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可爱的萝卜地(散文)

精品 【东篱】可爱的萝卜地(散文)


作者:孤独小男孩 举人,38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88发表时间:2021-07-06 05:49:35

【东篱】可爱的萝卜地(散文)
   到了入伏的时节,便想起了种萝卜的事情来。
   “萝卜响,咯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这是我很小就知道的民谣。萝卜在东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容取代的,它的食用很随意,随便切上一块,便可嚼巴嚼巴进肚,是可以用来顶饥抗饿,拿来垫肚子的。东北的气候寒冷,长达六个月的冷霜期,它和大白菜便要担纲起东北人的餐饮的主要角色,长达半年之久,叫它“半年粮”也是恰切的。
   在东北人的田园里,一定会有一块土地是留给萝卜的。我想起此时的管护站,真的缺少一块种萝卜的土地。忙去转一转,很快就选好一块空地。这里窝风向阳,土质肥沃,正是种萝卜的好地方。
   这块土地开垦起来不是很艰难,只是搂去表面的落叶与杂草,黑油油的土壤便露了出来。种萝卜基本是不用施肥的,腐殖土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保证能种出大萝卜的。当我刨开松软的土地,一股泥土清新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土地的气息如同人脉一样活跃,鲜活的气息非常浓郁,这是一个更大的生命体,才能承载许许多多的生命。当我刨开这块土地,眼前便闪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场面,虽然已经很久远了,却依旧那么的清晰。那是一个个丰收的景象,正是从这块土地衍生而出,一幕一幕放映出来,让人怎么都看不够。
   我所看见的萝卜地盛景是这样的。那是一块山坡地,高低起伏,却因为生长出一片大萝卜而显得生机勃勃。一条条土垅排列有序,也让一个个萝卜端庄稳坐,气定神闲。它们一个个顶着的缨子,像极了草编的伪装帽,更像是一个个淘孩子,刚刚稳住了心神,在那里凝神作态呢。
   这样丰收的场面,怎么能少得了我们这些淘孩子呢?一个个大萝卜抱在怀里,难免让人有了无限深远的想象。母亲抱着一个大萝卜,有人跟她打趣着,是不是又抱了一个儿子?
   母亲笑盈盈地看着在地里淘气的我,轻声漫语地回应着,儿子有了,不想要了,倒是想要个闺女。大家听了这话,不由地哈哈笑起来。那会儿,我正在萝卜地里,没边儿没沿儿地疯扯扯地淘呢,一身的泥土,让人几乎分辨不出我是谁。
   有个小伙子,抱着一个个大萝卜,人家便这样问他,是不是想抱个媳妇?他歪脑袋想一想,嘿嘿一笑。抱媳妇谁都想,现在也只能抱抱枕头。他把抱萝卜想成了抱枕头,其实也很实际的,这个梦想也要先抱枕头去梦到。
   收获了大萝卜,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事情。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大萝卜竟然是可以填满记忆的精神食粮。我记忆里的萝卜地,就是这么淳朴,这么厚重,那里面包含着我的亲情,我的乡情,一直都在那块土地上疯长着,至今都没有停歇。
  
   二
   这块土地之所以能够种上萝卜,还是有些意外的。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身体也非常健壮。她那时候是生产队的队长,一个女人担任队长,足见她的能力。她的田间活计拿得起,放不下,什么扶犁蹚地,铲地割地,一些男人都不是母亲的对手。我曾经亲眼看见他,扛起一百根一捆的架条,轻轻松松地走起来,如一阵风,让男人们都自愧弗如。
   这块萝卜地的开垦是很艰难的,这块山坡地可是块蛮荒之地,这里乱石密布,荆棘丛生,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完成。母亲带领着几十号人,顶风冒雪,忍受着常人不可忍受的艰辛,砍倒荆棘,搬走石头,翻开草皮,才在春耕之前,完成了对这块土地的平整。
   原本这块地是要种植玉米和大豆的,然而在调配种子的事情上出现了问题。那时候,所耕种的土地,都是由上级来调拨的,需要申请才可以。在耕种这个问题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种子的土地,是让人备受煎熬的。耕种日期硬是在这样的期待中,一步步远去,我看见母亲流下了眼泪。在这个时候,她恢复了女人柔软的一面,此时,我却觉得她与众不同,百炼成钢的性情,有了这样的柔软,显得更加坚韧。
