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神舟·神州】鸭吃稻子鸡吃米(小说)

编辑推荐 【神舟·神州】鸭吃稻子鸡吃米(小说)


作者:林皖红 童生,64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5发表时间:2021-06-28 21:28:13

【神舟·神州】鸭吃稻子鸡吃米(小说)
   一
  
   千万条雨鞭抽打着大地,溅起了一个个水泡,天地间白朦朦的成了水的世界。
   常远猛地拉开门,风夹着雨涌了进来,他犹疑地停了一下,回过头看到父亲阴沉沉的脸一咬牙冲进了雨地,消失在了密密的雨幕里。
   常记福恶狠狠地骂了一句:“让雨淋死了你,一辈子也别回来。”
   常嫂看不下去了,她对常记福说:“虎毒还不食子呢,哪有这样咒儿子的。”
   她眼巴巴地站在门口,任凭雨水浇在身上,她望眼欲穿也没有看到儿子回头。
   常记福将妻子拉进屋内,找了一把伞冲进了雨地去找儿子,他也担心这雨淋坏了儿子,一路上,风和雨乱糟糟的一个劲的往身上搅,他的心里也是乱糟糟的,他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听不进他的建议呢,他难道不是为了儿子好?
   风雨中常记福经过了一栋灰色的小楼,这个小楼的主人马小六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他只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本分的农民,由于他的这个小楼是村子里最先盖起来的,他也就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他有句名言鸭吃稻子鸡吃米,做人要实在一点,常记福觉得这句话是暗讽他不识时务,从此和马小六有了心结。
   常记福不想见到马小六,远远地绕开了小楼,人绕开了,可他的心却绕不开。
  
   二
  
   四年前。
   这一年的夏天比以往每一年的夏天都难过,常记福觉得自己快要闷死了。他不怕这夏季炎热的太阳,也不怕雷雨前的闷热,唯独这心事闷在他的心里让他透不过气来。
   满腹心事的常记福扛着铁锹在田埂上转悠着,此刻正是水稻扬花的季节,星星点点的淡黄色的小花在修长的稻穗上绽放,预示着今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但稻子的长势并没有给常记福带来好心情,他依然感到气闷。
   常记福的心事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解决起来并不是太麻烦,他只是有些想不开又不想对人说,他不说是因为说出来怕别人笑话。
   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榜是正常不过的事,何况落榜的又不是他儿子一个,同村马小六的儿子也是其中一个,只是常记福对常远寄托的希望太大了,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眼下的常记福就是如此。
   马小六没有常记福这样的失落,在马驹参加高考时他就没有抱着多大希望,对录取和落榜看的很淡,因此他的心情很是平和,他看到了在田埂上瞎转悠的常记福就走了过来,他有事要和常记福商量。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田野相遇了,这时候常记福和马小六之间还没有心结,可儿子高考落榜使常记福的心里堵的慌,所以他不想见到任何人,哪怕是同病相怜的马小六,常记福转过头看着抽穗的水稻。
   这一天,马小六无疑是主动的,虽然他看出常记福不想和他说话还是凑了过去,他问忧心忡忡的常记福:“老常大哥,常远的事你还没有想开?”
   常记福被马小六看穿了心思就有些尴尬,他说:“这有什么想不开的,天下又不是我家儿子一个没考上大学。”
   常记福这话有些不友善,话里有暗指马小六的儿子马驹也没有考上大学,但马小六没有生气,他接过常记福的话茬:“老常大哥说的是,天底下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多了去了,所有的人都活的好好的,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可以活的很好,不是说条条大路通北京吗,所以我想和你商量一下,让常远和马驹结个伴一起出外打工,两人是同学相互也有个照应。”
   马小六说完这番话期待地看着常记福的反应,两个孩子年龄都不大,二十岁边上,都没有出过远门,可留在身边也不是个事,出门在外能有个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他想常记福会同意他的建议的。
   常记福冷冷地说:“常远离高考分数线只差那么几分,再努力一下明年一定能考取的,我想好了,让常远去复读。”
   常记福好像是早就深思熟虑好了,其实他是在堵马小六的嘴临时想出来的敷衍话,话出口了他想,得,没有什么可以再考虑的了,这也许是最正确的选择。
  
