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梦】保嫂(散文)
半年前因职务变动,我调到新单位上班。新单位办公楼曾是一个抗战名人的故居,被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过来上班的第一天,我便看到一个让人惊讶的情景:一个体型偏瘦、身着白色长裙、画着淡妆、脚踩高跟凉鞋、头戴太阳帽、手里拿着把竹扫帚的女人正在扫院子。走进小楼,遇见新同事,我才知道,打扫卫生的女人是单位请的保洁人员。我嘴不说心想,奇了怪了,这样打扮的女人能把卫生做得有多干净?
时间久了,我与新同事熟悉起来,也与打扫卫生的女人熟悉起来,跟着同事们叫她保嫂,其实,她比我还小六岁。
我错了,保嫂非常能干,也很热心,比如问她:“保嫂,你有针线吗?我的外衣扣子掉了。”
“有,把外衣脱下来,一会儿就给你缝好。”
“保嫂,我的工作证找不到了。”
“哦,我刚收茶杯时,在会议室的桌子上见过,我这就去给你拿。”
保嫂不仅热情,还是一个细心负责的人。每天为了不影响大家办公,她总是赶早就将会议室和各间办公室打扫一遍,再去打扫院子和卫生间。
院子里的树很多,不用等到深秋,只要一有风和雨,树叶便“哗哗”往下掉,但保嫂清扫得很及时,院子里随时都保持得干干净净。立冬的前一天,办公室两个小美女臭美,让她先别扫,她们下班后要来照两张秋叶落满地的美照。保嫂没答应,笑着说:“要照你们去公园里照,我们这儿是文物保护单位,预防火灾是第一位的。”说完后,她抡起竹扫帚“唰唰唰”地又扫开了。
说普通话的保嫂不是贵州人,听她的口音我觉得可能是大西北的人,一问,果然是陕西宝鸡人。我恰好有一个朋友是陕西的,常给我带西北特产。我便跟保嫂聊起了我的同学,而她一提到西北特产,眼里立即放光,给我说起了羊肉泡膜、臊子面、岐山面皮、荞面凉粉等,如数家珍。那她怎么来到贵州来到花溪的呢?
从我到单位起,关于保嫂的各种传说,就在我的耳边响起。据说她当过酒店的大堂经理,据说她在老家有一个女儿比她还要高还要漂亮,据说她在陕西做过小吃生意……而我最感兴趣的是,她姓陈,为什么大家都叫她保嫂而不叫她小陈或陈姐?是嫂子,那哥在哪儿呢?
果然是有哥的。那天我来得早,便看到一个穿运动背心的肌肉男来给她送早餐,给她放在进门的桌子上后,大声叫道:“媳妇,早餐我给你放在门边的桌子上了,记得趁热吃哈。”我出办公室倒隔夜的茶水,正好遇见他。他对我笑了笑权当打招呼,随即离开。这时另一个同事来了,同他热情地打招呼:“保哥早啊,又来给保嫂送早餐!”我这才知道,这个男人就是传说中的保哥。
保哥是花溪本地人,当他得知我们单位要招一个保洁人员时,便带着他的妻子来报名,而单位有同事与保哥之前就认识的,一直叫他保哥,于是便将他的妻子跟着叫保嫂,大家也就跟着叫保嫂。保哥原本也是体制内的人,多年前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现早已退休,若不是同事说,我还以为他只是五十出头,谁知人家已是六十多的人了。保哥一点小老头的模样都没有,因为他每天清晨都到花溪河里游泳,每天下午还健身,值班室里就摆满了各种他的健身器材。
我就好奇了,保嫂是怎么认识保哥的?并且愿意跟着比她大二十六岁的他。那天下班时,保嫂来帮我浇办公室的花,我没忍住,便问她。她笑着说:“缘分嘛。保哥是一个热心人,乐于助人,在花溪很多人都认识他。我有次来贵州玩,通过朋友认识他后,便被他‘哄’来了。”我一听“哄”,便哈哈大笑起来。她也跟着笑了,末了说:“你别笑,保哥的嘴甜,对我也是真的挺好。”
跟她交谈中,我才知道,同事们的传说都是真的。她与前夫有一个女儿,今年都读大三了,说着拿出手机调图片给我看,真是一个大美女。而保哥的儿子早已成家,只是我没想到的是,保哥的儿子竟然只比她小一岁,我无法揣测她是怎么与保哥儿子一家相处的。
有段时间,同事们都嫌外面的盒饭难以下咽,劝说保哥别光守着他的停车场,抽空给大家做早餐和中餐,单位按人头每个月算钱给他。保哥原本在离我们单位不远的地方就开了一个餐馆,只因疫情期间生意不好停了。保哥不干,觉得太耽搁他的时间,后来在保嫂的劝说下,他才同意。
