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失落的村庄(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失落的村庄(散文)


作者:班班林燕 布衣,40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80发表时间:2021-08-06 20:45:33

大年初一,阳光明媚,这实在是很多年过年难得的好天气。
   艳子躺在床上,听着鸡鸣鸟叫,任阳光一寸一寸地移动充满房间,赖在床上不起,懒懒地想着心事。
   “艳儿,艳儿,起来吃饭了。”妈妈敲着房门轻柔的唤着。
   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有妈妈这样幺啊儿啊地喊,艳子的心像刚化开的春江水,一圈一圈的在湖心荡漾,波光粼粼。
   起身下楼来,看堂屋烟雾缭绕,父亲和哥哥已经在祭祖了。神柜上已点了香,两根大大的红烛已燃了小半,四方桌上的祭品摆得满满当当:鸡鸭自是不可少,还有代表年年有余的清蒸鱼,预示着家运兴隆长久的香肠,青菜煮豆腐是希望新的一年人和事清清白白。还有腊肉,八宝饭,发菜等七盘八碗的。还摆了五杯酒,五杯茶,五对碗筷……四方桌上挤得没有余地。
   父亲站桌旁倒酒斟茶,碎碎念叨着:“老祖公,老祖太,高老祖们,叔伯们,姨娘们,今天过年,你们来家吃饭了,你们喝酒喝茶,保佑孩子们平安健康……今年在这里过年是最后一次了,过完十五我们就要搬走了,到时候还不晓得要在哪里供奉你们……”父亲说话仿佛有些哽咽,艳子偷望一眼,父亲神色阴郁肃穆,还碎念却渐次低沉听不清了。他把每样菜都夹起又放下,表示祖先都吃过。又把酒双手举过头顶,毕恭毕敬地鞠躬,,从高高的地方倒下地,一杯一举一倒的重复,额头上写满虔诚的膜拜。
   哥哥跪在神柜前焼纸祈愿,三张为一组,一张接一张的撕扯着烧,火焰把他的脸烤得通红,也阻挡不了他对祖宗的热情。他说给祖先愈多的纸钱,祖先就会保佑他赚更多的人民币,这个财迷!不过四十岁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有这么个祈愿也是正常的吧。七岁的女儿和八岁的侄儿也跪了磕头,双手合十,眼睛微闭嘴角微笑祈祷:“老祖宗保佑我们考试一百分吧。”
   艳子拿了一把香点燃,对着神祖牌磕了三个头,然后去分香请神,朝门边三柱请门神,灶边三柱请灶神,水池三柱请水神,还有猪圈,鸡圈边都分了香,保佑六畜兴旺。这些往年都是父亲和哥哥来做,但今年艳子决定要把所有的礼数做到,过完年,她家的小院就要拆迁了。
   插完香,艳子又来到堂屋来烧纸,又点了一根长长的高香,又拜……
   院子里鞭炮的落红铺了一地,加上今年早春催开的一树樱花,桃花的花瓣散落其中,竟有些迷离绚烂的美。母亲正准备去打扫,艳子叫道:“不是说初一不扫地吗,把财都扫掉了”。
   母亲说:“我把它扫在一起,财跑不了。”
   “留着吧,看着热闹!”艳子的脑海里昨夜的鞭炮还在噼里啪啦地响着,冲天炮呼啸长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璀璨夺目,开满了整个夜空如梦如幻。孩子们在楼顶,在院坝跳啊,笑啊,互相追逐着。女孩点了一颗魔术棒转圈圈,还念着魔咒:“巴啦啦小魔仙,飞喽。”小男孩玩的是摔炮,点燃一丢,啪,剧响。又点燃一颗,啪,炸手了,甩甩手,用嘴哈哈气,好了,又点下一颗……
