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初见】我朋友圈的女人们(散文)
号称半边天的女人们,她们以柔弱的身躯负重前行,单薄的肩膀,扛起的何止是家庭,而是一个社会。
网上流行着一句:我养你。
这大概是每个女人最想听到一句暖心话,也是一针强有力的安慰剂!这句话,看似让人羡慕得想哭,可真正能养你的人有几个?要不哪来这么多女人日夜打拼在社会底层一线,用五花八门的形式做着各种挣钱的营生。
常常听见、看见网上有人说:我最反感做直销做微商的女人,看见朋友圈整天发广告,就想屏蔽她们,或干脆屏蔽,或直接拉黑。
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生存状态的折射,你何止不是在兜售经营权,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罢了。她们有推荐权,你有选择权。需要或喜欢,就买,不需要就当作农人在田间劳作,她卖她的力,你走你的路,互不干涉。其实在哪里买都是买,何不照顾熟人生意?毕竟熟人知道底细,一般不会把劣质品卖给熟人,除非她不知道优劣。
我打心底想说,放过她们吧,别反感,如果不是为了生存或让生活变得更好,她们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你们瞧不起的推销营生?其实她们最值得尊重和帮助,因为他们不偷不抢,不杀不烧,不祸国殃民,不出卖国家,只是自主创业,自谋生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说贡献,其实没有多大,但是为社会减负,确实做到了,这算不算贡献?不祸害社会,不给国家添乱,是一种无形的贡献,凭自己的力量,养活一家老小,不吃国家救济粮,不渴求社会资助,不伸手讨要,大家各自平静生活,也是贡献。
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人们,婆家,娘家,自家,哪家都不能忽视,该出钱时出钱,该出力时出力,奉养公婆,培育儿女,照顾爱人,出门赚钱,进门家务,女人啊,真是生的伟大,干的光荣。
最近几年,我圈里越来越多的女人加入赚钱行列,有做直销的,有做微商的,有做个体的,有在超市打工的,有开实体店的,有做手工活儿的,有当农民工的,有搞装修的,有做中介的,有兼职卖货的,有工职脱产的,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说白了,恨不得有分身术的女性,还是不想吃“下眼”饭。毕竟,手心朝上没有手心朝下有底气,不论什么时代、什么人,饭碗还是要端在自己手里,把稳。
如果男人真能挑起一方天,那女人何必去抛头露面?不知是现代人软弱了还是古代人太硬撑(气),古时候一个男人能养活三妻四妾,现代人除了贪腐、暴发户外,几乎没有谁能养活几家子人。不知是女性解放了,想彰显魅力还是后盾不够坚固,真真地把自己推向了前沿阵地,活成了男人的模样,践行着又当爹又当妈的女强人,生生地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人才。
现代的女人啊,何止是半边天?一片天都撑得起。像武松打虎一样勇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全能型的女人,既是下得了厨房的媳妇,又是上得了厅堂的家庭教师,接娃送娃,洗衣做饭,辅导作业,吃喝拉撒睡,样样承包。十月怀胎啊,舍不得,撑破头也要鞍前马后,不敢生病,不敢偷懒,憋着一肚子委屈,想哭都没时间,只能勇往直前。
我很同情女强人,不觉得强悍有多伟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很尊重自食其力的女人,因为她们能把面子放下,用脊梁撑起尊严。
人要活得有底气,有骨气,不伸手要钱是最硬的骨气。
女人是辛苦的,也是委曲求全的,为了活得有模有样,拼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赚钱是当务之急,因此满大街地跑业务,拉客户,发传单,做宣传,推荐产品……
足不出户的家庭型产业或网络售货则比较清闲,但几乎离不开网络宣传。
比如有个做蚕丝被的浙江桐乡微友,每天重复着发圈,拍视频,剥蚕茧,煮蚕茧,洗蚕茧,晒棉兜,拉蚕丝,意在推出蚕丝被的真实制作过程。没有看制作流程时感觉太贵,看了后才发现一道一道关口,都是在十指下精工细作,突然间觉得真不容易。当然我没有因为看她的制作流程,提前就分两次买了两条蚕丝被。我是通过多年的网友介绍下单的,我相信网友,所以相信他亲戚的蚕丝被。就像网友相信我们宁夏枸杞一样,没有多余的顾虑,直接让我给他邮寄几斤,这一邮寄,便有了年年购买的经历,如今,通过他俩的分享,我们宁夏枸杞从我这里出发,走进了江南。
