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初见】疯姨奶(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初见】疯姨奶(散文)


作者:丑女人 童生,67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98发表时间:2021-12-31 17:53:53

儿时的记忆里,她总是佝偻着身子,一双小脚颤颤巍巍,时常左肩上背一个背篓,右手拉着一个老扫帚。像冬天里一片瑟瑟发抖的枯叶,艰难地踯躅在村口的风尖上。荒草一样的白发,在凛冽的寒风中被无情地撕扯、拉得很长。
   她一年四季都穿地破破烂烂,全身打满了补丁。由于长年风吹日晒缘故,几乎认不出衣裳原来的颜色。
   村子里那些淘气的孩子们看见了她,常常跟在她的身后起哄,并且大声喊着:
   疯老婆,拾柴禾,
   走东家,串西家。
   进门讨吃又要喝,
   让人烦来惹人嫌。
   她一阵咳嗽后,一边不停地齁喘着粗气,脸憋得通红,一边生气地骂骂咧咧道:“你们这群有人养,没人教的碎怂娃,看我今儿个不拿扫帚打你们哩。”说着,就真得把扫帚在空中举得高高的。她夸张的动作,如同猪八戒举起了大铁耙子那般神气。那搞笑样子,惹得那些顽皮的孩子们一阵哄笑,冲她做个鬼脸,立刻都逃得无影无踪了。
   她就是我表姨的老婆婆,我叫她姨奶奶。
   当然,那时我们还小又很顽皮,避开大人,背后常常偷偷叫她疯姨奶。
   疯姨奶的背篓春夏秋冬从不曾离身。冬天扫粪,拾柴禾,夏天给猪拨草。一年到头,都是忙忙碌碌,从不间断。岁月在她羸弱的肩上似乎从未蹉跎过。
   小时候,倘若我们在院子里玩,远远就听见疯姨奶拉着扫帚,沙,沙,沙地响着,不大一会儿,就到我家的大门上。大花狗就“汪、汪、汪”冲着她拼命的一阵叫,当然大花狗也认识她是我家的老常客,所以它也只是象征性的叫上一会,并不真正跟她较真,然后就悄无声息地又蜷到院子的旮旯里,眯着眼打盹去了。
   疯姨奶便移着她的“三寸金莲”,因为裤腿常用带子系着,下面则露出两只粽子似的小脚,正如鲁迅先生描写的那样,极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她将扫帚扔在墙根,装着满满一背篓粪的烂背篓则小心翼翼地立在墙角,然后,一手拄着门楣,一手将身上的尘土怱忙地拍打一下。一进门就笑嘻嘻地对着端坐在火盆边的奶奶说:“唉,老姊妹就是命好有福气啊!老是穿得清秀的,一个灰尘尘都不粘。”说着,一双满是老茧,朘裂的手,迫不及待地伸到火盆上烤着。奶奶快速朝炕里挪了一下,招呼她赶紧坐到炕头上烤火。一边关切地问道:“她姨奶,大冷的天,你又出来拾柴禾?”疯姨奶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后,急促地喘着气,嗓子里不断发出嗞滋的声音。等缓过气来,滂沱的泪水无声地从她浮肿而浑浊的眼睛里,一直漫过了沟壑纵横的脸颊。奶奶见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连忙把自己的烟袋递过去安慰道:“咱不伤心了,来,她姨奶,先抽一口旱烟,顺顺气,暖暖身子。”疯姨奶接过旱烟袋,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旱烟锅,缓缓地装上烟丝,在火盆的木炭上燃着。吸了一口说道:“今儿是,我儿子……大明的生日,他人还在牢……房里,也不知过得……咋样,转眼都两年了,我想……啊,都怨我那贪心的媳妇子,要不是她唆使,我儿也进不了那地儿……”她一手擦着眼泪,又不由地哽咽了起来。“快了,快了,老姊妹,听说娃在那边表现也好,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回来了。”奶奶不停地宽慰着疯姨奶。
   听大人说疯姨奶的儿子因做生意,走什么(丝)私,被关进大牢。她儿子娶的头一个媳妇因难产早逝,所以现在的表姨是娶的第二个。反正那时也年幼,不懂大人说的话,更不懂成人的世界那些纷繁复杂的事情。
   但我们心里都非常明白,疯姨奶来我们家不仅仅是为了烤火暖暖,歇息一下。更主要的是她抽旱烟锅,烟瘾一犯家里没烟丝,来借奶奶形象的比喻为“六谷”的旱烟丝。
   因为她经常来我家抽奶奶的烟丝。偶尔,可能是害怕奶奶和我们小孩都不乐意,她有时瘪着满口只有两颗牙的嘴。满脸堆着层叠的笑,就连她那双浑浊的小眼睛里都蓄满了笑意,刻意得搭讪着和奶奶说话。然后从衣袋里摸出几个又大又红的枣,双手伸过去塞到奶奶手里。再凑近奶奶的耳朵,很神秘地,又像是谄媚样子在奶奶耳边嘀咕着什么?
