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徽州的马头墙(散文)

精品 【东篱】徽州的马头墙(散文)


作者:鸿雁南飞 秀才,116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86发表时间:2021-04-18 00:03:56

【东篱】徽州的马头墙(散文)
   走进徽州的村落,就会看见高高的马头墙,鳞次栉比。漆黑的墙皮,逼仄的巷道,悠长而蜿蜒。整齐的青石板,平展而有序,显出凝重的沧桑感。“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如此诗情画意的描写,仿佛是水墨丹青的画卷,人醉其间。
  
   一
   徽州的马头墙,造型特别,大致可分为“斗式”、“坐吻式”、“鹊尾式”、“朝笏式”等数种。上垫印式方墩称为“文式”,上垫石兽、鸢尾的称之为“武式”。通过每种造型的考察,可以推测房屋建造者的财力、社会背景、价值取向和审美艺术等信息。相同的是,上端大多人字形斜下,并呈阶梯形分布,或为一两阶,或三四阶,甚至五阶,俗称“五岳朝天”。
   五岳朝天的五叠墙,由于跌宕起伏的变化,犹如韵律,古韵悠远。与“五岳朝天”并称的是四墙相叠的“四水归堂”,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檐角青瓦起垫飞翘,或使用透雕式“卍”字纹,亦有“田”字纹的四方斗状,顶端加一块方砖。有人说,侧面看去,犹如一块庄严的金印蹲坐墙头。蓝蓝的天空、黑色的马头、白色的墙体,极富层次的轮廓、音律般的节奏、立体的美感、策马奔腾气息、灵动的画面感,都极具韵味。
   徽州的马头墙始于明朝,源于徽州府城内砖木房屋结构,室内木头与火相克的宿命,常会带来的一场场火灾。火灾频发的顽疾,周而复始地毁灭着人们安身立命之所。
   徽州,四面环山,山多地少,能供人们栖身建房之地狭小,一个个村庄通常散落在大山的褶皱里,山穷水尽之处,突现柳暗花明,而踏上山顶遥望远处,一个个粉墙黛瓦的村庄,就像星星藏在山坳里,披着晨雾和暮蔼,云烟忽隐忽现。人们聚族而居,每家房子紧密相连,只为节省一些空间,房子多为四合院式建筑,中间有一个天井采纳阳光,房屋内每间的隔离及楼板多为木质结构,木头着火点很低,因此,防火方面比较脆弱。一旦房子着火,星星之火烧毁一片。且火灾发生后,产生强大的旋涡气流,往往风助火势,火助风威,几个来回气浪,极易通过墙体穿到隔壁,殃及邻里。一家起火,往往毁及一片。历来为官者甚为头疼,拿不出很好的治理方法。于是老百姓想到用水来防冶,徽州古城,离江甚远,城内吃水靠水井支撑。雨季储存天水倒是不错的选择,江南的气候每到春夏时节,多是烟雨天空,雨水是从来不愁的,而火灾多发在秋冬季,天干物燥的季节,人们还习惯用碳火取暖来驱赶漫长冬季的寒冷。徽州百姓也总结出谚语:水缸满,灶前清,烧饭烤火要小心。这些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防”,而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从源头上来破解难题,一直困扰着徽州人。
   我们随便走进一家宅院,天井中,总有几个大水缸接着雨水。男人们出门经商,漫漫时日无归期,而女人们孤独地撑着一家老小这一片天,天井就是她们生活的全部空间。望着烟雨形成一道道雨布,听着这愁雨嘀嗒声,似乎在叩击着心灵,无限惆怅。雨淅淅沥沥地下,也似乎专为徽州而来,随着雨水汇集盛满一缸缸,一家人的生活,似乎也有了保障,吃水与防火两用。我时常漫步古城渔粱坝博物馆,那天井中摆放着一辆内青铜材质手摇水泵,外用木头框盛水,用水防火。这样的实物,记载着这片土地防火的格局,这大概是农业文明时代最高的科技水平了,充满了人文色彩与智慧。水泵可上下绞摇,如同百姓家常用的压水井,内活塞往复运动,把水抽上来。水会不断向高处喷射,实现远距离灭火,有点像如今消防车的原始雏形。
   总有一些火情,来不及扑救,往往在夜深人静时,当人们发现,已火光冲天。于是,顺着火势,蔓延至毗邻屋舍,每次火灾总是火光冲天,火情迅猛,殃及城池,数年的辛劳财产毁于一炬,损失惨重。百姓苦不堪言,流浪街头。“火患耳,其患数千家者有之。民遭烈祸,殆不堪病。”这是当年徽州发生灾情真实写照。
  