   昨夜村里就是这样的热闹。而对门的杨家村却是黑寂寂的一片,或有野猫野狗在残墙碎瓦间翻动觅食,偶有抢夺地盘时“龙虎斗”剧烈争吵,怒吼中的哀怨,无奈,换着一场爪牙相向的战争,与这边的欢乐祥和格格不入。
   杨家村两月前搬走了,弯月村是三月前搬走的,新燕村是半年前搬走的。往年的除夕,几个村像竟赛似的燃放烟花炮竹,如今只剩下这弯河村孤零零地热闹着,明年他们也将搬进电梯楼,那儿不许放鞭炮和烟花,父亲说他的神祖牌也无处安放。 
   说起搬迁,艳子和父母一样不舍得他们的四合院,他们这祖祖辈辈居住了四百年的村庄,还有这月湾河……不像哥哥,他已经在盘算着要换一辆什么样的车了。
   艳子家的四合院有正房和箱房,哥哥住了正房,父亲把箱房给了艳子,箱房的二楼最左边那间是艳子的房间,院子里的樱花树已经伸展到前窗了,后窗望去便是月湾河。少女时代的艳子曾在房间里备战高考进入大学,写诗作文也常见报上杂志,应得益于这山水花树吧!以致于后来结婚在城里也要每个周末都要回来,独享这充满故事的闺房。
   正房是二十年前修的,那时的父亲强建有力,自己掀了老屋的石板,改建成平房,又升起了二楼,二楼仍盖石板,父亲说石板房冬暖夏凉。后来哥哥长大了,和父亲一起又建了箱房,筑了围墙,还安了“过街”朝门。朝门边种了金银花,春夏之际那暗香便浮动在院子里的每个角落。正房前种了爬山虎,藤蔓已有了手腕般粗了,爬了正房又斜出箱房。春天刚露几次阳光,那翠叶已迫不及待地冒出来了。还有院落里的桃树,李树,梨树都在这阳光里竟相开放。白的,粉的,红的一树树的摇曳,纷飞了满地的花瓣。那桃树还是艳子亲手栽上的。那年奶奶还在,对艳子说桃树不仅可以避邪,还能沾桃花运呢。正是青春灿烂的艳子便找来种上,没想到那年她真的遇上了她的王子,“从此王子与灰姑娘幸福的在一起,”艳子的童话时代不知是终结还是开始!院落西角的石凳石椅被磨得泛起了青光,艳子曾在那里玩了不计其数次的过家家,看了多少次蚂蚁搬家,看天上白云翻飞,看山下的月湾河脉脉流淌……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站在院中看到月湾河,莫名的涌现这两句诗词,这大年初一过得有些愁怅了。
   邀了一家人在正房照像,平时不喜照相的父亲穿戴周正,笔直地立了中间,没有笑容。艳子闪了一张又一张,父亲还吩咐:给大家在箱房也照照,还有那梨树,李树,还有“过街”,还有大黄,他们家的那条狗……其实很多天前艳子就把这院落的每个角落都摄了下来,把电脑塞得满满的。父亲的不舍啊,厚重的压下来。搬迁对父亲来说就像大树抜了根,大伤元气不知是否能成活;对艳子来说则是折了所有的枝干没了招展;对哥哥就像给大树加了营养液,嫁接了新枝,然后长成一种山中城里都没有的新品种。
   大过年的,午餐的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却也不热烈,就连平时嘻闹无度的两个孩子也安静的吃饭,仿佛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该要细细的品味。
   “其实也挺好的,你们看杨家村的安置房不也有花园水池吗?”哥哥只是要打破这静寂。
   “好个屁,巴掌大的地方栽几蓬花就是花园了,垃圾遍地赃兮兮的。”父亲好像早就想说这话。“还有那电梯,你妈一进去就头晕,到时候她天天爬楼啊?三十几层的楼六十几岁的人,你们说该怎么办?”
   哥哥不敢答辩,又是无语安静!