   土地不能白闲一年,种不上庄稼,就该种别的。时值入伏,就种萝卜。种子是不好去弄的,那时候,没有专门卖种子的机构,可以说,有钱没有地方去买。不过母亲是有办法的,她认识一位老农把式,虽然远在几十里外的外村居住,她还是把萝卜种子给淘弄来。
   “头伏萝卜,二伏菜”,这是我们当地的农谚,是绝对农耕经验,是不容忽视的。种萝卜的那天,我看见种地的人们都是挺直着腰板,不容一点点弯曲,都如直挺挺的树干一般直溜。
   我看见这个劳动的场面,猛然想起前段日子看的木偶戏,母亲和众乡亲们,怎么就在一瞬间,都变成木偶了?我哈哈一笑,声音刚刚出口,却见母亲那严厉的目光横扫过来,把我的笑声拦腰斩断。这是正经的事情,可不是在开玩笑呢。
   这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回家去问父亲。父亲不由地也笑了,给我的解释是,不弯腰种的萝卜,就不会辣。我听了这话,不禁更加迷惑,弯腰与萝卜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些勉强啊?这些勉强,一直在心里憋屈着,直到我长大了才明白。我参加过许多的劳动,各种劳动都有着自己的约定俗成。比如,上山要拜山神,下河要拜河神。在东北,有些事情看起来还不是迷信这么的简单,如果你信这个就进来,不信就不要妄语,否则,就会有人来管你,怕你不符合大家的默契,而坏了规矩。有些事情不要去问,心里知道了就好。有一句话叫“入乡随俗”,人家的规矩已经制定了许多年,是不容改变的,你来便来,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这个不弯腰种萝卜的习俗,就这么在乡间流传。我没有仔细去追究这个习俗的正确与否,种地那天是不是弯腰了?过段时间所长出的萝卜,弯不弯,辣不辣?这个看似有些无厘头的说法,在我的心中,还是扎下了根,永远都不曾忘记。因为有那年的事实存在着,一个个大萝卜的成功,也就在预示着这个习俗的真实性。这块地也就真的从此名声大噪,“萝卜地”也成为专用地名,把那块土地标榜在家乡的版图上,成为永久的标志。
  
   三
   萝卜地在我童年的时光里,占有很大的一个空间。那地里的萝卜如同一根绳子,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紧紧地拴在一起。萝卜地,我们天天都想去,却又心存忌惮。那里有个老头,天天拄根棍子,站在地头,像轰小鸡一样轰我们。
   这老头我们都认识,他姓张,是村里的孤老头,没儿没女,一个人就住在村头的小草房里。他的岁数可是够大的,一年四季,就一身蓝土布衣裤,没见过更换。因为他驼背,那背部衣服的颜色便浅淡了许多。黑黑的脸膛上,虽然布满了深深的纹路,然而依旧可以看见一条粗大的伤疤,横贯额头。
   这道伤疤是他的荣耀所在,他每每说起这个伤疤,都会兴奋地眼神放光,精神抖擞起来。他以自己是抗联战士而自豪,他提到的最多的是王德泰,说这道伤疤是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留下的。看他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大英雄。
   只是,他的那段抗联历史,国家没有承认,便只能在我们村的小草房屈就。他的话说得多了,谁都觉得他是在吹吹牛皮,败败火。母亲是生产队长,我听见经常喊他“疤拉”,他很痛快地应着。这个脸部特征还是让他很认可,叫成一个名字,未尝不可。我叫他“疤拉爷”,他更喜欢,我远远地喊他一声,他便远远地应,声音洪亮。
   疤拉爷被委任看护萝卜地,看中的就是他的那副认真劲儿,他可是够认真的,萝卜刚刚有拇指粗细,就在地边搭起了窝棚。萝卜地一片翠绿时,他已经搬去住了。我和母亲时不时还去看他,他吃饭总是将就着,一块玉米面的大饼子,硬撅撅的,他的嘴里没有几颗牙,下巴的山羊胡子都跟着咀嚼的频率在颤动着。母亲带给他几个鸡蛋,让他自己做点鸡蛋汤,泡上大饼子,可以软乎些。
   疤拉爷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反对母亲的做法。我知道他这个人,面子上硬,心里却软得很。他尽心尽责,把萝卜地当成了自己的家,就算是对母亲,对生产队的最好回报了,这些萝卜也就一个都不会少,个个平安。每一双觊觎的眼睛,也只能在萝卜地上面扫一扫,算是偷到了,别的就甭想了,他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铁栅栏。
