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年高不愿过清明(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年高不愿过清明(散文)


作者:谢石 秀才,1680.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81发表时间:2021-04-03 13:18:47

【东篱】年高不愿过清明(散文)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和亲人在一起。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能和亲人在一起。
   我一生从9岁开始,先失去了第一位亲人,是我的奶奶。不幸的是,还不到半年,我的爷爷也走了。那时候,奶奶和爷爷离去,让我第一次见证了亲人的生离死别。在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种下了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便是我们这一大家族中的二婶,同村的七姑,都是二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她们的离世,让我看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纠结。紧接着,就是一辈子我只见过一面的在当时被定性为“土匪”的我的外爷也去世了。由于他生前的“身份”问题,他去世后,村里人不让他进村,最后就埋在了一个谁都不愿去的陡咀上。我经历过太多的死亡,或许是那样的年头,寿命就像一根草,说不定哪天就被风吹走了。村里和其它亲戚中的老年人,几乎年年都有人离世。到每年的清明节上坟时,年年都能看到新增的坟头。特别是看到自己曾经能认识的人,这时候就在自己的脚下,有的还是自己目送着进入坟窑的人,不觉心中就会隐隐作痛。
   生老病死,虽然是一个规律,但不到老年就魂归泥土,怎么说也是悲伤难忍。生命无常,这个词在我心中似乎成了常态,说不上是恐惧还是悲哀,我陷入了麻木状态。
   到我当兵走后,短短的三年里,我最亲爱的外婆去世了。我当兵走的时候,我外婆说:“好娃哩,你这一走,说不定婆就再见不上你了。”我当时并不以为然,说您好好的,我去只有三年就回来了,怎么能见不上呢?这话似乎就是一个预言,谁知,就在第二年外婆就离开人世了。到我回来时,坐到外婆的前炕上,不见了外婆,不由得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一年,我才21岁,至此,我的爷爷奶奶,外爷外婆就这样都走了。我曾一度纠结,可能是我没有好好照顾他们,他们就走了,母亲说,才不是,无法解释,她说,老天收了他们,我们挽留不住。
   最不幸的是,在我而立之年,我的母亲却因家庭拖累大,积劳成疾,久病不治,最后也走了。母亲的离世,让我身心俱惫,那时候,我的生活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没有能力让母亲享我伺候她一天的清福,每每想起,都是无限的悔恨和惆怅。祸不单行的是,我的岳父在不多的几年里,也撒手人寰了。紧接着,我的姑姑,我的姨姨,姨夫也都先后离开了人世。我真想不明白,在现代人平均都能活到77岁的年龄,我的这几位亲人竟没有一个超过65岁的。
   是生活条件不好?是遗传基因有问题?无法说清这些了,我只有接受现实的份儿,接受死亡的噩耗。
  
   二
   今年,我67岁了。我感觉到我来这个世界就好像是昨天的事。可我的亲人们却一个个的都不在了。我爸在四年前离开了我。我舅在三年前也离开了我。我的妻舅也在两年前离开了我。如今我成了一个没有爷爷奶奶,没有外爷外婆,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岳父岳母,没有姑姑舅舅,没有姨姨姨夫的人。现在唯一陪伴在我身边的只有已经患上脑梗近二十年的老妻了。
   生命必须顽强,我无法一个个回忆这些失去的亲人的每一件事,每个人的故事,也不想去把他们的生前画面一再拉近,因为徒增伤感啊。
   看着床上一年不如一年的老妻,自己的身体也是今不如昔了。真想象不来,我们中的哪一个有一天也会溘然离去。到那个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我们的坟头也就成了后辈们又一处祭奠的去处。因此,看到如今网上洋洋洒洒的关于清明时节的帖子,特别是祭奠老人的文章,就不由伤情,更不愿意回忆过往的亲人,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我生命中的曾经,我只愿意让他们安息,而不情愿在清明节这天再去回望和去打搅他们。所以我告诉我的后人们,我死以后,请你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最好不要在百里之遥,专程回来祭奠。
   村头的山坡,每年白色的花圈,抖着春风,微雨纷纷,风是哀嚎,雨是落泪。
   想起苏轼的话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想到了素水所面对的人亲的离去,无以面对,只能这样发出善良的期待。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在逐年提高,我见证过从五六十岁到如今的高寿的漫长递进,真的感恩这个时代,特别是医疗条件的大幅度提升,让生命不再陡然如滑坡。我常常想,我这代人可能是一个例外,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生活得无比艰难,而今生活水准达到了小康,生命不再无常,不再属于苍凉,老龄化社会是一个累赘,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的生命,会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俯视着繁荣。
  
   2021年4月清明节前于延长孙家河

共 17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和谢石老师相比,我们算了同龄人了,所经历的,所感受的,差不多吧。这篇文章发在清明节之际,多了一份伤感和悲凉。看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一直泪目,我也有着和作者几乎相同的所见,我不敢叙述那些亲人的走失,我也相信作者也忍泪叙说的。那么多的亲人,在那么个年纪就离开了人世,特别是作者去当兵时外婆的话,似乎就是语言,第二年就离开了,这种痛不是阵痛,而是持久的痛,一直在琢磨着作者。作者的母亲,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清福,也作别人间。所有的怀疑,所以的质问,都是沉重的,没有发泄,只有哀嚎,多么悲怆的一幕幕,坟头成为禁忌,年高不愿过清明啊,因为说不定我们什么时间也成为后辈祭奠的亡灵。作者的身世是坎坷的,老妻病患20年,相濡以沫,是艰难的,但总是可以相守,真的,但愿人长久。作者说到眼下的好,从一个角度去看老龄化的社会,看到了人丁繁荣的一面,视觉温暖。这篇散文,采取粗线条的方式,历数失去的亲人,不是没有细节,而是不敢揣摩那些细节啊。文章所言真切,对生命的呐喊,对社会的感悟,都是真实的。给这个清明节一份告慰吧,我不敢这样去细数走失的亲人,因为我忍不住痛和泪。【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13:21:54
  可能只有找一个节日无法文化节日快乐吧,年高不愿过清明,因为太多亲人走失的痛,无法忍受。这个日子,让雨纷纷吧,我们去念我们的诗吧。感谢投稿东篱,顺致作者,稳定情绪,不问清明,只问日常吃穿。遥握,问安。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03 13:27:43
  可能只有找一个节日无法文化节日快乐吧,——可能只有这一个节日无法问候节日快乐吧。错误离谱了,更正一下。见谅。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谢石        2021-04-03 13:39:33
  非常感谢怀才抱器编辑辛勤编辑和付出。拙文经编辑润色加工,更贴合生活,读来更让人顺畅朗口,再次感谢怀才抱器编辑!
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4-03 15:04:49
  人生的感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一位写作者。人生的味道很复杂,甜与苦,苦与甜,交错来去,在缠绕人生。对于人生而言,更需要大度,就当是来来去去,来有所得,去无所谓。问候老师!谨祝文丰笔健,幸福永远!
回复4 楼        文友:谢石        2021-04-03 21:06:06
  甚谢孤独老师雅评!邀致问候!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4-03 20:24:21
  哎呀,怎么说呢,我们只能说一切顺其自然吧!珍惜眼前,珍惜当下,其它的,爱咋地就咋地,我们只管快乐生活!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一切安好!
回复5 楼        文友:谢石        2021-04-03 21:08:37
  甚谢湘莉老师雅评,遥致问候,顺祝编安!
6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4-05 06:57:47
  从谢石老师的文字里,既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面对脆弱的生命,我们必须学会坚强,学会面对。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