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火红的七月”】在做秘书的日子里(传奇小说)
(一)
刚刚接过人事科长交给刘澍的人事调令:去市政府综合科报到,做一名秘书,这对于他这个从事党政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真是太对口味了,于是辞别了人事科长,急匆匆的走进市政府综合科王科长的办公室。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听着让人有些羡慕,但知道底细的人都清楚,综合科可不是人待的地方,那些永远写不完的汇报材料,讲话稿,工作报告,能熬干你的心血,耗光你的体力,麻木你的神经,让少年变白头,少女成怨妇,人们曾经口传这样一段话:搞文字人的生活,"起得比鳮早,睡得比狗迟,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累”。秘书工作真的很悠闲吗?刘澍深有体会的摇了摇头。站在主任室的门前,一股莫名的恐惧感,突然间涌上了心头。从进入了市政府大院开始,就看到了急急忙忙奔走的人,这些人都是从那里出来的呢?一张脸上一种表情,每一种表情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心事?不想了还是赶快敲门进屋吧。屋里已经坐着两个人了,脸如圆盘,面容和蔼的是市政府办,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兼综合科长的王玉林,另一个是同时调入综合科的张晓东。我顿时对这个油头粉面的小白脸,产生了一种厌恶心情。这个人长得並不难看,甚至可以列入清秀俊朗的行列。但刘澍总是觉得这小子透着一股邪气,痞气。这种感觉主要是来自他的眼神,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刘澍不仅和他一起在综合科工作,还住进了同一间宿舍。宿舍不太大,大约二十平方米吧,摆上了两张单人床,两张桌子,刘澍的家里,人员比较多,居住面积不大,如今两个人住二十平方米的房子,这就很让人高兴了,他赶紧把自己的床铺好,而斜倚在门框上的张晓东,鼻子里发出嗤的一声,从嘴里吐出一团嚼烂了的口香糖,钻进了门框的一个凹洞里。刘澍很不高兴,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屋子里四壁皆白,看样子不久前重新粉刷过,空气中还飘浮着淡淡的塗料的味道。床架是简易的,两边长,中间横一块木板,稍一转动便咯吱咯吱地响了起来,刘澍就在这种响声中,美美的睡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张晓东从外面抬进来一张席梦思床,这是他特意从外面买来的,那张简易的床,被他扔到了楼下。刘澍轻轻地叹了口气,真看不惯他那种暴发户的优越感,更看不惯他那邪邪的眼神。和他住在一起,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起码心情不会愉快。在和他"同居"的日子里,时时感受着他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些还都能让人忍受,毕竟是见过多少的人情冷暖,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他的一些怪异的行动,例如不洗脚,不洗衣服,袜子总是堆在那里发臭,沒有衣服換了,才不得不洗。每当回到宿舍,总有一股臭气,迎面扑来。几个月来,刘澍总是耐着性子和他交往,烦闷时时有,但也没有发生大的冲突。这几天我赶写着一份材料,本来是交给他负责的,却被他借口头疼,改为刘澍来写。在科里王科长分配给刘澍的任务,明显的比他多,经常是当刘澍在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赶写文章时,他却在那里啥也不干,还一劲地说风凉话。刘澍写的材料,已经被王科长连续毙了三次,理由都是一样,”还是沒有理解好领导的意图"。这几天又将材料调整了一遍,送给了王科长审阅,王科长低着头,极其认真的翻看着所写的材料,眉头总算舒展开来,"这一稿还算有点模样,明显的和前几稿有了区别,沒有了学生腔,象市长讲的话了。”我高兴的离开了办公室,伸了伸懒腰,再用拳头敲了敲酸痛的后背,感觉有点累,是那种如釋重负的疲惫,便决定回宿舍好好睡一觉,补一下这几天欠下的睡眠。走到宿舍门口,门关着,灯光透过门缝漏了出来,还传出了女人嘻嘻哈哈的笑声。刘澍觉得很奇怪,那来的女人呢?于是就推门走了进去。看到一个脸色通红的姑娘,低着头坐在张晓东的床上。他看到刘澍突然间走了进来,略显慌张的说:你不是加班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刘澍无奈的看了张晓东一眼,"你们忙吧,我找点资料马上就走。”