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三年下乡知青生涯(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三年下乡知青生涯(散文)


作者:于淑秋 童生,534.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75发表时间:2021-11-10 10:03:55


   七七届的高考,被录取的知青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录取率是29比1,是历届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年。我们农场参加考试的有近百名知青,1977年只考上两名大专和三名中专(1978年又有几名考上)。我以247分的成绩被安阳师专中文科录取,一下子变成了七七届的“大学生”,这在农场成了特大新闻。我一进农场宿舍,立刻被知青们围住了,连带队干部、农场支书都对我笑脸相迎。
   近三年的下乡知青生涯,使我感慨很多,我是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离开农场的。后来,我听说农场的知青于1980年全部返城了,好赖都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知青进城以后,新的生活开始了,广大知青按照路数和命运,奔赴了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原来在农场一起吃饭一起下地的知青们,上班就业以后,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就此拉开了距离。
   原来有500多名知青的杨小屯农场一下子沉寂了。至于知青农场的财产归属,据说农场的屋舍、土地和各种设施,包括粮食、牲口、农具、拖拉机及机井,全部整体移交给了鹿楼公社和杨小屯村。
   “上山下乡”这段历史,距今已有45年了。这段峥嵘岁月,似一条跳荡的激流,使得每个知青都终生难忘。农场虽说生活条件艰苦,我们毕竟在那里渡过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那时我们正年轻,那颗跳动的心脏活力四射。
   从18岁到23岁,正是知识青年放飞理想的时候。在绿色的田野里,在跳动的油灯下,曾洋溢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曾发生过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尤其那些结成夫妻的知青家庭,他们的感情基础,正是在农场的庄稼地里打下的,知青宿舍里那一盏盏跳动火苗的煤油灯,见证了他们美好而牢固的爱情。
   500多名知青后来各奔东西,有的成了政府公务员,当了领导;有的进了大型国企,当了企业高管;有的当了教师或者校长;有的当了医生或者院长;有的成了科技干部;有的经商做生意成了大老板;有的成了个体经营户。还有几个到外地发展,在北、上、广混得都相当不错,收入极其可观。但人数最多的还是留在鹤壁当工人,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这些工人当中,有些人的命运很可怜,由于单位效益不好,企业破产,他们失了业。偌大的年纪,平时靠打零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截至2020年,我们这一茬知青多在60—65岁左右,青春已经远去,逐步进入了老年,原来的容颜改变很大,都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如今,杨小屯农场的大部分知青都退了休,除少数人在工作,大部分在家闲居照看孙子、孙女。虽然大家平时见面的机会很少,各自的生活轨迹也大相径庭,但大家谁也忘不了“文革”后期上山下乡那段历史,忘不了广阔田野里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年下乡知青生涯,对我个人来说,也是“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使我懂得了乡村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发展经济、富强国家的必要。比比总书记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整整7年的知青生涯,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我吃的苦、糟的罪,心里承受的压力,比他要少得多。
   忆往昔,苦难辉煌,岁月峥嵘。上山下乡这段经历,磨炼出了我们这一代人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品性,不但使我们终身受益,也将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性遗传给了下一代。
  
  
  

共 1142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知青,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是一代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作者作为一个有过亲身经历的老知青,这段历史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这儿有她的青春,她的激情,她的理想,还有她的汗水……文章以流畅自然的笔触,清晰的行文线索回忆了自己到杨小屯农场当知青的三年经历,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农活的艰辛,都没有难倒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加各种劳动,不但收获了丰收的劳动果实,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增长了人生的阅历,有的还收获了爱情的甜蜜。可以说,这段知青经历是作者一生中最大的精神财富,为她的人生增加了色彩浓重的一笔历史。文章自然朴实,条理清楚,感情真挚,倾情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1-11-10 10:09:22
  知青,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对于六十岁以上的人来说,却有着亲切的回忆。作者以自然朴实的语言,清晰生动地回忆了自己青年时期在杨小屯农场的三年知青经历,感情真挚,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感谢于老师为我们精心呈现的这篇美文!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