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守望(散文)
人生的无数次守望,只有当你步入了暮年,“闲坐庭院,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的时候,才能静心地回望。
回望的幸福,莫过于在守望的等待中将希望变成了现实。
最初的守望,是儿时的年节。那时候,因为家穷,平日里吃不到一顿像样的饭菜,只有到了过年,无论如何父辈们都要满足孩子们的欲望,尽可能地将年饭做得丰盛,让年有所气氛。那时候,因为家乡不出产大米,要么用玉米在供销部门按三斤换一斤的比例兑换大米,要么将玉米卖掉后再买。然而我们家属于那种产量不多竞能填饱肚子的类型,母亲舍不得兑换,只好将玉米在石磨上碾成大的颗粒,再将玉米的皮面筛出,再花一些钱从供销社买回一小袋大米,过年的时候将大米拌和着碾碎的玉米颗粒,蒸成“夹米饭”,(在家乡又称为“金包银”)。孩子们吃起来特欢。平日里根本吃不着的肉,到了过年虽然不能敞开肚皮,但终究还是可以尝鲜。
过年的守望成了小时候最惬意的幸福。一旦进入冬天,算是孩子们撒欢的季节。除了按时完成父母布置的家务,便是到山涧沟壑、田间地头尽情地耍玩,冬天没有庄稼,尽管蹂躏就是。更期待的是雪天,可以让孩子们的精力发挥到极致。虽苦尤乐的守望在童年的盼望长大的轮回中渐行渐远。
年轻的守望,总是充满了激情。
在情感中喷发的激情,那是生命中最晶莹的元素,如同钻石般美丽。青春与浪漫,虽然和我们那个时代不相符应,但依然能有莫名的冲动。守望爱情,应该算每个年轻者都经历也必然经历的过程。
年轻的梦,充满幻想,憧憬着未来的美好,哪知经历过无数的打击后,带着破碎跌跌撞撞就到了中年。在守望中才明白人生原来不光有梦,还有出生以来固有的本心。这时候,渴望假如乘坐的是一叶漂浮的扁舟,在春风送暖的日子里,静坐船头,泡壶本地的富硒茶,听一曲《小桥流水》的曲子,船儿穿行于山水之间,闻琴赏景,岁序安然。浑然不觉光阴如水,仿佛还有许多美好的年华经得起消磨……
可惜了中年的守望,竟然把人生的美好时光在这样虚幻的时节里消磨怡尽。
回想那个大雪覆盖山峦的日子,几个穿着御寒棉衣又不忘穿着电力标志服饰的电力人,听闻大雪压断了高压电线,立马赶赴现场,经历了七八个小时的抢修,眼看天边的晚霞烧红了洁白的大地,忍着饥饿冰冻的电力人依然坚持,那是光明的输送者。守望光明的电力人忘却了寒冷,为的就是那份责任。我曾为电力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有些感动。
书写《守望》的文章,那副电力人抢修电线的图片算是一个插曲,让原本激荡的心更加澎湃。努力定气畅想无数次守望,一桩桩故事游离在脑海,一个个鲜活的人跳跃眼前……
我知道,冬日的静悄,适合一个人缱绻在冬的怀抱里,赏一卷云淡风轻,看流年如诗如画。
经历过无数的守望,忘却悲喜,不记忧伤。无需喟叹,让内心以清澈的姿态,慢慢归于祥和宁静。
过了冬日,该是年节的团聚。暮岁的年节,不再需要童年的守望,期盼在外工作的儿女回家。围坐在燃旺火苗的火坑边,融雪煎茶,促膝而坐,不问过往,不谈远方,那肯定是暮年最惬意的守望。
过年的团聚,不再担心柴米油盐。一家人围着硕大的圆桌,煮一锅香喷喷的腊肉猪蹄,烫一些自种的蔬菜,喝着自酿的甘醇苞谷酒,一屋的欢笑合着凫凫带着馨香的烟火,荡漾在洋房的屋顶。
暮岁年节的守望,大抵都是这样:一家人全体动手,各自忙碌着年饭。嘻嘻哈哈的欢快声,锅碗瓢盆的交响织杂在一起,那就是一曲幸福的乐章。此时的年节,那是由心生出的暖,那是人生无数次守望而有的精华!
2022年1月23日于清太坪