   我和小伙伴们,被地里日益壮大的萝卜吸引,想着萝卜的甜脆可口,直流哈喇子。我还是有办法的,那天我来到疤拉爷的窝棚,和他在一起,让他讲故事。把注意力从外面收回来,然后再下手。
   疤拉爷讲起他的故事,就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一下子来了精神。我表面专心致志地听故事,其实支棱着耳朵,在聆听外面的动静呢,心里忍不住着急。
   他讲了一阵,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便走出去,倒出水壶里的水,润润嗓子。这个节骨眼上出事情了,只听一声大喝,下面的事情便都败露了。疤拉爷乐呵呵地回转来,指着我说,跟我玩计谋?行啊!小伙子以后肯定行!看好你!
   他这口气说话,句句扎心啊。我把人家的信任,当成了鞋垫子,总是没法解释。
   我不知道怎么回的家。那几天,我一直担心母亲会收拾我,惴惴不安地过去了几天,都没有动静,疤拉爷没有汇报,自己把事情给压下了。
   收获萝卜的时候,我又去了萝卜地。这时候看不见疤拉爷,他已经完成了任务,此时一定在他的小草房里,躺在炕上,翘起腿,哼哼着小曲呢。
   第二年又是到种萝卜的时候,刚刚撒下种子时,疤拉爷来了个急病,没有什么征兆就去世了。他的后事都是生产队给办的,还算体面。母亲给他缝了一身装老的衣服,让他板板正正地走了。只知道他姓张,叫什么也不知道。也就是那年的夏天,一张证明书寄到了林场,转到母亲的手里,那是一张疤拉爷曾经的身份证明,他真的是一位抗联战士。
   那道墓碑立起来了,“张云鹏”这个名字,实实在在地刻到了上面。那张迟到的证明书,被人宣读时,我好像看见疤拉爷在不远处偷笑呢。
   我的管护站萝卜地,土垅打好,刨好了坑,点上萝卜籽。这一刻,我不禁腰板挺直,一点都没有弯过。
  

共 37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最值得怀念的萝卜地!人家说,拔出萝卜带出泥,这里却是拔出了萝卜,带出了一个大英雄。一块萝卜地,不仅仅表现了农事,还藏着亲情乡愁,更承载着故事。光听着这农谚,就仿佛是在啃大萝卜。作者开垦土地,对土地有着特别的感觉,那时,农村里有什么可以让农人感到惊喜自豪?萝卜啊,是儿子,的确,是农民辛勤种出的儿子,当然,也温暖着如今奔五的作者的记忆。作者的母亲是女强人,现在这样称谓,那时可能人们只能啧啧称赞,说个“真行”。母亲生怕违误了农时,求来了萝卜种。一地有一地的风俗,在东北,种萝卜不能弯腰,这个讲究应该是一种乡俗文化。种下了萝卜,得有人看管,那个“疤拉爷”出场了,生活简朴,安排给他的营生也认真,一段“智斗”疤拉爷的故事,再现了那时的温暖场景,这个人物是个大英雄,但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认可,疤拉爷只能跟人们当作故事说说,是炫耀?那也值得好好炫耀!是解闷,这样的故事一旦进入关键情节,那可是惊天动地令人惊悚。好收获萝卜了,可疤拉爷没有等到收获的生日就悄然辞世了,不知患了什么病,死后,他的身份得到了证明,晚吗?英雄不计得失,当地下有知,我们只能这样安慰他,安慰我们歉疚的心。孤独老师的这篇作品,风格特别,有着郑重其事的农事叙述,也有着农事里的俏皮故事,尤其是在那块萝卜地里找到了一个英雄故事。挺直腰与抗联的战士,有着神似的关联。散文创意特别,显示出精巧的艺术构思,很有水准。作品语言精当,叙述有味,情感表达充沛,故事安放自然畅达,可以说做到了浑然一体。“可爱”是全篇的文眼,萝卜可爱,母亲可爱,抗联战士疤拉爷可爱,温暖的回忆更是可爱。萝卜地,承载了一代英雄,承载了浓重的亲情乡愁,推介赏读,感受不一样的精彩美妙。【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70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7-06 05:52:01
  农事里有精彩,岁月里有故事,可爱的萝卜,不仅仅是好吃,脆爽,还有着与亲情乡愁人物命运有关的联系。推介欣赏精彩美文。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问候孤独老师夏祺,遥握!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6 13:48:58
  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精彩解读,为小文增色不少。老师编辑辛苦了,谨祝身体康健,遥握夏祺!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06 06:50:49
