才思,问候老师晚上好,春祺万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18:18:52
罗老师谬赞了啊。怀才觉得,品音乐,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已,深浅都无所谓,关键是有兴致。周庄人,可以把大把的工夫撂在茶馆里,乐室里,我想这是一种爱,我们听着听着可能就厌倦了,够了,少了情调,没有了耐性,修身养性的是音乐,无论深浅,有时间就听听,是为上乘。不是剧种有高雅低俗分。谢谢罗老师拨冗点评,辛苦了,遥握,问候春好。
9 楼 文友:好运你我 2021-04-10 12:46:56
在周庄听评弹,全身心陶醉于音乐与文化之大美!牟老师这篇美文,文笔从容舒缓娓娓道来,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地聆听和感受了评弹的弹唱与音韵之精彩妙趣,并对这一中华民俗音乐精粹有了多角度的认知,确是一种诗情画意般的艺术享受。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10 14:40:20
谢谢好运老师留墨。记下曾经感受音乐美的过程,留住曾经的声音。我喜欢坐听那些小唱和民间的文艺,觉得生动,更觉得淳朴。所以就记下了。期待好运老师的佳作,遥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