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名著·传经典】【东篱】岳飞:怒发冲冠,精忠报国(赏析) ————岳飞《满江红》《小重山》浅赏
【编者按】岳飞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名将,家喻户晓、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其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因此,“精忠岳飞”不仅以他“直捣黄龙,与君痛饮尔”的豪情壮志和收复失地,还我山河的军事实践,还以《满江红》和《小重山》等千古传颂的爱国词篇,书写了他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白玄老师此篇赏析的题目耐人寻味,与引狼入室、“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不同,岳飞的“怒发冲冠”是因为山河破碎,故都沦陷,满目疮痍。“爱国”与“卖国”两种思想通过标题就能引领读者进行联想和思考,非大手笔不可为也。在正文的谋篇布局中也颇具特色。作者以史为纲,回顾了民族英雄岳飞一生的光辉业绩和悲惨的个人命运,在详实的“精忠报国”的个人生涯中,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了不朽爱国词篇的写作背景和精彩的解析。《左传》和《孙子兵法》的学习,培育了他忠君爱国的思想和统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岳母刺字更加坚定了他的家国情怀;拜名师学习,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从严治军、赏罚分明、同甘共苦,建立了一支“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百战百胜的“岳家军”,被金军誉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钢铁雄师”;收复了洛阳、襄阳等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获得了加官进爵的赏赐和宋高宗亲赐“精忠岳飞”的锦旗。可他“视功名为粪土”,怀揣着直捣黄龙、“迎二圣还朝”的梦想,“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悲壮激昂,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白切”,成为惜时的千古名言。正当岳飞大破兀术“拐子马”、郾城大捷,踌躇满志之际,却被十二道金牌诏回,并被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同样的报国情怀,不同的命运遭遇,一个“壮怀激烈”,“待重头,收拾旧山河”;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正像文章结尾所说的:民族英雄岳飞,怒发冲冠,精忠报国,冲锋陷阵,彪炳千秋,其光辉形象永远鲜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深度好文,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雪胎梅骨】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1-15 17:09:13
此文铿锵有力,满腔悲愤,抒发了作者对岳飞无限的崇敬与深切的缅怀之情,对宋高宗的昏庸无道深恶痛绝,情怀激荡,溢于言表。岳飞,杰出的军事统领,著名的词人,在书法方面也自成一体,可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幼时即被其母在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所积蓄的爱国情怀是他一生最卓绝的表现。他统领三军,阻击金军攻打中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敌人对岳飞及其领导的军队心服口服的评价。岳飞屡建奇功,他的夙愿是收复失地,迎徽、钦二宗还朝,但他每每受宋高宗以及一些乱臣贼子的阻拦,使他与收复成果失之交臂,令人叹息、愤怒不已。他在心情极度欣喜或失落之时都留下了千古名篇——《满江红》《小重山》,读之令人或慷慨激昂或心生酸楚。一代将领,最终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让人仰天长叹,泪洒江河。本文史料翔实,赏析深邃,语句凝炼传神,极具感染力,大赞才情,问候白玄老师创作辛苦,冬祺如意!
回复11 楼 文友:白玄 2022-01-16 07:50:00
感谢罗莲香老师到访精心解读,留墨鼓励!美评精准到位,全面深刻,令拙作添彩增辉,辛苦了,敬茶!遥祝冬祺如意!
回复12 楼 文友:白玄 2022-01-19 09:25:43
感谢怀才老师留墨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