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仰读秋月》(外一篇)(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仰读秋月》(外一篇)(随笔)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0发表时间:2021-06-24 08:26:47
摘要:滩里折断的碱蓬草在伤心的哭,空中盘旋的黑嘴鸥在凄厉的叫——为了它们已经失去的家园。当然,将来一定会大哭大叫的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可是,如今许多地方父母官们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不是不懂,而是不能:他们必须在本届政府的较短期限内急功近利,创造政绩,于是只好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杀鸡取卵”“寅吃卯粮”。

◎《仰读秋月》
     因为在美丽迷人的鸭绿江畔流连忘返,耽搁了不少时间,待我们来到虎山脚下的时候,天色已晚,而当黑人匆忙上山、下山时,正值月照边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有如在宋词里最是喜欢“豪放派”一个道理,唐诗中尤其让黑人心仪的大都是“边塞诗人”,王昌龄便是其一,除了上面这段《出塞》,还有《从军行》中的或悲或壮的两段:“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青海藏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此刻,面对夜色苍茫巍峨横亘的虎山长城,黑人的心里又忍不住吟出,这些悲壮豪迈的诗句。而眼前的山形峦影真像是一只卧虎雄踞在鸭绿江畔:那逶迤上行的长城,恰似虎脊坚强;那耸立山颠的烽火台,大写着虎头上的王字!秋风袭来,松涛阵阵,犹如低沉而有力的虎啸,不禁让人毛骨悚然。由这只“卧虎”,想到一条“盘龙”,那是山海关的“老龙头”,也是秦长城抵海天处,所谓“天下第一关”。然而,始皇帝哪里知道,华夏疆土岂止山海关?那种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说法也只是个历史版的地理概念。
    到了明代(1469),重新修建的长城又从山海关向东北继续延伸了2000华里,直至鸭绿江边的虎山之巅。于是,明史(兵志)记载:长城“东起鸭绿,西至嘉峪”。不无遗憾的是,这段东长城竟尘封多年,一直到了上世纪末才被史学届发掘并且承认。于是,窃以为虎山长城应当命名为“虎龙关”而为“东疆第一关”,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气势非凡:山如虎踞,江似龙盘,可谓天下奇观;二是这段新发现的明长城一端“猛虎出山”,另一端“蛟龙入海”,准确地说,应当是虎头龙尾,世上无双;三是东北虎、中华龙皆为图腾,而“虎跃龙腾”则是东北振兴、中华腾飞的美好象征。这样,新长城说应当是:东起虎龙关,经由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恕黑人唐突。
    汽车发动了,摇下车窗,回首复读虎山长城:秋月如钩,雄关似铁,非秦非汉,一照千年。
    
   ◎ 再见秋山
   仲秋,黑人驾着雪白的“千里马”,盘转穿行在一片葱茏的辽东大山里。左面是山,右边是山,后面是渐渐远去的山,前面是层层叠叠的山。渐渐远去的山一点点地把“门”关上,层层叠叠的山一道道地把“门”打开。
   我们的车速极快,时间过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可就是开不出这辽东的大山。开不出去就开不出去吧,我曾说过,和朋友,在路上,就是旅游的最大快乐,更何况今天与我们一路相伴的,还有这色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秋山。
   原来辽东的秋山是满山遍野团团簇簇的火焰!知道火苗跳跃时明明灭灭的颜色吗?是褐色蔓延成红色,是红色蔓延成黄色,是黄色蔓延成白色。
   于是我们看到那裸露的山岩是褐色的,那盛开的枫花是红色的,那满坡的柞林是黄色的,那过霜的树叶是白色的。
   突然,瑟瑟秋风吹过,那一团团一簇簇“山火”的颜色随之舞动变幻:褐是亮褐,红是橘红,黄是金黄,白是银白。原来风是可以为秋山“调色”的。于是,秋山的层次格外鲜明,秋山的精神格外饱满,秋山的身上套着一圈又一圈不同颜色的花环,秋山的心里盛着一年又一年不同滋味的果实。终于,我们驶出了秋山,可是我们又忍不住回首眺望,突然发现那满山遍野的火焰其实正是一种生命的绽放乃至恣意地张扬。冬天就要来了,可是生命无敌,青春无冬,这热情燃烧着的秋山不仅向我们展示最后的美丽,也储存下足够的能量越冬复萌。
   秋山再见,再见秋山!
   注:这段文字写于去年秋天。如今发表大概是要有些修改的,因为一年后黑人重返江城,再见秋山,特别是当我们驶出辽东大山,来到鸭绿江下游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比较以前的确有些不同,除了山里盈盈的快乐,还有山外隐隐的担忧:那就是在大片大片“口号山响,彩旗飘扬”填海扩地造园(工业园区)的工地上,我们看到实为“地球之肾”的宝贵湿地正在被砂石“活埋”,被水泥封盖(如此“活埋湿地”的情况,除了丹东,还有营口,还有盘锦,等等)。于是,滩里折断的碱蓬草在伤心的哭,空中盘旋的黑嘴鸥在凄厉的叫,为了它们已经失去的家园。当然,将来一定会大哭大叫的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可是,如今许多地方父母官们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不是不懂,而是不能:他们必须在本届政府的较短期限内急功近利,创造政绩,于是只好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当然,这种情况不止山外的湿地,还有山里的石场,许多本来绿色的山岭陡然出现了白色的断面,极像人类头顶的秃癍,用黑人的话说叫做“杀山”,真不知道若干年后再见秋山的时候,我们的湿地还会继续减少吗?我们的秃山还会继续增加吗?我们还会继续的“活埋”绿水、“砍杀”青山吗?官人哪,手下留情啊!!!
  
   (原创首发)
  

共 19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仰读秋月》是作者在虎山脚下写的随笔。作者认为“虎山长城应当命名为“虎龙关”而为“东疆第一关”,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气势非凡:山如虎踞,江似龙盘,可谓天下奇观;二是这段新发现的明长城一端“猛虎出山”,另一端“蛟龙入海”,准确地说,应当是虎头龙尾,世上无双;三是东北虎、中华龙皆为图腾,而“虎跃龙腾”则是东北振兴、中华腾飞的美好象征。这样,新长城说应当是:东起虎龙关,经由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作者所言有一定道理。 再见秋山是作者驾车穿行在一片葱茏的辽东大山里而写的随笔。让作者痛心的是“如今许多地方父母官们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不是不懂,而是不能:他们必须在本届政府的较短期限内急功近利,创造政绩,于是只好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杀鸡取卵”“寅吃卯粮”。”作者发出手下留情的呼喊。作者的忧国忧民爱国情怀跃在纸上,吐露着自己的心声,为破坏自然环境而感到痛心。作品文笔流畅,感情真挚,从行文到构思都有亮点,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1-06-24 08:28:24
  感谢支持社团,祝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1-06-24 09:36:43
  为了这次丹东行黑人付出了比较沉重的代价,因为一篇《湿地在呻吟》的文字,有悖于当时开发“五点一线”的大局,也被另一种形式的“诫勉谈话”,当然,更多的是好心劝导。在机关工作就要守纪律,将规矩,而我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人云亦云,循规蹈矩。所以我也是最不适合在机关工作。最近回营口,看见压在往日绿色湿地上的一个紫红色的大型污染企业,心里面有些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急功近利,断子绝孙,“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于是还想写一篇《水鸟的凄厉》。感谢闲妹及其社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