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穆鸽笔记(小说) ——就是差一个
宁静的街市,来回两个车道也不显车辆的拥挤。高高向上的蓝楹花,一串串,蓬蓬勃勃,在疏离的树干上,穿透绿叶,恣意、招摇地绽放;又俨然一幅倾诉的模样,对着湛蓝的天空长啸,常笑。隔着马路的枝杆,树树相望,就是一条蓝楹花隧道,静谧,悠长;那隧道尽头的一抹亮光,在梦幻般的蓝紫色花海中,仿若是千年的等待。
穆鸽踩着蓝紫的花瓣“地毯”,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蓝楹花潮汐般的涌动,并没有勾起她心中一丝的涟漪,她的耳边老是回想着被审查人刘玉玲的一句话:“差一个,就是差一个。”
一
刘玉玲,怎么定义这个人呢?首先,她是烟草公司的前董事长;其次,她是已归案的前市长的夫人;现在,她是穆鸽所在市纪委的稽查对象。
本来,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刘玉玲,安心在市里的招待所,好好做一个服务员,一辈子波澜不惊,却也会平平安安度一生。偏偏她心中有些小骚动,偏偏又遇到了因会议在招待所下榻的市财政局的处长尹浩志,刘玉玲的人生发生了逆袭。
冲着尹浩志的职位,冲着尹浩志在她丰满的身体上,藏而不露的贪婪眼神多注视了那么一秒,刘玉玲就知道,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她殷勤的频繁地出入尹浩志的房间,嘘寒问暖,狐媚惑主,瞅准尹浩志对她投怀送抱的默许,在那天她自己夜班的凌晨两点,以工作的借口,堂而皇之地进到尹浩志的房间。
尹浩志,凤凰男,当年高考,那个穷乡僻壤的山村,走出的唯一的一个大学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拖儿带女,省吃俭用,却愣是把尹浩志培养成了一个白面书生。如果追根溯源,以尹浩志一米八的个头,宽头大耳,谁也不会想到他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小伙子。班里的“校花”林娜认准了这个“校草”,经不起围攻的尹浩志很快就范,成了林娜的男朋友,大学毕业后,就成了林娜的丈夫。
过去的苦读,是为了跳龙门,现在已经成为“鲤鱼”的尹浩志,在这个省会城市里,还是这个城市这么好的部门,又赶上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浪潮,他顺利坐上了财政局预算处的处长这把交椅,不要说志得意满,踌躇满志还是有一些的。
且不说那些跑“部”前进的单位,为了项目有求于他,那些为了人脉的建立频频邀约的饭局,都让他难以应付。他常常是几波酒席里穿梭,疲惫不堪,只有全桌的人喝大了的时候,毫无顾忌抖出的黄段子,让这个天生有些腼腆的男子,觉得轻松了许多。这种来自心底的不设防,渐渐变成快乐,他很喜欢听这些段子,并不断地内省,自己除了老婆,不近女色,是不是有些窝囊?
正在这种意识由萌芽状态准备抽穗的时候,刘玉玲出现了。虽然是个服务员,但她肤如凝脂,走起路来,小蛮腰扭动着圆润的臀,左右轻摆,看着让人生出无限遐想。情窦初开的年纪,尹浩志被林娜俘获;如狼似虎的年纪,看见了这么一个刘玉玲,贼心贼胆都撩拨着尹浩志那颗躁动的心,两眼不眨地多看了她一眼。
苟且之事完了以后,尹浩志没有一丝不安。酒桌上说得唾沫横飞的黄段子,估计偷鸡摸狗的大有人在。自己还算正经的,没有任何的预谋,勾引,强迫,诱逼,是这个叫刘玉玲的女子主动的,怨不得自己。这样想着的尹浩志,坦然中又多了一份怡然自得。
刘玉玲可不是尹浩志肚子里的蛔虫,她也不愿意当他肚子里的蛔虫,她要尹浩志为她的未来铺路,她要走进他的生活。
夜幕降临,蓝楹花不再招摇,朦胧的月色下,和衬托它的绿叶相依相偎。尹浩志接到了刘玉玲的电话,暗语里满是今晚她夜班,来吧。尹浩志心中狂喜,却不表露,挨到十点左右的时候对林娜说:“你先睡吧,局长召见。”
林娜好生奇怪,什么事情这么重要,这个时候了还要部下上门谈工作?心里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去吧,去吧,端着人家的碗呢。”
二
骗过了夫人的尹浩志,得意洋洋地走在蓝楹花树下,欲火中烧,猴急地钻进了刘玉玲指定的招待所房间。
洗漱间里传出淋浴喷头流出的哗哗水声,激灵得尹浩志浑身燥热,按捺不住地起身来到洗漱间门口,准备冲进去抱住美人,洗漱间的门却在里面反锁了。尹浩志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蔫蔫地坐在了床上。
“来了。”
刘玉玲特有的娇媚阿声。正觉无趣的尹浩志循声抬起头,看见站在洗漱间门口的刘玉玲,一袭招待所的浴袍,随意的松松地系着腰带。脖颈,胸脯,大小腿,雪白一片,圆润的脸庞白里透红,恰似仙女下凡。