张晓东高兴的说,"你要干通宵啊,辛苦了,我想加班领导都不给机会。"刘澍默默的走出了宿舍,不知道这半夜三更的去那里休息。真是情不甘意不愿的,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到了大街上。宿舍回不去了,孤零零的站在街上,望着万家灯火,却是一盞也不属于自己,现在只能在城市上空盘旋,现在自己已是这个城市的过客,是旅人,城市里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心中无限寂寞。忽然间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通宵电影院门前。"真是皇天不负我呀,我可以在电影院里蹲一宿呀。"放映厅里黑乎乎的,人影憧憧,烟火明灭,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烟酒味和臭脚丫子的味道,夾杂在一起,令人作呕。沒有办法,只好找了一条长凳,躺了下来,开始了难以控制的寻找周公之梦之路。当秘书的曰子,总是在忙祿中流逝,刘澍感觉自己就象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永远也写不完的材料,就是那抽打着陀螺的鞭子。这一天在即将下班之前,王科长来到了刘澍面前,看着王科长那张永远带着一张笑容的脸,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前几天交代给我的那份讲话稿,还剩下一些尾巴。"刘澍知道,王科长来找自己,除了交代任务,就从来沒有什么好事。实际上那份讲话稿已经写好了,但害怕又有新的仼务,每次都不找小张,总是抓着自己,"先不忙那份讲话稿,现在又有新的任务了。"呵!刘澍吓的登时目瞪口呆,就这样还是躲不开。可事实却不是所想的那样,明天要随市长下乡搞调研。刘澍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写材料,干什么都行。第二天,刘澍和张晓东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市政府,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新闻记者,都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张晓东满脸堆笑,挨个与这些人打着招呼,结果被人以一句"莫名其妙”凉在一边。
(二)
一会儿,市长的秘书陪伴着市长,缓缓的走了出来,众人一拥而上,无不脸带微笑,粉粉问好。市长向大家点了点头,在秘书的手上搭了一把,上了中巴车。
市长魁梧的身材,鹰一样犀利的眼神,不怒而威的神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汽车向关平镇方向,飞速行驶,车上鸦雀无声,除了偶尔几声压抑的咳嗽,便是马达的轰鳴。关平镇是小兴安岭边上的一个小镇,距市区仅有二十多公里,这里山峦迭障,区委书记和区政府的所有领导,早已在镇政府门口翘首迎接了。为了确保迎接市长调研,事先的准备工作,逼着区委书记天天在各个镇子之间奔跑,仔仔细细的和镇领导们研究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当市长一行的车子,刚刚开到镇政府门口,按照事先研究方案,区长和区委书记就急忙在前边领路。山边辛勤劳的养殖户们,撒播着汗水,收获着希望。汽车刚到一个人参养殖埸,镇长就急忙滔滔不绝的讲开了。市长转头直接向养殖场那位年轻的农民走去。"小伙子,你好呵,这片养殖场是你的,真不错,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那位农民急忙回答:沒有什么困难,有政府的支持,领导们的重视,老天爷又帮忙。"“这一带的治安情况好吗?平时有人来搗乱吗?”“沒有!我从一亩二亩开始搞,做到现在这么大规模,都很顺,从来沒有遇到什么麻烦。"青年农民的回答,让市长很满意,这里培殖了有三垧地的人参,木耳,还有四十多只梅花鹿。市长沿着山坡慢慢的走着,不断的向青年农民说着什么,同时还不停的给身边的各级干部做指示。表情严肃,囗吻果决,市长双手插腰,极目远方,山风阵阵,衣袂飘飘,摄影记者们,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在养殖场前后停留了一个小时左右,整个车队继续前往原岭县调研。从关平镇前行四十公里,便到了原岭县交界处,那里已有好多辆警车,小车停在路边,原岭县领导班子,在路边恭迎市长的大驾。看到市长的车子到了,于是警灯内烁,前方开道,中巴车在后边紧随,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汽车长龙,奔驰在柏油路上,蔚为壮观。