   二
   徽州人从根本上破解火灾频发的难题,得益于一位叫何歆的知府,为徽州百姓福址立下千秋之功,徽州人世代铭记。
   据《歙县志》记载,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徽州知府何歆为制屡患不克的府城民居火灾,令沿街民房后缩1.6尺;又编五家为伍,分别或合作将房两侧山墙硬山顶改为初出屋面之封头墙。
   何歆为官谦逊,善于观察研究,深入民间一直探寻徽州建筑防火的难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火灾发生蔓延的规律中,发现,徽州的建筑群由于空间隔离距离太短,火苗在风的作用下,很易经房顶向周边绵延,而把墙体增高,每家房顶隔开,可起防风作用,如同烟囱,火苗直往上窜,而不蔓延,大大减少了不可控的因素。
   于是在得到乡绅支持的前提下,何歆以政令的形式,以五户为一组,把墙体砌高,强制推行封火墙的这项行之有效的防火技术措施。于是成千上万的马头墙这一民生工程,也成了一道最靓丽风景。人们发现砌出的墙,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又称之为封火墙或防火墙。随着建筑艺术的融入,对封火墙防火优越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每家每户都独立建造起封火墙。而徽州建筑工匠们在满足功能性时,还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其造型如高昂的马头,使其生动逼真起来。
   徽州的马头墙色彩的处理,极其筒单,白白的墙体、黑色的瓦片,让人充满想象,就像在白色宣纸上着上黑色的墨,这墨里可以是诗,也可以是一幅山水画,似乎还可以闻到墨香。当马头墙被砌成阶梯式,在建筑群中形成一排排层层叠叠的层次,会有一种特殊的美感,若万马奔腾,若天马行空。
   站在山峰之上,遥望群山蜿蜒处,袅袅炊烟和晨雾交织中的房顶,一排排黑白分明的马头墙在朦胧云烟中忽隐忽现,如同那时间老人挥策着马鞭,奔腾不息。老房子的白色墙体,在风雨中被岁月涂上了墨痕,或深或浅,有如掌纹,又如碧波。大自然总是很神奇地把每一寸光阴全都纳入自己的画卷,每一个走过的人,能从颜色和墙皮的皱纹中感受它吸纳了多少风雨,拥抱了多少阳光。
   当融入其中,“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桃红柳绿碧桃漾”的诗意,增加了视觉的美感。尤其在江南的烟雨中,大多村落喜欢枕河而居,小桥流水,潺潺溪流,浅唱低吟着。房屋倒映在水中,伴随着水流灵动,仿如流动的画卷。而鱼儿常跃出水面,引来飞鸟嬉闹,从清脆高亢的鸣叫声,能听出它们的欢快。小桥流水人家,把人和物融入其中,寻一方心灵的静幽,就是这样的意境吧。
  