尹浩志哪里见过这般风情女子,激动得就要上前抱住她,刘玉玲却丢下一个媚眼:“不要着急嘛,我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能有什么好消息?除非老天送个儿子。”尹浩志又欲抱起刘玉玲。
刘玉玲轻轻推了一把尹浩志,嗲声嗲气地说:“真有儿子了。”
这下,轮到尹浩志傻眼了,他的喉咙像被什么哽住了一样,半天说不出话来。本来和刘玉玲来往,也只是出于馋猫偷腥,没想到造出了个小人,这可不是他愿意要的结果。他压住上窜的欲火,尽量以平缓的口气对刘玉玲说道:“打掉吧。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我把你调出招待所。”
已经把事情前前后后想明白了的刘玉玲,怎么会同意打掉孩子?这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人质啊。她软硬兼施,以鱼死网破的决心,以泪水涟涟的凄美,终于让尹浩志“束手就擒”。
等林娜听完尹浩志的风流故事,她冷笑,她大笑,她笑得尹浩志毛骨悚然:“原来,你的局长是这样一个风骚女子。亏你还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也低得下身段?她会告得你身败名裂,我却以为这些破事说不出口,我怕脏了我的嘴。不错,是我主动追求的你,念你是只潜力股,你却如此速度地成了ST股。好吧,成全你了,祝你官运亨通,好事连连。”
尹浩志就这样别了林娜和女儿,和刘玉玲组建了新的家庭。旁人看不懂这样的排列组合,优雅的林娜从不给予任何解释,只是庆幸自己走出了错看人生伴侣的婚姻。心满意足的当数刘玉玲,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就这么一锹,居然挖到了一个金元宝,招摇得逢人就说:“我们家尹浩志……”
好像林娜的临别赠言真地起了作用,生活作风问题已不是考察干部的硬性指标,尹浩志几乎没有什么沉寂,顺利的由处长升为局长,又由局长升为市长。
刘玉玲也在生下儿子后,从招待所调到烟草专卖局。她可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不呆车间包烟卷,直接进的机关。
尹浩志也给她谋划好了,先去拿了个成人大专文凭,没多久,当上了科长。不懂烟草,干个管工会、后勤的科室负责人总可以吧?在MBA,EMBA风起云涌之时,刘玉玲不甘示弱,由公司出资十多万的学费,挤进了人才济济的MBA大讲堂。
毕业论文开题了。刘玉玲的开题报告里大讲特讲香烟的好处,甚至连吞云吐雾的潇洒,男子汉的形象除手表之外,就是夹在手指之间香烟的酷派,这样的无稽之谈,也作为论文阐述的主要观点,她完全忽略了香烟盒上的重要提示——吸烟有害健康。
无疑,论文初审就被导师否决。这算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老师,没有因为刘玉玲的职务或她的人脉而将就她的学问,一稿一稿,硬是把她自以为是的论点扳了过来,循着吸烟有害健康的思路完成了论文,没有沦为后来人在知网上搜索的笑柄。
有了MBA的文凭,刘玉玲的底气蹭蹭蹭的往上涨。再看坐在主席台董事长位置上的她,虽然偶尔说错几个字,比如,烟卷说成烟圈,烟叶烟丝傻傻分不清,但怎么看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水平。瞧她演讲的气势,一身名牌服装的派头,让人相信这就是董事长,不由得你不佩服,不是也是,不服不行。
三
烟草专卖,卷烟厂再也不是过去小作坊的经营模式。从烟草种植到成为一根根带有烟丝香气的卷烟,整个过程一条龙,从烟叶出土就保证了香烟的纯味。
进到卷烟厂,绿茵茵的草坪上,一个几米高、几米长的烟斗造型,让人震撼得不得不承认烟对人的诱惑力,大到不夸张烟斗不足以充分说明。
车间里,工人们在高山流水样的线上操作,机器人走直线地运送原材料到各个点位;那些被机器人检测出来不合格的根根香烟,就散放在休息室,供工友们工间休息聊天时助兴。
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把二十根香烟拼成盒,一盒盒地码成条,装成箱,箱箱堆放,高山一样的存在,让人不得不惊叹,世上烟民的消费能力,世上烟厂的挣钱能力。
作为烟草公司的董事长,刘玉玲实在是太喜欢这个行业,她完全做到了以行业为“家”。家里的东西当然是她说了算,这么好卖的名牌香烟,给谁不给谁,都是她一句话的事。渐渐的,她养成了两大爱好,一是喜欢红色,红色的人民币;二是喜欢绿色,绿色的翡翠。
不过,这两个爱好也是岁月的馈赠。
那还是刘玉玲和尹浩志结婚两年的事情,刘玉玲生日,她请来了自己的母亲和姐姐到家里吃饭。等她们准备返回时,刘玉玲给母亲一盒人参,给姐姐一台电扇。那时,电扇可是家用电器里的宠儿,新产品,包装虽然简易。
可没过两天,姐姐又拎着电扇到家里找到刘玉玲:“这电扇盒子你打开过吗?”