  一块萝卜地,在作者直观的眼里就可爱,因为从小与萝卜地有着不解之缘。但更可爱的是萝卜地里永久难忘的可爱的故事。母亲的坚强,童趣的快乐,“吧啦”爷的默默无闻里真是故事。是用萝卜地穿起来的爱啊!好文,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6 13:53:45
  疤拉爷这个人物,其实有两个,他们都是抗联,有一位是去世后,被证明了,另一位到如今也没有证明。东北抗联的老战士,现在已经差不多没有活在世上的了,我们只能用文字去怀念了。谢谢社长的来访留评,遥握祝夏安!
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7-06 07:11:31
  罗卜地,有坚强母亲岁月情怀,有抗日英雄矢志不渝的精神,有童年的顽皮故事,还有不弯腰的传承,孤独老师的文很有味。
回复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6 13:55:07
  谢谢鸿雁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谨祝文丰笔健,遥握夏祺!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07-06 11:28:19
  一块普通的萝卜地,生长着一个个可爱俏皮的大萝卜,同时也长出了有滋有味的故事,那位疤拉爷真是位英雄,生前不被认可非凡的人生经历,去世后才来一纸证明,但足以流芳千古!萝卜地里真精彩,令人回味无穷。拜读佳作,感受情怀,大赞文思,问好孤独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6 13:58:16
  那个年月里,萝卜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吧!那时候物质匮乏,把萝卜都看得那么的重要。那时候,好像还没有人家种萝卜的,都是集体去种,然后发放到各个人家。谢谢罗老师来访留评!遥握祝夏安!
5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7-06 12:58:20
  萝卜因默默的英雄而生色,因不弯腰的习俗而有趣,不同凡响的萝卜。让人为萝卜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6 14:00:36
  谢谢明月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万事如意!
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1-07-06 13:08:17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白菜半年粮。能通气,嘎嘣脆,如果它们开了会,哈哈——群英荟萃。孤独老师记忆里的萝卜和生长萝卜的那块地,就是这么淳朴、可爱、厚重。是啊!萝卜可爱,母亲可爱,淘孩子可爱,抗联老战士疤拉爷更可爱!温暖的回忆,有趣的故事,浓重的乡愁,都在那一片可爱的萝卜地里。孤独老师的作品越写越有味。问好、点赞!谨祝创作愉快,夏祺笔丰!
回复6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6 14:03:22
  萝卜的本身形象就够萌的,又是写以前的事情,我便想着是不是该有个轻松的笔调呢。谢谢老师的厚爱,谢谢精彩解读,遥握祝夏安!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7-08 17:11:20
  拜读迟了,好在现在抽空点开了,没有错过精彩!文章写得引人入胜,我读得那是津津有味啊!为孤独老师聪明能干的母亲点赞,为疤拉爷点赞,也为孤独老师的“狡猾”点赞!文章构思精巧,值得反复品读学习!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回复7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08 22:27:12
  谢谢湘莉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精彩解读,遥握祝夏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