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安溪记(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安溪记(散文)


作者:汗漫 童生,89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32发表时间:2021-12-03 12:35:25


   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有一百一十二回出现了饮茶情节,在花园与客堂之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水浒传》《三国演义》总是出现烧酒,在杀伐与盟誓之间,也自然而然。《红楼梦》中出现的茶,有九种:枫露茶、凤髓茶、六安茶、老君眉、杏仁茶、女儿茶、龙井茶、暹罗茶、千红一窟。这些茶,真实存在或纯属虚构,参与了人物性情的塑造和命运的达成。显然,曹雪芹是一个懂茶爱茶的人,故而叹惜春天的到来与消失。
   绿茶凉性,红茶热性,铁观音在凉与热之间保持平衡,这是我在安溪掌握的另一个地方性知识。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所有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显然,我的知识谱系,完全来自一个又一个偏远之地,比如眼前的安溪。热爱安溪的朱熹,也在此地获得启示:乌龙茶或者说铁观音,可作为儒家中庸之道的最佳诠释和载体—不偏不倚,中正,恒远。
   于我这样时而狂热、时而哀凉的人而言,喝铁观音,是合适选择。当然,它价格有些贵。当然,我盼望那个制作野茶的友人,再寄小陶罐来。
  
   五、她们的美
   龙通村的阳光,从四面悬崖般的三层土楼围合而成的“口”字形庭院之上,自四方形的苍穹深处,倾泻而下。我坐在这一庭院里,像野兔,处于峡谷底部。抬头,眯起眼睛看云朵和飞鸟,欢迎一种温暖美好的洗礼。
   三个茶桌旁,围坐茶人和朋友。十二个女孩在略微高出地面的戏台上,表演茶艺。她们是龙通小学的孩子,穿深蓝长裙、浅绿上衣,双鬟间系一缕长长的红绸带。如果不是脚上的运动鞋泄露现代感,她们完全像处于汉唐,保持一个民族早期的清新喜悦。
   此前,我在土楼外绕行一周,用时十五分钟。这一个充满危机感和责任感的堡垒,矗立于周遭山野茶园间,醒目、巨阔。闽地多土楼,一因平旷之地稀缺,须向上索取生存空间;二因强盗来袭时,可据此安身存命。一座土楼往往耗尽数代家人积蓄,历十年、二十年方能建成。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方形、五角形、交椅形、连环套形、簸箕形,让异国卫星掠过中国东南时,屡屡惊诧、误判:“此地藏有无数秘密飞行器!”龙通土楼是四方体。走向它,感觉自己像清末土匪来踩点,寻找深夜进攻的角度与门径;又像民国初的贫寒青年,爱上这凭借经营茶叶而富庶的豪门内某一少女,忐忑不安,上门提亲;当然,更像是私塾先生或茶叶商人,即将受到一个家族的盛情款待。我缺乏匪气,也不再年轻,只适宜用小算盘在身体内盘算酬金和利润?