遗憾的是,大家伙吃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单位旁边另一个大单位的领导过来视察工作时,为了关心大家,让我们到他们单位的食堂搭伙。
有一天,单位接到通知,要求文保单位必须有人二十四小时值班,大家都觉得保嫂最合适,不用再聘请他人,于是给她加了工资,晚上让她就住在值班室里。从此,下班后,大家走到半路不用担心电脑忘记关了,灯忘记关了。因为每天下班后,保嫂都要仔细检查一遍各间办公室。
保嫂除了热心,还是一个持家的能人。一天下班时,我见到快递员送来了两个大箱子。等走到半路,我发现手机忘拿了,返回单位时发现,保嫂正在门厅里撤箱子,原来是她买的衣柜到了。看到她从箱子里拿出来一块一块的木板,还有螺丝、把手等小物件,我好奇地问:“保嫂,你不会是要自己装吧?”
她笑着说:“就是我自己装啊,还能省掉师傅的组装费。”
“保哥呢?”我忍不住问,认为这种活应该是男人干的呀。
“他才不会干这些活哟,他只会炒菜,家里这些活都是我干。”她继续笑道,一边笑,一边研究着组装的图。
“哇,你太能干了。”说着我拿着手机先走了。
第二天我到单位时,两个大纸箱不见了,我好奇地来到值班室,门开着,保嫂不在,我听到她在后院冲拖布的声音。我站在门口,看到了收拾得有模有样的值班室,这真是我看到的最温馨的值班室,布置得像家一样,有一个小型的梳妆台、有一个白色的衣柜,有一张铺得整整齐齐的床。我一想起,每天天不亮,保嫂就是坐在这张梳妆台前画妆,然后穿戴整齐开始打扫卫生的样子,就肃然起敬,这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女人啊。
一次,保嫂收集整理报纸时,看到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便跑到办公室对我说:“我从前也喜欢写文章,如果可以,你能不能指点我一二呀?”
我惊奇地睁大双眼,看着她半天都反应不过来。
她接着问:“行不行啊?”
我才赶紧起身答道:“好啊,指点谈不上,大家都爱好文字,一起交流好了。”
隔天,我加班走得晚,出办公室时,听到值班室里传出一个女生独白的声音:“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我的妈呀,居然是智利诗人巴勃•聂鲁达写的一首情诗。接着响起的是浩瀚演唱的《分手在那个秋天》,原来是一首歌前面设置了独白,这首歌的制作挺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保嫂喜欢这样的歌,因为她反复放了几遍。我走进值班室与她打招呼:“保嫂你可真是文艺哟,准备学诗朗诵吗?”
她站起来不好意思地笑道:“你别笑话我,这不没事做嘛,闲下来就听自己喜欢的歌,也读一些书,打发时间而已。”
听她这样说,我这才又仔细打量一番值班室,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只有她的手机里放着的歌与桌子上摆着的报纸、杂志与书,我看到其中一本杂志是《读者》。
她曾对我说,她才不愿穿着环卫工人的那种工作服打扫卫生,不是嫌它不好看,而是嫌它没个性。她要让自己活得有个性,所以才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她还说,等她老了扫不动地了,她要去报一个老年模特班,学走模特步。她才不愿去跳什么广场舞,她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哈哈,我的保嫂,我真是服了她,期待有朝一日看到她走T台的样子。
不过,还早,现如今我最期待的是,有一天能看到她写的文章出现在报纸或杂志上,我相信我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