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愿】江南水巷中的美味(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愿】江南水巷中的美味(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0发表时间:2021-10-26 15:05:32

秋到江南,时晴时雨。我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到乡镇的水巷去走走,看看景,散散心,品尝美味,甚是惬意。在喧嚣的城里住久了,人事、利益、得失……整日在心头摇动,难免心生浮躁,不知所以。走进清晨的溪流水泽,眼望那些竹林、香樟环绕的寂静村落,心会立刻沉静下来。
   那些远离都市的小桥流水人家,永远是心中最留恋的梦里水乡。天空流云翻卷,天光明灭闪动,天际湛蓝得像是刚被擦洗过的湿润画布。一支南飞的雁阵发出“嘎嘎”的叫声。这天籁之声,震落了古木上的露珠,滴入河中,溅起圈圈涟漪。时光一点一滴地凋谢,就如同这一圈圈散去的波纹。
   一只小小的乌篷船漂过来,船娘立在船头,一边摇橹,一边唱着古老的船歌,“一只船,像只鸟,日间飞出夜回巢,日间飞出寻食吃,夜间家中孵小鸟。咿唔噜摇船,咿唔噜摇船……”船娘的歌声冲破白茫茫的水烟,在水波中激荡。那歌声里写满生活,充满诗情。江南啊,总是晴空妩媚,烟雨迷人。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江南水乡,民心淳朴,正如那千年不息的流水,在砂石、水草的淘洗下,渐成清流。
   那些明媚的水波上,正停泊或漂流着多少令游子心动的历史小船?每一座桥,每一道水,每一处河埠头,都记载着岁月烟云,盛衰更替,爱恨情仇,历史传奇,无论站在岸边,立在船头,在这江南的美景里,有听不完的故事,发不尽的遐思,更有寻不尽的美味,停不下的脚步。
   在江南旅行,你一定不要乘车走旱路。一定不要去都市里寻大厦、看高楼,那些地方虽然繁华,却跟北方的都市一样的喧嚣,一样的车水马龙,没有多少差别。就算是酒楼、高档饭店里的美食,也仿佛都是一个师傅教的,浓味、大油,各样的调味品将人的味蕾麻痹到无感。
   真心领略江南的风情,寻找江南独特的美味,要到远离大都市的乡镇去,乘船走水路,去那些僻静的小街小巷,特别是临河的水巷。水巷是安静的,游船是流动的,在这一静一动中,变化出万种风情。
   在水巷中行船,全看船老大的功夫。江南的水巷,大多逼仄,岸上粉墙黛瓦相接,驳岸条石交错。一路上,有骑墙、牌楼、亭桥、古庙、岸树、田野,水光潋滟,云影增色,两岸风光如同绵延的画屏。钻桥洞、过水阁、避浅滩,船老大一杆竹篙,前顶后抵,左腾右挪,仿佛表演杂技般,推起一层层雪浪花。正当游人目不暇接时,竹篙轻轻一点,正停在人家的河埠头前,到站了。
   到站的时候,正好用午餐。江南水巷里的美食,最美味的要算杭帮菜和苏帮菜。江南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地,不仅景美,菜肴也色香味俱佳。有一道菜,是苏杭俱有的名菜,叫做“湖莼菜汤”,只不过在杭州叫做“西湖莼菜汤”,到苏州就改称“太湖莼菜汤”了。这个汤菜有个来历,说的是西晋年间,苏州人张翰在河南洛阳做官,秋风起时,他突然想起吴中的莼菜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于是因为思念家乡美味,丢下官帽,借助舟车千里还乡。
