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酒中八仙高谈雄辩(随笔) ——趣谈酒文化之四
诗人杜甫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占据了他在我国酒文化史上的一席之地。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群以酒为务、以诗为魂的盛唐诗人的形象,描画了他们对酒的共同兴趣和饮酒后的不同形态,突出了他们不拘礼俗、落拓不羁,华彩飞扬的品格。《饮中八仙歌》是我国历史上描写文人饮酒
的辉煌篇章,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所熟悉。全诗如次: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洒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繍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诗中所描写的酒中八仙依次是:贺知章、李琎(汝阳王)、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这八位诗人豪放不羁,又喜饮酒赋诗,时人称为“饮中八仙”,又称“酒八仙人”。
我国历代有许多文人形成的团体,他们或是由于共同的政治观点,或是由于相似的艺术风格而经常聚会,指摘诗文、议论时事。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饮酒。
魏晋之际,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河南向秀、阮籍之侄阮咸、琅玡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他们不满司马氏的篡魏,崇尚老庄学说,反抗旧的礼教,举止行为落拓不羁,佯狂傲世,以酒来掩盖他们对司马氏的不满。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但是迫于司马氏黑暗统治,只能谈玄纵酒,故作狂放,以反抗当时的政治和虚伪的礼教。他曾羡慕步兵营人善酿酒,不惜自屈身段求为步兵尉,所以世称其为“阮步兵”。他常常自己驾车外出,在车上也只自顾着饮酒,不管路宽路窄,随意而行。当前面遇到障碍,再也不能前进时,就痛哭着回来。人们说他“胸中垒块(郁结不平),故须以酒浇之”。了解他的人都明白,阮籍因不满司马氏,只得借饮酒来掩护自己,以免遭到杀害,确实有许多次都因阮籍喝醉酒而使得统治者无法罗织罪名。
但是嵇康却始终未能像阮籍那样靠醉酒保身,他因反对司马昭而被杀害。嵇康死后,他的好友向秀写了一篇《思旧赋》来纪念他,但是在黑暗的高压统治下,这篇赋写得非常短,言未尽而笔已终。即使如此,《思旧赋》仍不愧为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篇章。
刘伶的纵酒放达,已为人们所熟知。刘伶(约221—300年),西晋人,他也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他和阮籍、嵇康一样反对司马氏的统治,特别反对统治者用以欺骗麻痹人民的名教礼法。他佯狂饮酒,以避免政治迫害。他写了一篇《酒德颂》,在这篇文章里,表现了作者蔑视封建礼法、敌视士大夫阶级的反抗精神。文中说:“有大人先生(刘伶自喻)……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覩(同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七贤敢于反抗礼教,他们故意地落拓不拘形迹,行为不加检点,以示对旧礼教的轻蔑和抗议。所以,刘伶敢于赤身裸体地坐在屋里饮酒;阮籍在为其母守丧期间仍不停酒;阮咸与族人聚在大街上围着大瓮饮酒,旁边一群猪拱了进来抢酒喝,他们也不在意。七贤之间互相来往也很洒脱,不拘礼节。一次,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到。阮籍说:“俗子又来败人意兴了。”王戎笑着说:“是应该让你们这帮人(俗人)败败兴了。”王戎在七贤中年龄较小,他年轻时去见阮籍,当时阮籍的朋友刘公荣也在坐。阮籍见到王戎便说:“我这儿正巧有二斗美酒,正当与君共饮。那个刘公荣可没他的份儿。”于是二人互斟互劝喝了起来,刘公荣在旁坐着,连酒杯都没有。但是三人兴趣盎然、谈天说地、没有一点儿别扭。后来有人问阮籍,阮答道:“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唐会昌五年(845年)二月,白居易于洛阳与胡杲(gao)、吉皎、刘真、郑据、卢真、张浑举行尚齿会,饮酒赋诗纪事。同年夏,李元爽、如满也告老回洛,又举行九老尚齿会,并绘图,书写姓名、年龄,题为九老图。他们在一起宴集赋诗,时人十分仰慕。这九个人的年龄都在70以上,因聚会是在洛阳地区的香山,故又称他们为“香山九老”。后来,北宋的李坊也效仿白居易,举行新的“九老会”。
司马光居洛阳时,组织的老人集会称为“真率会”,他们共有七人,年龄加起来515岁。司马光作诗说:
七人五百有余岁,同醉花前今古稀。
走马斗鸡非我事,紵衣丝发且相晖。
经春无事连翩醉,彼此往来能几家。
切莫辞斟十分酒,侭教人笑满头花。
真率会并有规约:1序齿不序官(按年龄大小而不按官职大小排座位);(2)为具务简素;(3)朝夕食不过五味;(4)菜果脯醢之类,名不过三十器;(5)酒巡无算,深浅自斟。主人不劝,客亦不辞。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6)召客共作一简,客注可否於字下,不作别简。(即召集人时只用一张简,每人可在自己名字下注明来是不来);(7)会日早赴,不待促。并规定谁如果违犯规约,每犯一事罚一巨觥。
敬老不敬官,饮酒不酗酒,量力而行不劝酒,蔬果器皿皆从简,突出了人们返归自然的真率感情。
这种老年人聚饮之风,延续到明清两代,仍有人效之。
此外,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团体和活动,都围绕着酒会进行,如传说中的“醉八仙”,这八仙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既然称为醉八仙,必然离不开酒。
蟠桃会可谓最大最豪华的群仙聚会,试想没有酒、光有桃怎么得了?自然更是少不了酒。
拜读您纵横驰骋的酒文化文字。哈哈,您是喝着酒,写字吗?有趣!听您唠叨竹林七贤,也很有趣。我被广西的文字,引得我想起那时候的在室内摔跤,笑死我了,请您海涵。罪过,罪过!(;一_一)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