   “那些电梯楼一栋像一栋的,上星期新燕的王姨婆出来买菜,结果找不到家了,在路边哭了半天,还是遇见熟人帮忙才找到家的。”母亲又开始说起安置地的典故来。“还有杨家村的小二发腊八被抓了,揣了一百多万的征拨款天天去赌博,没两月就输光了,然后就去安置房小区当蜘蛛人,挨家挨户的偷,唉,真是作孽啊!”母亲叹道。其实这事母亲是说过的,但一家人还是静静的听她讲完。年纪大了嘛,随她叨。
   母亲又给每人夹了一片肥亮的腊肉:“多吃点吧,明年没地方养猪了,吃不了这么正宗的老腊肉了。”
   艳子想起了腊月杀猪的场景:请了湾月村的“杀手”大贵。今年搬了许多村寨,喂猪的人家少了,杀猪过年的人自然也少,大贵早就手痒痒了。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大贵最忙的时候,早上空手出门,晚上归家时一手提肉一手拿酒,腊月刚出半,大贵家灶炕上便挂满了肉……那天大贵来得早,自个儿去磨刀烧水,甚至还拿起竹掃扫起院落,他跟父亲说:“老伯,还是村里住着舒服,你莫要搬了。”
   “你以为我想搬啊!”不等他说完父亲火就上来了,大贵吓得赶紧闭嘴。四五个人把猪困在案板上,大贵准确无误的捅了一刀在猪脖子上,猪便安静下来,接了两大盆血旺,中午打了火锅,村里一家一个来吃杀猪酒,艳子家的小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贵喝得酩酊大醉,他说以后怕没有机会给人杀猪了,还会有这么热闹的杀猪酒喝吗?艳子也不知道
   以前父母总叮嘱艳子好好学习,说读好书可以有好工作,可以做城里人。如今她真的做到了,可心里空洞得厉害,每日忙忙碌碌的穿梭在拥挤的人流和车流中,不敢有有任何懈怠。她甚是羡慕村里的生活。就像哥哥利用小院办起了农家乐,每到周末城里的人踏青秋游,吃野菜抓鱼虾的好不惬意。夏天赚钱冬天休息,在春花秋月中诗意的工作,这不是种极致的生活享受么!可这一切都将消失了!
   艳子的思绪凌乱,浮现的都是这月湾村的种种过往,就如同她的像机,想留住村里所有的一物一景,可再这么拼凑的篇章,都描不出那完整的“清明上河图”,不消半月,便要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倒了城墙,碎了瓦砾。李树,梨树,桃树将葬了繁花,殁了翠绿,消失了村落留废墟一片……

共 3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代改革开放,特别是今天的社会结构调整让数千年历史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涉及住房祖屋搬迁问题上,给传统农民生活和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应该说,这是一种时代进步的表现,乃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理应得到全体农民的拥护。毕竟,农业为主的国度,农村、农业、农民思想意识根深蒂固,传统恋土难移及浓重的乡愁心理意识深刻地烙印在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的脑海中。相信,这是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中的正常反应,中国农民识大体顾大局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农民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农村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就小说艺术表现看,作家截取大年初一艳子家祭祖的核心场面来写,于典型环境中再现典型性格。艳子父亲,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虔诚拜祖敬祖之心可掬;艳子哥哥,孝子一个同时不失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当代农村进步青年;艳子也是,只是同为新时代年轻人她的传统思想似乎来得浓重一些……其余的如艳子母亲、“杀手”大贵及孩子们,人物各具性格,呼之欲出,共同表现失落的村庄无尽乡愁永恒主题。从具体艺术手法看,准确凝练的环境描写、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传神入化的细节描写,及民俗风情风习描写与交代等等,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8-06 20:46:45
  大作拜读,问好先生。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 楼        文友:班班林燕        2021-08-10 20:00:42
  先生辛苦了,谢谢!
2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1-08-06 21:19:57
  拆迁、拆迁,一步登天。是好是坏?不得而知。总之,在村里生活久了的人总是有些不舍。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2 楼        文友:班班林燕        2021-08-10 20:04:19
  舍不得那些青春时光!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8-07 07:18:44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3 楼        文友:班班林燕        2021-08-10 20:05:05
  谢谢
4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8-07 09:36:48
  班班的散文写得美,小说写得更妙,一个精致的小短篇,结构清晰,层次递进,将底层人物面临拆迁的各种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非常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向你学习!
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8-08 09:08:32
  一个非常精致的短篇,乡土气息浓郁,情感真挚到位。有时我像拆迁是一个矛盾,新居条件好,生活质量提上来了,而拆掉的老宅又历史、童年记忆、乡里乡亲一并拆走了。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