   过了片刻,奶奶吩咐我将这几个枣洗一下,然后再分给弟妹们。她自己根本不吃的。
   此时,我看着疯姨奶抽旱烟锅,像吃什么美味的东西,一口接着一口贪婪的吮吸着,吞云吐雾了一会的功夫。大抵她的身体渐渐地暖和了起来,脸上泛起了一点酡红,干瘪发青的嘴唇慢慢地也有了一丝血色。又过了一阵,疯姨奶连续两次烟锅都抽完了,在火盆上轻轻磕了磕,倒尽了烟灰,从自己兜里掏出一个揉得皱皱巴巴,灰头土脸的小手巾精心的擦拭着烟锅。像是在擦一件十分珍贵的艺术品。她的烟锅倒很精致,翠绿的玛瑙嘴,紫红的烟杆,金黄色的高丽铜烟锅,被擦的锃亮。(都是她给我们说的)擦拭好了,再小心地装进了烟袋,将烟袋口一扎又重新装进了衣袋。
   疯姨奶说那是她老伴留给她唯一的念想。
   接着,就又开始说她晌午饭又没吃饱,她儿媳妇给她只盛了稀稀的一碗饭,人家连盆都端到堂屋里去了。她压根就没吃饱等等之类的话,听得我们耳朵都起茧子了。
   这时,奶奶就指使我到厨房的小竹篮里,给疯姨奶拿一块糜面馍。当时尽管有些不情愿,(因为那时粮食很缺,给她吃了我们就得挨饿。)但又不能违背奶奶意思,所以还是去给她拿来了。
   那时,看着她蓬头垢面的样子,感到十分厌恶。但见着她可怜兮兮的窘迫表情,又深感同情。
   有一次午后,疯姨奶来我们家里,那天正好没有馍了。母亲就盛了半碗黄米饭,上面盖了些土豆丝,让妹妹端给她,母亲就匆匆忙忙到生产队干活去了。
   那天,疯姨奶可能是太饿的缘故吧,接过饭就埋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奶奶还在一边怜惜地絮叨着:“看把人饿成啥样了,她姨奶,你慢慢的吃,小心甭噎着了!”还没等奶奶把话说完。忽然,疯姨奶不停地伸着脖子,眼睛直楞楞的,睁得老大,连碗都端不住了。奶奶看到她这个样子,慌忙给她拍后背,捋前胸,让我赶紧到厨房给她端半碗米汤来。然后,奶奶用勺子慢慢给她灌了些米汤,这样,她才慢慢地缓过气来。
   谢天谢地,总算把疯姨奶“抢救”过来了。奶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阿弥陀佛,老天爷保佑,你终于缓过来了,可把我吓坏了,你说你一旦有个好歹,叫我咋跟你家里人交代呀!”疯姨奶也不好意思的连连向奶奶道歉:“哎!老姐姐,都是我不好,没出息,害得你们一家老小都不得安生。”
   记得有一次,我去表姨家玩,跟小兰到她家灶房。疯姨奶在拉风箱,表姨正往锅里下面条,可能是风箱太沉,她拉不动,还是灶边没有柴禾了。反正锅里的面条一时没开,表姨一下来气了,把疯姨奶像拽什么东西一样,一把拎了起来,又将她一下子推到墙角。疯姨奶一个趔趄,向前踉跄了几下,幸亏双手扶住墙角的门,才没有摔倒。她泪汪汪地蜷在墙旮旯里,似乎全身都在颤抖。表姨一边拉着风箱,一边还骂着疯姨奶中吃不中用,还不如自己去撞死之类的话。饭好了,表姨果真给疯姨奶只留下不大满的一碗饭,剩下的她都连盆端走了,连一点菜都没给她留下。昏暗的油灯下,只有疯姨奶一个人黯然泪下,低低地抽泣着……
   孤苦的疯姨奶,虽然说起来有孙儿嫡子一大家子人,可是,她总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表姨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她的孙子、孙女都也不待见她,视她为陌路一般。根本不顾忌一点骨肉亲情。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年,终于熬到了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一年,她的儿子也快出狱了。
   然而,就在那年的冬天,疯姨奶的肺病突然加重了,开始吃药还管点用,因拖得太久了,又没人送她到医院治疗,所以导致最后疯姨奶的肺病已无法医治,病入膏肓。
   一天下午,奶奶让我陪她一同去看疯姨奶。一进门,就看见她奄奄一息爬在炕上,奶奶走到她跟前轻轻呼唤她,并帮她躺好身子。疯姨奶听见了奶奶的呼唤,微微睁开疲惫不堪的眼睛,看见奶奶后,她缓缓地伸出一只手,颤动着握住奶奶的手,泪水从她呆滞,痛苦的眼睛里无声的流出,从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声音,我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奶奶说:她在喊她儿子的名字。这时,她已经什么东西都吃不下了,奶奶喂她慢慢的喝了一小勺开水。然后,她对着奶奶眼里流露出了很感激的样子,微微笑了笑,眼角潸然滚下了一滴泪,又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我和奶奶回来的第二天晚上,疯姨奶就去逝了。可怜的疯姨奶,到死都没能再见上她唯一的、日思夜想的儿子最后一面。
   疯姨奶死后,表姨请来了一大帮阴阳,道士,吹吹打打,锣鼓喧天,说为她作法台,超度亡灵三天三夜。众人也披麻戴孝,跪倒一片,大吃大喝了三天。表姨更是哭得悲天悯人,哭声抑扬动挫,念念有词。一直哭得瘫坐在地上,要人搀扶方可站立。在不明真相得外人眼里,表姨演得多逼真啊!活脱脱的一个孝顺善良的好儿媳的形象!