   三
  
   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当马家盖起了村里唯一的二层小楼房的时候常记福有些目瞪口呆,现在世界上的事情变化太快,快的让人来不及思考,马驹子打工竟然在村里率先盖起了楼房,常记福有些怀疑盖房的钱来路不明,但事实证明,这确是马驹子的血汗钱。
   不过,常记福并不后悔,他不是短视的人,别看他家为了常远上学经济拮据,可他家的常远是只潜力股,这话是常远的班主任李老师说的,李老师是有学问的人,他说的话常记福相信,虽然常记福听得不大明白但潜力巨大他还是听懂了,他的心里就有了和马小六较劲的想法。
   常远复读一年,没有辜负常记福的期望,于次年考取了林学院。儿子学什么常记福不大在意,只要常远读的是大学就够了,他就能在人们面前挺直腰杆,马小六有一个打工的儿子就比他矮了一大截,马小六在和他讲话的时候就得仰着脸看他,于是他就有了成就感。
   有人曾经问过马小六,如果当初让马驹儿复读而不是打工结果会是怎样,马小六笑而不答,指了指常记福家的草房又指了指自家的楼房,这意思太明显不过了,这话传到了常记福耳朵里的时候常记福冷笑一声说:“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出水才见两腿泥,现在说这些还太早。”
   马小六知道常记福误解了他的话,他没有丝毫嘲笑常记福的意思,也没有和常记福攀比的意思,他说:“鸭吃稻子鸡吃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天下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有人去做的,哪有这一行比那一行高的道理,天下打工的人多了去了,马驹儿不见得比别人低一个头。”
   两个人至此有了心结。
   常远大学毕业了,到了常记福的这只潜力股体现潜力的时候常记福觉得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的心情特别好,没有事也要找事在人前转转,有人问常记福:“常远的工作找好了吗?”常记福回答:“提他我就生气,有好几个单位要他他都不去,非要考什么公务员,这不在家复习呢。”说这番话的时候常记福是幸福满满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生活中少了什么。
   细心的人发现有好几天没有见到常记福了,常记福在人们视野里消失的几天里人们有些不习惯,他们会想起他,想起大家聚在一起说些漫无边际的调侃话,想听到他的笑声,常记福不来了他们就冷清了许多。
   常记福现在再也不想提常远的事了,提起常远他就窝火,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后悔,不该让常远继续读书,书念多了脑子也念坏了,好不容易考上了公务员端上了金饭碗,也不知道常远的哪根筋搭错了,他自动放弃了这个许多人为之努力而不可得的机会。常记福躲着人是因为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常记福对自己的疏忽也是不可原谅的,如果他的心够细应该早就发现端倪,在常远等通知的时候村支书来找过常远,和常远有过一次很长时间的谈心,常记福当时很骄傲,儿子现在是个人物了,村支书都这么看中他,村支书和常远谈话不久,常记福发现常远经常往后山上跑,常记福以为常远是因为等通知等的心焦去散心的,直到常远那天告诉他,他哪儿也不去了,就留在村里建设美好的乡村,听到这话时常记福傻眼了。
   父子俩发生了争执,常记福发现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小屁孩了,他说服不了儿子。
   想到这里常记福就感到他的心在疼,这么多年的省吃俭用算是白供儿子上学了,看到烟雨中马小六家的小楼,常记福想当初真应该让常远和马驹儿一道去打工,这会家里也盖起小洋楼了,真是失策啊,还是马小六有远见,这是这么多年他第一次对马小六的认可。
   风和雨乱糟糟的往常记福的身上搅,他的心也是乱糟糟的,野外成了雨的世界,哪里还能看到行人的踪影,儿子会到哪里去了呢?常记福忽然想起来了,儿子只会去一个地方,他看着远处村支书的房子,骂了一声小兔崽子走上了回家的路。
  
