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一场虚惊(随笔)
最近,我们一家人属于星散的状态,丈夫在山西工作,我在东北探亲,孩子在郑州打工,真可谓天各一方。
平时,我和丈夫每天抽空视频聊天,手机里高像素的镜头下他的面孔纤毫毕现,夸张地涌到眼前,同时自己经不起考验的生图尴尬地出现在屏幕的一角,就像忽然放大地无死角地审视着自己和对方,都惊诧,都不太敢相信,丈夫“嗷”地一声叫道:我晒这么黑了啊!怎么有这么多斑呢!我按了转换镜头,由他在那里自恋地玩味着那张老脸。我们仿佛在显微镜下相对,变得分外坦荡,感觉比见面更近。
孩子大概工作压力大,一向不怎么爱搭理我们,偶尔主动联络,必定是各种叹息,老气横秋地大发活着好难的牢骚,然后必定是请求经济援助。引得他爸百般看不上: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蔫头耷脑,一点儿朝气也没有!明明正应该是敢闯敢干,充满希望的时候嘛!我对此也颇有微词,担心着他的一切,丈夫却想得开:熊孩子都二十多了,应该放手让他锻炼锻炼,不然,我们的心怎么能操得完呢?
三个人各自有一个根据地,也同时有了三块热土,三个故乡:山西寿阳,黑龙江伊春,河南郑州。三个天南地北的地方,三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没来由地串联在一起,成了我们的亲近的,熟稔的风景,
七月二十号那天晚上,我又在微信里和孩子唠叨打疫苗的事,督促他一定要打,以及打疫苗的意义和影响!直到他明确回复已经打了第一针才作罢。
谁能想到就在第二天,他的电话以及微信都打不通了。这恰好是河南诸多地区包括郑州暴雨成灾的时候!
我像往常一样浏览着新闻,浏览着朋友圈,不经意地继续关注着河南的降雨,今年的这个季节,河南的雨下得有点不寻常。但迟钝的,迷迷糊糊的我丝毫没意识到这是极端天气,以为不过是普通经验过的暴雨,雷电的气势再吓人,总有过去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瞩目的新闻事件发生在了河南,那曾经肆虐过九江,荼毒过北京的洪灾真的降临到了离我们最近的地方。
河南成了众之焦点,亲历的网友们或发文,或发视频,使我们直逼现场的涛涛浊浪和阵阵哀鸿,每一个消息都很惊人,每一个形容词都很震撼:相当于从天上泄下来150个西湖!千年一遇!似乎无论怎样极致的语言都不足以表达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恐慌无措。
听着亲友们纷纷发表慨叹:今年河南可惨了!好多城市都淹了!就像去年的武汉一样,各地都去援救了!我忽然意识到,这些城市里包括郑州,郑州这个休戚相关的名字使我的心沉了下去,那些身临其境的描述,那些直怼险境的镜头越发真实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自诩雷打不动的丈夫失去了镇静,电话里的语气很焦虑:孩子的电话和网络都不通了!我的脑子轰然作响,失联状态给人太多不确定性,我的想像力瞬间空前活跃。想起朋友圈里地铁被淹,水及人的胸部的画面,想起整个城市人,车漂浮的景象,想起各种变压器漏电,高压电漏电,天然气泄漏的通告!特别是听说孩子上班是先骑单车,再乘地铁,就更六神无主了!
丈夫分析道:你前一天不是还和他联系着呢吗?应该没事,应该就是停电,他的手机充不了电了!我们反反复复地自我安慰着:下那么大雨,他可能不会出门了吧?也许就只是停电的问题。再等等吧!
可是等待毕竟是难熬的,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不约而同地通一次话,互相问:有他消息了吗?丈夫甚至说:要是有事会有人打电话的!听得我心惊肉跳。
八方驰援河南的新闻此刻特别振奋和温暖我们,增强了我们对孩子平安,郑州无恙的信心。就像丈夫说的:应该相信政府,相信现在的国家能力,不会有太大的事的!
整整一天半以后,我的手机上终于闪现了孩子的号码,但信号不好,里面轰隆隆的,什么也听不清,怪异的声响使我更紧张了。接连换了几个号以后,孩子的声音清晰地出现了,报告他没什么事,只是断网断电了,他是涉水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才找到信号的
我和丈夫同时表扬了他:非常时期,能尽快向父母报平安,证明懂事了!他爸随即开始向他普及安全知识:家里要储备一些粮食和水!我干脆地命令他:下雨就别出门了。
朋友圈里有人发了辜鸿铭老先生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一段话:中国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是一种人类的智慧。用在我们面对灾难拧成一股绳的态度上,非常合适。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无论面临多么大的磨难,都有一种不怕折腾的,团结一致的精神,无论是疫情,还是洪灾,但愿都能化为一场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