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江湾老站(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江湾老站(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6发表时间:2021-04-09 15:16:04


   上海有很多的“车站”命名的路名,如“车站南路”、“南车站路”,两条路只是把“南”字换了位置,但在地理上相差甚远。
   南车站路是清末上海南火车站留下的记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浙江、江苏两省商民分别组成商办铁路有限公司,承建沪杭甬铁路。浙省铁路公司承建杭州闸口——枫泾段,苏省铁路公司承建上海——枫泾段。沪枫段的起点,选在上海旧城南面商业繁华的地区建上海南火车站,车站大门南临今之车站前路,车站后门朝北靠瞿溪路,东端跨越南车站路,西面贴近新肇周路。附近还有车站路、车站后路、车站前路、车站支路。上海南火车站在现在的黄浦区。
   上海南火车站并不是上海最早的火车站。上海最早火车站是吴淞铁路上海站,其站址在今河南北路、七浦路口,时称上海火轮房。
   吴淞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后更名为淞沪铁路,由英资怡和洋行投资兴建,1876年7月3日,从天后宫北(现河南北路塘沽路口)到江湾段通车营业,引起轰动。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同年8月3日,因碾死一名士兵,沿途居民阻止列车继续运行。10月24日,清政府出银28.5万两买下,并于次年10月予以拆毁。1897年,盛宣怀重建该路,1898年9月1日通车,全长16千米,设有宝山路、天通庵路、江湾、三民路(今三门路)、高境庙、何家湾、蕰藻浜、吴淞、炮台湾9个车站。
   淞沪铁路建成后,南端紧邻上海公共租界。20世纪初,公共租界在淞沪铁路东侧向北陆续建成北四川路(四川北路)、窦乐安路(多伦路)、施高塔路(山阴路)、狄思威路(溧阳路)等多条越界筑路以及虹口公园等公共设施,形成一片中等档次的社区,居民以广东人和日本侨民为多。铁路西侧的闸北华界也陆续建成宝山路、宝通路、鸿兴路、天通庵路等多条马路和商务印书馆等一批工商企业和文教机构,从而使淞沪铁路南段穿越大片闹市区,而且宝山路、虬江路等多条道路平交穿越淞沪铁路。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的淞沪会战期间,淞沪铁路两侧是中日两国军队对峙的前沿地带和发生激烈争夺的地区。战后只有部分地区勉强得到恢复,不少地方无法恢复,演变为贫民窟。1938年,日军彻底拆除蕰藻浜站至炮台湾的铁轨。1958年起几经改造并使用。1970年后,逐步拆除。
   1997年拆除原先的旧铁轨,并沿原线路建成高架铁路(轨道交通三号线)。2000年12月,三号线投入运营,在原淞沪铁路上设有宝山路、东宝兴路、虹口足球场、赤峰路、大柏树、江湾镇6个车站,并已延伸到宝钢附近。
   现在的车站北路、车站南路一直到汶水东路广纪路一带就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老火车站,据考证这里就是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
   我们住的凉城暖屋距江湾老站也就两三里路,看着天好,就步行过去看看。
   为了真实还原中国铁路第一站的历史风貌,江湾镇街道决定在旧址上恢复淞沪铁路江湾站原貌,并将老式蒸汽机火车头及火车车厢重新运回车站原址,站台修旧如旧。
   这个拥有140年历史的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经过历时4个多月的改建后,已经重新对开放,变身虹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集装箱创客走廊回归公众视线。旧址遗留的火车铁轨总共是460米,原先的火车头和两节车厢经过多年的“风雨露宿”,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锈蚀,改建过程中铲掉了原来车头及车身上的锈迹,重新上漆,红黑相间,格调复古。几座因施工而“挪窝”的铜制雕像也已回归,举信号旗的、扳道岔的,栩栩如生。候车厅上方竖起的“江湾站”站牌,伴着头顶3号线轻轨驶过的隆隆声,仿佛回到了当年淞沪铁路江湾站忙碌的情景。
   我们去时正值春节长假,人们都忙着走亲戚或是去了热闹的景区,整个老站居然只有我和妻两个人,我们仿佛进了一个被人遗忘的村庄。一面细细考察历史遗迹,一面随意拍照,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作为淞沪之战重镇的江湾镇,曾是“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战役的主战场,在淞沪铁路天通庵站、江湾站及沿线,战斗激烈,留下许多淞沪之战的历史遗迹。在原淞沪铁路的西侧,江湾站南,还保留了一座高2.4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堡。改扩建项目结束后,该旧址纳入了不少创客体验互动的工作室。原纪念馆史料纳入电子档案保存后,纪念馆原址化身为旅行书吧;原候车厅四面以落地玻璃封闭,连同火车头后的两节火车车厢,也已成为年轻创客的交流互动体验基地,各具风格。整个创客空间还增设了不少靓丽多彩的集装箱,为周边环境增添了不少年轻时尚的气息,成为一条创新创业的走廊。目前,“集装箱”内已有不少创客入驻,包括3D打印、VR体验等文创项目,也有与历史老基调一致的火车模型互动体验中心。
   现在中国不但有传统的铁路,更有高铁和磁悬浮。中国的铁路网不但覆盖了所有省市自治区,而且铺向了海外。列车有节奏的轰鸣声,分明是中国巨人前进的脚步声,同时也走向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

共 19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现在中国不但有传统的铁路,更有高铁和磁悬浮。中国的铁路网不但覆盖了所有省市自治区,而且铺向海外。列车有节奏的轰鸣声,分明是中国巨人前进的脚步声,同时也走向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散文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同时也释解了上海一些铁路车站的史况。散文叙述详细,值得一读。好作品!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04-09 15:16:47
  好作品!推荐赏读!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21-04-10 19:34:37
  感谢黄江山老师的提携和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