   三
   徽州的建筑美学始于徽商的发迹史。在民居中普遍使用马头墙,是把一道封火墙在实用基础上,注入了建筑美学艺术。美是没有边界的,建筑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如今在徽州以外的地方也能时常见到徽派建筑的一些特色,“马头墙”嫁接在其他城市,也就不奇怪了,徽商把它传播至各地,并发展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徽派建筑艺术以因此得以推广。
   徽州古民居的另一个特点,通常在门顶上镶嵌砖碉图案,俗称门楼。一些大宅院在建造门楼上颇为讲究,徽州有俗语:千金门楼四两屋。意思是门楼是房子的门面,多花点钱是值得的,门顶上有砖质结构浮雕,也称徽派砖雕。由明代窑匠鲍四首创,徽州的砖雕,与木雕、石雕,构成三雕建筑艺术特色。所以看民居,除了看马头墙,不得不看砖雕、木雕,如此才算完整解读。青灰色砖雕、雪白粉墙、黑色屋瓦、青色石板一道,构成了典雅、端庄的缤纷色调,浑然一体。而砖雕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缕空的层次感上,在光照下突显美感,匠师可以在厚度不及寸的方砖上透雕9个层面,拿今天的话来说,此乃大国工匠的水准。在技艺上,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等各种手法变换使用,使之灵动而不呆板,每座门楼都那么精致,浑厚典雅。驻足墙下,发现门楼两边飞檐翘角,极其优美。门楼框内或山水、花卉,或百鸟、人物故事,艺术地镶嵌其中,镂空浮雕凸显立体层次感,优美的线条,传神的表情,质地的细腻,体现了在匠人精湛的技艺,真是方寸之间展乾坤。这里的房子无论是青石板、砖雕、木雕,都是千工万匠打造出来,可以想家,如果没有财力、物力还有工艺水平的支撑,是很难称其美的,建筑艺术是文化的传承,只有在盛世才会大行其道,发达经济基础会促进文化繁荣,文化的繁荣又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当今社会正面临着非遗传承的人才断层危机,这才是我们隐忧,而徽州建筑艺术,也为非遗的继承提供了很多借鉴性的经验。
   徽州建筑的历史,有世代工匠的传承和积淀,也经历了战乱的毁灭,无知的浩劫,麻木的遗忘。
   清未,太平天国起义军,被曾国藩围困徽、宁两府,百姓称之为“长毛反乱”,所到之处,湘军与长毛轮番屠城,众多古村毁于一旦,例歙县蓝田村曾经“千户万丁”,经洗劫后现存房屋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而整个徽州毁于战火建筑不计其数,有如史书所述:“几于百里无人烟,大半乡民皆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
   第二场浩劫则是建国后文化大革命,全民动员“破四旧”,徽州建筑室内木雕,东瓜梁上人物及狮兽全都被斧削刀劈,两门楼上面的一些雕刻人物也未能幸免于难,我走在古城渔梁的老街上,望着门楼上那残缺的砖雕,真不明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那些千疮百孔的建筑,就像流着血,让人不忍目睹。
   如果说太平天国战乱对文明的的摧残是徽州的悲哀,那么八十年代末这一波对古建筑的毁坏,则是徽州地名被改成黄山市后,对千年古徽州的否定、遗弃和麻木不仁。以至于徽文化的传承没有安身立命之所。我同学丹桂弯,他所在汪坑“承裕堂”,曾经是一座徽商大宅院,是他外公数百年经商卖茶后立下的金字招牌,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因嫌它“老旧”,被舅舅这辈拆建成了小洋房,是那是钢筋水泥架构的屋舍,丝毫没有文化气息和灵魂,我们也很难从这房子找到自信的味道,总感觉后代们在渐渐地迷失自己,而乡村很多人似乎也忘记了老房子承载着的巨大文化价值,采取漠视和不珍惜的态度。
   前不久,看了一则报道,讲的是徽州休宁的一个叫黄村的地方,一座清乾隆年间叫“荫余堂”的古建筑,整个建筑16间房,天井中堂马头墙,粉墙黛瓦东瓜梁。据今有200多年历史,后来子子孙孙逐渐搬离了这里,这个建筑也变成了空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被美国人南希以1.2亿买下,1997年春天,黄家后人告别祖屋,荫余堂开始进行拆除搬迁。荫余堂拆下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装了满满19箱。就差没把空气装走了。这是一种无奈的搬迁,每一砖瓦物件,可能都是带着血泪的。
   七年后,2003年6月,在大洋彼岸,一模一样的房子,包括生活过的所有记忆,照片、壁画、家具的陈设,一一重现。据说开放当天就有上万人参观,全世界的人在美国感受了中国建筑的魅力。那青砖黛瓦马头墙,古色古香院落,全木结构的楼阁,还有一方有雨布的天井,雕刻为精致的缕空门窗……
   据说,若干年后,荫余堂36代传人黄秋华,一天到这座迪美博物馆,看到老屋便失声痛哭了。
   这个“家”,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但美国的“家”,已不再是她的家。
   远去的游子啊,当你梦回故里时,那个叫“徽州”的家是否还在?
   徽州的民居,如果移植于大洋彼岸,还是徽州的风光吗?那些被拆下来的“马头”,还会有生动的气息吗?还有中国文化的古韵特色吗?这些,谁给我们答案?
   建筑是流动的音乐,但愿这建筑的乐声还会伴随着岁月继续吟唱。我也是游子,其中故乡的马头墙常常是我梦里的影像,我爱徽州的建筑,尤其是最富特色的马头墙,我要把我的梦放在那马头墙上,马头墙载着我的梦,奔腾着……

共 45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读鸿雁老师的徽州文化系列,觉得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我曾经见过“马头墙”的形体结构,这不是用一个简单的美丽来形容的。高高的墙,错落有致,结构严整,黑瓦白墙,鲜明的对比度,不仅仅体现出来的是美学,就建筑业上的成就便可首屈一指,大书特书了。这种马头墙往往代表的是一种江南的特色,把这份特色铺展开来,却是动人心魄的。往往独特的建筑特色所体现出的美感,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地气候变化及地理位置相结合,因地制宜,并且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不断地创新。这些就是古徽州建筑特色的成因所在,鸿雁老师的文,集徽州历史之精华,不疾不徐地叙述而出,实在难得。每一处建筑就是一段历史的沧桑,信笔写来,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古徽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有鸿雁老师这样的有些人在默默地做,是件幸事。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的弘扬,都需要有这样的有心人,才能够发扬光大,才能世代流传。历史不只是用来观赏,还需要去维护。我想,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鸿雁老师的人,中华文化才得以传承。问候春暖,谨祝老师文丰笔健。【东篱编辑:孤独小男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42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东辰        2021-04-19 06:06:36
  好文章,一部建筑学,马头墙,下次一定多注意参观,站在他的面前只知道他的美,他的气势与宏伟,鸿雁老师这篇真是博览了。大赞好文,知识性文笔。欣赏喜欢。
回复1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4-19 06:16:20
  感谢东辰老师光临不惜赐墨。马头墙是南方城市古建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美深深的吸引了我 。早有想法把它记录下来,怀才老师告诉我可以写写家乡马头墙。酝酿了好久 ,拙作才出来,很多东西的认识,也在创作中才能完整。谢谢雅评鼓励,摇握,祝春安!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