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绿美,溢满晨曦的森林(散文)

精品 【流年】绿美,溢满晨曦的森林(散文)


作者:绿雨如丝 秀才,222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3发表时间:2021-06-26 16:49:32
摘要:在色谱中,绿,是很特别的颜色,既不冷又不暖,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最具生命活力。

【流年】绿美,溢满晨曦的森林(散文)
   在色谱中,绿,是很特别的颜色,既不冷又不暖,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最具生命活力。
   此刻,北方五月,太阳熏暖。我站在山西省、太谷县,白燕村绿美园林公司二楼房顶。此时,房顶已不单是房顶,早修炼成一座园林。佛甲草,身上结满阳光,霸占整个楼顶,像绿茵茵的足球场,释放出韵律感;年轻夹竹桃,绿色悠然,围站四周;于木屋、长廊、小桥、泉水,还有盛放的勒杜鹃、剑兰、月季,涂鸦出一幅江南水墨。
   再极目远望,初夏的太阳似烧了一把柴火,大地一领会,便催醒草木们的荷尔蒙,欣欣然峥嵘。绿色拍成美篇,把眼喂得浑圆,郁郁葱葱的白皮松、婀娜绰约的金丝柳、如梦似幻的景天、浑圆天成的华北卫矛、娟秀细致的桃叶卫矛、姿态幽丽的紫叶矮樱、氤氲花香的壶瓶枣树,流泻皮垂的蔷薇……还有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打理苗木、起苗种苗的村民,以及来绿美园区采摘、度假的游人……
   爽朗笑声,宏钟般响起,铁塔般身形,一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带着风速,立我面前。他就是这一绿色王国缔造者,绿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太谷县美园农林专业合作社社长、小白乡、白燕村党支部书记——张隆德。
   他,80年代初中毕业,第一次考学失利后,回村务农。作为长子的他,本想靠知识改变命运。但,看到父亲拖着渐渐衰老的身体,在责任田里,陀螺般不知疲倦地劳作,他心疼。本就负荷沉重的家,哪能因自己复读,再给家里添加重量?
   夜凉如水,月光皎洁,他眼望深邃夜空,脑海里一幅亘古不变场景向深处展开:日不出已作,日落还未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晴天一身汗,雨天泥一身,一个个将身体弓成虾,在黄土里刨食,却只够勉强维持温饱的熟稔身影,像梵高画里的农夫和农妇,充满勉强、无奈、疼痛。夜色中,母亲急促的咳嗽声,父亲督促母亲看病的关切声,母亲回答,儿子大了,先翻盖房子再说看病的争执声,如一道闪电,灼伤着一颗年轻的心。“我既不愿意跟瞧不起给了我生命的母亲的那些人交往,也不愿意给如此胜任的充当我母亲的她的儿子带来耻辱和失败”他喜欢的这句话,腾一下也如雷炸响,警醒着他。
   贫穷激发想象。于是,二十岁的他,决定走出,走出家门,走出村庄,走出县域。有准备的走出,定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他看到外面的世界,绿意盎然,“经济林”三字,启明星般,点亮黑暗中的光明,让他踅摸到契机和商机。他决定用青春,书写人生第一个章节,这个章节里一定要长出绿,美成诗,美成晨曦里的绿锦缎。
   眼里有风情,心里有风景。几天后,回家。他与父亲协商,在自家田里种植经济林——壶瓶枣苗。只因,村庄自古就有千年枣林,而且,所结枣子皮薄肉厚核小,刚成熟时口感清脆香甜,在本县首屈一指,晾干后营养价值极高,有“每天三颗枣,排毒养颜不显老”之说。然而,民以食为天思想,如榕树根深蒂固在父亲脑中。这位一辈子都在乡村和土地、只与四时五谷周旋的老农,怎能同意儿子异想天开?后来,在他软磨硬缠下,父亲做出让步,分给他二亩地试种。二年后,枣苗销售一空,利润如五月的蔷薇,藤蔓上串。这让向土地俯首称臣的父亲,第一次觉得,地里不仅能长庄稼,还能长理想。
   80年代末,他的八亩六分责任田里,品种繁多,苗木兴盛,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仅1996年,苗木收入就达10万元。但,这怎能满足?生长在殷商后期,箕国都城箕城所在地的他,身上箕子流风遗韵,至今犹存,使他极具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
   90年代中期,他续写人生第二个章节,这个章节里,不仅要绿色亮眼,而且要亮出层次高低的美意,美成马来西亚的森林。他谋划、他构思,“在同一块土地上,根据乔、灌、草等植物各自脾气、习性,和对水、肥、气、热、光的不同需求,进行品种间合理搭配,发展多品种、多规格,多体态苗木。以小苗养中苗,以中苗养大苗,形成立体种植,资源蓄积型苗木,让有限土地,发挥最大产能。”
   他知道,质变来自量变的积累。土地数量,是写好第二章节的基石。一个大胆想法在他心中冒出,依据粮食亩产量给付村民租金,租种他们土地。此举,简直就是壮举,种植面积一下增加到50亩。2000年,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一百亩,产值达到30万元。