   四
  
   揪心的雨滴滴答答地下个不停,天阴沉沉的没有一点放晴的意思,这样的天气常远什么事也做不成,就躲在房间里看上学时的课本,温故而知新,这些知识他今后都是用得着的。常记福则坐在门口看着那无休无止的雨,这不解人意的雨丝毫不顾及别人的烦恼兀自下个不停,他烦闷地看着天,让雨困在家里,他就得面对让他生气的儿子,他的心情就永远也不会好。
   爷俩现在像仇人,除了吃饭的时间避不开,其余的时间能躲就躲着,他们之间的疙瘩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开的,常嫂知道这个道理便就采取了中立态度,冷冷地看着事态的发展,这种态度有助于平衡家庭矛盾,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这个漫长的雨季常远并没有闲着,吃过午饭他就撑起了伞走出了家门,常记福此时还没有吃完,他看着常远的背影消失在雨地里舒了一口气,从现在起他至少半天不用和儿子碰面,也就可以少生一些闲气,但儿子出去做什么他心里有数,所以他的心里依然不痛快,他希望那些人不要受到常远的蛊惑,不答应和常远一起去开发什么后山。
   常记福将烟袋锅在鞋底上使劲磕磕,又装上了一袋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又吐了出去,他知道他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却又无可奈何,儿子是有鼓动力的,那些小青年一定会被儿子鼓动的热血沸腾,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待天晴了,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村支书这个后盾。
   果然,儿子回来的时候虽经过刻意的掩饰,但他的眼睛还是泄漏了他喜悦的心情,这说明儿子进展的很顺利,这就是说这场争论以常记福的失败而结束,常记福是个很现实的人,他不再坚持了,因为坚持已经没有意义,坚持的结果只能让村里人都知道了他的家庭矛盾看他的笑话,那不是光彩的事,他只能接受现实了,风水轮流转,让马小六神气去吧。
   常记福这样想的时候心里有着悲哀,输给马小六他也心有不甘,他应该想个辙找回面子,于是他又开始抽烟,烟雾将他包围了,儿子不想看他的脸色躲到屋内去了,常嫂也被烟雾熏走了,这时候是不能劝她男人少抽烟的。
   常记福又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他带给了人们一个惊讶的合不拢嘴的消息,常远放弃了公务员的职位留下来建设美好新农村了,人们一下子都静了下来,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常记福,确定着这个消息的真假,当他们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时候,他们脸上的表情不再是惊讶而是惋惜和不解。
   有人问常记福你就这样任由你儿子胡来?常记福说:“这怎么是胡来呢,年轻人的志向不是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可以理解的,常远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就算不理解也要给予支持。”
   于是又一个人说:“修地球有把力气又不惜力就行了,常远念那么多书不就白瞎了。”这个人这样说的时候看了一眼马小六家的楼房。
   常记福明白他的意思,这也是他的痛点,可这时他只能说些场面话:“你这样说可就不对了,现在不是提倡科学种田吗,科学种田你知道吗,现如今,没有科学知识能行吗,常远的书是不会白念的。”
   常记福都被自己说的话感动了,这些天他为什么没有这样想过?
   再长的雨季都有停歇的那一天,天终于放晴了。
  
   五
  
   几个月过去了,常记福不知道常远做些什么,他也不想去问,这些天,常远天不亮就起床到很晚才回来,中午饭也不回来吃,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他和常远很少有相遇的时候,即使相遇他也不会问什么,能说什么呢?他不反对并不代表他就赞成儿子的行为。
   常记福对儿子的漠视也只是表面上的,儿子就是儿子,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不可能不关心儿子的动向,常嫂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你这是何必呢,就算你不愿坐下来和儿子谈谈也可以到后山去看看。”
   常嫂的主意不错,常记福早就想到后山去看看了,只是面子上下不来也就一直没有成行,现在常嫂这么一说他的心又动了。
   其实,常记福对常远的动向还是知道一二的,只要在人多的地方站一会就能听到常远的消息,常远现在成了这里的一个新闻人物。常记福听到最多的是常远说三到五年后让村里的人家都住上小洋楼,说这话的人眼睛里射出兴奋的光,然后提高声音,还是三层的。
   常记福对这个消息表示怀疑,让全村的人家都住上小洋楼还是三层的,这需要多少钱?这些钱又从哪里来?常记福知道马小六家盖二层楼房的时候是脱了一层皮的,如果这话是常远说的,他的这个牛皮吹的也太大了,常记福再也绷不住了,他要到后山去看看,看看常远这几个月干了些什么,凭什么有这么大的底气。
   后山原是一座荒山,除了满山的荒草杂树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如果硬要找出有用的那就只能从栖息在山上的飞禽中找了,这样的山常远却将它当成金山了,全村人致富的钱都要向它要了,这可能吗,常记福难以相信。
   常记福来到后山的时候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山上的荒草不见了,歪七歪八的杂树不见了,后山被开挖了一遍露出了黑黝黝的泥土,常记福弯下腰捧起泥土放在鼻子下面嗅嗅,用手捻开来看看,这后山上的土还真肥,这是常记福没有想到的,这样的土地上如果有水种庄稼也一定会有好收成的,栽树是没有可挑剔的了,果然,漫山遍野被常远他们栽上了树,只是这些树常记福不认识。
   这与常记福的想法也不相同,他原以为常远他们会在这后山上栽上桃啊梨的一些果树,桃三杏四梨五年,几年后就可以见成效了,这样的荒山也可以成为一座宝山了,眼前这些小树枝干是灰色的,小枝上长满了绒毛,叶片是卵形的,常记福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树,难道这树的经济效益比桃李杏要好?常记福想问个明白。
  
