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相亲(小说)
一
时间正是麦黄口,割了大麦,等着割小麦。陆家村陆德旺和他儿子陆一鸣,一大早就下田了,他老婆刘金花头上扎着一条毛巾,在自家巷子里,顺着壁风,将昨上打麦机打过的碎渣,用双手捧起,一点一点地抖着,地上不时地掉上一粒两粒麦子,就这样忙了快一个小时才把一大堆碎渣抖完。接着又找到簸箕,一把一把地簸着……刘金花有些累了,看得出背上的汗水已染遍了她的衣,并且逞现白色的地图。为了颗粒归仓,刘金花一直就没停下手中的活。
这时刘金花婆婆看儿媳妇太累,也拿来一个簸箕帮忙。看得出她婆婆是个干活的行家里手,你看她迅速地从地上抓起一把麦子渣,簸箕在她手中左右一转,然后簸箕一起一伏,渣跑麦粒现。从她做事这么能干,根本上看不出七老八十的人,所以她婆婆在家也很强势,一点都不服老。
婆媳俩好似比赛,你一簸箕去,我一簸箕来,很快将地上一堆麦渣簸完。这时一只公鸡引着一群鸡婆朝这边走来,刘金花抓起一把麦子向它们抛去。公鸡伸出鸡爪不停地抓麦子,口中不住地呼朋唤友,那些鸡婆跟在公鸡的身后,不停地喙食。公鸡见一只鸡婆动作稍慢,它双翅一展,骑在鸡婆身上,接着又抖抖双翅一声鸣叫。此刻一只鸡婆引来一窝小鸡,刘金花张口就“鸡格啰”,抓起一把麦子抛出,麦子在空中转了一个弧形才落地。鸡群开始轰抢……
刘金花的婆婆看着鸡群抢食,她触景生情地自语道:“这新鸡母要上窝了。”
刘金花看了看婆婆,本想装着没听见,可是婆婆一说就重复十多遍,她心中有些不乐意,真是那壶水不响就提那壶。她为儿子找对象的事压抑很久,又加上婆婆时不时一句:“新鸡母要上窝”来顶兑她,所以今天把声音提高了好几度,反驳道:“我不知道儿子快三十还没对象,现在男多女少,我去那里帮儿子找新鸡母。”
婆婆本来在家强势惯了,听儿媳妇还敢反抗,于是象斗架的鸡,先是一通叫骂,接着动手要打。邻居们忙跑出来劝架,刘金花自知不是婆婆的对手,捂住脸象小孩一样的哭了起来。正在这婆媳俩矛盾处于难分难解时,陆德旺和他儿子陆一鸣回家。老太太指着儿子陆德旺骂:“你十七岁我就跟你讨了老婆,如今你儿子二十七还没处对象,八字都还没一撇。”陆一鸣见奶奶想抱重孙想疯了,随口敷衍了一句:“奶奶,我有对象,今天就相亲。”
就这句话,奶奶的脸由阴变晴,在场人的嘴张得家河马。
二
陆一鸣向大家声称自己有对象,这句话可以哄过老奶奶,但哄不过乡亲,更哄不过他爸妈,都知道这是陆一鸣用我有对象是在救火。
大家都在为陆一鸣的这个“我有对象”是纸包不住火的,仍为他们家庭的火药味很浓而担心。
不过陆一鸣心中有谱,他最近听到奶奶和母亲老是为他婚事吵架,便向友人讨教了网上相亲的方法,于是开展网上聊天,织识了一位女友,约好了上午十点相亲,他得意地把手机打开,一个美若仙子的少女出现在屏幕上。他跟他爸妈说:“不信,我们村广场上见。”
陆一鸣的爸妈有了儿子这句诚实的话,一块悬在心头上的放下了。
陆德旺捏着嘴笑了,刘金花也为儿子能找到对象开心。
到了约十点,陆一鸣整装一新,头上了膜丝梳理得光光溜溜的,上着白衬衫,下穿一条毕挺的黑色长裤,脚穿一双火箭头皮鞋,看上去平时精神了几分。他来到村广场一角,坐在一条长凳上,此处正对一小河拐弯处,河水在缓缓的流动,鱼儿在逐波戏水,岸边鲜花吐艳,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亲,十分惬意。
十点已过十分,陆一鸣正打开手机拨打电话,一位打扮十分俏丽的姑娘通过导航走过来,陆一鸣如获至宝,又是牵手,又是拥抱。
两位年轻人坐定,陆一鸣的母亲,牵着一匹枣红马在放牧,在不远处看得清楚明白。那心里高兴得好似猫瓜挠痒,爽快极了。
两位年轻人寒喧了几句便进入正式谈话。
“我是农民,除了会种地还是种地。”
“我是城里人,我妈说我漂亮,相亲要红包。”
陆一鸣亲切地问:“多少?”
女的不答,神秘地伸出一个手指。
“一千?”
女的不语,仍伸出一个手指。
“一万,十万?”
女的仍伸出一个手指。
“一百万?”
“你家在城里有房吗?”
陆一鸣有些不悦,但还是诚实地说:“我没有。”
“有宝马吗?”
“什么宝马吗?”