   这一福建省历史保护建筑,正门朝向西北,石质门额镌刻“崇墉永峙”四字。两侧,分别有“甲申年”“瓜月立”小字,说明始建于1644年瓜果成熟的阴历七月。历时八年落成,“土楼公”许尔堦家族得以荫蔽、繁衍。每逢兵匪来袭,全村乡亲涌进土楼,紧闭大门和西南侧另一小门,即可在其中无忧度日,最多时据说有三千人在土楼内生活。庭院一角,水井清澈,粮仓充实。
   与闽地其他土楼一样,龙通土楼以石头作为基础,向下深布两米,确保外人挖掘地道进入内部的可能性为零。墙体厚度为两米,以黄土掺杂米汤、红糖,增强粘合力,一寸一寸向上夯筑,至屋顶,覆以青瓦。从一层到三层,均无开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只设有数十个眼睛般的观察口和射击孔。无数房门与窗户,朝向内部这一巨大庭院,“千门万户曈曈日”,贴上红色或绿色的春联—红色代表喜庆,绿色意味着有老者去世不久,这是中原与闽地共同的风俗。红茶的暖意,绿茶的凉意,似与此相贯通。许氏后人星散四方,土楼现成为民俗博物馆。楼内没有一缕蜘蛛网。红灯笼在走马廊高悬,随风摇荡,写着“许”“茶”字样,装点当下游客的目光。端肃、矜持的许氏先祖不会这么张扬,故能家业存续三百余年。
   我从一楼走到三楼。被炮弹击中的墙体造成的一个硕大的窟窿,像大眼,含着山间茶园的暗绿和云雾。据说,这是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一支小部队受人委托炮轰造成的。许家一直留着这个窟窿未予填补,昭示着一种自信:如此而已,无伤大局,且有光照、风吹沟通内外,甚好。
   各房间内,收藏有一系列装满铁观音茶的大小陶罐。雕花大床或简陋木床空空如也,那些从前的身体,身体中的欢爱、沉痛、疲倦、空寂、炙热或幼弱,何所去?玻璃柜中或墙壁上,陈列着本地明清以来的往事前情:地契、雇佣契、婚约、请柬、日记、茶叶账册、镇纸、砚台、东南亚地图、手提箱、马鞭、马灯、梳妆台、脂粉盒、步摇、金钗、簪子、玛瑙珠、镜箱、花瓶、“军属光荣”标志牌、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赤脚医生手册》、粮票、绿挎包、“上海”牌手表、耕犁、耧、锄头、蓑衣、背篓、竹筐、担箩、风车、木犁、米斗……
   位于三层正中的一个房间内,两支红烛和几碟水果、点心,敬奉在土楼公许尔堦和土楼嫲的小雕像面前。一男一女,平等并立,让我想起谢叠山及其身边的茶王娘。当然,那是已经上升到云端的神仙,而眼前是人间烟火中的一对夫妻。
   土楼嫲,一个李氏女子,在八年建造土楼的过程中留下许多传奇:数月不洗头,操劳于灶台、土楼间;为那些即便来土楼送一块砖瓦的人,也端上一碗米饭以示谢意;回娘家撒娇,运来一车车粮食;在面对这一壮大土楼深感震撼和忧虑的父亲前,跪下,发誓:许家与李家乃至远近乡亲,世代交好,决不恃强凌弱、招灾惹祸……她应该是美的,否则不会嫁入这一世家。她是智慧的、有力的,否则不会有土楼的艰难造就。她是善的、动人的,否则不会在感德乃至安溪广为传颂。
   闽南女子的力量,来自群山与大海两相夹持的地理形态,源于茶业、渔业、海洋运输业的勃兴。男子们出远海捕鱼,漂泊四方经商,数月数年甚至终生不归,在异乡落地生根。仅安溪籍在台湾繁衍壮大的人口,今已达二百多万人,旅居东南亚等国家者达一百余万人,大都经营与茶有关的事业。一代代闽南女子,荷载起丈夫们暂时甚至永远放弃的责任,最终形成强大的自我:担石抬轿,织网造船,种稻制茶,赶车策马……在咸腥海风和连绵山雨间,她们绝对不是家庭的附属、男性话语的旁白,而是第一人称单数“我”,负重,独立,以汗水、泪水获得尊严、造就传奇。
   东南中国这一片孤绝强悍之地,有茶王娘与谢叠山并肩而坐接受崇拜,理所当然。
   在安溪,我才知道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作词者莫耶就是本地女子。1934年,缅甸归侨、国民党军队少将旅长、原安溪县县长陈铮的女儿,原名“陈淑媛”的十六岁女孩,离家出走,只身闯荡上海,成为《女子月刊》记者。她改用笔名莫耶,向神话中那个南方铸剑者莫邪致敬,并以此寄托自我解放之心志,创作出以女性自由、抗日救国为主题的众多剧本、诗歌、小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导演蔡楚生等左翼人士,来往密切,引起戴笠关注、追踪。爱上进步青年陈沧。“七七事变”后,莫耶试图说服陈沧一同奔赴延安,无果,兀自追随抗日救亡演出队西行。她后来才知道,所谓陈沧,是中华复兴社特务沈醉的化名。我见过莫耶在上海外滩的一张留影—一个左翼少女的美,黑白照也掩盖不了,像夜晚掩盖不了一丛鲜花。我惊奇于这个少女笔下的歌词,高拔迥阔:“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当写到“群山结成坚固的围屏”这一句时,莫耶,你是否想到了故乡安溪的万重峰岭?