   六
  
   这话当然不能问别人,这世上的人聪明着呢,他们能从你的问话中猜出个七七八八,准知道他和儿子有矛盾,这话只有问儿子,虽然常记福不大情愿,可这话窝在心里让他不舒服,再说,老子主动找儿子说话也不算丢人。
   儿子告诉他这是构树。
   常记福没有听明白,人有起名叫猫儿狗儿的,这树还有叫这个名的?
   常远想笑又忍住没有笑,解释说:“这构不是猫啊狗的狗,是构造的构。”
   常远说:“这构树全身都是宝,构树果外面是红色的,中间是一个黑色的硬核,吃起来既像杨梅又像荔枝,非常甜,发酵好的构树叶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还含有维生素,是喂猪羊的好饲料,另外,构树的子和叶还能入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呢。”
   常记福自以为弄明白了常远为什么要栽构树了,常远接下来的话才让他真正明白了常远的想法,他在心里骂了一声小兔崽子,果然比老子强,他心里对儿子的芥蒂彻底化开了。
   常远说现在城里人讲究吃绿色食品,所以他承包了后山就是为了搞生态农业,为城里人提供他们需要的食物,他在常记福的面前展开了他的规划图,在图上指指点点,哪里是养猪的地方,哪里是养鸡的地方……然后说:“这构香猪、构想鸡在城里很受欢迎,而且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
   常记福现在是真明白了,常远这些年的书没有白念,他说的让村里人都住上三层楼房的话不是吹牛,当常记福再出现在乡邻们面前的时候他的底气十足,不过常记福很少有时间出现在乡邻面前了,细心人发现常记福更多的时间是在后山上。
   常记福从后山上回来的时候还特意绕个路从马小六家的楼房前经过,这时他是昂首挺胸的,这天他遇到了等着他的马小六,两个人像当年在田埂上相遇时那样抽着烟,沉默了一会马小六开口说:“老常大哥,你和常远说说,我想让马驹儿回来跟他干。”
   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了马小六说过的鸭吃稻子鸡吃米的话不由得笑了。
  
   (原创首发)

共 597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林皖红老师的小说《鸭吃稻子鸡吃米》,全文浓浓的乡土气息,作者以人物内心活动铺陈了整个故事,配合着雨的描写,丰富了一个恨铁不成钢而又爱慕虚荣的农村父亲的形象。开篇带着情绪写雨,冲进雨幕的儿子,绕着走的小楼……作者构架心结,铺陈情节,引人入胜;回忆从四年前的夏天开始,常记福没有接受同村马小六对同期落榜的儿子结伴打工的建议,虽然儿子考上大学,而马小六儿子打工却第一盖起了小楼房,而接下来儿子不去找工作,非要考公务员,考完公务员却又自动放弃,回村支援家乡建设,这一切的一切让常记福内心无法接受,心疙瘩彻底成结了,父子矛盾升级,故事达到高潮,再长的雨季都有停歇的那一天,天终于放晴了, 常记福去后山一探究竟,发现儿子的秘密,心里对儿子的芥蒂彻底化开了……全文娓娓道来,似在描述,也似在倾诉,似乎并不着力,读来却让人揪心,很好的故事推陈手法,推荐大家阅读。【神舟编辑:即刻游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即刻游记        2021-06-28 21:29:42
  感谢林皖红老师赐稿神舟,即刻游记问好老师,有理解不到之处还望谅解,祝老师佳作连连!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回复1 楼        文友:林皖红        2021-06-29 08:04:14
  感谢即刻游记老师为拙作留下精彩的点评,老师辛苦了,恭祝老师夏安!
2 楼        文友:石尖        2021-06-30 21:24:37
  2020年是脱贫攻坚之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谨记在心的一年!作者选取的立意和角度不错,围绕着脱贫致富展开,通过塑造了常记福和常远的主人公形象,以他父子俩的“矛盾”为主线,以及与马小六的“攀比争斗”为辅线,通过娴熟的叙述和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最后使主题升华!石尖问候作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3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1-07-02 10:54:43
  感谢林皖红老师投稿支持神舟征文,期待老师精湛的文笔再次展现神舟!问候老师!遥祝夏安!
峥嵘岁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