车队向山门乡开去,按照行程安排,下午要到山门乡检查"一村一品”工程。据县长汇报,该县为了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工程,即每个村庄,都有一个有特色的发展项目。山门乡是该县开展“一村一品"工程成效较为明显的村子。车队刚刚驶到村头,远远的就看到了成群的羊,撒在青色的山坡上,县长指着山坡上,白花花的羊群,向市长汇报,这个村群众养羊热情很高,家家户户都养。养羊给他们带来了财富,有个村民逢人就说,爹亲娘亲不如羊亲,以前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儿,后来养了羊,经济状况明显好了,虽然年纪大了,还是有个寡妇上了他家的门,这下子省亊了,连孩子都带来了,车里顿时哄的一声,都笑了起来,市长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下了车,大家跟着市长向村里走去,村里很少见着闲人,只有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向车队指指点点。于是村长领着大家,向山坡上走去。村边的山坡上,雪白的羊儿遍地都是,这儿有几只,那儿又有几只,放羊的农民也挺多,三个一堆,五个一伙,扎堆抽烟,聊天。市长拍了拍一位看上去比较年轻人的肩膀,“老乡,家里养多少只羊呵?"多的是,那一片全是。"那人指着前边的那一堆羊,满面笑容,自豪的说着。市长高兴地对周围的人群说:好好地总结一下这里的经验,向全市推广。"离开了这个村子,车队又向另一个村子开去。那个村子,养牛的规模,同样的壮观,市长的情绪很好,当即表扬了县委县政府,更是对乡政府,赞赏有嘉。
从乡下结束调研回来,王科长认真思考了调研报告的写法,他亲自动笔,拟订了写作提纲,送市秘书长审阅,同意后召集刘澍和张晓东两人,共同研究了调研报告的思路,並指出一定要好好的总结基层的经验,並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指定张晓东专门写一部分,交给刘澍,由刘澍统稿,把几部分材料统一成一部完整的调查报告,刘澍负责统稿。这样工作就明确分了工。
忙碌中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次日天近黄昏,除了吃饭,刘澍一天几乎都埋头在桌子上,对于领导布置的任务,他总是尽心尽力去完成,这样长时间的磨炼,已经逐渐掌握了写作技巧,眼界不断开阔,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张晓东来到了刘澍的桌前,把他写的一张纸交给了刘澍,"你是统稿的,重任在肩,这是我写的材料,交给你了。”当刘澍拿起了张晓东的那一张稿纸,大吃一惊,叫苦不迭,这是什么呀,不但字数很少,而且还胡说八道,那是调研材料,急忙抬头寻找,可张晓东却不知所综,拿起电话找他,竟是关机,太气人了,无奈之下,只好替他来写这一部分,由于已经负责书写前两部分,思路比较舒畅,写起来也沒有遇到什么困难。傍半夜十点钟的时候,王科长来到了刘澍的桌旁,"怎么样,∵明天早晨能写完吗?”"我估计到早上还是能写完!"他看到屋里只有刘澍一个人,随即问道:张晓东呢?刘澍只好帮着撒谎:刚才去便所了!在半夜零点时,王科长又来刘澍的身边,看着屋里仍然是刘澍一个人,奇怪的看了刘澍一眼:那个小子那去了?刘澍只好继续为他撒谎。王科长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个材料很重要,领导又着急要,我也不睡了,陪着你吧"。看着王科长坐在了張晓东的桌边,刘澍只好加快速度,奋笔疾书,终于在清晨四点钟,写完了,刘澍又认真的审核了一遍,在王科长的陪同下,把材料交给了值班的打字员。“去睡一会儿吧,"王科长爱抚地拍着刘澍的肩膀,"好好的回去睡一觉吧,午后再来。"捶捶酸痛的后背,昏昏沉沉的回到了宿舍。
下午上班,还沒有走到办公室,在走廊就被王科长给叫到科長的办公室,正好张晓东也坐在那里。王科长认真的审阅着新印出的调研报告,由于睡眠时间较短,再加上用脑过度,有些疲惫,垂下头,竞微微咪上眼,打起盹来。王科长看完了材料,他那宏亮的嗓音,顿时打破了屋内的沉寂。"都谈谈吧,对这次写作都有什么想法?”沒等刘澍张嘴,张晓东就抢着说了起来:我们按照王科长的思路,结合实际,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提高,虽然时间很紧,但我和小刘日夜加班,昨晚整整一宿,连眼睛都沒眨一下,才把材料写出来。"刘澍吃惊地望着张晓东,真怀疑这些话是他说出来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把我累成这样,功劳却被他抢去了,我眨了眨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