   自此,莼菜、鲈鱼就成了江南美味的代名词,而“莼鲈之思”也就被文人们指代乡愁。大唐诗人白居易诗曰:“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宋代苏东波也凑趣说:“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这两位古人,既是著名诗人,也是知名吃货,他们如此推崇的菜肴,一定错不了。
   水巷里的杭帮菜,兼具南北风味特色。当初南宋迁都,宋高宗被金兵追赶,带着一群中原大臣、兵将逃来杭州。朝廷中的御厨,大多是河南人,到得江南,北方的烹调技艺遇到南方的食材,两项激荡,成就了杭帮菜味淡、油轻、注重食材原汁原味的特色。
   来到杭州,不能不尝尝杭帮名菜中的“龙井虾仁”。街巷里传说,有一次乾隆南巡,微服私访。先到了龙井村,乡中父老给皇帝老儿泡了杯龙井新茶,乾隆喝了顿觉爽口。临走还向茶农要了一包揣进怀里。到得水巷用膳时,想到龙井茶香,就拿出茶叶要伙计先给泡上。伙计拿了茶叶去厨房取水,不曾想被手忙脚乱的大厨将茶叶误洒进了炒虾仁的锅里。眼见的闯了祸,没法向客人交代,伙计和大厨只好一道端了炒虾仁,向乾隆实话实说。没想到乾隆将虾仁送入口中尝了尝,立马觉得唇齿生香,别具风味,不但没追究这俩人的责任,还重赏了他们,于是一道名菜“龙井虾仁”就此成名。
   杭帮菜的名菜还有西湖醋鱼、东坡肉、宋嫂鱼羹、叫化童鸡、橙酿蟹、杭三鲜、杭州卤鸭、老鸭煲、红豆年糕羹等。杭帮菜淡雅精致、鲜嫩软滑、清秀雅丽,一如西湖畔淡妆的少女。不待齿咬舌卷,让人看着就已沉醉。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帮菜的特点就像苏州的美女一般温柔婉约。苏帮菜讲究清鲜本和,鲜甜纯正,以水鲜为主,追求刀工精细,注重火候恰好,青嫩爽脆不失本味,酥烂脱骨不变原型,除却酒店茶肆的各式大菜,水巷中的船菜和小吃也都是菜品中的经典。精巧细致、甜糯清香,宛若江南女子的回眸一笑,引人久久回味。
   在江南,苏帮菜通常是指苏州与无锡并称的“苏锡菜”,主要是以苏州和无锡两地的风味佳肴组成。两地不惟水网密布,又面临太湖,盛产鱼虾,菜肴多以水鲜为主,其中的“船宴文化”,自古就有盛名。唐朝时,太湖渔民以荷叶包裹水鲜增香,成为一时时尚。故白居易有诗曰:“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瓶。”
   游客来到江南,乘船欣赏岸上美景。一边玩赏,一边品尝水鲜珍馐。自唐到明清,经过不断传承,变化成为苏帮菜中的精品,也成了扬名海内外的招牌菜,有“吴中食单之美,船中取胜”的美名。
   江南船菜,早有盛名。叶圣陶先生曾赞曰:“船家做的菜是菜馆比不上的,但拆穿了说,船菜之所以好,就在于只准备一席,小镬小锅,做一样是一样,汤水不混和,材料不马虎,自然每样都有它的真味。”多年前,太湖东岸的光福镇渔民率先推出具有渔家风味的船菜,那水鲜当场从水中捞起,鱼虾全都活蹦乱跳,现场料理烹饪,鲜亮味美,让人垂涎。远山如黛,近水横波,美景加美食,令人心旷神怡。
   太湖船菜,首推“三白”。“三白”指的是太湖中的白鱼、白虾和银鱼。白鱼自古就是太湖渔民上交的皇家贡品,银白闪耀,肉质细嫩,莼菜白鱼汤,青绿搭银白,色泽养眼,香气四溢。白虾通体透明,宛若白玉,活着浸入酒醋中,放进嘴里还在蹦跳,咬一口滑嫩鲜香,美味无比。银鱼学名叫做太湖鲥鱼,通体无骨,晶莹剔透,以体长3-4厘米为佳,没有一点儿鱼腥味。宋朝诗人张先赋诗赞曰:“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有道银鱼名菜叫做“芙蓉银鱼”,就是银鱼炒鸡蛋。其做法是将银鱼放入搅拌好的蛋液中,加盐,入油锅,快速翻炒,味道鲜美无可比拟。不过,近年,为改善太湖水质,实行了严格的封湖制度,游客想同时品尝“三白”已不可得。