   一束阳光,突然投向我所在的、目前处于阴影中的茶桌。它穿越三楼的一个观察孔,照亮眼前茶杯上的一行字“老固野实”。“三点了。”为我斟茶的女子说。我表情大概很困惑。她笑了:“每天下午三点,这个观察孔中就有阳光直射下来。土楼公当年有意设计的,很准啊!”我赞叹,喝茶求教:“‘老固野实’是成语吗?没印象啊。”斟茶女子又笑了,解释:“老固”,她公公的名字;“野”,指老固在戴云山深处寻找到的一棵百年茶树;“实”,茶人须以诚心实意为准则。真好。野与实,真好。感德镇每年秋天在这土楼举行“茶师傅比赛”,即古人所言的“斗茶”,比斗牛内敛温和,比斗蟋蟀端庄正大。老固在这戏台上领过奖,现在成了制茶大师,坐在戏台下评点新一代茶人的技艺。每年茶师傅比赛,镇政府颁发数万元奖金,获奖者都捐给村民以助脱贫。
   闲谈间,知道她是惠安女子。大学毕业初,在厦门一茶馆偶遇安溪铁观音,看主人斟茶姿势很美,她开始爱茶。继而爱上茶馆里出现的老固儿子,来感德结婚,学会采茶、斟茶、网上销茶,成为这一制茶世家的顶梁柱。她斟茶的姿势也很美,十指纤细,大约不同于她母亲、祖母等先辈大手大脚划大船的海边身姿了。
   土楼中庭这一戏台,三百多年来,有无数面影背影浮现流转。它举行过历代许氏家人的婚礼、葬礼,演过高甲戏《审蛇记》《凤冠梦》《孟丽君》《吕布与貂蝉》一类剧目。现在,十二个女孩表演完茶艺,一边歌唱一边走下戏台,头上的红绸带像蝴蝶一样飞起来:
   采茶莫采莲,茶甘莲苦口。
   采莲复采茶,甘苦侬相守。
   我起身,追随她们从侧门向外走,像追随着安溪一个村庄的记忆和梦寐,向前走。阳光从门口沛然涌入。那两扇门上,贴有庚子年春节的红纸门心,以楷体写着两个巨大的词语:“国泰”“民安”。

共 13842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山顶茶馆》的山是安溪城中央的凤山顶,茶馆名曰茶馆,气质孤高不二,夜观满城如繁华般的灯火,感叹这自古兵家不争,百姓安身之地,河洛语,亦即闽南语充满美感和庄重,好似处于不同的人间,叶姓的村子,供奉的茶王,茶王娘,是一碗铁观音的茶香几重。 《致叠山先生、或秋祭》是一场无声的隐秘交谈,这沉默着说出的话语,可以穿越时空,完成抵达。 《岐阳村一夜》中,流转的是有关茶人王建取的暗香。他手指上的裂纹老茧中,是铁的热息,他话语间响亮流淌的,是对茶的传承。 《南方嘉木与个人饮茶简史》的个人是罗伯特•福琼,他以《茶经》为行动指南,在中国南方的嘉木遍寻暗香。茶于作者来说,或因生活而至单调平庸。 《她们的美》龙通土楼是正方体,建造的过程离不开闽南女子的智慧和力量,如那束三点投向茶桌的阳光,满怀古人智慧。 这些章节像带有独特意味的拼图,架构《安溪记》,伴随一缕茶香,一束阳光,带给读者文友一方的别样体会。文章用词精准,语言凝练,古今穿梭,意蕴悠长,可为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1-12-06 23:41:20
  绿茶凉性,红茶热性,铁观音在凉与热之间保持平衡,可作为儒家中庸之道最佳诠释和载体,不偏不倚,中正、恒远。
   国泰民安好品茶,读此文,如饮茶,缕缕清香安溪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性的,所有的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
   非常棒的一篇知识精品文章。
   感谢作家分享。佳作阅读。【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