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愿天下,再无不公!(随笔) ——《姜子牙》同人文
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
——题记
姜子牙渭水钓鱼的典故,是我们从小就最熟悉不过的。他在赢得周文王赏识后,决定大展宏图,为了天下苍生而讨伐荒淫无道的商纣王,辅佐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封神榜诏令天下,而后功成隐居。一代名臣,就此光耀史册。
而电影《姜子牙》,则是将这位声名显赫的大功臣,以一个落魄英雄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昔日过关斩将的雄风已经离去,代之而来的是许久的沉默和深刻的思考。
封神之战结束后,姜子牙率兵推翻商朝的残暴统治,并奉师尊之命亲自斩杀狐妖苏妲己。而行刑问斩的那一天他却发现狐妖体内存在无辜人类元神,导致一念之差前功尽弃,被师尊贬下凡间,从而开始了他漫长而又难受的寻找真相,寻回自我之路。
为了查明一个微不足道的真相而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这真的就一点儿也不值得吗?
以牺牲苏妲己一人来换取天下苍生的太平,这真的就一定非常值得吗?
一人与苍生,真的不能两全吗?
这就让人想起了一个辩题,“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是成大事者也要拘小节?”
有人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虽小,却可以影响大局,一切做好大事都是从做好小事开始的。
还有人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对细枝末节过于在乎,注定成不了大事。
这一辩题尽管没有客观确定的正确与否,但他还是没有因那一时的失误而后悔,而是坚强地从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坚定的将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目的只为找到疑问的真相。
同样的疑问在2000年的《西游记后传》里也能见到,开始时孙悟空成佛后为查明泾河龙王错雨之案公然与佛祖翻脸,甚至重演当年闹天宫搅地府之事,将三界再次搅闹得不得安宁;结束时孙悟空知道自己就是最关键的无骨舍利后,毅然杀身成仁,与其他16颗舍利子一起消灭魔罗无天佛祖,使三界重归安宁,最后自己也成为新的万佛之祖——南无大圣舍利尊王佛。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凡人尚且能够做到,难道我们这些佛门众圣连凡人都不如吗?如果我们佛门众圣都独享清静,独善其身,而任由恶势力横行霸道,那我们恐怕就不再是佛,而是助纣为虐的恶汉!”
“师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三界有难,只要牺牲我一个人,就能解救三界之难,弟子义不容辞!”
孙悟空当年的这一席话,喊出了多少天下苍生共同的心愿。
20年前的孙悟空,20年后的姜子牙,为了还天下一个公平公正,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拯救了整个三界,也撼动了三界中任何一叶苍生的心灵。
蚍蜉虽小,亦可撼树。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苍生就是由许许多多的一人组成的,就像大海是由许许多多的水滴组成的一样。若无水滴,何来大海;若无一人,何来苍生。
最后姜子牙的结局和孙悟空一样,用自己的牺牲不仅找回了自我,而且换来了重回仙班的机会,同时也查明了狐妖蹊跷之事的真相,当然师尊也受到了上天的惩罚,三界也恢复了昔日的太平。
是啊,三界之间正是需要姜子牙,孙悟空这样天下为公之人!
是啊,倘若人间处处悟空子牙,那么天下就没有任何不平之事!
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将来的故事会怎样讲下去,他还是会一心一意地用自己的心血与精力践行着自己对三界立下的誓言:
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
愿众生,再无谎言愚弄;
愿天下,再无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