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初见】逢人不往歪处想(散文)
那天晚上外出散步,走到扬帆大道与南珠东大街交汇处,腿脚缺少了那点活力,不想再走了。
在右侧人行道旁的铁栏处,找了个石墩坐了下来。
看了一会手机,似乎也有个人在我近旁不远处坐了下来。我只自顾自地浏览自己的手机,没有在意看坐下来的是什么人。
呆了好一会儿,觉得也该回去了。
起身后,我扭头一看,发现在我不远处坐下来的,是一位中年妇女。
见我起身,她微笑的向我投来友善的目光。
没待我开口说话,她就主动的跟我搭腔了。
“阿叔回去了?”我说:“是呀,我坐了好久了。”
“阿叔,你喜欢吃艾草籺吗?我这里有。”没等我回话,她就拿出装着食品的袋子,要打开来的样子。
准备给我取艾草籺时,我忙对她说,不用不用,我已经吃过晚饭,不想吃了,谢谢你了。
我也不认识她。她的过分热情,反让我心里生起一丝的疑虑。于是,我拒绝了她的好心。
出于礼貌,也出于不会冷落热心人的习惯,我也停下脚步,跟她再聊几句。我问她:“这么晚了,阿姨是回家,还是去哪里?”
她告诉我,今天是到女儿家了。现在要回家。
女儿给我做了好些艾草籺,让我带回给她爸爸吃。刚做好没有多久,还热着呢。她爸爸答应说来这里接我,现在还没有见到人影,我就在这里坐一下,等他。
说完了,她又在窸窸窣窣的翻找,说是想找个塑料袋,好给你多装上几个。
我再次感谢了她的好意。我说您拿回家里去慢慢吃吧。
实在的,我也不太喜欢吃这些糯米做的、粘性十足的食品。我说,你在这里再等一下吧,我先走了。
在我离她远去了一段路之后,回头望时,看见那个妇女最后搭上了前来接她的男人的摩托车,朝扬帆大道南向走了。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检省自我。心里判断,这位陌生妇女跟我说的话没有虚言,她确实也出于对人的真诚。在这事上,自己似乎有点神经过敏的可笑。一与人接触,就生起戒备心来,胡乱的去揣测别人行为的道德内涵,确实有愧于本怀善意的人了。
我承认,这些敏感的心理,也起于此前我的一些经历。
外出乘车,出行活动,常常与客为邻,出于礼貌,少不了与人点个头,搭个话,可是我遇到的,别人对我总是投来警惕的目光,似乎以为我心怀不轨,或者得了神经病,不好理解。
自讨没趣的经历多了,我那份热情,也就日渐被冷漠情绪降了温,言行也就谨慎了起来。
前年去上海回母校参加活动,搭乘从南宁至上海的航班。我的位置,是走道左侧的第二个座位。到了位置前,我把行李安置好,准备落座了,外面第一个位置的先生,不声不响的起身让我进去后,就去翻看他的手机了。
我坐下理出座位的安全带,扣好后,又想着解开试试。可因为多年没有乘坐过飞机,安全扣也不会使用。拨弄来拨弄去,也不知道扣子怎么松开。面对我的尴尬窘境,旁位的先生也许没有看见,或者看见了,他也不想理采我。倒是前排近邻的一位女孩发现我不会弄,好心的告诉我说,扣子往外一扳,就开了。
谢过女孩子,我也取出座位兜子里的杂志,随意翻阅起来。邻座不说话,我也不理他。乘务员送来食品饮料,他点他的,我点我的,之后便各自默默享用,一路上历时两三个钟头,我们都没有搭过一句话。
飞机到达上海上空时,正在缓缓降低高度,这位先生开始忙乎起来了,最先去行李架取下他的包包,大家也各自去取架上的行李,过道一时拥挤起来。他拿好自己的行李,也不再回座位,站在过道上正等开仓。我行李不多,只有一个装衣服的小包,也不急。这时,我一看他的座位前的兜子里,有个精致的开水杯,分明是他急忙中忘记捡拾了。我对他说,“先生,你还有个开水杯没有拿,是你的吧?”
听到我的提醒,他回过神来,说:“哦,是我的。谢谢!”
待他取回开水杯放进包包里,我才准备过去取行李。这时,他见我出入不方便,好心的问我说,“哪一件行李是你的?”
面对剩下的两件行李,我说,左边的那一件是我的。这时,他即转过身去替我把行李从架上取下来,递给我。最后收获了这位陌生同行对我的诚意。
一路上,不管是我对他的疑虑,还是他对我的猜忌,我们都在最后的互相提醒和帮助中,消融了印象的冰冷和戒备心,相互的好感徒然提升了起来。
虽然在陌生的相遇中,人与人因为信任的缺失而多了猜忌。然而,现实生活中,好的人总是不少,坏的人倒是不多。社会每天总在平静祥和状态中慢慢走过,我们的那份警惕戒备心实不该过渡敏感。只要诚意在先,你就会在交往中收获真诚信任的回报。
不必逢人便往歪处想。兴许,如此才不会错过人生中的许多美好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