   船菜的美味不仅仅是水鲜本身,还配以水中菜蔬,比如茭白、莲藕、茨菰、荸荠、莼菜、红菱等。苏帮菜中的名菜还有大闸蟹、松鼠鳜鱼、梁溪脆鳝、清烩鱼片、八宝鸭、蟹粉鱼翅、荷叶粉蒸肉等。1920年代的一个秋日,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到苏州赏桂,途径木渎古镇。在镇上石家小吃店吃了碗“鲃肺汤”,觉得鲜香无比,即兴挥毫写下如许诗句:“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从此“鲃肺汤”名扬海内。“鲃肺汤”用太湖特产鲃鱼的肝与鱼肉加香菇、火腿、鲜笋等,用清鸡汤烫熟再调味而成。据说夏秋时节,喝一碗“鲃肺汤”也是时令大补呢。
   其实,苏州的美食,不仅仅是苏帮菜,那些散落在水巷里的小吃才是真正的苏州美食。旧时,吴歌唱道:
   正月半,闹元宵,
   二月二吃撑腰糕,
   三月三,祖师苞,
   四月十四白相神仙庙,
   五月端午箬叶包,
   六月里,大红西瓜颜色俏,
   七月七露仔鸳鸯水来乞巧,
   八月半,白果栗子一道炒,
   九月九吃重阳糕,
   要想看会等到十月朝,
   十一月里雪花飘,
   十二月廿四饴糖送灶糖元宝。
  
   老苏州的水巷里,过去有一种“骆驼担”,是小贩走街串巷专卖小吃的担子,这个担子用竹子做成,一头有个小巧的火炉,一头装着原料、辅料与调料。小贩一路走,一路敲着竹梆子吆喝:“卖甜粥——”“卖馄饨——”“卖圆子——”那个骆驼担子,就是个流动的小吃店。从鲜肉小馄饨、糯米汤团,卖到桂花糖芋艿、糖粥、糖年糕等等,品种繁复,应有尽有。“骆驼担”不仅苏州有,上海、无锡、常州等地也都有,这种情景沈复在《浮生六记》里写过,苏州作家陆文夫先生在他的《老苏州水乡寻梦》一文中,有过详细的描述。可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型美食城和大厦酒楼遍地开花,小小的骆驼担子,却渐渐走进了历史深处,当下的年轻人只能从博物馆的泥塑里见识了。
   苏州水巷里的小吃,名目繁多,大多散见在街头巷尾的角落里。有名的有铜锅菱、橄头山芋、热白果、熏熟肉、汆鱿鱼、八宝粉、黑芝麻糊、甜果肉、肉馅梅花糕等。有代表性的有元大昌门的油鸡、朱鸿兴面馆的红油面和汤包、黄天源的炒肉小阔面和咸猪油糕、稻香村的异味枫鱼和外塘熏鱼、小有天的鸡头汤、五芳斋的椒盐排骨和五香小肉,陆稿荐的酱汁方肉、观振兴的油汆紧酵和带皮瘦肉面浇头……这些小吃,老苏州人不管走得多远,就算走到海外,走到天涯海角,想起这些儿时的美味,都会走回来。舌尖上的乡情,拴着江南故乡的家国情怀。
   小吃小吃,就是小模小样的吃吃。苏州的小吃里,名堂最多的要数各类糕点。那是江南人的最爱。观前街上的黄天源糕团店一直顾客盈门,来自江南各地的游客,到了苏州一定要到这家著名的店里买些糕点带回家。似乎没买这里的糕点,就不算来了趟苏州。
   黄天源的定胜糕,还有一个传奇故事。据说南宋时期,金兀术带兵闯进苏州城,与岳飞齐名的大将韩世忠带领八千人马紧紧追赶。金兀术的十万大军与韩家军,在太湖里摆开阵势,准备决一死战。此时,韩夫人梁红玉送来苏州百姓犒劳韩家军的一盆糕点给韩将军品尝,将军将糕点掰开,发现里边藏着一张纸条儿,上面写道:“敌营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头不成形。”将军读罢,大呼一声:“妙啊!”遂依计而行,带兵向敌营拦腰砍去。金兵遭遇突袭,首尾难顾,一口气向镇江的黄天荡逃去。彼时,梁红玉击鼓金山寺,韩家军奋勇杀敌,获得大胜。战后,韩世忠有感于民众帮其出奇制胜,又因定榫与定胜在吴语中谐音,遂将这糕点改作定胜糕。定胜,定胜,豪迈而吉祥,从此成了江南人送礼的佳品。
   苏州人会吃,又会编故事,你不能不感叹苏州人的智慧与聪明。
