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记我的叔叔(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记我的叔叔(散文)


作者:鸿雁南飞 秀才,116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6发表时间:2021-09-13 04:27:21

【东篱】记我的叔叔(散文) 人类的足迹,总是伴随着大自然的旋律,我的叔叔深爱着大山,他用一生的情愫在追寻着。自己的,还有爷爷的,那些足印,串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化作了天籁,谱成一曲动人的歌。
  
   一
   生于大山,自从呀呀学语,认识眼前的世界,除了那巍峨山峰的绵延,四季风景的变化。大自然给予的旋律,是最为入心的声响了。我受叔叔影响,深爱大山,还有大山天籁之音。我叔叔是小学教师,每当他看到树梢鸟儿的鸣唱,总会找来他钟爱笛子,覆上一层竹衣,吹起那滑脆幽远的曲子。山间的鸟儿似乎也能听懂,跟着音乐起舞。这想,人类最早的舞蹈,是否受了这笛声的启发,学着鸟儿欢快的飞?
   每当曲声响起时,我眼前便浮现一幅乡间美丽而动人的画面:一轮明月挂在西山,男人光着古铜色上身,牵着牛儿,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女人站在门槛边,一脚在外,一脚在内,而身子早已探门外,望着出行的方向,窗间透着温暖的光。
   大山里音律,总是那样吸引着我,是因为音律太美,为了时常能多听到叔叔奏响的美妙乐曲,每当家里请竹匠来编织家具,破开竹子的瞬间,我总会把最内层比纸还簿的竹衣取来,交给叔叔,希望这竹衣飞出美妙的声响。
   叔叔家里还有一把二胡,那些弦,时常从他自己养的蜂箱里取出黄腊,在弦上来回的磨,这时,我们就知道,叔叔在调试音质,一曲《东方红》便由大山飞出。这是叔叔对大山孩子们的启蒙,让我们了解外面的天空,和音乐里与生俱来的那种美感。以至于我对待风景或大自然用美学去欣赏。
   我听过让人垂泪的钢琴曲,由巫漪丽演奏的《梁祝》,悲凉的伤痛,无以复加。而一把二胡所奏出的音乐,是震撼的美,叔叔的二胡启蒙了我对音乐的感受。我想,一个人,若是听不懂音乐,当是人生的憾事。二胡的美感,总是那么灵空。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我至今听到的最美的旋律,我极为庆幸的是,在人的有限生命中,有如此境界的音律。只是成年以后的我,一直在外忙碌,从未静下心来,与叔叔探讨这阿炳的二胡。
  
   二
   大山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恩赐的,每年梨花盛开时,叔叔的笛声,总是吸引了无数的蜂蜜,蝶舞蜂飞,连空气中都弥漫了春的馨香。而叔叔则看到了生机,他要让这些飞舞者常驻下来,于是做了蜂箱,里面放了些糖。果然有分家的蜂蜜入驻,叔叔有了第一桶蜂。蜂蜜有了新家,忙着筑巢来蜜。我由那时开始解蜜蜂,只见一格格的巢穴,全是六角等边形。据科学计算,所有形状相比,等边六角型是用料最少,空间最大,且结构最为牢固的空间。蜜峰具有如此高的智慧和计算能力?是让人震撼的,从小我搭积木,随便如何整,那六边长短总不能一致,没有尺子,蜜蜂是如何做到的?
   为了训化蜜蜂们不断去釆蜜,叔叔每隔一阵,总会取蜜,说是扇蜜,我甚为不解,用一莆扇,蜜也能摇下来?我是好奇的,心中无解。有一次叔叔把蜂蜜框框的蜂巢取出,我知道开始″扇”了。只是不用莆扇,而是用一个木桶子,把一框蜜上装一个手柄,可以让整个框旋转起来,加速,哗啦啦地。如同今天的脱水机。我想后来人们发明洗衣机、脱水机还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我只是不明白,那年代,养蜂人的确不多,叔叔的手艺是哪儿学的呢?
   养蜜蜂可不是放养这么简单,常常面临外敌入侵的战争,叔叔得象孩子一样护着这些蜂儿。江南一带的蜜蜂种群,大多为中华小蜜蜂,常常有黑色大蜜蜂入侵,还有大黄蜂来袭。大黄蜂可不是善茬,来时三五成群,冲进蜂箱,扑杀蜂王,每当来犯,总能听到一阵嗡嗡喧闹,小蜜蜂抖着翅膀,夸张地张开小爪子,屁股后面小刺也伸了出来,随时展开攻击。发出“嗤嗤”的声音,这声响如同号角吹响,战鼓雷动。箱门口是战争前线,打得最激烈,几个回合下来,小蜜蜂死伤一大片,但它们依然′前赴后继,顽强拼博,不畏生死。箱内,小蜜蜂们则层层堆满了蜂王周围,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长城,护着蜂王,抵抗着侵略。叔叔则赶紧把大黄蜂给消灭掉,然后把小蜂蜜进出的孔改小,只容一只小蜜蜂通过,以便阻挡大蜂的侵袭。
  