比如,有一个卖直销产品的微友,每天晒进出货的视频,我用过几款产品,感觉不错,属于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咱老百姓,挣钱不容易,所以四年了一直在买,也推荐给身边人,因为物有所值,让熟人用着舒心,同时能省几个是几个。
比如有几个搞装修的,也是每天推送装潢材料和装修效果图,当我需要装修材料时,权衡利弊,选择安全且价格合理的家具和材料。照顾熟人生意,是我一向的坚持。
比如,有个因蚕娘介绍买宁夏枸杞的南方女子,她加我的第一句话:“我是做阿胶生意的,需要大量枸杞,如果收到买的枸杞好,以后就专买你们宁夏枸杞。”呵呵,可见她的责任心。她同样是每天推送熬阿胶卖阿胶视频,并兼顾做祛湿茶生意,热火朝天地加工,出货,吆喝,收款。从视频看,熬阿胶也是个技术活,还得注意卫生和安全度,带着塑料防护口罩,很卖力地边做边介绍。我突然间觉得江南女子很可爱又可怜,一下同情心泛滥了。只是我不吃阿胶,没有买她的货,感觉很抱歉。如果以后需要祛湿茶,定会找她。
比如,有个山西文友每天推荐她的减肥产品,我相信她的宣传,但没买过,不是产品不好,而是囊中羞涩。从她以前发表的文章中照片看,确实属于肥胖型,去年疫情期间发现她文章中照片变瘦了,并皮肤紧致透亮。问了后得知是用了一款五谷搭配的减肥塑身产品改变了体质。她的生意现在做得很好,因为带动,有了一批跟随者,现在的人,需要减肥塑形的太多。
比如,有几个做体型管理的,也就是推拿按摩调理身体的达人女子,每天坚持精彩出场,用女人的身子扛下了男人的体力活。我曾体验过两年艾灸、推拿按摩调理,效果是有,但得长期坚持,也需要人民币支持,最后,我坚持不下来放弃了,但是她们的卖力服务,我很感动,毕竟是女人嘛,在如今,能下如此大苦,不容易。
还有做服装生意的熟人,每天发新款服装图片,广告着店铺进货动态,网络成了招揽生意的阵地,奶奶级别了还在努力营生,因为她知道闲下来生活质量会发生变化。在能动的年龄尽量不要养尊处优,以后的路,还难说。
劳作就是一种修行,更是一个了苦机会。在繁华浮沉中,没有谁能坐享其成,了却一生。
如此生意女子数不胜数,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除却营销人员,剩下的大部分是“文艺青年”,她们每天乐此不疲地写诗垒字,为的是取悦自己,照亮别人,至于文章能否打动人或叫醒沉睡的灵魂,是另一回事,至于值不值得劳心费神去码字,连自己都不知道,兴趣来了就写,像洁癖一样,不由自主。但每篇出炉,都得推送,至于看不看是读者的事情,他们有权视而不见,也有资格浏览点评。作为女文人,文学气息把她们与现实隔离,好像除了写文推文,其他与己无关。一派清高寡欲,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样子。
还有一部分是职业女性,她们则是谨小慎微,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暴露了马脚。可见单位的制度把人约束成啥了。机械又敏感,谨慎又淑女,除了推送单位宣传和任务,其他的一律拒绝。表面看,她们的生活枯燥无味,实际可能活得五花八门,人间凡尘,脱离不了琐碎,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品尝。
我把每天登场的人叫做“活人”,因为动态,才让我有了阅读机会,才领略了风尘仆仆和生活的琐碎,她们把自己活成了一棵树,不敢倒下,只能倾力而行,否则,和“死人”有什么区别?
道不同,处事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亦不同,活得洒脱度也不同。
总之,所有的人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忙活、分享,无关对错,你接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关注,不接受就忽略,没必要深究,也没必要反感。道不同而不相为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活着不易,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才是王道,更是常理。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毕竟命运不一样,赚钱的渠道不一样,努力的方式也不一样,那些兢兢业业的奋斗者,实际也很可怜,更可敬。她们是值得另眼相看的群体。起码,没靠谁养活。
女人,始终要记住,任何时候,靠自己,比靠谁都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你得有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