刘玉玲被这句听起来有些无厘头的话语,问得一头雾水。家里的好多东西都是一些人有求于尹浩志送的,重复的物品很多,刘玉玲懒得打开,随手堆放在一起。此时的她眉头紧蹙,大惑不解:“没有打开,太多了,我哪有工夫一件件地看。”
姐姐白了一眼刘玉玲:“怎么能这么马虎呢?”说着,从电扇盒子里摸出一沓钱,“你看看,这是什么?我数得心跳都加速了,三仟多元,我一年的工资啊。”
刘玉玲接过姐姐塞给她的钱,听着姐姐一字一句的谆谆教诲:“这些人送礼,是要托你办事的,你得给人家一笔笔记好,能够帮得上的,就顺带解决了。你这样浮皮潦草的,拿了钱不办事,小心人家不理你了。”
市井街巷长大的姐姐,虽然读书不多,但深知人情练达皆文章这个道理。对这些朴素的人情世故,钱物往来,当作金科玉律讲给这个连她都奇怪怎么当上了官夫人的妹妹。
刘玉玲听着姐姐的话,觉得有些道理。等姐姐拎着没有了钱钞的电扇出门后,旋即来到那些码放得毫无规律和美感的礼品前,她开始一提提,一盒盒地打开,上下捞摸一下,嗬,还真的又在茶叶等一些盒子里摸出了钱。她问了回家的尹浩志知不知道钱是谁送的,尹浩志也是一问三不知。刘玉玲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她把姐姐的话来来回回琢磨了一番,想出了一个办法。
尹浩志当上市长后,屈里拐弯送钱送物的就更多了。自从电扇事件后,刘玉玲专门弄了一个本,记载这些人情账目。谁送的钱,送了多少,都按这些数量,方便的时候还回去,比如提拔为科长,处长,一把手,帮助推荐工程项目等等,不亏待人家。
所以,数钞票就成了刘玉玲的一大爱好。一二三四五,这一张张可都是自己家的,不像她一个银行的同学,点钞冠军高兴得忘乎所以,却点着别人的钱,还豪情万丈地说:“不是自己的钱,点着也高兴。”
刘玉玲想起她说的话,看着自己一箱箱的红票子,心中鄙夷地调侃:“真是傻到家了。”
在刘玉玲看来,“精神”是个什么鬼?这红彤彤的票子才是实实在在的护身符。有了这千金不坏之身,刘玉玲的穿衣打扮就奔着精致上了个台阶,进身富豪行列。看她手上的镯子,几天时间,就鸟枪换炮了。
这个出产玉的大省,翡翠玉石的价格比房价都上升得快。现在家里,除了送的钞票,就是翡翠镯子和各种造型的玉佩,阳绿的,飘花的,透透的,水水的。
刘玉玲实在抵挡不住亮闪闪镯子的诱惑,她拿了一只满圈飘蓝花的镯子,想把以前自己花一仟多元买的低档玉镯换下来,白嫩滚圆的手腕却被镯子稳稳卡住。
刘玉玲没招了,拿上新镯子,来到银湖边玉器一条街上。她不敢造次,想找个投缘的人,再说换下老镯子戴上新镯子的事情。她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逛着,琳琅满目的玉石,让她顿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玉雕匠人的巧夺天工。
突然,一个玉镯让刘玉玲停住了脚步。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刘玉玲想起“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句话,那两块相同的石头,世上应该也是绝无仅有。
眼前的这个镯子,满圈飘着蓝色的絮状花样,玲珑剔透。紫色灯光下悠悠地转圈,蓝白相间,无一丝杂质,再细看标签上的价格——三十二万。
刘玉玲倒吸一口冷气,下意识地摸了摸挂包里与这个有些相似的镯子。
刘玉玲依稀记得,送礼的人只把鉴定证书放在了盒子里,标价却没有,那这个镯子多少钱呢?虽然刘玉玲录下了送礼人的姓名,礼物的名称,但价格一直是个迷。
按照金银有价玉无价的说法,刘玉玲觉得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太亏了那些出手阔绰的送礼人,有失公平不是。
四
店铺外的蓝楹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是显出一种别样的清新,淡淡的香气穿过街巷,穿透展柜,轻轻飘散在绚烂多姿的玉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