   2006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使村庄苗木种植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他创建绿美园林集团,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村庄遇上他,是村民的幸运,我遇上他,是我的机缘。以公司牵头,提供优良种苗,农户入股,农民带责任田入社,创建全省首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为农村闲置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搭建了就业平台,形成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当年,苗木种植面积800亩,年收入320万元。2010年,他免费为群众提供五十余万株优质种苗,帮助农户集中连片种植苗木1000余亩。2011年,合作社出售苗木3600万株,总收入104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6500元,是附近种粮农民的二倍。眼里的绿,换成口袋里的钱,落地脆响的RMB,让村民脸上绽放出有温度的喜。
   时间滚动时间,理念繁殖理念,目标超越目标。目前,合作社苗木面积5000亩,产值达5000余万元。小小苗木,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他领导的合作社,也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白皮松苗木储备基地。优质苗木除覆盖全省外,还成为河北、山东、宁夏、内蒙、北京等48个县区(市)绿化、美化、香化的订单产品。
   他,讷于言,敏于行。用脑走路,比用脚走得更远,何况,他是脑脚同频的人,更可行稳致远。趁全国绿化造林工程发展东风,他又成立了绿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取得国家绿化工程二级资质。实行产、供、销、建一条龙服务,培绿、育绿、植绿,已然经成为他的事业,不,是带领村民合力而为的事业。他,胸怀改善生态环境理想,积极投身荒山披绿、风沙治理绿化工程中。你看,太原市卧虎山公园、定襄县、太原市民营区经济开发区等17项绿化工程的20万亩绿化面积内,百余种植物,翠木葱郁,百花园内,芳草青碧,迎春、牡丹、芍药、连翘、丁香等依湖而立,相应如画。每一株绿植,均见证他匠心独具的创作,每一朵鲜花,都斑斓他不眠不休的汗水。那“优质绿化工程”奖牌,是对这位领头雁的最好馈赠。在他带领下,村庄获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先进村、园林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山西省最大的苗木基地,北方最大的白皮松基地,全国十佳苗圃之一。
   曾任山西省副省长的刘维佳,在全省林业现场观摩会上,目睹绿美园林苍茫辽阔的苗木基地后,高兴地拉着他的手夸奖:“老张是咱全省苗木种植的楷模啊!你为老百姓开了一家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我与他,行走在绿色银行——绿美园林,他超绝的种植模式已成气候。这时,他一改寡言之态,如数家珍般向我介绍,你看,这是银杏+红王子锦带+德国景田;那是栾树+矮樱球+鸢尾;北面那块是白蜡+金叶榆球+春兰草……这是他的作品,反复试验的作品,浸润他心魂的作品。我看到他眼睛,熠熠夺目,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持和执着。我听到这些熙熙攘攘的绿,在夏风的召唤下浅吟低唱。吟出“一村一品”特色,唱出晋中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长廊效应。
   风物长宜放眼量,传承古风古韵,以文化人,植绿宜人,休闲娱人,是他谱写人生章节的又一主题。依托本村箕子封地、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仰韶时代晚期,到龙山时代早期比较完整的、连贯的文化遗产序列遗址,带领支部一班人,申请兴建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箕子文化博物馆,串联千年枣林、宝峰寺等历史遗迹,打造文化旅游体验村,发展“苗木+”产业链。
   思路决定出路。绿美,不只美在眼里,拂在身上,还要美在心坎,甜在嘴里。他知道自己知识贫瘠,科学管理是短板。于是,重金引进高学历人才。不到三年时间,林学、园艺、农学专业的十几个大学生,加入绿美,同他一起,无悔地坐在天地间,看夕阳无限,写绿美缤纷。同时,借区域优势,谋求与山西农谷、山西农大合作。2018年,与农谷生物研究所牵手,在绿美园区成立了“新特优”品种研究机构。平台的搭建,农大教授们可以直接与公司对接,把最新成果,推送给农户。目前,引进新技术、新特优品种20多个。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植物们还没从冬眠中醒来,他的“苏丹玫瑰”、“早黑宝”葡萄,已在大棚里,显山露水,硕果累累,比普通葡萄早熟俩月。阳春四月,别处的枣树还在拥抱春天的残梦,他的壶瓶枣,已赤裸裸红满枝头。冬枣也不甘落后,猴急急红了眼圈。就连出生在美洲大陆的热带水果——百香果,也被他引进、改良,在温室里一层一层,繁衍子嗣,披垂下坠。
   现今,绿美园林,不仅是山西农大学生实习基地,而且集自然野趣、田园风光、历史人文、采摘体验于一体,成为远城近郊人们休闲度假场所。
