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五十八(随笔)
◎《黑马由缰》
看来应当感谢又一轮居家隔离的疫情,让名石不用东跑西颠了,也让我们在久等之后,终于盼来了名副其实的美篇《滇川春行之三》。看后觉得,名石及其美篇的确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景色美、意境美、人物美、歌声美……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还是那句老话:这样的旅行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文之旅、艺术之行。再次为我们的“一路同行”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黑人白话》
黑人以为,东坡的字画得益于他的诗词,东坡的诗词得益于他的境界,东坡的境界得益于他的经历。在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最精彩的篇章是从不惑之年开始的,也就是说是从他生命的三分之二开始的,是从他在仕途上开始走下坡路开始的,是从他遭贬后的密州之旅、徐州之旅、杭州之旅、黄州之旅开始的。在密州,他成为豪放词人;在徐州,他成为勤政官人;在杭州,他成为山水诗人;在黄州,他成为天地哲人。特别是在黄州,四十五岁的苏东坡,无论文学成就,还是精神境界,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无人企及的高度。可以说,黄州之前只为苏轼,黄州之后才是东坡。因为黄州苦难之心灵营养之精神花树,才有苏东坡的诗词书画之落英缤纷之精彩纷呈。
◎《黑人白话》
看看自己昨天的样子,就会懂得今天;看看自己明天的样子,就会珍惜今天。
◎《黑人白话》
窃以为,为文学家拍人物摄影要比为艺术家拍肖像作品困难的多,但也有意思的多,有价值的多。黑人一直喜欢人物摄影及其肖像作品,因为背景时代,因为内心独白。
◎《黑人白话》
知足者常乐,乐病者早愈。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发现病症早。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治疗条件好。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至爱亲朋多。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劣习逐渐少。总感到自己幸运的人定会幸运,总觉得自己不幸的人难免不幸。
◎《黑人白话》
初心。初创。原创。原力。尽管室外演唱的音效会有些环境影响,但是初次亮相、原创作品和熟悉面孔这三个看点对黑人极具吸引力。加油,我的兄弟姐妹们,我更看好你们的力量和方向!
◎《黑人白话》
尽管室外演唱的音效会有些环境影响,但是初次亮相、原创作品和熟悉面孔这三个看点对黑人极具吸引力。加油,我的兄弟姐妹们,我更看好你们的核心、实力和方向!
◎《黑人白话》
昨晚月牙儿对黑人说,别写那么多字了,挺累人的。月牙儿的话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只有黑人自己知道。写字挺像种树,累并快乐着,因为面前的树苗和身后的树林。
◎《黑水白沙》
黑人新买的睡衣,有点小,穿在蝈蝈身上也不怎么大。才分开两天就有点想了,想的头发都白了。无论父子还是祖孙,后背上都写着“分别”。
◎《黑人白话》
同学聚会,同学旅行,同学微信群,同学朋友圈,都有雅俗之分,所谓俗气,大都因庸人而至,无法改变。很难说哪个更好,只能说各有其乐。譬如旅行归来,有的人用打麻将的时间做美篇,有的人一顿大酒什么都忘记了。
◎《黑人白话》
一文友老弟整日身陷文山会海,亚健康——身心疲惫不堪,却在每个周末的大自然中必做“每周一摄”(美篇)和“每周一歌”(诗词)美轮美奂,亦悠亦闲。与那沉重的“公文”和高大的“厅座”相比,他似乎更喜欢“阮郎归去田园梦”,“偷得浮生半日闲”。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会心的兄弟。
◎《黑人白话》
梦雪现在美国,可是因为文学,特别是因为中文学,我们从未觉得远隔万水千山,仍像当年面对面的推杯换盏。如此还有雪轻旋,还有雪泥鸿爪……文脉和血缘便是紧紧连接我们的大陆架。
20210520
◎《黑人白话》
520——不仅是这一天,不仅是这一人,不仅是这一句。黑人以为。
◎《黑水白沙》
1970年的5月20日,中学生的黑人从普通班到民兵排报到,有一种很光荣的感觉,仿佛入伍参战(父亲“解放”,我也不再是“狗崽子”);几个月后,学徒工的黑人又走进了纺织厂军工连的钳工班,做枪管,绞弹膛,天天枪不离手,时刻准备打仗;转年黑人又参加了武装部组织的野营拉练,从营口到老边区,从大石桥到盖县,做为通讯员,传达每一道命令都很神圣。民兵排——军工连——武装部:那会儿16、7岁的黑人是“一片兵心在熔炉”,最恨最不怕的就是美帝和苏修,当时我们最爱唱的一首歌是: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今天又看到黑人青少年时代为之热血沸腾的《5.20声明》,不禁感慨万千。
◎《黑人白话》
今天是5.20:有人想起95年前的北伐战争,有人想起75年前的学生运动,有人想起确定世界复活节,有人想起世界陌生人日,有人想起学生营养日,有人想起网络情人节,有人想起1951年的《5.20社论》,有人想起1970年的《5.20声明》,有人想起“我爱你,宝贝”,有人想起“我爱你,老铁”,有人想起“我爱您,母亲”,有人想起“我爱您,祖国”……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