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红河,最美的城(散文) ——蒙自速写
和黄河的黄不同,红河的红并不表示颜色。这不是一条红色的河流。历史地理学家告诉我们,黄河代表着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的渊源。黄河的黄是黄土高原的杰作。而红河,它代表的文明也许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只是一个璀璨的支系。她只是一条流淌在红土高原上娟秀的河流,一条包蕴着传奇色彩的边境界河。
红河是以红河州而得名,或者说红河州是以红河而得名,我说不清楚。红河州的同志们,能够说清这个问题的估计也不会很多。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美丽的问题,在喜欢行走的人文学者那里,具有思考的审美价值。红河州最著名的风景是什么?哈尼梯田!这好像是举世公认的答案。现在,据说,哈尼族的梯田已经被某个公司承包开发,策划营销。在一个奉市场和金钱为上帝的年代里,祖先留下的自然遗产已经成为稀缺的资源,被包装出售。谁说中国人不懂经营之道?谁说云南同胞思想落后?
红河州的首府在蒙自。过去,当然是不太久远的过去,这个州的首府曾经是中国的锡都个旧。后来,同样是不太久远的后来,这个州的首府搬迁到现在的所在地——蒙自。蒙自,一个以米线闻名的秀美的山城,它的美出乎我的意料。我以有限的脑储存无法想象她为什么会如此美丽。但她确是那样美丽地存在着,如同一个妖娆惊艳的哈尼族姑娘,默默站立在蓝天白云下的红土高原上。
盛夏的风拂过边城的脸庞。高大的热带风景树纹丝不动。街道行人稀疏。有亚洲第一州府之称的州府大院,其实就是一个占地据说有3000亩之多的热带植物园。华美庄重的建筑在各种植物的簇拥下,显得深邃而神秘。广场上空荡荡的,除了那头用数吨黄铜雕塑的铜牛之外,热带的阳光下,只有几个戴着尖尖的斗笠的清洁工,坐在植物的浓荫下小憩。她们黧黑的脸庞上有着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眉目表情,这或许就是红河给与她们的地域气质。
蒙自米线的正宗吃法,有点儿像《红楼梦》里大观园的主人们吃茄子的气势。华贵、繁复、却又体现着文化的雍容和精致。自制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碗,其实更精确地说就是一个陶制的华美的盆。两大盘配菜计有荤素15个小碟,然后是一碗已经煮好的米线。食客们在熬制好的滚开的鸡汤中,依次放入15小碟配菜,然后,放入煮好的米线,一搅,再一搅,好了,开吃!
从蒙自前行100多公里,就是著名的边境城市河口。这里云集着和我们比邻而居的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打工仔打工妹,他们从自己的国家一脚跨进繁荣的中国,在这个美丽的边城淘金,实现着自己的享乐主义梦想?
在红河,最吸引游客视听的当然要数越南妹,这是一个有着暧昧传说的群体,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散发着青春和色情的气味。我在帝苑酒店进晚餐的前夕,一个广东人得意洋洋地说,河口的越南妹又漂亮又便宜,50块钱一次。一桌的食客都哈哈大笑。是笑越南妹的低廉?还是笑广东人的口无遮拦?不得而知的笑声之后,餐桌上的气氛却变得异常的活跃和轻松。游荡在棕榈树下招揽生意的越南妹,大概不会想到,由于她们的存在,一个中国的边境城市居然变得青春而妖娆,所有到此一游的男客们,疲惫的心里都生长着一个不甚明了的期待。他们由此而突然变得轻佻而活泼。
夜晚的红河州府寂静而俏丽。街灯远远地亮着,大街上人迹稀少。晚风或者细雨轻轻掠过,偶尔的车灯划过黑夜的脸,在城市的静默里被稀释成虚无。只有高大的热带植物,那些棕榈,还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夜的静谧里,高傲地玉立成凛然的风景。
2008年7月30日,我在红河。此刻,在我的家乡,人们正沉浸在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兴奋中。我躺在帝苑酒店6419房间的床上,听着红河州府的夜籁,脑子里想着红河这两字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我的记忆?什么时候?想来想去我也不甚了了。大概是与30年前的那场边境战争有关吧,因为那时,我正是一个爱听战斗故事的少年儿童呢。或许从那时,我的心里就开始流淌着一条叫做红河的河流。她其实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知道这一点,已经是30年后的事情了。其时,我正在红河的一间房子了,艰难地走进我的梦乡。
编辑辛苦,谨致春天的问候——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