……
此刻的微风正往放牧马的刘金花那边吹,他们的谈话,她听的清清楚,她在心里犯嘀咕,这姑娘开出的条件,把老娘卖了都不能满足要求。
她听得再清楚明白,姑娘是要的“饱马”,她想这一条可满足,于是牵出饱马交给儿子。
此刻枣红马打着响屁,河水的鱼儿跳走了浪花,岸边的花也凋零了几片。
三
女人不辞而别,陆一鸣和母亲呆呆地站在河岸边。
陆一鸣经过这次相亲明白了一个道理,相亲也要门对门,户对户。奶奶知道自己的孙子相亲失败之后,气得好几天没吃饭。
奶奶口中老是哀叹,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很少提“新鸡母要上窝”这句话。
随着时光的流转,时间已到2005年,陆家村来了一名叫陆文丽的扶贫第一书记,陆德旺家被评为扶贫户,陆一鸣的奶奶知道后,跑到村里去闹,她不愿当扶贫户,这样丢了陆家的脸。陆文丽书记想我是来扶贫的,扶贫是我责任。人家被评上精准扶贫户的个个都脸上喜形于色,陆家奶奶太不尽人情。
陆家奶奶跑到村里闹了一次又一次,村干部刚开始认为她老糊涂了,后来说她是阻挡扶贫的钉子户。第一书记陆文丽觉得事出有因,便与陆家奶奶长谈,陆家奶奶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陆家奶奶祖传刺绣,她嫁陆家后因成分问题,一直没将刺绣在陆家发扬光大。她常叫孙子陆一鸣到市刺绣厂去打工,了解了一些刺绣情况,于是她想在有生之年在陆家村办一个属于陆家刺绣厂,让村民致富。
陆文丽一听没想到陆家奶奶老了还有这般豪情,她当即拍板,请奶奶当顾问,在陆家村办“一鸣刺绣厂”。
奶奶提供的凤凰展翅,鱼跃龙门等十多个图案,直销国外。经过几年的奋斗产值过亿。
四
眼看着“一鸣刺绣厂”发展形势相当乐观,陆家奶奶见人家孙子都抱子玩乐,她总是“新鸡母要上窝”的唠叨,这次在几位朋友的极力追捧下,他又在网上找到了一位姑娘,这姑娘比上次那个还要年轻漂亮,陆一鸣在网上一旦痴迷就开心地笑,自言自语说:“我走桃花运了。”
阳春三月,陆一鸣与网上姑娘相约,在村头广场一角的另一条长椅子上,广场四周桃花朵朵,小溪水仍缓缓地流动,仿佛是是为陆一鸣特意安排的这场相亲。
很快,他们通过手机导航双方已约定。姑娘的到来,使桃花逊色,路边有一朵,两朵桃花嫉妒的凋谢。
两个年轻人,在桃荫桃下相互交谈。
“唉,你现在是企业家。”
“那里,我只是一个厂的当家人而已,我只能属于厂子里的一份子。”
“我是独生子女,我们结婚只能过二人生活,不能和家中的老人在一起过日子。还有,我父母必须跟我们在一起。”
陆一鸣听了,用眼反复地看了这位姑娘,心里想人漂亮,但心……
话不投击不欢而散。
此时,小溪水也开始翻腾,卷起一朵二朵的桃花。
五
几年过去后,陆一鸣足足有三十了,人们常说,三十而立。陆家奶奶仍是旧话重提,新鸡母要上窝了。陆一鸣虽然事业有成,但没时间谈个人的事。这次却是被爸妈逼着去相亲。
事情往往有些凑巧的是,时间也是在麦黄口,不同是农民收割麦子实现了机械化,颗粒归仓不用簸箕啦,鸡公照旧打鸣,伸展着翅膀强迫性地骑在鸡婆身上,农家大院鸡成群,猪满圈,陆家奶奶给后生们讲刺绣的故事。地点还是第一次相亲的老地方,巧的是时间也是那么的吻合。
在村广场一角的长栏处,小河拐弯的河水缓缓流动,鱼儿成双戏水,岸边花丛中鸟儿成双。
陆一鸣这次衣着很朴实,人显得很成稳,天空中白云朵朵,时儿飘移,时儿驻足,显得格外美丽。只见他抬腕看表正好十点。
这时一袭红装的美女象天空中飘来的云彩,降临她身边,美女格格地笑着。
陆一鸣眼睛一亮,几乎不敢相信地喊了一声“你”。
“怎么,我就不行吗?”美女先声夺人。
“你是市刺绣厂的销售标兵骆姣姣,我学习的榜样,”陆一鸣脱口而出,“我早就对你有十二分的爱。”
骆姣姣有些自信地说:“谁叫咱是厂花。”
陆一鸣深情地把骆姣姣的双手抬起,一直抬到自己的脸上,骆姣姣的脸泛起了红晕。随之,陆一鸣一把将骆姣姣拥入怀中。
一个悠悠地说:“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
一个激动地说:“嫁给我吧!”
“我不要彩礼。”
“我要贤妻。”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做尊老爱幼的楷模!”
此时,两人紧紧地拥抱。
河水潺潺,在阳光下泛着光,鱼儿咬尾而行,岸边鸟儿欢唱,鲜花吐艳,好似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祝福。
陆一鸣的耳畔也想起奶奶整天唠叨的一句话:“新鸡母要一上窝了。”
这一次陆家奶奶该笑了,婆媳关系融解了。
陆家村也被陆一鸣这次成功的相亲带来了喜气。
六
陆一鸣相亲相中了市针绣厂的名花骆姣姣这一消息不径而走,市针绣厂的领导生怕失去骆姣姣,后来厂领导经过与陆一鸣协商,达成共识“一鸣针绣厂”,成为市总厂的分厂。陆家得到这一好消息喜得燃放鞭炮庆祝,人们欢呼:“我们有靠山啦!”
陆家奶奶口中念念不忘地说:“新鸡母该上窝了。”
陆家村扶贫第一书记陆文丽拉住陆家奶奶的手说:“等这阵子忙完之后,我们就为陆一鸣和骆姣姣办一场隆重的婚礼!”
陆家奶奶听到扶贫第一书记陆文丽这么一讲,开心地说:“新鸡母上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