   那时,我幼小的心里一片懵懂,为什么表姨在疯姨奶活着的时候,纵使一碗粗茶淡饭都不让她吃饱。死后,让众人大鱼大肉吃喝三天。她舍不得钱给疯姨奶看病,眼睁睁着她痛苦、无助的死去。却花钱让阴阳、道士颂经念佛。还说是在给疯姨奶消灾免罪,祈祷她的亡灵上天。
   疯姨奶活着的时候,见人总是低三下四,卑微得像一根秸草。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受人嘲笑,甚至受到她无端的虐待。我真不明白,疯姨奶这么可怜的一个人,到底何罪之有?
   热热闹闹,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终于过去了。呼拉拉飞舞的花圈、灵幡,冥钱也在人们的眼前纷纷扬扬着而过。
   凛冽的寒风,一个劲地怒吼着!
   一片枯叶在地面上几经起伏,几经盘旋后,终于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共 37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一个孩童的视角,写了一个特殊的亲戚:疯姨奶。从她可怜的装束、被孩童戏耍的遭遇入手,交织插入她儿子走(丝)私坐牢、儿媳妇对她冷漠不待见甚至不让她吃饱、因拉风箱不够力气还打她等的描写。而每次,疯姨奶来“我们家”,“我奶奶”却让位给她烤火、让烟、让食,甚至安慰、救她,连家里的狗都对她亲切。她好不容易以几个红枣相报,从细节中令人感慨。而我们家在缺粮年代还让给她一块米面馍。文章后半部分,集中写了疯姨奶生命最后的情景。社会好一点了,改革开放,她的儿子也快出来了。但是她的肺病深了,在挂念儿子中遗憾地、可怜地离去。我奶奶始终对姨奶关怀备至,而表姨却只在疯姨奶去世了,别有用心地安排后事:“请来了一大帮阴阳,道士,吹吹打打,锣鼓喧天,说为她作法台,超度亡灵三天三夜。众人也披麻戴孝,跪倒一片,大吃大喝了三天。表姨更是哭得悲天悯人,哭声抑扬动挫,念念有词。一直哭得瘫坐在地上,要人搀扶方可站立。在不明真相得外人眼里,表姨演得多逼真啊!活脱脱的一个孝顺,善良的好儿媳的形象!”文章的后四段,每一段都深沉有力。先反问“疯姨奶活着的时候,见人总是低三下四,卑微得像一根秸草。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受人嘲笑,甚至受到她无端的虐待。我真不明白,疯姨奶这么可怜的一个人,到底何罪之有?”,再用象征的方法,表示了无奈、苍凉和不满。文章对时代背景的描写,很有深意。既是对表姨的揭露,也是对时代的反思。特别是对姨奶儿子问题的轻描淡述,有不写之写的难言妙处。这是一篇很有力度、很有针对性的写实作品。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正反对照、孩童视觉也表现出作家独到的匠心。思想立意很有深度。既有对于人性的正反面的,也有对于社会的,对于内外的伦理的,立体而鲜明。言语也好。描写和语言到位,又有地方特色。好作品。不可多得。全力推荐,书香文友一起来学习、转发、讨论、借鉴。【编辑:归来的少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1-12-31 17:55:12
  是一篇有深度、有意义,又有文学形象,有语言艺术美的好作品。
2 楼        文友:梦姑        2021-12-31 21:00:30
  形象生动逼真,仿佛看见疯疯癫癫的白发老人在扫毛衣填炕。那些情志不太好的人其实内心是清醒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那样,或被生活磨练成一副病态。
回复2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1-02 13:14:57
  谢谢支持,祝南姐新年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1-02 13:15:09
  谢谢支持,祝南姐新年快乐!
3 楼        文友:山音        2021-12-31 21:32:53
  人物写得很有立体感,文采也很棒!真好文也,愿多读到慧琴精彩的散文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1-02 07:58:52
  谢谢老师,辛苦了!
回复3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1-02 13:16:21
  谢谢龙老师厚爱,支持遥祝冬安
4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1-01 18:41:14
  这是儿时亲身经历过的人物,疯姨奶和她的遭遇,就是这样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物。谢谢老师们的支持和厚爱。
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1-01 20:34:42
  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一地古旧陈屙陋习的遗风,造就了“疯姨奶”的凄惨。文章有深度,有意义,且描写到位。好作品。
回复5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1-02 07:57:56
  谢谢天马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