   三
   叔叔终于退休了,干了一辈子的老师,从大山上展转到山下的中心小学,自从十八岁起,就开始当民办教师,为了大山的孩子,曾经的一盏煤油灯下是备课的身形,灯光,总是拉长了消瘦的身影,由于长期一个姿势,颈椎弯曲得厉害,疼痛难忍,眼疾,让他一看那些字就流泪。生活的艰辛,前途的渺茫,让他曾一度想放弃。一盏灯下坚持了四十年,他发现,那炽热的事业,还有那些孩子,是多么令人不舍。最送走了一批孩子走出深山,如今已年过花甲,脚步蹒跚,青丝不再。教了一辈子的书,该歇歇了。
   他随着儿子来到屯溪。家住黎阳古镇,沿江古渡码头,总能呼唤起人的记忆。新安江上涛声依旧,爷爷当年闯市场的时光,随着那潋滟的碧波,闪着如碎的波光。
   清末以来,这儿曾经直是四省通衢的茶叶集贸市场,人声鼎沸,樯桅遮津,客商云集,纤夫号子声声,空谷回荡。而爷爷和那一代的茶农,斗常草帽,足穿草鞋,一介草民,就是那个时代的乡民。他挑着茶担,呦喝着辗转于各个茶铺之间,以期卖上好价钱。明、清时期,这儿的茶,由徽商销往海内外,成为最繁忙的集散地,茶叶的航海贸易,就从这儿启航。那茶香穿越了时空,飘洋过海,走向世界。一道祁红,成了英国皇室的下午茶,由此而风靡全球。
   老街上铺就的石板,已没了棱角,岁月之功,集成于一双双草鞋,把石板打磨成光滑的拱圆形,上面有爷爷当年的脚印。而今,他的孙子已成了这座城新一代的民,也成了小有成就的小商人,比不了徽商当年的豪气与名望。但一双草鞋趟出的足迹,
   足以勉励一代代人前赴后继,走向未来。
   古渡码头依然每天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江水见证了徽商的兴衰,伴随繁华落幕的岁月,如今它每天迎着年过花甲的老人,又送走他的背影。这人就是我的叔叔。
   昔人已乘黄鹤去,而爷爷当年闯市场的身影,沉淀在历史中,却总是牵绊着一段情感,爷爷早已成了这座城的一部分。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无比渺小的,夕阳西下,一瞬间都成了过往。
  
   四
   屯溪住久了,总还想着那座山,每年都得回几趟,一只蜂箱跟随几十年了,他要去看看它们,它们还好吗?只是那蜂箱里早已不是当年的蜂王,釆蜜的蜂儿是否还认得他?对于蜂儿来说,叔叔已是时光里的岁月老人,送走一茬又一茬的蜂,这些蜂儿也有那些故事。
   村庄已空无一人,蜜蜂依然飞舞在他身旁,如同那些曾经熟悉的呀呀呓语的孩童,仿佛又出现在他面前,叫声老师。似认识的,又很陌生。大山里寂静的天空,时静落于此。这时,叔叔似乎又想起了那二胡奏响的巜二泉映月》,音乐声回荡在乡间,溪流声,鸟鸣声都静止了。
  

共 26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天漫步于山水之间,聆听鸟语,弥闻花香,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人生体验。而对于生长在大山里的鸿雁老师和叔叔来说,却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鸿雁老师这篇优美的散文,用诗意的语言,向读者讲诉了叔叔对大山的热爱与情怀。作者的叔叔是一名教师,喜欢音乐,擅长各种乐器演奏,尤其笛子和二胡,更是精湛娴熟,叔叔把对大山的满腔情愫,通过笛子悠婉动人的旋律向大山做最深情的倾诉,一曲又一曲美妙的笛音在山谷间盘旋回响,鸟儿为之飞舞,蜂儿为之欢畅。为了挽留这些飞舞的精灵,叔叔还特意为勤劳的蜜蜂做了一个蜂箱,让它们有了家的温暖和归宿。叔叔养蜂不但用心而且别出心裁,收集蜂蜜采用“扇”的方式,为了抵御大黄蜂这些外敌对蜜蜂的侵袭,叔叔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就像父母养育儿女一样尽心尽力。叔叔能弹奏出悠美动听的二胡旋律,一曲悠扬婉转的《东方红》,不仅陶冶了大山里孩子们的情操,更是孩子们了解外面精彩世界的智慧启迪。叔叔对音乐的喜爱,也影响到了作者,让作者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并陶醉于阿炳演奏的那首经典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的旋律凄婉动人,如泣如诉,这首曲子蕴含着瞎子阿炳生活的心酸和痛苦的情怀,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一位日本的音乐指挥家说,这是一首需要跪着听的音乐。作者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机会和叔叔一起探讨过阿炳演奏的一些经典的曲子。叔叔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叔叔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的清瘦身影,被拉得很长,叔叔在教育的领域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四十年,就像勤劳的蜜蜂,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将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叔叔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出了大山,而他自己,直到退休才来到山下与儿子同住,但叔叔心里依然对大山怀着无比的眷恋,经常来到他曾经养蜂的地方,来到他曾经吹奏笛子的山岗,仿佛山间还回荡着悠婉动人的旋律,好像一只又一只可爱的蜜蜂正围绕在他的身旁……文章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这篇散文语言婉约清丽,情感真挚感人,人物刻画饱满生动,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美文佳作!倾情推荐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09-13 21:53:02
  鸿雁老师用真情浸染的笔墨,深情回忆叔叔一生与大山结下的深厚情缘。画面真挚感人,语言细腻到位。叔叔教书,养蜂,护蜂,吹笛,无不展现叔叔对大山的热爱与情怀。好文,大赞!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1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9-13 22:51:57
  太阳老师来访雅评,是我莫大荣幸。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让我感动!老师的文风幽默,是我望尘莫及的。问候老师秋祺!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