   江南的美食还有绍兴的干食、腐食和蒸食,最典型的莫过于干菜、笋干、臭豆腐和荷叶米粉肉。那个油炸臭豆腐,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臭味漂浮,而绍兴人就好这一口。宁波靠海,“甬帮菜”山海兼味,拖黄鱼、梅子肉、冰糖甲鱼、清炖河鳗等都是佳肴。南京板鸭、扬州蟹粉狮子头、嘉兴的姑嫂饼、上海凤翔小笼包、无锡的绉纱馄饨、酒酿饼也都是江南名菜与名点。江南的美食与美味,可以写一本饮食史,可以写一本专著。美味江南,醇香绕齿,回味无穷。
   行走江南,品味江南,不论你是专程前来的美食家,还是离家的游子,美景眯眼,美味酿情。走进水巷深处,走进历史深处,走进山水盈盈处,摆上一席佳肴或展开几样小吃,就着那水波涟漪下酒,就着那如螺远山品茶,品味的是岁月悠悠的传说与传奇,细咂的是淡淡悠远的乡愁。
   江南等着你再来,水巷里永远有一桌芳樽珍馐。
  

共 45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古以来,江南就是“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不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而且物产丰富,美食荟萃,令多少达官贵人,才子佳人,甚至帝王将相流连忘返,乐不思归。“丰湖有藤菜,似可敌纯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苏东坡、陆游、郑板桥,这些大才子,同时也是美食家,江南美食在他们的笔下亦是鲜美异常,令人垂涎。本文开篇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江南美景,随着一叶乌篷船摇橹而来,将我们带入粉墙黛瓦、枕河而居的江南水上人家,然后捧出一碗碗香气扑鼻,勾人馋虫的佳肴,杭帮菜、苏帮菜、甬帮菜应有尽有;湖莼菜汤、龙井虾仁、太湖三白、鲃肺汤、定胜糕,样样经典,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作者不仅仅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供奉于前,还将许多美食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让你不仅大快朵颐,还从中吃出了文化,吃出了乡愁。作者博古通今,挥洒自如,将江南美食几乎一网打尽,让读者一边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景色,一边从一道道美食中去领略独具魅力的江南文化。佳作,倾情推荐欣赏!【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02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11-03 12:17:40
  二哥笔下的珍馐美味真是让人垂涎,从这点看来,江南人很是精于吃经,又重视待客之道的。文中这句话非常喜欢。“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在我看来这句话也是对江南风俗人情最精准的诠释吧。让人对江南水乡不由得神往而起敬。二哥将江南水乡面面精致都付之笔墨,写出如此菜品美食渊源,以飨读者诸君。曾经有朋友也对我说过,“做个小吃货也是幸福的”,果真是这样的。读此佳篇口福眼福具收获满满。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