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中秋月.中秋情(散文)
一
每逢中秋夜,女儿最爱拽着我的手跑到阳台,一起遥望夜空中高悬的那一轮皎洁明月。记得女儿只有五、六岁时,她会用她那稚嫩的声音问我:“妈妈,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吗?”
我对她微微一笑,“有的,有月宫、月桂树和美丽的嫦娥。”
听了这话,女儿异常兴奋,她紧紧盯着空中那轮明月,试图寻找什么。过不了多久,她用小手指着月亮,对我说:“妈妈,我好像真的看到月亮上面有一棵树,还有一个女人的轮廓,真的有啊……”
孩子多天真啊!其实不光是她,我小时候听母亲说月亮上有嫦娥,总会偷偷在月圆之夜抬头仰望月亮,看着看着,似乎真的看到了嫦娥。至于月亮上是否真的有月宫、月桂树、嫦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心中对月亮怀揣着一份美好的向往与愿景。
说实话,我自小喜欢月亮胜过于太阳,太阳过于热烈与耀眼,虽然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但我还是更钟情于月亮。我喜欢月亮的沉静与温和,喜欢月光的澄净与柔美。
尤其喜欢在每年的中秋月圆之夜,在阳台的桌上摆放些月饼、水果和花生,与女儿坐在一起,尽情欣赏修城的月色,女儿喜欢边吃月饼和水果,边唱着小曲儿。
面对夜空中如水般温柔美丽的月色,若是兴致来了,我会考问女儿一番。
“你读过几首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啊?记得吗?”
女儿会用她那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嗯,让我想想……”
过不了一会儿,她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诗,还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的……”
“还有吗?”
“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好像是张什么龄的。”
“张九龄。”
“对对对,我总是忘记他的名字。原来背诵的时候总是记不住。”
女儿对我做了个怪脸。接着,她会反问我,“妈妈,你就知道考我,那我也考下你,你知道多少关于月亮的诗句呢?”
这个小家伙,还晓得考问我了。我心里暗自笑着。
“自古描写月亮的优美诗句那可太多了。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薛涛的‘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还有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见我说了这么多,女儿惊讶地望着我,“妈妈,你说的这些诗句我都没有听过呀!你快点教教我呀!”然后我就一字一句地教她。
良久后,女儿疲惫了,手中的月饼吃完了,她说要去看电视,起身便回客厅。我倚靠在阳台上,享受这秋夜的微凉和寂静。
一抬头,望着夜空中那轮明亮而皎洁的圆月,我的思绪开始飞扬。想起曾看过一个邓丽君唱歌视频,视频中的她从缥缈轻烟与婆娑树影中莲步轻移地缓缓飘出来,身着美丽的古典服饰,头上插着发簪,走到一座有楼台亭阁似月宫般的宫殿中央,她就像我心目中的嫦娥般婀娜多姿和柔婉清丽。
宫殿中轻烟似云似雾般自下而上袅袅升起,她用她那深情、温婉、柔美的歌声唱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诗人词中描写月亮的美好意境和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与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沉浸在迷人的月色中,任由思绪蔓延着,偶有秋夜的凉风吹来,吹乱了我的发,才惊觉夜已深了。
如此良辰美景,岂能错过拍照?我拿起手机变换几个角度,对着夜空中那一轮似白玉盘的明月拍了数张照片。当然,拍出来的效果远不及实际中看到的月亮那样美丽动人,我选出一张最好的,再配上几句小文字,发个空间动态,算作中秋月夜之留念。
二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团圆节。它作为中国自上古以来便有的传统佳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最重要的便是团圆了。
九十年代的我在南昌电力学校读中专,那四年里,我才深刻体会了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什么叫“月是故乡明”。那时的我只有十五、六岁,过中秋节时格外想家,又因当时交通不够发达,从南昌至修水要坐很长时间的客车,心中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只能通过电话和书信来传达。
父亲单位上若是有车来南昌,他们会请熟人给我捎带点衣物和食品之类的。遇上中秋节前夕,他们会给我捎来月饼与水果。口中嚼着几百公里之外的故乡带来的月饼,想念故乡、父母亲人的心情更甚了。
九十年代的月饼虽然没有现在的品种繁多,尤其是当时的修水,经济、交通各方面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两个弟弟还年幼,父母捎给我的月饼却总是挑最好的。
在南昌读书的年代,若是遇上中秋节,我和室友吃完晚饭后,会相邀一起到美丽清幽的校园里漫步。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我们手挽着手从宿舍楼一直漫步到校门口。
月亮柔柔的清辉洒落在楼台树影间、水泥地面上,泛着幽幽清冷的白光。我们途经校园的食堂、风雨球场、教学楼、广场、操场和图书馆,再折回到操场,躺在操场的绿茵草地上,共同仰望夜空中那一轮明月。
我与室友都喜欢唱歌,边吃着月饼边唱歌,但是那歌声里分明是我们思乡的滋味。中秋之夜我们最爱唱的是《但愿人长久》和《明月千里寄相思》,似乎这样就能缓解和寄托心中对亲人的无限挂念与祝福。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故乡修水,与父母每年中秋都会相聚在一起,一团和气地吃一顿团圆饭,再也不会有当年那种离情别绪了,相比于常年在外飘荡的游子们,我是多么幸福的人啊!
这个秋夜,我安静地坐在书房写下这篇简短的文字。窗外有清风和明月,窗内有温暖和亲人,知足与快乐由心而生。我在书桌上印有美丽花纹的纸上写下一句:
但愿人长久,年年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