   我漫步绿色饱满,生态气息浓郁的园区。夏风,穿过松林,涛声阵阵,如茶汤初沸,又如洞箫吹响。绿色如盖,登高远望,目不及边,素性林下静坐,听风读松,亦或听松弹风,只听得恍兮惚兮,仿佛远离尘世。
   绿色如浪,推我移步。行至潭边,人工“雨”丝丝,落在或尖或宽、或长或圆的叶面,犹如绣娘持针,在轻柔的缎面上,绣出滴滴潋滟。水过的园,满园空翠,浮生轻松,那感觉,真是再惬意不过。
   园区,小住一晚。鸟鸣绿林,唧唧啾啾,声声如珠,圆滚滚,阵阵似玉,脆生生。一声接一声,跌到树枝,跌到地上,跌到我窗棂,令人捡拾不尽。
   林内有亭,亭下有石,古木微花,我欣然而坐。绿色如海,纷至沓来,黄绿、青绿、豆绿、草绿、翡翠绿、苍劲绿、活泼无尽绿,沧桑深沉绿……每一种绿都好的有特点,就像每个人都有优点。那绿,是盈满晨曦的森林,自由飘摇的海藻,拂天及地的长链,绝处逢生的希冀。水畔菖蒲映带,那轻绿,如早春的芽一般柔软;亭旁冬青环绕,那嫩绿,如潺潺的水一般多情;连廊处海棠亭亭,那青绿,如清澈的碧螺春魅力四射……每种绿都有层次,每一笔都有精神。曦微晨光,辉映绿林,更添雅致许许。
   园林内,一排排大棚里,果子烁烁,采摘葡萄、红枣、百香果
   的游人,穿梭在野野藤蔓中,边摘、边品,边赞。银杏、木槿、月季……根部沾泥带土,被塑料衣包裹,爬满卡车,准备去远方安家落户。
   “哧啦哧啦”声,很有力道,划开所有的绿。循声找寻,他正指导几个实习大学生,给一颗树“动手术”。他——张龙德,“省级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农民科技示范带头人”、“全省林业种苗先进工作者”……荣誉多多,依然勤劳。为绿而勤,为美而劳,是烙在他身上的DNA,甩不掉,他也不想甩。
   晨曦打在他头顶,年近花甲的他,根根白发如银针,有绿林做背景,让你感觉不到他的老。反倒觉得,就像在交响乐的背景里写大字,有一种织锦配棉麻的澹远,和晨曦盈满的美感。

共 42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绿美园林,是农民的绿色银行,是一个的绿色人生。在色谱中,绿,是很特别的颜色,既不冷又不暖,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最具生命活力。作者登上绿美园林公司房顶,以近而远的视角,观望北方园林初夏之景,由景及人,历数绿色王国缔造者张隆德其人其事迹。面对负荷沉重的家,中考失败的他,因贫穷激发想象,由二亩地试种“经济林”——壶瓶枣苗起步,租种土地,立体种植,培绿、育绿、植绿的苗木种植,一路“长征”,经由量变到质变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踏出一条“绿”色人生:从80年代的万元户到产、供、销、建一条龙服务的绿美园林集团,打造文化旅游体验村,发展“苗木+”产业链,重金引进高学历人才,成立“新特优”品种研究机构。极具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村党支部书记“箕子”,为绿而勤,为美而劳,是烙在他身上的DNA。绿美华章,吟出“一村一品”特色,唱出晋中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长廊效应。这是一篇农企人物专访记,却非一味的套路而歌。作者善于诗意记人与如实录事,落在细节,深入人心,再现了一个“讷于言,敏于行”的农民实业家。地里不仅能长庄稼,还能长出绿,长出理想,美成诗,美成晨曦里的绿锦缎。励志佳作,流年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6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6-26 16:51:30
  绿美,是绿色森林,也是绿色人生。
   喜欢这样的书写,带我们回归生态自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21-06-29 10:42:32
  谢晨曦老师编辑
回复1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21-06-29 10:43:09
  谢谢老师编辑。夏日辛苦了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6-28 21:53:3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7-02 15:40:40
  但文中充溢的那种身处逆境、不改夙愿的境界还是难能可贵的。时光总是太匆匆,年年相似的景致还在岁岁人不同的相看里重现,可很多事物却早已是回不去的昨天,只能在时光碾碎的烟尘此去经年。文章于平白的叙述中见清丽,于平淡的气氛中见万千感慨,于平常的景物中见人间仙境,实为一篇描景抒情的佳作。格调典雅,文字清丽。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4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07-03 14:42:25
  这是一篇很励志的文章。曾经的高考是许多人挤独木桥,其实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但“思路决定出路”,天道酬勤。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