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桥的歌声(散文)
“水深桥梁绝,中道正斐回”(曹操·苦寒行)。《辞源》曰:“桥,架在水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橋”集汉字音、形、义于一身,义从“木”,音从“夭”,形从“高”,原本是一种高大的树(参天乔木),因为够高大,砍下来就够放在河面,可以连着两边岸,即独木桥,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桥。有古书云“水绝于路,故设桥而连之”。
水生桥,桥连路,水、桥、路就如同“三胞胎”兄弟,不离不弃,造福人类。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承载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力学、美学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感。自古迄今骚人墨客以桥寄情,以桥言志者比比皆是,美文、佳韵、名画层出不穷。因为桥传承着中华之文明,彰显着民族之精神。
桥,一部珍藏着民族艺术的经典。“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一座桥就是一幅腾图,就是一首歌。童年,我从爷爷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第一次知道七夕“鹊桥”。“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在幼稚的脑海里无数灵异的喜鹊在万里银河上架起一座浩瀚如虹、充满传奇色彩的“桥”,七彩缤纷、神奇瑰丽的桥啊,那就是我幼小心灵对桥的印象。上了中学,从课本中知道了“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元年。横跨洨水南北两岸,承载1400年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史册中的一颗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首民间小调,脍炙人口,历久弥新,凸现了赵州桥的魅力,为赵州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禅衣,增添了深厚的梦幻般色彩。
我的记忆中,七十年代初,汨罗江上只有一条铁路桥,如今,从长乐到楚塘,已是“七子登科”,贯通南北,造福乡梓。今天,我们走进屈子文化公园,在充满生态文化活力的公园里,在烟波荡漾的湖面上又见两座拱形桥,飞架东西,呼应南北。远望如虹,近赏若月,我们不得说设设者的在对艺术的追求中是付出了匠心的。每每站在桥头,极目四周,绿树成荫,栈桥蜿转,道路蓊茵,楼台绰影,白鹭低翔,便有一番“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的意境。赏景之余,随口吟出“玉桥清波里,疑是琼池仙”。南京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不得不感叹共和国百年巨和标志性桥梁建筑的伟大成就,不得不对设计师和建设者们肃然起敬。
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辛勤最是催更鸟,日日催人过小桥”一座桥就是一首诗,就是一个文化元素。
说起桥文化,“小娘桥”可是个范例。清末光绪年间,茅岭冲出了一个大孝女名叫罗小娇,嫁到张家做小娘,过门三月丈夫、公婆相继离她而去,可怜罗小娇孤苦伶仃,又正怀孕在身。她含悲饮泪将双亲葬在对面祖坟山上。她立誓要要代丈夫为公婆守坟尽孝,可这条河流挡住了去路。小娇涉水过河,从不间断,每天从山上带回一块青石铺在河滩上。不久小娇产下一子,但她没有放弃守孝,背负婴儿,怀抱青石,趟水铺路。村民们为其孝心所感动,纷纷献石,在河上修了一座青石桥。为彰其孝道,便取名为“小娘桥”。这是一座“孝义桥”,它的内涵忧伤而凄美。
水,切断了希望;桥,连接着美好。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灵魂,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承载着自己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中华美德。
桥,彰显着一种民族之精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座桥就是一座丰碑。如泸定桥、马鞍桥,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英雄桥梁,留下了壮丽的革命故事,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桥的品质是承载践踏,或行色匆匆,或饱受战火创伤,历岁月沧桑,看世间炎凉,坚强不屈,矢志不渝,如赵州桥、卢沟桥。还有乡间小桥,它们甘于寂寞,敞开胸怀,不分寒暑,不分夜昼,把人们从彼岸迎来此岸,从此岸送往彼岸,走向山外,走向四方。它们的身上有数不清的车辙马蹄,有长年风雨雪霜侵蚀的斑驳痕迹,坚忍不拔,默默奉献。
青江河上有一座“三姊桥”,彰显着人间大爱。民国五年一场山洪爆发,将青江河一带淹成汪洋。大水退出河上桥梁尽失,两岸乡民望河兴叹。有吴氏三姐妹大爱无疆,变卖全部家产,攒集纹银30两,请工匠要在青江河上建一座大石桥。然,修桥工程浩大,30两银子,桥资不够。吴氏三姐妹,决定沿门乞讨,筹得修桥之资,沿途乡民纷纷解囊。一年后,一座大石桥飞架青江河,才让两岸乡亲互通往来。人们为彰其功德,取名为“三姊桥”。
今天,无论是乡间小桥,还是通江达海的巨桥,在人们的心中都是通向小康社会的载体,是一道道现代化建设中的美丽风景,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幸福桥。
感谢您将美文安放于此,墨香了我们的流年。祝佳作不断!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